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黑龙江人,是因一首《依兰爱情故事》知晓了依兰这座小城,进一步了解它不仅依山傍水,还名贯江南十六洲!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辖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依兰”意思是“三”,“哈喇”意思是“姓”,故依兰又有“三姓”之称。这里既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铁木尔的诞生之地,也是北宋徽钦二帝幽禁之所。
五一自驾游是沿着松花江顺流而下,而依兰这座小城恰是松花江边一座重要之地,于是去拜访这座古风古韵古城-依兰。
。
5月3日在木兰逛完早市,跟着高德地图导航去往依兰,路旁标牌显示100公里。
路旁农民在备耕,稻田开始灌溉
第一次见过这么高的水渠,停下来欣赏一番
历时2小时到达依兰,依兰是黑龙江省有着浓厚历史渊源的小城,尤其坐落于依兰县的五国城,史称五国头城,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北宋徽钦二帝在此囚禁,依兰也有了“伏龙之地”的雅号。五国头城景区是依兰县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增加了依兰这个三江交汇、三山拱卫的边陲重镇的文化内涵,对弘扬历史文化,提高依兰知名度,促进依兰县域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极具重要意义。所以第一站打卡五国头城,不巧的是它在修缮当中节日期间11点开放,允许在坐井观天遗址前及门楼上参观一下。
五国头城是公元10世纪,女真人建立的五大部落之一。随着岁月流逝,五国头城遗址仅存几道残缺的城墙。2003年,依兰县政府投资兴建五国头城景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五国头城景区建筑风格注重再现历史真实性,同时兼顾现代旅游的时尚性,让北国依兰小城锦上添花。
五国头城景区呈矩形,四周古城墙高三米,厚重威严,四角设有角楼,城门为古式牌楼,斗拱飞檐,雄浑典雅,古朴恢宏。
下图为五国头城门楼
坐井观天遗址
坐井观天遗址”牌坊,高高耸立。牌坊后面是一尊石塑雕像,塑造着徽钦二帝。宋徽宗坐着,宋钦宗站在他的身后,父子二人面色凝重,双目向南遥望。也许他们在苦苦等待王师北定中原,但日复一日,只见云悠悠,风飒飒,雁南飞,月徘徊。在苦苦等待和遥望的岁月里,五国城发生了许多令人唏嘘和慨叹的故事,留给后人传述。
由于在修缮中,标示牌景点无法参观了
不能入内去参观,拍了几张房屋外景,等景区完善后再来读一读当年的历史故事!
在门楼一角陈列着五国头城保存至今的部分雕梁和碑刻
漫步五国城景区,随处可见的黄花,据说叫忘忧草,可以让人忘掉痛苦和忧伤,让人重新找到平静和快乐。这寓意,和景区到很契合。
依兰县打卡第二站慈云寺
依兰慈云寺位于县城北部,松花江南堤内,依兰国有粮食储备库西侧,北依浩荡的松花江,西临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南望古老的五国头城,环境优雅寂静。慈云寺创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东北抗日名将、依兰镇守使李杜将军为其胞姐清莲法师在龙王庙基础上修建的。“慈云寺”三个鎏金大字是中国著名佛学专家赵朴初先生亲笔所题。
1977年,文物管理所迁进寺内,对古寺进行了维修和管理,重施彩绘,再塑神像,并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闻名遐迩的古寺终于神采再现。1988年6月19日,经省佛教协会批准,释、宝、法、谛、师等六位尼僧正式进驻寺院,恢复了中断几十年的佛事活动。年逾古稀的宝谛法师又以庙办学,曾创建了东北一家尼僧学习班——黑龙江省佛学院依兰尼众班。为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北地区培养了数期学员,影响很大。
寺内简介
慈云寺坐北朝南,布局有主有次,层次分明。主体建筑由三层殿宇组成,即四王殿、三圣殿、龙王殿,南向北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后来又增建了钟鼓等建筑。据说,慈云寺建寺之初,住的是和尚,后来被改为尼姑居住之处,但名称未变,使慈云寺成了一座国内罕见的居住尼姑的寺院。因为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寺”住的都是男性僧人,而“庵”里住的则都是女性信徒。但是,在哈尔滨市依兰县的慈云寺,居住的却都是尼姑,而且还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尼姑庵。
虽没有佛学信仰,但这里幽静祥和之地还是值得参观!
简短视频游记可以欣赏一番哦
口述记录慈云寺简介,不喜欢文字可以听一下
第三站打卡地-财神庙 路过拍个照片留念
时间关系未进去参观,如有此愿望可以拜一拜
第四站-东山公园
东山公园被誉为古城依兰的“后花园”,是俯瞰整个依兰县的绝佳地点。东山公园主要景点有仿古长城、望江楼、东山怪坡等,公园免费开放,是当地人休闲娱乐好去处。
下图进山的牌坊
沿着仿古长城上山
到了这里是中午,天好热,爬累了就休息一会儿,难得先生配合,合个影
大约爬了40分左右,到了东山制高点-望江楼
“望江楼”真实名字叫风云阁。立于风云阁之上,可以鸟瞰古城依兰,眺望倭肯河与松花江汇合处,不仅景色宜人,还别有一番情趣。
我的眼前即是倭肯河和松花江汇合处
倭肯河,黑龙江支流松花江右岸较大支流。发源于完达山脉阿尔哈山,流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桦南县、依兰县等市县,在依兰县城东约1公里处注入松花江。全长450公里(桦南、依兰志载305公里,七台河市志载176公里)。
七台河市桃山以上为山地丘陵区,河谷狭窄,金沙河汇入后稍开阔。流至勃利县倭肯镇以后进入开阔的平原区,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70—290米,最大水深2.2—5.2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0米,最大水深0.1米。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流域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一说10820平方公里)
倭肯河是七台河市、勃利县、桦南县、依兰县等地的主要工农业水源,解放前(1945年)倭肯河曾为重要水上交通航道,大型风船,自依兰县经桦南县境可直通勃利县倭肯镇(在县西北部边境)境内。现其航运功能多限于下游依兰县段。
倭肯河与松花江汇合处
望江楼上俯瞰依兰县城,远山环绕,青翠盎然,蓝天洁净,江河潺潺,古韵小城别有一番意境!
来时路过依兰境内松花江大桥,于是下山后去江边转转
江边防洪纪念塔建造风格独特,有辽金建筑底蕴,突显依兰历史文化啦。
江边绿化较好,就是商业化浓,过于喧闹,可能节日人气旺,可以理解。
江水清澈见底,春风拂过,波涛不惊,却有几分宁静。
可以眺望远处的松花江大桥
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都喜欢先去博物馆,了解一下当地历史文化,可惜依兰博物馆在维修闭馆。
拍了一张图片留记。
不过在博物馆外,有一处历史文化长廊,还是值得看一看。依兰历史文化长廊是依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也是五国城旅游文化的景区之一。
历史文化长廊是展示依兰历史发展脉络,以直观的浮雕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说明记录了上自六千年前到今天的依兰发展史实。全廊呈弧线型,长260米,高3米,由44个画面组成。长廊南侧与北侧分别有一个花岗岩石砌成的六角亭。在长廊弧线型的正中间也有一个六角亭,中间石柱上雕有“史载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女真知演进,文传商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觉洞开。”的楹联。长廊的背面运用青大理石雕刻的技法,镌刻着五国城千年诗词。自南向北分别是从宋元明清朝到今天诗人聊发五国城感慨之诗作400首。
我拍了北宋二帝写的几篇,更有其深意吧。
下图是依兰从古至今官印演变过程,按历史时期雕刻展示给市民游览,还是颇有收获,我做了组图,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细细的阅读吧。
每一个官印的演变,都在述说它的历史渊源以及沧桑巨变……
江坝建的不错,有橡胶跑道,公交站也突显辽金文化特色呢。
到了依兰三江口立碑处,即是牡丹江终点与松花江汇合口!
许是下午了,斜阳西下,很难看清两江水混合时泾渭分明的色彩,但江水流向依稀可见的。
坐在岸边,静静的聆听哗哗的流水声,似在告诉我,江河湖海欢聚的时刻是欢快的,只有川流不息,才能到达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做视频集锦,源于照片无法体现它的动感和表达的更有意境,有赞同的吗?
在历史文化长廊,有海东青雕像,海东青,产于依兰县东北至海这一地区,因辽代称这一带为“海东”而得名。它不仅是我国肃慎—女真—满族一系所崇拜的图腾,而且是北方地区尊贵身份的象征。在神话中,“海东青”是一个浑身燃烧着巨大光,火和热,挥动巨大翅膀,永不停歇的鹰神形象。
而“女真”就是东方之鹰的意思。在女真人心目中,海东青是最崇高,最神圣的英雄。海东青正是女真人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这座海东青雕像以雄浑的姿态矗立在历史文化长廊中,象征着依兰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雕像设计独特,线条流畅,形态逼真,仿佛一只真实的海东青展翅高飞,寓意着依兰县人民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天时间匆匆,对依兰这座历史小城,有了初步了解。它作为黑龙江省著名的历史名城,在我国东北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商周汉代的肃慎、搂邑,到南北朝的勿吉国都,再到唐代的铁利府,历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的建置从未间断,为依兰的历史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希望这座历史之城,在承载着六千余年的沧桑岁月之后,依然绽放它的光芒!
身体缘故,决定返程,未在依兰入住。回程路过通河县,在高德地图搜了一下酒店,是临近松花江边,评价不错,果断下单。
酒店是通河高档楼区内民宿,设施齐全,环境不错!一晚价位218元。
酒店大厅
朋友介绍的清真小店,生意不错,去时没有餐位,等了半小时。
环境一般,口味还好,餐量大,两个菜一份荞麦,没有吃完唉
住宿很重要,洗了热水澡,床品舒适,一夜好梦
惯例,早起去江边散步啦
在街道上有多年老榆树,正结着榆树钱儿,很想摘一些回家吃
滨江大街两边绿化带正柳绿桃红,街道干净宽敞,有旅游城市地标范
有创意的钟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沿着江岸走一走,因风大,有些许凉意,好在天空湛蓝,江水清澈,水面辽阔,时有江欧在水面飞舞,心情还是愉悦的。
海东青
江边短视频小游记
今天要返程,询问老板娘,早市有当季的山野菜售卖,于是从江边穿越这条宁静小街,去早市了。
很喜欢这参天的老榆树,形如一位老者,却在嫩绿的枝叶点缀下有了年轻的生息!
街道一尘不染,通河县环卫值得
好奇这么多的共享单车闲置在这里,是消费者不足还是?不得而知
在这个市场买了刺五加,蕨菜,猫耳朵,唯一缺憾没有老桑芹,因家人们特别喜欢它做馅,包饺子和包子,于是乎我们立刻驱车赶往木兰早市,为了给家人吃到新鲜的老桑芹!
近1小时到达早市,虽然散了,但有一家还没有走,车上还满满的野菜,最主要的是老桑芹买到了终于我们的小车满载而归!
到了姐姐家,立刻用老桑芹包了包子,家人们能品尝到新鲜的山野菜,我们真的很开心!
这个假期,去了哈尔滨市辖区三个县城,古韵小城依兰,抗联密营遗址的木兰,原生水稻之乡的通河,不仅游山玩水,还认识了很多山野菜,此行收获满满!
我的旅行总是很随性,随心而走,而假期人潮拥挤的城市景点,我多不踏足的。我的旅行观是在不慌不忙中走走停停,让身心放松,真正感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愿余生与老伴开着小车,继续行走在祖国的天南地北!最后必须有我们的经典合影留念
这是依兰第一个官印和现在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