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县,走进羌城,看见雪山

作者:庐江周公瑾 显示图片

随着去年川青铁路成都东至镇江关段的开通,曾经比较遥远的茂县也变得很近了。现在到了周末,去茂县二日游的成都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在这个略显炎热的周日,我也带上孩子向茂县出发了。当然我们的时间没那么多,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这次的行程多少有点急行军的意思。坐了80分钟的火车,我们到达了群山环抱的茂县站。


茂县站与茂县城区的距离约为20公里,有小黄车随到随走,3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位于古羌城旁边的羌族博物馆。

茂县城区的主要景点当然就是4A级的中国古羌城,与它相距仅300米的羌族博物馆也是不可错过的地方。博物馆修得非常气派,配上蓝天、白云、青山,也是相当美丽。


博物馆简介,这座羌族博物馆修建于512以后,由山西援建。这个博物馆的规模,在县级博物馆里算是很大了,大概有6个展厅,逛下来大概需要1小时。


位于展厅中间的,就是介绍当年红军过茂县的那段历史。


已经生锈的卡宾枪。


红军用过的铜盆。


还有向坏人进攻的大刀。


接下来进入第一展厅:羌源厅,可以认为是一个通史介绍。


对羌族的评价。


先秦时代,羌族就已存在,历史很悠久了。


商代的尖底盏。从它的个头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酒器。但不免让人有些疑问,因为元代以前的酒都是米酒,说白了和水没多大差别。这么小的一个杯子,用它喝酒是不是有点麻烦了?


战国的铜鍪(音“谋”)。


秦半两。


下一部分跨度就比较长了,从汉一直到了宋。这个时代的羌族就已经完全汉化了,算是汉化很早的少数民族了。


汉五铢,与上面的秦半两相对应。


汉代的陶魌(音“期”)头,驱鬼用的一种面具。话说魌头这两个字,同音的“欺头”在四川话里是占便宜的意思,不知道与这个驱鬼有没有联系。


汉代的抚琴俑,似曾相识。


杂技俑,也是神态可爱。


铜狗与铜牛。



汉代的金钗、金戒指、金耳环,金光闪闪。


南北朝时的佛像,佛头已然不见。


宋代的武士俑头,这个是身体不见了。


宋代完整的武士俑。


这一对匍匐俑,给人的印象很深。


宋代的龟与龙,都是吉祥的象征。


时间线又来到元代,元代土司开始,清代土司结束。


明代的谷仓罐、直腹罐。


清代的土司印,算是土司最后的绝唱了。


清代的关公像。


最后来看看这个,介绍上说是茂县的第一台电视机。这台电视至少是70年代以前的物件了,我的印象里没有这种长相的电视机了。


第二个展厅是信仰艺术厅,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特别的东西。


背后的碉楼是羌族的一个标志,四年前看到过的桃坪羌寨里有,过一会儿要到的古羌城里也有。


这个展厅里重点介绍的就是释比文化,所谓“释比”就是宗教主持人。


神杖,象征着神权。估计在做一些法事的时候,都会拿在手上。


手鼓,做法事时需要敲它。


头饰。


这里还展出了一尊砚台,带狮子的砚台还真多不见。


鹰骨羌笛,这是头回看见。而且“羌笛”这两个字能让人产生很多想像。


果然,这里列出了与“羌笛”有关的诗句,当然最熟悉的还是那首“羌笛何须怨杨柳”。


第三个展厅是民俗厅。


前言。


勤劳的羌族人在织锦。


做成一件件漂亮的衣服。羌绣还是很有名的。


这是在“围炉煮茶”?注意墙上的“天地君亲师”是格外显眼。


用于建房子的一个装饰,很是精美。


来到了另一个大厅,里面有一尊以甲骨为原型的“羌”字雕塑。


第四个展厅,名曰“茂汶重宝厅”。位于牟托村的一个战国时古墓里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足以构成一个展厅。这个展厅也是整个羌族博物馆里最精华的地方。


编钟。


罍(音“垒”)羊首。


铜戟,上面的花纹清晰可见。


铜钺。


青铜鸟,真是栩栩如生。


这一尊青铜羊灯,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从两个角度观看它。


最后一个展厅是营盘山遗址展厅,属于新石器时代。


前言。


这里展出的这一些陶器,看着有仰韶文化的影子。这里的介绍也说了,它们与马家窑看着很像。


只是完整程度上要差很多。


营盘山的生活模拟,也算是日出而作,日落则满载而归。


各种陶器。


总结。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最大的一处新石代遗址。几千年过去了,岷江水流依然。


最后来看看博物馆室外的风景。青铜羊灯的放大版安然的坐在这里。


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成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这里可以眺望古羌城,当然这是我们下一个要去的地方。


用时1小时参观完毕羌族博物馆之后,我们向300米外的古羌城走去。途中看到这个“你好茂县”的标志。


来到4A级的中国古羌城面前,购票后进入。


“云中曲”的雕塑下,羌人们正跳着舞蹈。


拾级而上,进入主景区。


火把雕塑也是很有特点。


这边有一个羌王宫殿,里面有一些有展示民风民俗的蜡像。


带着高原特色的一些动物。茂县城区的海拔大概在1600米,算是高原中的低原。


走到这里,就可以看见远方的雪山了。今天的天气时阴时晴,所以雪山也是在朦胧之中。


随风飘扬的“羌”字旗。这里的气温大概是27度,而同一时刻的成都市区,气温是34度,这也算是一个避暑之旅了。


这里的路灯都很有特点。中国古羌城下午5点半关门,因此一般情况下看不到夜景。要想看它的夜景只有住在山上的酒店里。


走到了银龟圣山前,这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了。山顶有3个大殿可以参观。


第一个,是李元昊大殿。因为党项族是西羌的一支,所以这里才有纪念元昊的地方。旁边的文字是西夏文。


元昊塑像。话说源自西羌的党项人能拥有自己的文字,反倒是现在的羌族是没有了自己的文字。虽说网上可以查到,羌族有上世纪80年代才发明的拼音文字,但我们这次在茂县是一个拼音文字也没看到。


第二个是大禹殿。大禹据说也是羌人的祖先。


大禹塑像,手里的治水工具是他的标志。


第三个是炎帝殿。


炎帝,神农氏塑像。


炎帝殿是最高的一层,站在这里登高望远,茂县县城尽收眼底。


当然了,这里才是观看雪山的最佳位置。


云雾缭绕的雪山,神秘而美丽的雪山。


然后我们就从这里下山了,途中看到雕塑一座,展示着羌人对生活的向往。


站在这里,岷江已尽收眼底,横跨岷江的凤仪桥也看得非常清楚。凤仪桥,就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从古羌城走下来,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凤仪桥。这是一座充满了羌族风情的桥,横跨于岷江之上。


走上桥来,岷江上凉风阵阵,非常惬意。



一路南下的岷江,它最终将在宜宾合江门汇入金沙江。

伴随着凤仪桥上的凉风,我们这次的周末茂县之行就到此结束了。由于所剩时间不多,茂县城区的城门、农贸市场等地方就没有前往了。


这次周末的茂县之行,感觉是有点匆忙了,14点开始游览,17点30分离开,前后只有三个半小时的游览时间。原因主要是现在川青铁路上的列车时间点实在是有点一言难尽,成都向镇江关方向,除去7点53分发车,后面就是11点57发车了,一上午都没有车。如果选择7点53这一趟,那就得6点30就把孩子叫起来,也不符合周末休闲游的原则。期待之后有更好的排图吧,如果能有早点9点至10点之间出发的列车,那是再好不过。
最后是茂县城区的交通:
茂县火车站--茂县城区:有小黄车随到随走,30分钟到达城区,司机会直接送到古羌城门口,10元一人。
茂县城区--茂县火车站:在茂县人民医院一侧坐车,这地方距离城门洞很近,也是30分钟到达。
茂县城区内部,出租车一般就6元封顶了。但如果是出租车前往茂县火车站,要价是80元,这个看个人喜好是否选择了。
走进羌城,看见雪山,来去匆匆的茂县之旅,美丽的茂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