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游峡

作者:老船长 显示图片

         说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游三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峡里的游轮,打开长江游轮联网售票中心的网站,很容易查到各三峡游轮的航期,票价和船舶信息,订票也很方便。也有一些游客采取自驾游的方式沿着三峡游玩沿途景点。而我选择的却是适合深度游的一种小众化的游峡方式,以巫山为中心,选择适宜的天气,以巫山县城和村镇的“公交船”(人称小红船)也就是所谓“县际客船”为主要游峡交通工具,深度游峡。
       要想深度游首先就要选择好适合住下来和便于出行的地方,我之所以选择住在巫山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巫山位于长江三峡中心,巫峡东接西陵峡西连“瞿塘峡“,有三峡明珠”、“渝东门户”之称。二是长江三峡中的风景最为秀丽巫山十二峰,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溪和瞿塘峡的一部分都位于巫山县,是三峡风景的主要精华所在地。三是交通便利,尤其是有完善的沿江“公交船”(小红船),游览 巫峡和瞿塘峡十分便利。四是巫山县城位于长江和大宁河的交汇处,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城,白天赏景晚上看灯光秀都是享受。




      我之所以深度游的出行方式,就是要避免游轮那种是否能看到美丽的三峡完全取决于天气的被动出行方式,三峡经常是阴雨绵绵大雾弥漫,乘坐游轮出行遇到这样的天气除了花费了金钱和时间成本,也就是打了个卡,游轮本质上还是跟团的方式,吃住都在船上,非常受限。
      而我住在巫山最好的酒店费用也大大的低于游轮每天的费用,县城里吃住和游玩选择面广,也比较贴近当地人的生活,好天气就出动去景点,阴雨天逛逛街,在酒店休息养精蓄锐,雨停了就到江边散散步,看看江上过往的游轮,不必被动出行,自由多了。



      到巫山的第三天早晨是多云,能见度不错,但天气预报报的是中午转阴,下午有雨,想了一想这样的天气适合去”三峡之巅“风景区 ,这个景区虽然在奉节县境内,但基本上位于奉节和巫山之间,从景区到奉节县城是四十多公里,到巫山县城是五十多公里,巫山的网约车很多,90块钱就可以订到车,五十多公里山路这个车费真是便宜,司机人很热情,沿路风景也很好,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三峡之巅“风景区。
     到了景区客服中心购票处售票人员 告诉我们夫妻两人景区人太少了 ,在景区电瓶车上等着吧,结果一等就是二十多分钟,直到又来了七八个人才开车。











  


     三峡之巅是长江三峡的最高处,景观形态壮观而优美,游客在海拔1388米的长江三峡最高处,可以鸟瞰欣赏瞿塘峡两岸如诗如画的风景,可惜我们到观景台时光线不足,能见度也一般,拍照的效果一般,但游客不多,静下心来观看风云变幻倒是别有情趣。
    离开景区时已是十二点多钟,天上下起了小雨,我们打车直奔奉节离白帝城不远的长江边上,等待一点二十从奉节返回巫山的小红船,大约一点四十左右看到了小红船,我们在岸上招手它就驶了过来,船头抵到岸边放下跳板上船继续沿江而下,上船后付了每人三十元的船票,就到二层的平台上观看沿江的风景了。首先看到的就是白帝城景区和人民币纸币10元背面的风景夔门。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个峡,也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长8公里,位于奉节和巫山两个县境内,也是最为雄伟险峻的一个峡,故有”瞿塘峡雄“之说,峡的 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小红船航行在瞿塘峡中时而下雨,时而雨停,下雨时天空阴沉,虽然能见度一般,不利于拍照,但真有一点”巴山夜雨“的感觉。








      小红船的服务对象并不是我们这样的小众化游客,主要是为了方便沿江的村民和居民去县里看病探亲做买卖,虽然公路逐渐通车,大部分当地人的出行问题得到解决,但由于有小红船的便利,很多人还是会依靠班船出行,只要提前给船上打个电话,或者是站在岸上招手就可以了,这一点很像是行驶在城乡之间的公交车,所以小红船更像是“公交船”,船上一个当地的干部讲这种船每年都要靠当地政府补贴才能维持。
      小红船从奉节到巫山沿途停靠了七八次,在一个小村靠岸时上来了几个背着背篓的村民,背篓里装满了橘子和琵琶,我向一个村民买了十块钱三斤的橘子,很新鲜,口感远非超市里的橘子可比。很多从不同地点上船 得的沿岸村民不少都互相认识,互相打完招呼后,就和熟人家长里短的聊 起天来,虽然他们说的是当地方言,但是他们大多是中老年人,语速较慢,我基本能听懂,聊的话题也多是家人,果树,农作物之类的,使人感到的是富有当地色彩生活气息。







       三峡之中都是峡中有峡,在小红船上可以慢慢的欣赏。









      五点多船驶进了巫山县城水域,也不下雨了。






        五点四十小红船看上了古城码头,这个码头是在巫山的固定码头,离有小三峡的游客中心也就二三百米的距离。
       下图左边的浮码头停靠的是去培石(去巴东就是在培石转船),抱龙的小红船,适合游览巫峡。右边的浮码头停靠的是去大溪,奉节方向的小红船,也就是我们刚刚下船的码头,适合游览瞿塘峡。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也是在巫山游峡的重中之重,当然要选择好天气出游。第三天早晨看着天气还可以,能见度很好,吃个早饭出了酒店直奔古城码头,从上图左边的浮码头上了八点去培石的小红船。





       唐代大诗人元稹一生写了大量的诗句,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巫峡峡长谷深,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奇峰突兀,层峦叠嶂,常常是云腾雾绕,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是三峡中最具观赏性的一个峡。











      从巫山古城码头到抱石途中的青石浮码头大约一个小时,票价15元,这里是三峡游轮的停泊地,位于神女峰对面,神女溪的入口处,也观看神女峰的极佳位置,我们在这里下了船,以便看景拍照。
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6峰,各距县城10-30公里不等。江北六峰有: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均可见,江南六峰的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边山后在江上是看不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
     下了船沿着浮码头上岸,直接往高处走,在一家民宿的观景平台找到了适合观景和拍照的位置。天气也在渐渐转晴。





     上图中左边“高潮湖”号的船首上方顶部的突出尖峰就是神女峰,是巫峡十二峰中名气最大,也最具观赏性的一个峰。



         十一点我们上了从巫山到抱龙在青石停靠的小红船,同行的还有一对五十多岁自驾游的河北夫妻(把车停在了古城码头),和一个自由行的河南女孩儿,船上人很少,天气越来越好。











        三峡都是大峡之中有小峡,巫峡更是有多个风景秀丽的小峡,最为出名的当然是小三峡,小小三峡和神女溪。从青石到抱龙的船驶进抱龙河后一个 风景秀丽 并且非常原生态的小峡立刻展现在眼前。











      十一点四十分船到了抱龙码头,一个船员指着岸上的一辆小巴对我们说:你们可以坐这辆车到抱龙镇上转一转,吃了午饭,两点钟之前坐这辆车回到码头上船就行,车票每人八块钱,留下司机的手机号码,以便从想镇上回来时联系司机。
      从码头到抱龙镇大约有二十分钟的车程,路况一般但沿路的抱龙河河水挺漂亮,应该是经过钙化形成的色彩,跟荔波大小七孔的河水颜色接近,这条河在百度地图上有另外一个名字”红岩河“。



      抱龙镇就是一个远离了巫山县城的山区小镇,一会儿就能转完,环境也还可以,毕竟人少,我们一行五人进了一家以卖米线面条为主的小饭店,倒也比较卫生,老板和老板娘都很热情,我们就按各自口味点了午餐,我 点了10块钱一碗的鸡杂米线,老板掌厨,米线的用料足,口感也不错,吃完米线我和老板聊天,我问他抱龙河以前能通航吗?老板说三峡大坝建成之前这条河就是 条山间小溪,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从才 通航的,还跟他们 聊了一会儿当地的风土人情,也知道了这里比较封闭,来到这里的外地人很少,游客就更是少见了,老板和老板娘都挺健谈,看来正是因为这里封闭的山区环境,又远离城市,使这里淳朴热情的民风得以保持 和传承。  
      不到两点我们就乘坐那辆送我们到镇上的小巴回到了码头上了返回巫山的小红船。小红船上除了我们五个人又到对岸接了两个人就开航了。







      开航好时间不长我正在驾驶室外拍照赏景,一个船员从驾驶室出来告诉我前面的崖壁上有一景,叫做“蟒蛇出洞”,当时相机上安装的是16-35mm的镜头,换长镜头来不及了,只好用35mm端拍照,下图这个菱形岩缝的下角确实是像一条大蟒蛇在出洞,真是惟妙惟肖的“蟒蛇出洞”,这个景象应该是岩缝中多年滴水溶岩而形成钙华堆积。




     抱龙河的出口就在眼前




      出了抱龙河江面豁然开阔,回头看看抱龙河出口处的牌子标明至宜昌150公里。



     出了抱龙河口上午我们乘坐的从巫山-青石-培石的小红船也在返航途中,它是从下午两点钟从培石返航的。







      返航途中因为没有人在沿岸上下船上就只有从抱龙上船的七个人,观景的环境十分宽松,没有任何打扰,加之天气不错,乘客的心情都很好。


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在岩壁上清晰可见。







      神女峰景区没见到有游客, 在巫山我問过游客中心是否还有神女峰景区-神女溪水陆环线的旅游项目,得到的回答是这个旅游项目因为没有什么游客已经停了。











       不到四点钟船回到了巫山古城码头。这种乘船看景的游峡方式并不怎么费体力,所以回到“江山红叶两江假日酒店”(上图两条游轮船头方向正对着的酒店)后,晚上还有精力看灯光秀拍照夜景。







      如果说“三峡之巅”是鸟瞰欣赏瞿塘峡的最佳地点,那么巫峡南岸的巫山神女天路景区(柳坪景区)就是鸟瞰欣赏巫峡的最佳地点,巫峡之巅的神女天路平均海拔超过一千米,在景区中的天盏灯、仙履台、瑶台、山神庙、飞云台等观景台,游客们既可登山俯瞰长江和神女溪。
      从巫山到柳坪景区游客中心购票后换乘坐景区电瓶车,每到一个观景台司机会让大家 下车观景,等到游客回到车上再继续前往下一个观景台,终点是的神女溪左岸至净坛峰上的黄岩游客中心(黄岩索道在此处),全长12公里。









      前文中我提到巫峡十二峰中江南六峰的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边山后在江上是看不到的,其中净坛峰的名气最大,从黄岩索道下缆车后走不了多远就看到净坛峰。净坛峰的下面就是神女溪。
      当天这个景区的游客很少,以至于我们从净坛峰观景平台返回到乘坐上行的缆车站时由于没人上下,索道上缆车都停了,但索道的管理人员为我们两个人启动了缆车,服务游客的态度值的点赞。几年前我们在云南的九龙瀑布也遇到过一次相同的情况。



     上图的“神女天梯”总投资1.65亿元人民币,全挂式崖外垂直高度达222米,相当于60层大楼的高度。其主要结构体系为全钢结构,电梯整体附着在悬崖钢架上,双向运行,单箱承载1600千克,运行速度4米/秒,能承载21人,下了天梯好再换乘索道就可以下到谷底神女溪溪畔了。但看上去给人一种与这里的自然景观格格不入的感觉。



      有渝东门户桥之称的巫山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三峡段的巫峡入口处,大桥桥面净宽19米,双向4车道,全长612米,主跨492米,桥上是观赏和拍摄过往船舶的最佳地点。



      从酒店到巫山神女天路景区(柳坪景区)我们是包车往返的,七点多离开酒店,中午一点回到酒店,在巫山包车的费用不高,我们这次的包车费用是一百三十元,其实网约车单程40块钱就差不多了,但是考虑到这个景区游客太少,很难找到返程的出租或者是网约车,如果叫个车从城里过来加上往返费用也就跟包车费用差不多了,还要浪费时间,我们出景区时停车场一共也没有几辆车,司机师傅一眼就看到了我们,把车开过来了,倒是省心省力。
      在酒店里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后看看 天气还可以,出了酒店右转走几百米就到了巫山游客中心,买好了两点钟的船票直接上船,上船后交30元在二楼选个位置坐好,二楼比较适合拍照。














       小三峡景色不错,但旅游公司太功利了,船上的推销到了令人厌恶的地步,小小三峡乌篷船,去时船速正常,返回时船速下降比走路还慢,唱两句山歌 就开始卖惨卖穷,只是为了推销,要你买个30元的纪念品。
      小三峡去时导游去时就说回程时船速会加快,因为返程是顺流,说什么回去的景和来的时候景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在船舱外边看景了,返程是又说什么船上要求客人必须回到船舱内,结果航速极慢,导游在船舱里大肆忽悠客人,返程导游一直推销旅游产品、又是鸡又是鱼又是野山茶的,我在二层甲板不理她那一套没进船舱,但船上的高音喇叭叽哩哇啦的推销个不停,还把买东西跟当地扶贫挂上了钩,这不是道德绑架吗?虽不是强制消费,但吃相很难看。四个小时的游程如果不减速3个小时至内足够了。
      但愿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对小三峡进行规范管理,尤其是严格禁止在游船旅途过程中的让人体验极差的销售“土特产”行为,能给游客们一个轻松愉快安静观景的机会。











      在巫山的日子里(住了五晚),无论是小红船,瞿塘峡,三峡之颠,巫峡,抱龙河,神女天路景区,酒店,我们遇到的当地人大多都热情好客,网约车的便利和价格实惠,巫山的物价不高,自由行性价比高,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只是在小三峡的游船是个例外。
     当我们离开巫山前往宜昌的大巴上完全以平静的心情俯视小三峡(下两图是在大巴上抓拍的), 觉得这才应该是我心目中的小三峡。   



      神农溪位于巴东县,在巫峡东口处汇入长江也是一个峡中峡,下图也是在巫山前往宜昌的大巴上抓拍的神农溪燕子阡陌洞(又一次印证了景在路上),在百度上查到燕子阡陌洞高80米,宽30米,是短嘴金丝燕的栖息洞穴。


      我之所以把巫山作为游峡的重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瞿塘峡、巫峡离三峡大坝较远,水位上升较少,大峡的景观的变化影响较小,瞿塘峡雄、巫峡秀依旧。而三峡大坝所在地西陵峡水位上升最高,对西陵峡景观影响也最为明显,西陵峡已经成了一个人工湖区,西陵峡险已经不复存在,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一游。





    为了三峡自由行的完整性附上从船上和岸上拍照的照片各两张,作为本文的结尾。也希望经常上马蜂窝网,并希望对热衷于的自由行的爱好者们深度游峡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