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 ,简称雁山、雁岩,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 位于 浙江 省 温州 市 乐清 市雁荡镇雁山路88号。 雁荡山 分为南 雁荡山 和北 雁荡山 ,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 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雁荡山 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 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 雁荡山 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
雁荡山 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 [30]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2005年2月12日, 雁荡山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2007年, 温州 市 雁荡山
大龙湫又名大瀑布,为雁荡山最大的瀑布。雁荡山俪金山庄瀑布自190米高的连云嶂崖顶飞流直下。大龙湫系雁荡山一个风景区,“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而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秋天的深潭碧水在日照的折射下,倒影中宛如一轮彩虹悬挂在空中;遥对高耸凌云的夫妻峰,仿佛似有半山落在天外的感觉。眼前,大龙湫的瀑布就像从银河飞流直下,让人怀疑是不是太白金星胸前的银须悬挂到了世间。
大龙湫的景色和姿态还随着季节、风力、晴雨等的变化而不时变换。盛夏季节,雷雨初过,大龙湫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震天撼地。在晴朗的冬日,大龙湫像一串散珠,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色彩绚丽的五色长虹奇观。阳春三月,大龙湫又是一番面目,从嶂顶飘泻下来,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
雁荡山景区分散,东起羊角洞,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溪,北至六坪山。在方圆45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东西阔28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其中有15峰、13岩、7石、5 嶂、6洞、1尖、3门、2阙、8岭、5瀑、2湫、8潭、1泉、3溪、2涧、1峡、4庵、7亭、1院、1镬、1轩、2桥,合计景点105个。共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净名三折瀑、雁湖八大景区,而东南部地区最称风景荟萃。其中“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和大龙湫又被称为“雁荡三绝”, 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南宋楼钥有诗云:“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攻瑰集·大龙湫》)可见在宋代,大龙湫便已扬四海。
剪刀峰移步换景八个景象
剪刀峰移步换景的八个景象包括:鳄鱼、大剪刀、少女、白玉兰、啄木鸟、大熊、桅杆峰、旗帜。12
剪刀峰以其独特的自然形态,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下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给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以下是剪刀峰移步换景的八个具体景象:
鳄鱼:剪刀峰的一部分岩石形状像一只出水鳄鱼,微微张开大嘴,望着天空。
大剪刀:继续观察,剪刀峰又变成了一把大剪刀,形象逼真。
少女:再往前走,石头变成了一位穿着古装的少女,眉眼清楚,仰视天空。
白玉兰:右面那块岩石又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
啄木鸟:一只活灵活现的啄木鸟出现在眼前,它扬起尖利的嘴巴,在为左边的老树看病。
大熊:剪刀峰又变成了一只灰黑的大熊,翘起嘴巴,向左边的蜜罐飞扑过来。
桅杆峰:一根玉柱竖起来,直插云霄,这是剪刀峰的又一变化——桅杆峰。
旗帜:从下往上望,剪刀峰又变成了一面迎风飘扬的彩旗。
这些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孤峰矗立,状如剪刀,故名。为流纹岩受断裂影响,经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而成孤峰。此峰由不同方向观察,可出现“剪刀”、“啄木鸟”、“熊岩”、“桅杆”、“一帆”等造型的变化。
大龙湫,一嶂拔地,水自天来,如蛟龙饮涧,故名。高197米,为国内四 大名 瀑之一。 中国 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三次来到这里探寻研究,并将其这些经历记录了下来,被后人收录于《徐霞客游记》中。而后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岩壁留下了摩崖石刻2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