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是江南的一座名山,同时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
Day1
🚄上海虹桥 — 天台山 08:03 — 09:59
🏨入住酒店:天台宾馆
❓天台山站怎样到天台宾馆或国清寺,参照如下:
1. 天台山站出站坐7路公交车(全程20分钟)到国清景区下车,下车继续步行20分钟到达酒店(或者乘坐2元摆渡电瓶车)
注:电瓶车不到酒店门口甚至不到国清寺门口,还需要走几分钟
2. 直接打车,大约20分钟
由于还在打扫,决定放下行李先去游玩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
酒店步行至国清游客中心(或者乘坐2元摆渡车)、买往返大巴票,40元一人。整点发车,我们坐了12点发车的大巴,先去天台山游客中心接人,再去石梁飞瀑(车程40分钟)
友情提示:大巴去石梁做好心理准备,山路很绕,很多急弯有些晕车。
返回的大巴也是整点发车,最晚17:00。我们坐了下午3点的大巴,回到国清游客中心。
🍜晚餐:天台宾馆餐饮部,由于太累,没有打车去市区,在酒店解决,老字号国宾馆的菜,味道还不错。
Day2
📍早上六点半出门去国清寺,走路大约600米,早起没人,可以避开人流。
🍜八点半回酒店吃早餐,天台宾馆早餐(7点—9:30分)
🚄下午退房,坐15:21分的高铁回上海
石梁飞瀑不同于天台山大瀑布,都说天台山大瀑布是人工的,每天5点准时关闸下班。
石梁是天然形成的,景美人少,于是我选择了小众景点。
正所谓:
在崇山翠谷之中,一天然花岗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
“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门票:60元
⏰游玩时长:2-3小时
✅打卡线路:石梁景区游客中心——小铜壶瀑布——天下第一印——石梁飞瀑——古方广寺——中方广寺——铗剑泉——石梁景区出口
景区没有分叉口,沿着溪流瀑布一路打卡均能看到。
小铜壶瀑布(铜壶滴漏)
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天下第一印(法华晨光)
“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祖山。
有石桥
有吊桥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接着又往下折跌。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似堆雪撒珠,终年不绝,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法。
古方广寺
瀑底左侧的古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中方广寺位于石梁桥侧,目前在维修中。
不过可以穿过中方广寺,沿着台阶栈道走下去,可以近距离来到后面看“石梁”。此时再回望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
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
铗剑泉
看完铗剑泉需要再往上走120米,都是台阶,这段是石梁飞瀑里唯一比较心跳加速的路段,之后就出景区了。
终于,我来到了躺在心愿清单里很久的国清寺。
这座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的古寺,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这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隋代古刹,这里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有六百多间古建筑。
天台宗,又称“天台法华宗”,简称“台宗”,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其得名缘起,是由于此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曾常住于浙江台州的天台山。所以,天台宗祖庭为天台山国清讲寺。
该寺曾驻锡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和尚、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为了避开人流,我特地选了离寺步行五分钟的天台宾馆,早上六点半到,成了七点开门的第一波游人。人不多的国清寺仿佛穿越了千年,细雨蒙蒙,一草一木皆佛性,无处不在的清净幽静定格在了这个初夏的清晨。
温馨提示:这么早法务流通处还未开,请不到香,需要自带。
🎫门票:免费
⏰游玩时长:2-3小时
✅我的打卡线路:此路线不走回头路
七佛塔 ▶️寒拾亭▶️“教观总持”壁▶️一行到此水西流▶️“隋代古刹”照壁 ▶️山门▶️汉白玉狮子▶️山门殿 ▶️雨花殿 ▶️大雄宝殿 ▶️隋梅 ▶️法乳千秋亭▶️药师殿 ▶️观音殿 ▶️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 ▶️法华经幢▶️三贤殿 ▶️妙法堂 ▶️玉佛阁 ▶️罗汉堂▶️柳公权碑 ▶️三圣殿 ▶️独笔“鹅”字碑 ▶️伽蓝殿 ▶️鱼乐国 ▶️一味茶寮 ▶️法务流通处 ▶️出口 ▶️隋塔
七佛塔因供奉过去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而得名,塔面上刻着七佛的名号。
因为是迎宾塔,所以建在寺院前。
日本著名的“国东塔”就是以国清寺的七佛塔为祖型而建造的。
在七佛塔的上方有一块方形墓碑,是唐一行禅师的衣冠冢,是全国目前仅存的一座一行禅师衣冠冢。
飞檐翘角,石砌门窗,亭名取自寒山、拾得两人名字。亭的前后有“五峰胜境”和“万松深处”的匾额。寒山和拾得,在我国民间称“和合二仙”,是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
照壁上的书法,是由民国时期的佛学家、国画家王震先生在1935年题写的。
“教”指的是教理教义,意思就是佛教的思想精髓,也就是理论。“观”,指的是观心观法,这个意思说的是天台宗的修持方法“止观”,也就是实践。“总持”是根据梵语里“陀罗尼”的意思翻译过来的一个佛教用语,这个佛教用语原来的意思是总持一切无量佛法而不失散。
这四个字通俗的解释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四个字也是天台宗的立宗之本。
一行禅师是唐代高僧,也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在奉旨编写《大衍历》时曾不远千里到国清寺向达真和尚学习过算法。当时他到达国清寺时,正逢北山大雨,东涧水流猛涨,因河道狭窄,泄洪不及,而向西涧倒灌回去,形成了水往西流的奇观。后人为了纪念一行禅师虚心求学的这段佳话就在丰干桥畔立下此碑。
寺前照壁写着“陏代古刹”四个大字,出自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手笔。
“陏”是个古字,比现今的“隋”字少了“工”。相传,隋文帝杨坚在前朝的封号为“随国公”,立国后变沿用自己的封号,取国为“随”。又因走之底有奔波之意,为保国运亨通,隋文帝便将“随”字的走之底去掉,成了“陏”。但根据隋代碑文显示,当时“随、隋、陏”三字也时常混用。唐朝建立后,认为“陏”是个不吉利的文字,将“陏”改成了“隋”。
赵老在题字时用了隋代时期的写法,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这是一座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
国清寺山门向东而开,有别于我国建筑“坐北朝南”的风水,主要是因为智者大师的肉身塔在东北方向山上,且他当初建立的十二道场也基本上分布在东北方向。山门往东开,有拜谒祖师之意。
山门上悬“国清讲寺”匾额,“讲”字说明该寺是天台宗寺庙,以讲经说法为主,重佛学研究。区别于以坐禅参悟为特色的“禅寺”和重清规戒律的“律寺”。
题外话,上海也有天台宗的寺庙,法藏讲寺。法藏讲寺是上海唯一一座弘扬“天台宗”的寺庙。
这一对汉白玉狮子是从北京故宫运过来的国宝,清代文物,由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非常珍贵,国家一级文物。
门楣上写着“国清寺”三个楷体大字,落款是“雍正十二年九月”。
山门殿供奉弥勒菩萨,两旁是密迹金刚,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
弥勒佛的背后,供奉身着盔甲,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臂上的金身韦驮像。
雨花殿供奉四大天王(即天王殿),此名在别的佛寺中难得见到。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下起法雨天花,落入心田,故得此名。
雨花殿外的院子四周分别种植了两颗樟树和两颗柏树,树龄均四百年以上。
❗另外喜欢盖章的朋友请留意,盖章也在雨花殿内,只收现金,五元一个。
大殿上下檐间高悬着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大雄宝殿”殿额。和一般寺庙不同的是:此殿题额“大雄宝殿”四字是竖着写的,因为国清寺是当时皇家直接斥资建造的,以显示级别不同于其它佛寺。到过北京故宫的游客都知道,各代皇宫的殿额都是竖写的。清代在重修国清寺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御赐恩准的,表明国清寺享受类似于皇宫待遇的高规格寺院。
大雄宝殿正中的莲花宝座上端坐着释迦牟尼佛青铜像,为明代所铸,佛像雕工细腻,神态安详。两旁站着阿难、伽叶二弟子,前面站着旃檀佛。左右两壁分坐着来自雍和宫的元代楠木雕成的十八罗汉,外贴真金,通体金光闪闪,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后壁左右两旁分坐文殊、普贤二菩萨。
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是“慈航普渡”大型壁塑,上塑南海普陀山全景,右上角有象征性的天台山。在地理上,两座名山一脉相承。山下波涛汹涌,山上重峦叠嶂。观音大士手倾净瓶,脚踏巨鳌,衣袂飘拂,神态潇洒。身右的善财童子天真活泼,笑容可掬,拱手朝拜。左边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习称龙女。
大殿门口的青铜鼎是乾隆皇帝为母祝寿时文武百官给太后的贺礼,寓意吉祥如意。
它是寺中的一件镇寺之宝,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上铸“圣寿无疆”,北京故宫有一尊为“万寿无疆”。这件青铜鼎造型独特,双耳三足,6个火焰壸门,高3.8米,重3.5吨,饰有三狮戏球、八宝(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结)等图案,浮雕纹饰精美,造型古朴大方,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北京故宫运过来的国宝
寺庙内最著名的是一株隋梅,上个世纪寺庙遭难时濒临枯萎,寺庙修复后却又生机盎然,世人皆谓其通灵性。
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亭中品字形排列着三座长方形的石碑。这座碑亭是在1982年由日本天台宗信徒出资兴建的,正中的丰碑为“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右连的丰碑为“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诗碑”,左边的一座丰碑是“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三块石碑的正面文字均由赵朴初撰书,背面为日本天台宗本山延历寺第253代座主山田惠谛长老题书。
“法乳千秋”之意为天台宗的佛法教义如同母亲的乳汁一般千秋万代地惠泽天台宗的信徒。
药师殿(又称药王殿),拜拜药神,祈求全家人身体安康
观音殿为新建建筑,没有拍照。1986年由美籍华侨捐资兴建,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木雕贴金像,两旁或坐或立着观音的三十二化身。
目前未开放,是为纪念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建造。智顗(538—597)、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
在台阶左侧的石壁上,分别镶嵌着两块石刻:“说妙法藏”、“智者大师院”
建成于1995年,堂内供奉着智者大师(中间)和高丽天台宗大觉国师(左边)、韩国天台宗上月大师(右边)。
从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的堂前向南望去,刚好能欣赏到空心透光的隋塔。
位于药师殿左侧的是法华经幢(又称报恩亭,日本信徒捐资建造),呈四方形,正前方为日本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碑名, 另三面各嵌有黑底金字的经文,是日莲宗祖师日莲上人所书。
经幢下面刻有“知恩报恩”四字,为赵朴初手笔,两个“恩”字,前大后小,意寓给的恩大,报的恩小,永远都报不尽。
三贤殿里供奉的是国清寺高僧寒山、拾得、丰干三尊宿,据传系文殊、普贤、弥陀三大士示观,故号称三贤也”。大殿中间依杖而立的塑像是丰干,手握扫帚的是拾得,身后背着竹筒的是寒山,三人合称“国清三隐”。
此外,寒山还开创了寒山诗的文体。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寒山问拾得》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对话体现了忍耐、宽容和忍辱的精神,强调了通过忍耐和宽容来应对世间的不公和恶意,以及通过时间的流逝来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拾得的回答不仅是对寒山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世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一种智慧指导。
在三贤殿门口墙壁上刻有前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手书的寒山诗。
穿过堂廊,是一座两层楼五开间的精舍 -- 妙法堂,堂前芭蕉茂盛,玉桂常青,环境十分清幽。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楼下为“台宗讲席”,是弘扬天台宗教义的场所。
堂中设有讲经台,悬挂智者大师画像,上方的匾额 “台宗讲席” 为蒋介石所书。
玉佛阁(即寺内博物馆),文物室里珍藏着2000多件文物
这间正中悬挂着智者大师画像,走近看,无论从哪个角度,智者大师双目都盯着观看者。
罗汉堂里供奉着五百尊罗汉,僧佛人像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工艺精细,光泽照人,形象逼真,法相庄严,栩栩如生。
”罗汉堂”三字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所书。
罗汉堂正中间供奉着法华三圣,分别是中间的释迦牟尼,两边的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法华三圣是天台宗特有的概念,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中有“弥勒腾疑,文殊决答”的典故,故有了法华三圣。堂前白色的一尊释迦牟尼玉石佛像为2013年斯里兰卡总统赠送。
罗汉堂前后左右皆为碑廊,对面廊壁嵌石书“大中国清之寺”,即柳公权所书,但碑已残
廊的中间是三圣殿,殿内供奉的是三尊樟木雕刻的丈六金身西方三圣立像,正中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是大势至菩萨。
在三圣殿的东侧是著名的独笔“鹅”字碑,书体疏密有致,笔势磅礴飞动,这是王羲之到天台华顶山灵墟向白云先生学书后写下的。
现存的独笔“鹅”字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清代书法家曹抡选补写的。据碑上邑人曹抡选(1801——1871)的跋语,自称经七个寒暑,苦学王羲之的笔法,将原来只剩半边的“鹅”字补全,从华顶寺移置于此。真是赞叹能将“书圣”的字补得这样浑然一体。
中国寺院的伽蓝殿里一般供奉的伽蓝菩萨都为关公,而在国清寺里的伽蓝殿里供奉的却是一位道长“桐柏真人” ——王乔。历史上真实人物,是春秋时期周灵王的王太子,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园前550年),王乔太子因直谏而被废黜,天台山的浮丘公收他为徒,接他上山修道多年,成为驾鹤升天的神仙,后被道教列为“右弼真君”,位居道教仙真中的第五位。
桐柏真人为天台山第一位开山祖师。相传国清寺修建过程中,屡遭火灾,建不起来。后有高人指点:欲修国清寺,先供桐柏真人。国清寺的伽蓝殿先于大雄宝殿建起,由此,国清寺顺利建成。现在,桐柏真人身穿道装,在国清寺伽蓝殿护佑国清寺的安全。
鱼乐国即国清寺的放生池。
照壁上“南无观世音菩萨”是民国画家,实业家王震先生所书。
放生池的西边有一块石碑,上刻“鱼乐国”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
池东有一块雕刻精细高约6米的清乾隆皇帝的御题碑,碑文记载着国清寺的秀丽景色和历史沿革。
到这为止,整个国清寺基本全部走完,累了,该歇歇脚了,这不,一味茶寮~
国清寺免费提供茶水的地方,当天有绿茶和红茶自选,非常贴心的准备了很多小杯子,喝完茶以后需要自己将杯子拿去外面的水池清洗干净。
很好,还放置了牌子,拒绝网红
只能说现在网红太多,很多为了摆拍打卡,霸占着一直拍一直拍。。。。
在山门的右手边,请香请手串的地方,我选了天台山的特产五线菩提手串,目前满120元送一个小袋子,但不能累积,比如买了800也是送一个,小袋子可以去对面的雨花殿里盖章。
出口处就是延寿堂,旁边有吃斋饭的,2元一人。
延寿堂前晒稻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里僧人自己种菜、种稻
第一天还遇到了寺里养的牛,刚刚耕田回来
隋塔,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建造的,又叫报恩塔。此塔六面九级,高59.4米,在浙江省现存古塔中是最高的。苍翠中显雄伟,点点青苔斑驳更是记录了这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
从祥云往上便可到达隋塔
隋塔上的碑文
👍位置极好,离国清寺非常近
👍我定了5号楼的禅隐居,可以直接搜他们家的公众号预定。
👍一楼有水景,可以喂鱼。两楼看稻田。
👍早餐丰盛,晚上还会赠送甜汤(红豆沙)
👍第一天晚餐也是在天台宾馆餐饮部吃的,推荐
生炒土鸡
翠绿桑叶
尤其桑叶是用天妇罗来做。联想到天台宗远渡日本,又化作日莲宗,成为日本佛教的源头之一,所以日本天妇罗可能源头出自天台哦
土烧豆腐
面脑面
糊啦粏
类似卷饼里加苋菜
麦饼,饼里加土豆泥和肉糜
一肚子的碳水,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