法库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
“法库”地名由来,有三种解释:一是满洲语“鱼梁”因地形起名;二是“八户”的转音,意为这里有八户人家或有八个姓氏人家居住;三是因山而得名,境内有巴尔虎山。
巴尔虎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主峰高446.7米,是古代进出科尔沁草原的关隘和要冲,是集满蒙风情、考古、科普、游览观光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现在这里是免费景区。
导航到巴尔虎山风景区,这里有免费停车场。
从大门步行大约20分钟到达玉皇阁,三清宫大殿前有个小停车场,便于香客停车。
三清宫那里便是登山栈道开端。从大门到这里路比较窄不适合停车。
由于是周日游客较多,我们开车来到三清宫,没有停车位,于是又转了出来。因为已近中午,景区门口的停车场基本空了出来。
燕长城遗址:位于三清宫西北山坳口两边,土筑。残高4米宽2米。直通山顶之城宛如一条巨龙,是当年抵御外敌的屏障。只是看到介绍,并未亲眼看到。
三清宫
景区门口有个简单的服务区,有小卖店卖一些简单方便食品。
为自驾游做准备,在网上买了卡式炉等装备,此行带出来做一个尝试。
林区防火,我们在停车场安全地带做午饭,简单的煮挂面、鸡蛋、西生菜,带来熟的酱牛肉一会的功夫午餐做好了。吃罢午饭开始登山。
巴尔虎山并不是太高,但是全程登山步道,正逢周末,有老人和很多年轻人带着小孩。
我们体力应该算不错的,从山门算起用时40分钟登到山顶。
登山途中下起了小雨,不过还好淅淅沥沥的小雨断断续续,却使气温凉快了许多。
周边均是平原,大地的庄稼才露出小苗,更突出巴尔虎山树木的茂盛。
阴天到山顶还下起了一阵小雨,不过气温正好,被雨水打湿的树木郁郁葱葱。
这里基本处于平原,所以走在巴尔虎山上环顾四周,视野及其开阔。
半山腰的文化长廊
很喜欢这个图案的设计
登到山腰到达玉皇阁
路两边的槐花正盛开,法库纬度比抚顺高,抚顺的槐花都已经凋谢。顺路踩了一些槐花,收获满满。
下山后时间还来得及,顺路参观爱新觉罗博物院
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坐落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博物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辽代皇室酿酒作坊。
博物院内传统酒海糊制工艺、传统造纸工艺、石锅和泥窖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酿酒历史和满族传统工艺;
100吨传统手工糊制的大酒海为世界吉尼斯纪录,
长达1公里的地下酒窖让世人刮目相看(地下酒窖现在未对外开放)。
此景点目前为免费景点。在门口售票处有曾经收费的窗口,当时票价50元。目前园区还在 继续完善中。整个园区很大,时间有限我们只走了一部分园区。
九龙壁只有皇家才有的装潢。
门口 爱新觉罗的大厅里,是酒展示区和售卖区。走进 大厅我这不会喝酒的人都被阵阵酒香所陶醉。
酒海,可装100吨酒已申请吉尼斯记录。
太和充满:天下太平、政通人和
福田花雨:所谓“福田花雨”是出于佛家。佛家认为:所有恭敬侍奉佛祖、僧侣、父母以及悲苦者的人,行善修德,都是能够得到福报的,这就像在种福田一般,上天赞颂扬佛法的功德便会散花如雨。
走进院落左边是一排酿酒房,路边展示辽代精美的酒器。
走进酿酒坊酒糟气味扑鼻。不知是否在用还是为了配合旅游。
绕过制酒区,来到别院。
精致的庭院、拱门、青瓦屋脊。
满文汉文共同题字的牌匾
精美的器物
乾隆书画院
这个被绿植覆盖的小屋,透着原始又绿意盎然。不知道里面是否是 现代化 的——WC。
下高速前往巴虎山途中看到一壮观的楼阁,前往一探究竟。原来是白鹤公园及白鹤楼。
白鹤楼2012年重新修建,2016年3月开放。白鹤楼主体建筑形式采用辽时期风格。四面八角谓之四面八方,寓意辽代契丹族八部落。
该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外观三层,四滴水,内七层。白鹤楼中部大厅设有以白鹤楼为主题的艺术浮雕,表现白鹤楼的神话传说。其他各层及夹层设有辽文化博物馆,陈列相关辽代历史及白鹤楼诗词书画等。
白鹤楼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目前只有中间那层对外开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座楼既雄浑壮观,遥与江南黄鹤楼相应。
这是不同角度拍摄的白鹤楼。登楼票价15元,一定上去看看。
可乘直梯到达6楼,步行到7层最高处,湿地白鹤风光。
站在楼外廊道,山川楼宇公路尽收眼底,满树槐花盛开着洁白的花朵。
鹿角立鹤:是鹿与鹤的艺术品。
莲鹤方壶:春秋国君大墓中出土的。壶盖是一圈肥硕的莲花上面有一仙鹤。
鹤鸣九皋 声闻于天——法库白鹤文化展示区在七楼。
记忆很短历史很长短短的一天收获很多
与爱新觉罗博物院约500米远的沈阳老北味酒业,古色古香也在修缮更新中。
繁花过去,果实已经挂满枝头。
大风车遍布山岗
回程用车载导航,选择了推荐的第三条线路。距离近,没有信号灯。结果很多路段是年久失修的水泥路面,经过大车的碾压,石子裸露出来,真正的搓板路,既不能开快又是颠簸。所以正应了那句世间哪有什么平坦的路,贪图安逸结果是一条废弃的路。全程甚者很少有村庄经过。
等回到家再用手机导航,在无此路出现。叹服导航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