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袁家村全村有农户64户,村民285人,水泥厂职工386人,旅游公司职工236人,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同志的带领下,袁家村大力发展农业,积累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很快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郭裕禄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光荣地出席过十一大、十三大、十四大党的代表大会。之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袁家村视察。84年前国家主席华国锋同志来袁家村视察,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在任期间专程来袁家村视察并题词:“劳动致富,无尚光荣”。李睿、朱学范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邓颖超同志分别接见过郭裕禄同志。如今,袁家村已成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全省小康示范村,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绿色文明村庄、全国生态示范村。
袁家村从一个昔日有名的穷村子变化为今天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旅游明星村,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辛勤努力,与时俱进的成果。
70年代前,袁家村是一个“电灯没油,种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每个劳动日最高只有七分钱,全村人住地坑窑,年轻人大部分找不到对象的穷“叫花子村”。70年代,自郭裕禄同志被选为第36任队长后,他带领群众从平整土地开始,逐渐改变农业基础条件,使农业很快翻身,一举成为当地农业战线的标兵。80年代,大力兴办村办企业,使村集体经济跃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90年代,组建集团公司,后改为投资公司,内行外联,发展外向型经济,涉足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制药业、餐饮业、铁路联运和众多高科技开发领域。进入本世纪以来,袁家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努力把当地经济融入在西安经济圈。2002年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一座,饲养奶牛480多头,年产奶1800多吨,为群众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袁家村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开始,村干部们提出“以农业打基础,以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按照形势的变化,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于是,又调整思路,干脆又“弃工从农”,在农业上找项目、寻出路。但当奶牛发展到高潮时,市场又大幅度下滑,奶牛开始出现亏损,不少人想卖牛,怎么办?村干部再次开会研究,外出考察,寻门路,找项目。几年时间,外界曾出现了不少反映,甚至有人认为“袁家村这几年怎么不动了,是不是内部有啥问题了”其实,说实在的,进入90年代,特别是在96年以后,村干部们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事,每年300多天,不是开会就是外出考察,熬过的夜,饱经的风霜严寒,流血流汗是无法估算的。终于于2007年,礼泉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发大唐文化旅游的战略出台后,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袁家村决定发展以大唐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民俗旅游项目。年初开始运作,7月份破土动工兴建,历时100天,总投资160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110亩,集餐饮、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村史博物馆、唐保宁寺和40多户农家乐,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首选地,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新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游客的钟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二次腾飞。
关中印象体验地的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硬件,需要许多最古老最原始的东西和材料,袁家村先后花了20万元在新闻媒体征集“点子”然后根据设计在全国各地寻找材料,花巨资收购了多处古建。老作坊所配制的都是最古老的关中工艺。从硬件到软件无不再现出关中农村的点点精髓。发展旅游业使袁家村再次振兴。据2009年统计,农家乐的发展从开始的8家,一年时间就增加到40多家,连正在建设户在内,年人均收入在8.8万元以上,赶2009年底,农家乐户以占到全村总农户的60%,2009年,全年接待游客总数89万,就农家乐一项,带来经济效益3200万元,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360人,生动的再现了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远见卓识。
据不完全统计,袁家村旅游业从2007年国庆正式对外接待游客到现在,接待省级会议4次,市级会议8次,接待的县级会议,部门会议不计其数,中央电视台10套栏目组,凤凰卫视、深圳卫视、陕西省电视台、农林卫视先后来我村拍摄并播放新闻片或相关本村的电视片,省计生委又计划筹拍袁家村计生优生专题片等。袁家村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袁家村“农家乐”的开发是响应中央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先行者,从项目建设初期,村上领导就带领全体村干部认真筹划旅游业发展事宜,组织干部、群众多次到省内外参观学习,首先使干部换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信心,因而才有具体建设中干部个个身先士卒,抢晴天,战雨天,干白天,熬夜晚,承包项目,落实责任的实际行动。发展农家乐,群众有顾虑,干部先带头,再动员群众,帮助群众,引导群众,正所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重要因素”。从设计到规划村上的领导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开发农家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村党支部、村委会、“农家乐”协会三个班子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定期对“农家乐”、“关中印象体验地”进行检查指导。
项目做成了,乡村旅游在袁家村火了起来,村上的环境变美了,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满目花草,白天繁华热闹,晚上灯火通明,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素质上去了,现在的袁家村人都是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新时期农民。
通过不懈的努力,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不会满足现状,我们下一步,将乘势而进,计划开发田园农家乐、建设名人村、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以关中印象体验地为依托,继续做大做强袁家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最终打造成“陕西的小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