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简称雁山、雁岩,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雁山路88号。雁荡山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 总面积450平方千米。
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 雁荡山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
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 [30]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2007年,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雁荡山最华美的乐章之一。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日景耐看,夜景销魂。 每当夜幕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 …一一显灵,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浮想联翩 。 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拱,千形万状,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妙不可言。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峰内的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之美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此外,曲折幽奇的灵峰古洞,深广幽邃的东石梁洞,惟妙惟肖的接客僧和碧波荡漾的石门潭等都使游客流连忘返。
我们住的酒店四面环山,空气新鲜,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来到雁荡山的第一站是雁荡山灵峰景区!
我们旅游方法是,在杭州东高铁站乘坐高铁到雁荡山站下车,酒店有班车接我们去酒店入住!
双笋峰又名蜡烛峰。在塔头岭内侧,两峰拔地而起,高七八十米,形长圆而尖,象双笋并立这就是“瑶笋千年生一芽”的双笋峰。
夜幕降临,在渡船岩向里面侧看,又象老僧送客。在临碧亭看,又象老婆婆转首向外;再向前几步看,却变成了须眉毕备的老公公
果盒桥横跨凝碧潭上,始建于清光绪28年(1902),重建于1982年。与凝碧潭、果盒岩构成著名的“果盒三景”。
超云峰是一座高约百余米的山峰,由火山喷溢形成的巨厚流纹岩层构成。受断裂影响,后经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陡崖,其下有瓜瓢洞。超云峰峰顶视野开阔,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周围群山和远处的城市风光,十分壮观。游客至此,无不令人观而叹止而遐想联翩。
超云峰所在的灵峰景区是雁荡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山水相依,风光旖旎。超云峰作为其中的一员,更是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超云峰周边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章纶墓、灵峰古洞、观音峰等,游客可以在游览超云峰的同时,一并参观这些景点,感受雁荡山的独特魅力。
北斗洞,位于灵峰景区。面对伏虎峰,古称伏虎洞,因洞口正对着伏虎峰而得名。后因道家礼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洞口高大宽敞,洞内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为雁荡山诸景所不及。洞顶偏左,在赭黑色的岩石中嵌着一条虬曲的青色岩石,是一块挨一块连接着的,好象龙腹部的鳞片,因称“青石卧龙”。洞内还有“金乌玉兔”、“倒挂青蛙”等诸景致。洞左下方有石髓泉,俗名“龙井”。泉水从石罅中渗出,晶莹清澈,水质甘冽,常年不枯。洞前奇峰环峙,举目可见双伏虎,美女梳妆,金童、玉女、金蝉脱壳诸景。
观音洞在雁荡山梅岭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内有一石柱悬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观音像。这雁荡山算不得高,但是它胜在独特的火山地质地貌,变幻多端的险峰奇嶂,更在于这独一无二的观音洞。观音是中国老百姓熟知的佛教偶像,在佛门中,菩萨是仅次于佛的第二等级。
白云庵位于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乡岭头村,1935年由温州信徒朱卓芳等两位女居士兴建,建筑面积二百多平方米,五间一楼一底,包括大雄宝殿、观音楼、寮 房,作为自休道场。后由比丘尼守乐、以平等接管。曾与灵峰寺合办过福利旅社。“文革”期间佛像被毁,出家尼众被扫地出门,打工度日,白云庵被当地公社作为 厂房使用。
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比丘尼守乐、以平等向政府要求归还白云庵,于1986年获市政府批准,作为开放场所重新修建。1987- 1997年间由老住持心平师父带领源航、显宝等全庵住众,齐心协力,勤俭节约,以重建道场为已任,采取因地制宜的修建方案,经过十年努力,庵堂硬件部分基 本完成。修复期间,承蒙温州籍台胞张姚宏影女士的大力护持和十方善信热心帮助,使道场得以逐步完善,重放光芒。白云庵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是观音楼,内有千 手观音像,造像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风格。庵内珍藏《大正经》一部。
紫竹林是雁荡山的一个重要景点,其得名并非因为此处有紫色的竹子,而是因为它包含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等景点。这里是观音在普陀山最早的道场,许多人会冲着“不肯去观音”的传说来到这里参访。进入景区后,路口直走可以看到南海观音和观音跳,而往左走到尽头就是紫竹林禅院。紫竹林禅院的建筑精美,造型独特,主要建筑是圆通宝殿,里面供奉着紫竹观音坐像,可以在这里祈福。寺庙内还有许多的名家题写的匾额、对联,禅意十分浓厚,值得细细游览。
古竹洞位于雁荡山风景区,原名苦竹洞,因产苦竹而得名。位于倚天嶂尽头,卷云谷底。洞高8米,深15米,宽10余米。
古竹洞前临高山深谷,左有“立雉”、“腾蛇”,右有“翔鸾”、“伏龟”,后有“鸳鸯戏水”(俗称水鸭石)诸景。谷中还有姿态优美的“姐妹古树”和似珠玉纷飞的“洒珠泉”。
犀牛峰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景区的一处著名夜景,位于凌霞峰旁的高岗上。 这座山峰因其形态逼真,宛如一头犀牛伸着脖子遥望蓝天白云而得名。当皓月东升时,犀牛峰的形态更是栩栩如生,仿佛一头犀牛蹲在山顶上伸着脖子遥望月亮,给人以静中有动、似动实静的感觉。犀牛峰的这一景观是雁荡山著名的夜景之一,被誉为“犀牛望月”,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和诗情画意。
灵峰古洞是雁荡山风景荟萃之处,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灵峰古洞位于雁荡山的东大门,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12
自然景观:灵峰古洞以其层峦叠嶂、奇峰环绕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景区内,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观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依岩构筑九层楼阁,为雁荡山第一洞天。北斗洞则面对伏虎峰,洞口高大宽敞,洞内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为雁荡山诸景所不及。
文化历史:灵峰古洞不仅自然景观独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观音洞自唐以来就一直游人如云,始建于1106年,原名灵峰洞、罗汉洞,清代时改名为观音洞。洞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坐像和十八罗汉塑像,岩壁上新增了三百应真,更显出一派佛门气象。北斗洞则因道家礼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清光绪初年,道人赵至贤始开此洞,洞内还有“金乌玉兔”、“倒挂青蛙”等诸景致。
旅游建议:灵峰古洞的游览建议包括日景和夜景之分。日景侧重于倒灵峰和合掌峰中的观音洞及古洞、北斗洞等景点;而夜景则侧重于山峰变幻多姿的“剪影”,尤其是月夜,诸峰剪出片片倩影,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
灵峰古洞不仅是雁荡山自然美景的代表,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无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夜色朦胧中的合掌峰,变化多姿。站在灵峰饭店西南角仰望此峰,恰似一对丰满的乳房,因称“双乳峰”。往前稍移几步,双乳峰变成了一位身着旗袍的苗条少女,面容忧郁,凝思远望,人称“相思女”。再走到灵峰饭店屋檐前反身仰望,相思女又变成了一只敛翅高蹲的雄鹰。有郭沫若的诗云:“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再站到花坛东侧仰望,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对紧紧偎依的情侣,这叫“情侣峰(夫妻峰)”。
远远看去,在苍翠万里的空山里,有一座似牵着手、合着掌的奇峰,像情意绵绵般在思绪萦绕,当苍天洒下月光时才看清是一对夫妻峰的景色,非常感慨他们蕴藏着千秋不变的情感。灵峰夜景也最富有诗意,实为雁荡山一绝胜。
金鸡峰位于雁荡山,是一处以其独特形状而著名的自然景观。这座山峰因其形状酷似一只金鸡而得名,是岩石经过风蚀作用形成的独特造型。金鸡峰位于骆驼峰顶,是雁荡山的一部分,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此外,金鸡峰还是一条经典的徒步线路,全程7公里,不走回头路,部分路段需要手脚并用攀爬通过,为驴友提供了一个探索自然美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