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4A)

作者:念念 显示图片

张氏帅府博物馆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帅府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是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 长子 伟大爱国者张学良将军主政 东北 时期的官邸和私宅,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为 东北 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 东北 第一名人故居”。
帅府西部:西边是一座中式的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是张作霖早期办公和生活的宅院,这里有着雕花的廊柱,庭院中栽植着古树,环境典雅而静谧。
帅府东部:东边是张家后期的建筑,其中大青楼是帅府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宏伟的仿 罗马 式青砖洋楼曾是张学良办公和生活的地方。楼里最著名的房间是“虎厅”,里面原本有两只真正的 东北 虎标本(现为老虎道具),这里也是张学良处决两位元老的地方。在楼中还能看到张学良将军晚年在 美国 居住时常伴身边的一些物品,是他逝世后由亲友转送于此的。
张作霖(1875.3.19-1928.6.4)
字雨亭,汉族,奉天省 海城 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 辽宁 省 海城 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 东北 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 中山 、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 北京 ,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 东北 。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 日本 关东 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 沈阳 官邸后即逝世。

张氏家族


夏季时间:8:30-17:30。冬季时间:8:30-17:00。每周一闭馆。

售票电话:现场购票


三进四合院
是张氏帅府中最早的建筑,竣工于1915年。建筑完全采用 中国 传统风格。当年一进四合院的正房是张作霖举行重要礼仪、接待重要客人的场所。他曾在这里会见过孙 中山 的特使以及汪精卫、路孝忱、孙科等许多历史人物。二进院的正房是张作霖的居室及办公用房,匾额“望重长城”四字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三进四合院则是眷属居住的内宅。



张氏帅府-张作霖夫人居室




大青楼
大青楼建于1918至1922年间。1916年张作霖当上奉天省的督军,1918年又升任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名副其实的“ 东北 王”,大青楼落成后即为张作霖的办公楼。正是自大青楼落成的1922年起,他发动了两次直奉战争,最终打败了直系军阀,掌握了 北京 政权。1928年6月张作霖皇姑屯遇难后,主政 东北 的少帅张学良亦在此办公。
在大青楼的一楼,有 东北 政务委员会办公室和老虎厅。“ 东北 易帜”和“杨常事件”。“ 东北 易帜”即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摆脱 日本 人的控制,归顺 南京 政府,悬挂青天白日旗。这是张学良主政 东北 后的第一个重大决策,也是他对 中国 革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贡献。“杨常事件”是指1920年1月10日张学良以“破坏统一,阻挠易帜”的罪名,将无视自己权威的张作霖时的重臣杨宇霆、常荫槐击毙于老虎厅。







小青楼
中西合璧的小青楼在大青楼南侧,因其通体青砖青瓦而名。该楼是张作霖1918年为其五夫人修建的。五夫人名壹懿,是清末 黑龙江 将军寿山与一个外室王姓所生的女儿。
后来张作霖又娶了六夫人,将其由 天津 接到奉天,同住在小青楼里。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时,她全力支持 东北 政要在张学良不在奉天的情况下秘而不宣,将已死的张作霖安卧在小青楼佯作“护理”,沉着机智地掩过 日本 人的耳目,为张学良回奉奔丧主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赵四小姐楼(赵一荻故居)
是一座日式小楼,位于帅府东墙外。赵一荻是张学良的红颜知己,1912年生于 天津 ,父亲赵庆华曾在北洋政府任交通部次长。赵庆华生有六男四女,赵一荻在女儿中排行第四,所以人称“赵四”。1927年张学良和赵四在 天津 的次私人舞会上一见钟情。
1929年张学良秘约赵一荻到 沈阳 在北陵别墅同居。由于张学良已和于凤至结婚,并生有子女,所以张学良不能给赵四名分,只能对外国人称她为英文秘书,对 中国 人称她为侍从小姐,“赵四小姐”的称呼即由此而来。当时,赵四的父亲非常震怒,登报声明与赵四脱离父女关系。
但赵四不为所动,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感念赵四对张学良的一片痴情,力主买下了帅府东墙外原奉天省长王永江的一幢小楼,用作赵四的住所。 西安 事变后,张学良将军遭蒋介石软禁,于凤至和赵一荻轮流陪伴在他的身边。

沈阳 金融博物馆
沈阳 金融博物馆利用民国时期张氏父子控股的边业银行旧址落成,该建筑由 德国 设计师设计,其主题陈列“走近金融世界”展现和诠释了金融历史的发展足迹和金融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评为2007-2008年度 中国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张氏父子作为 东北 三省实际的统治者,不仅希翼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同时也企图控制 东北 地区的经济命脉。为达到这一目的,其重要举措就是筹办边业银行。1925年,张作霖筹办的边业银行在 天津 正式成立后,便开始在奉天张氏帅府的正东修建新址。1930年,手枪形的边业银行大楼落成,整座大楼占地4967平方米,建筑面积7440平方米。其前楼主体建筑为四层,后楼一次为三层、二层,呈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正门6根由花岗岩雕刻成的巨型 罗马 式门柱,直排到三楼,三楼以上为一座西式门楼,由6根柱顶饰花垂穗门柱作为装饰。门前11级石阶形成的高大平台两侧装有华丽饰灯,十分壮观。
边业银行除办理存款放贷、贴现、汇兑等一般银行业务外,还拥有发行货币和代理国库之权,成为与东三省官银号并驾齐驱的 东北 最大银行之一,资本总额超过2000万元,而张家的股份占其95%以上,实际上边业银行就是张氏父子的私家银行。
馆内对外展出分为 东北 金融发展史、货币的故事、金融主题公园、交流展览等部分。
国家名片——世界纸币文化展:汇集了当今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枚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纸币品种,分为“当代世界纸币掠影”和“世界纸币文化巡礼”两大部分。以全球各国各地区流通的纸币为主,展品覆盖了七大洲所有存在人类活动的地区,并通过纸币将各国国名全称、国名的由来、国家的美誉、别称等大量的国际政治、国际金融和世界地理知识展示出来。展览还着力开发纸币背后的文化内涵,如纸币的发展历程、防伪措施、纪念钞票、连体钞票和塑料钞票等,“最看天下”所展示的世界上已发行的面值最大的纸币、世界上最大的正方形纸币等。
人民币反假展:由本馆和 中国 人民银行 沈阳 分行联手推出,分为“反假之战”、“制假溯源”和“人民币反假指南”三大部分,是目前全国展览内容最丰富、展陈方式最先进、观众参与最多样的人民币反假宣传类展览。有第五套人民币防伪指南电子演示循环播放、人民币防伪特征的鉴别分析仪演示以及可动手操作的人民币智能点钞机等供游客观摩演示和操作的系统。古今中外的货币反假斗争的历史,如 上海 解放初期由陈毅、粟裕联合签发的关于禁止伪造解放区各种货币的布告、清代私铸轻薄恶钱的铜质钱模、 中国 最早的中央银行——大清银行的伪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