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的名字来源于元朝时期的一个传说,当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到了三尊铜人,分别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这三位圣贤均以"仁"为教育宗旨,因此将万安县改为同人县,后来为了传播仁义礼教,又改为铜仁。铜仁的名字由此而来,寓意着儒释道三教同尊,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岩石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
铜仁市历史沿革源远流长,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唐代分属思州、锦州、黔州。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并划归新建的贵州省管辖。铜仁是书法之乡,明清之际涌现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云、严寅亮、鄢师竹六位书法家。
本以为铜仁名字的由来的铜矿是一些关系的。。。原来三教同仁的意思。。
知道铜仁其实主要还是通过梵净山的。。。近几年对于这出弥勒菩萨的道场的介绍也是比较火爆的,最后决定把贵州行的最后一站就定在了铜仁市了。。。主要也是从贵阳出发、经过西江千户、凯里、镇远再到铜仁刚好是一条线路上的。。。下一站就是继续前行去长沙了。。。
我的第一印象
1、铜仁南站 这个高铁站有点太坑了的!!!距离铜仁市区比较远好像还没有可以直达的公交线路
2、饮食方面有点综合了贵州和湖南口味吧,有贵州的酸汤/社饭,张家界的凉面、本地的汤锅味道也是不错,吃的炒肉包子挺可以。。。步行街推荐粉卷不是很和我的口味
3、中南门仿古街人气一般,没有赶上什么表演没什么逛头。。。不过在总兵府里玩个很多的古代兵器还是蛮新喜的,男孩子的浪漫之一(个人还是喜欢冷兵器的,对热武器有些不屑一)
4、铜仁站的火车班次不是很多,,很多时候需要先到 铜仁南站或者 怀化站 再倒车
5、铜仁站站前广场在晚上很是热闹,跳舞休闲的场所
6、青旅老板推荐的苗寨、侗寨,对于我这样的游客来说还是有点没听说过了。。。。对于铜仁旅游来说最大的招牌还是梵净山
我的行程
Day 1
1、镇远客运站——铜仁旅游客运站 11:00—13:30
2、铜仁旅游客运站—9路—大十字—中南门景区:牌坊、博物馆、总兵府、中南门、周逸群陈列馆、文庙、东便门—步行街(晚)
Day 2
1、铜仁旅游客运站—客车—梵净山东门 1h 8:00
2、东门—电瓶车+索道上——森林栈道—蘑菇石—番天印—老金顶线路:九皇洞—燃灯殿—老金顶
3、拜佛台—红云金顶:普渡广场、承恩寺
4、天街—万宝岩—索道下+点拼车—梵净山东门
5、梵净山出口画展—客车—铜仁旅游客运站
6、铜仁站—怀仁————.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近些年号称梵净山是中国的第五大佛教名山,弥勒菩萨的道场。。。。
梵净山门票与交通:
东线门票价格:成人10元/人
往返观光车票价成人20元/人
索道票价:成人往返140元/人
铜仁客运站—梵净山东门 单程35元/人
梵净山看点:
1、老金顶
金顶其名是因为早晨或傍晚,阳光照射在山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故称之为 “金顶”。
山顶有一座燃灯殿
上山线路比较陡峭,下山线路平缓
2、红云金顶(新金顶)
新金顶山体直立高达近百米,上半部分被金刀峡一分为二,再由金顶天桥把两端相连。新金顶两边各建一庙,西边庙供奉释迦佛,东边庙供奉弥勒佛。因为新金顶常常被红云瑞气环绕,所以又被冠名“红云金顶”。
3、梵净山猴群(据说这边是有金丝猴的,应该是看不到的,这一趟出现的一般都是黑叶猴把)
从天街到普度广场以及森林栈道等区域都是不少的猴群的,一般都是在路边沿路抢劫的状态。。。想着在梵净山是有黔金丝猴生活的,但是就要看运气了。。。我是没见到就是了
4、如果可以还是西门上东门索道下比好,基本不用预约门票。。。全程游客较少,唯一的问题就是西门的交通太不方便了。。。
5、我的行程
从一门加排队最后索道到上站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随着人流走上了森林栈道(想想如果没有红云金顶预约码的话)应该从天街走普度广场线路先预约红云金顶
从森林栈道一路上老金顶在经过拜佛台到达普度广场其实也已经二点多。。。没有预约上开始下山。。。最后到达景区东门出口的客车站时候刚好赶上四点半的客车,回到铜仁市已经快六点钟了。。。一整天都在排队中度过
个人对于梵净山作为旅游景区而言的感觉是不怎么好的!!!!不是很推荐的行程之一
第一是交通不便,
从铜仁站的旅游客运站每小时一班直达梵净山东门的客车是最方便的了吧,最早一班是早上七点半左右,到达东门也要八点半多了。。。如果是从铜仁南站出发时间上应该是差不多的吧(去的铜仁市里,南站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常规线路的话还是报团要方便一些的
看着介绍如果想去梵净山西门爬山的话,基本是没有客车可抑直达的,我是再淡季出游各种网约车也是没有接单,最后只有一个可以的包车是要三百多的样子。。。如果是旺季的话去西门是不是会容易一点(预约车的人应该会多一点)
另外听青旅老板讲解,在铜仁客运站有人是住在梵净山西门附近的,可以搭车在下午去梵净山西门住一晚,赶早爬山(我没有找到这个人。。。)
第二是预约困难。
一个是门票预约困难。。。这是我第一个见到门票预约精确到每十分钟一个分段的景区,而且每天早上的预约门额在一开始就已经没有了。。。一般能抢到快中午就是很不错了
我的原计划是从西门上东门下(西门一般不需要预约的),但是没有车只能在东门上下。。。最后预约到的是十一点多的票了。。。可以游玩的时间太紧了(而且景区是严格按照预约时间进门的,非预约时间段都是不能进入的) 。。。。。。值得一说的是,我是到服务区后,在现场中心直接购票的(确认可以购买之后就把网上的票买的票给退了),这个票是不限制进入时间的随买随入,但是现场买票应该也是有数量的吧,我是淡季出行如果是旺季的还是不要冒这个险比较好,如果买不到现场票就更加尴尬了
另外 最重要的一点是!!!!!! 除了景区大门票之外。。。内部的红云金顶也是要预约叫号才能爬的, 而且金顶的预约码只在金顶下的普渡广场上才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提前做攻略或者是跟团一类有人提醒的话,是不能提前预约的。。。我是到了现场才知道预约,结果就是根本就排不到我了。。。没能爬红云金顶,只能在普度广场上看看就好了。。。。
第三是全程在排队中度过。。。
除了预约困难之外,景区各个地点全程需要进行排队,淡季的时候一般每次排队都是要在半小时以上的。。。一天的时间游玩,要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排队。。。
大门口进门要排队。。。。做倒站车要排队。。。。做索道上山要排队。。。。上老金顶要排队。。。上红云金顶要排队(还要预约)。。。做索道下山要排队。。。。做倒站车出景区还是要排队。。。。
这还是在淡季出游,,想想如果是正经的旅游旺季的话派对时间应该要更久的。。。太可拍了点
最后一天爬山下来按照微信步数算才一万多点。。。一天都是在排队中度过的。。要疯了
第四是景区内开放的区域不是很大,,整体游客承债能力有限。。。无论是预约还是各种限流排队根源问题还是景区开放的区域不是很大,承载能力有限。。。 整个景区就是在不断地分流限制。。。总体比较失望的说
第五是去的时候是三月中下旬,天气不是很给力 全天都是大雾弥漫。。。几乎都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了。。。除了在普度广场有一瞬的 拨云见日 看到了 红云金顶的全貌之外。。。基本能见到都是只有几米。。。景区出口外的商业购物街中有关于梵净山景色的照片展,,,这个展览看的比我现场看到的要好的太多了
最后返程在青旅休息时,和旅友闲聊时不少人都是遗憾的取消了梵净山的行程
位置在铜仁火车站对面。。。
我从镇远到铜仁的客车已经 铜仁到梵净山的客车都是在这边停靠。。。比较方便的位置
周边吃住行都很方便,
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是自明代永乐十一年铜仁建府起,一直作为府署所在地,从未改变其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红色文化以周逸群烈士故居、周逸群烈士陈列馆、逸群小学为核心,以贺龙故居、团结广场、会师街等为支点,是铜仁的著名红色地标,更是长征主体文化公园重要一翼,赓续弘扬红色文化。
整个景区范围很大,是一处新建的仿古街区。没有完全完工的状态。。。整体活力一般,还没有火起来的感觉
去的时候没有什么大型的表演类项目开放,当做就是一处简单的步行街倒是可以
个人对总兵府内的各种冷兵器是很感兴趣的。。。。没有人阻拦。。很痛快的玩了一会。也打了一套拳,练了一趟武。也是过了一回大侠梦。。。男孩子的浪漫呀。。。
铜仁本地的苗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疗效神奇。梵净医馆的露天中庭陈列的植物,是铜仁本地的中药植物活体标本,以梵净山为核心区的珍稀中草药资源多达2000余种,是名副其实的“梵净药库”。
明清时期,铜仁“山接蚕丛,江通云梦,铜江通济”,中南门码头更是舟楫往返,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商铺林立。
铜仁府衙内,现在作为铜仁市博物馆进行参观。。。赶上关门之前正好入内。。。,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铜仁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展品不多简单参观一下就好
福禄寿
贵州总兵府原位于北门,又称总镇府,现迁址复建于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建筑面积655平方米,并在贵州总兵府旁设万里干城坊和三藩保障坊。
总兵官是因军事需要而临时派遣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事毕还朝。到明朝中期,由于各地不断出现人民反抗朝廷的斗争,朝廷为加强对人民反抗斗争的镇压,对边关多事地区或要地设置总兵官镇守,总兵官遂成为一省或一地区的常设军事长官。
总兵府原为抚苗道,在铜仁府治东北(今铜仁市便水门内地区文化局一带)。是年,镇守贵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处地方总兵官石邦宪移镇铜仁,加提督麻阳等处职衔,节制镇筸参将,督调两省汉、土官兵。总兵官除直辖镇标外(镇标设中军1名,有汉土官兵4800人),下有参将、守备员分防各地。
当天没有什么展览活动等,场馆内没有什么展品可以参观,堆放了一些杂物。。。吸引我的是两旁摆放的一列 兵器架。。。。
——————
刀枪剑戟赴。。。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而且不是固定住的。。。可以拿下来玩
加上工作人员没有来阻拦我的意思。。。就换着法的玩了好久。。。。
过去的很多景区里的兵器架,有的事底部焊住不能移动的,要是就是塑料、泡馍等材质做的没有重量的,,,,在这边玩的是挺好的。。。个人还是挺喜欢冷兵器的说。。。。
——————
繁华而不喧嚣的中南门街,是古城最有味道的地方。这条老街虽然历经沧桑和岁月磨砺,但是其整体格局保护完好,是铜仁历史最为悠长,文化沉淀最为深厚的街道。
仁周逸群纪念馆包含周逸群故居、周逸群烈士陈列馆。 周逸群故居位于铜仁市共同路12号,坐西向东,系两进三合院式带高大封火山墙院落,院内房屋皆为悬山顶单檐式木房,料石为基,青瓦覆盖,为典型黔东民居式样。清道光年间,其祖父周贵渠始建后院南、北两楼。周逸群在南楼出生和结婚,北楼结构与南楼基本相同。楼上为书房,楼下两间为粮仓,一间为客房。1918年,周逸群亲建正屋一幢,次年东渡日本留学后,其妻、子居于此,后其亲属又建临街店铺。正屋前有石板铺墁院坝,两旁辟有花圃。整个故居错落有致,洁净清爽,古朴幽雅。 周逸群烈士陈列馆位于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中南门古城中山路东侧
古城的北门吧。。。。出城门对面就是步行街
要比古城里热闹的多。。。特色小吃也都在这边
除了主街上的各大商场和超市,巷子深处的老式市场和小吃摊才是值得一逛和一尝的地方特色。。。整体口味还是偏酸辣的
从铜仁乐游客运站直达梵净山东门的客车停靠点。。。位置就在游客中心门前,整点发车。。车程一小时左右
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佛教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明万历所立《敇赐碑》将梵净佛山誉为“立天地而不毁,冠古今而独隆”的“天下众名岳之宗”。
近些年号称梵净山是中国的第五大佛教名山,弥勒菩萨的道场。。。。
梵净山门票与交通:
东线门票价格:成人10元/人
往返观光车票价成人20元/人
索道票价:成人往返140元/人
铜仁客运站—梵净山东门 单程35元/人
如果是提前网上预定好票之后可以不用过来服务中心的,直接去找如果排队就好了。。。像我是预约的门票实在是太晚了点。。。才来服务中心碰碰运气的,还好服务中心也是可以现场购买门票的(现场买票还没有十元的保险钱),现场的门票是不分时间就及买计入很是方便(现场买票应该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吧,旺季不要尝试。。如果买不到票不能进门的话就更加尴尬了)。。。。
排队1
进入景区大门人流如织。。。。门前就已经是排期大队了的
东门的门票预订是每十分钟一个区间的。。。没到时间或者是超过时间(这个没见到)都是不能顺利入内的。。。
我的现场票直接不限制入内时间。。。算是剩下了一次排队的时间
排队2
及时进入大门就开始了第二轮的排队项目了。。。。这一次排队做景区的倒站车,据说距离索道下站位置有十公里左右,车程在二十分钟左右吧。。。。 这次的排队就躲不开了,,,排队时间超过三十分钟
倒站车下车时候直达第三轮的排队项目。。。
上行索道排队。。。进行等就是了 排队时间超过三十分钟。。。
当天大雾弥漫。。。除了一根缆绳和自己乘坐的缆车箱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有一种恐怖电影开篇时候的感觉
缆车时间三十分钟左右。。。
森林栈道是木质栈道。。。标注的事上山道路
跟随人流选择了这一条路。。。。
想想的话。。。像我这样没有红云金顶预约码的游客 应该选择现有天街步道去普度广场预约上红云金顶的。。。
先走森林栈道的话是先到 老金顶的线路,再去红云的话就预约不上了。。。时间不够 没上去红云。。
森林全程上行。。跟着人流缓慢前行。不到一小时的行程。。。还是蛮累的
梵净山蘑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花岗石尤其是黑色的花岗石长期受风化作用,使地壳表层岩石逐渐崩裂、破碎、分解,同时也形成新环境下的新矿物岩,风化作用是破坏山岩和改造山岩的主要力量,是使山岩不断变化的重要力量,是沉积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是地下生长而出,傲然矗立着。
梵净山山顶著名的 蘑菇石旁几十米处的一面石台上,有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上,也称为翻天印,据说很久以来便有仕途求官者为祈如愿来此叩拜。此石高约3米,上大下小,顶部为2米见方平台,下部最小处仅有二人合抱大小,近看似一朵巨型平菇,远观如一枚朝天大印。梵净山山顶有好几块层叠状的石头,最著名的那块叫蘑菇石,也就是说蘑菇石和翻天印是两块不同的石头,本组照片中有几块石头都在镜头中的情况。
九皇洞距蘑菇石十余米,稍往下走,进入石拱门便到了九皇洞。是两崖间一宽阔石穴。石穴前后垒石为壁,上覆石板为瓦;下方以石坎为龛,供奉九皇娘神像。据传说,明代有一位皇帝的九妃子李氏,看破世道红尘,远来梵净山修行悟道,终于功果圆满,飞升成圣。后人为了纪念她,在这洞口修了两重殿字,取名九皇洞
森林栈道一路向上前进。。。就是老金顶线路了
攀登金顶有两条道路,一上一下。其山道的攀援着实在有些惊悚,只能是上下分开,逆行是严格禁止的。上攀金顶,真可谓是步步惊心,由右侧沿从绝壁上凿出的逼仄险道上攀,必须是手脚并用地缓缓而上,下望还真有让人毛骨悚然。线路上山陡峭,下山要容易得多。。
燃灯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因此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正殿――大雄宝殿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梵净山作为著名佛教名山,在老、新金项分别供奉了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燃灯古佛殿雄居金顶,面向凤凰山,常年云雾绕寺,灵验非常。
梵净山老金顶是位于梵净山的中部,海拔高达2494米的一个山坡,是梵净山的又一重要景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梵净山上的著名佛教胜地之一。
老金顶有着众多的佛教文化遗迹和建筑物,如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其中观音殿是老金顶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像,千手千眼观音是佛教中十分重要的菩萨形象之一,据说能够帮助信徒消除灾难和疾病。
登上老金顶可以欣赏到梵净山上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美丽的人文景观,同时还能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氛围和文化底蕴。老金顶与红云金顶相比,登山路线较为平缓,适合不同水平的游客前来游览。
拜佛台为梵净山著名景点之一,景区环境不错,景色够美。
拜佛台是用印江出山口的必经之处,地方一个三岔口,是通往金顶与蘑菇石的必经之处。
在拜佛台看红云金顶是最佳的选择。太阳当照时,它会折射出道道金光。如有云雾经过,它就像一艏不沉的军舰,劈风斩浪。
全天都是一片大雾的天气 。。。只有在快到红云金顶的时候才露出了一阵太阳。。可以看看红云的全貌
梵净山红云金顶是梵净山的主峰,海拔为2336米。它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也是梵净山的象征之一。
红云金顶在汉代就成为了道教的修行之地,到唐代末期,佛教开始在此传播,隋文帝曾在此建造过大雄宝殿。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佛教文化、自然风光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览。
红云金顶上有着多座名胜古迹,如东岳庙、白马寺、银杏林等。从红云金顶上俯瞰,可以看到整个梵净山的壮丽景色,还能欣赏到日出、云海等美景。
上红云金顶是要在 旁边的普渡广场上进行预约的。。。
这个预约码只有广场上才有。。。如果是像我这样到现场知道这个情况的话。。。一般就是预约不上的了(我到现场预约需要二个小时以上),最后时间来不及了。。。最后没能顺利登上红云金顶
由此可见 。。。提前进行攻略的重要性,我就是反面例子了
承恩寺是梵净山寺庙群的主体建筑。承恩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战火,仅存遗址。1988年僧释通灵募化重修,根据古遗址异地复原,与原镇国寺(现天王殿)合而为一,组建成现在这座承恩寺。
据说梵净山是 黔金丝猴的栖息地之一。。。
但是在天街上想看到金丝猴还是要看运气的吧。。。
我看到的这些拦路抢劫的猴子应该都不是的吧。。。
下行的索道和倒站车也是不能幸免。。。继续排队就是了 排队时间超多三十分钟
到达东门出口已经快四点了。。。
整个又看过程中。。。基本是三分之一是排队,三分之一在预约,真正游览的时间不是很多。。。算下了一天的游览步行还没到贰万
整天都是大雾没有看到美景。。。。
景区出口的画展(其实就是个购物店)还是可以看一下,,缓解一下遗憾的说
拍出来的照片确实是 异常的壮丽的说。。。
单程到达铜仁站附近的时候已经要六点了。。。天都要黑了的说
准备做夜战的火车。。。先返回青旅取包并且休整一下,和旅友闲聊时不少人都是遗憾的取消了梵净山的行程
下一站、怀化
游客印象
铜仁站南行不远就是的一家小店,导航有点不准店铺是在主街上的直接就能找到
看着招牌就是铜仁的特色小吃的说,也是铜仁的最后一餐了,店里有很多老铜仁的照片
可以选择的口味比较多的,好像就是各种的浇头是不一样,这次点的是辣子鸡口味,和想象中不一样,给的浇头量是不少的味道不会太辣,骨头比较多
这家的粉是比较厚的,感觉是粗粮绿豆粉的感觉吧有点硬比较有颗粒感,配合着铜仁特色的汤锅味道不错热乎乎的
味道偏麻辣有点重口的说,可以自行调味各种辣椒配合,再加上免费小菜解腻,游客打卡地方特色粉
游客印象
去中南门转了转,北侧的步行街里第一市场旁边的一个小摊位
生意是异常的好呢,看着一直是在排队中,基本都是本地人在买
很多人的还都是有不同要求的,对于我这样的游客有一点不友好就是,沟通有点困难基本是听不懂说的什么就是了
要了一份应该是基础版卷粉,主要的配料还是一些小菜加折耳根和主要的辣椒酱
相比较安顺裹卷这个要更加大一点,更像是卷饼的样子了,吃着比较有嚼劲的,口味来说主要辣味道比较重,游客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就好,就是辣椒可以少加点,之后去梵净山的时候就是带着这个作为午饭的
游客印象
去中南门转了转,北侧的步行街里第一市场旁边的一个小摊位
生意是异常的好呢,看着一直是在排队中,基本都是本地人在买
很多人的还都是有不同要求的,对于我这样的游客有一点不友好就是,沟通有点困难基本是听不懂说的什么就是了
要了一份应该是基础版卷粉,主要的配料还是一些小菜加折耳根和主要的辣椒酱
相比较安顺裹卷这个要更加大一点,更像是卷饼的样子了,吃着比较有嚼劲的,口味来说主要辣味道比较重,游客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就好,就是辣椒可以少加点,之后去梵净山的时候就是带着这个作为午饭的
游客印象
铜仁站南行不远就是的一家小店,导航有点不准店铺是在主街上的直接就能找到
看着招牌就是铜仁的特色小吃的说,也是铜仁的最后一餐了,店里有很多老铜仁的照片
可以选择的口味比较多的,好像就是各种的浇头是不一样,这次点的是辣子鸡口味,和想象中不一样,给的浇头量是不少的味道不会太辣,骨头比较多
这家的粉是比较厚的,感觉是粗粮绿豆粉的感觉吧有点硬比较有颗粒感,配合着铜仁特色的汤锅味道不错热乎乎的
味道偏麻辣有点重口的说,可以自行调味各种辣椒配合,再加上免费小菜解腻,游客打卡地方特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