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环岛自驾游——儋州

作者:闲云 显示图片

        儋州市地处海南岛西北部,毗邻北部湾。陆地面积3406平方公里,海岸线300公里,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市县。儋州古称“儋耳郡”,历史悠久。其土著耳大垂肩,如担状,故称“担耳”(儋耳)。
        儋州在秦时称离耳国,西汉元封元年始设儋耳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这应该是儋州最早的命名了。其后儋州名称一直到民国改州为县,则儋州被称为儋县,直至1993年,国务院批准撤消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市),至2015年撤消县级儋州市,设立市级儋州市至今。
        由此,儋州是海南第一个设行政建制的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主要归功于汉武帝,汉武帝在平定越南时,就将海南这块一并收归汉朝了,由此可知,儋州在海南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儋州有个非常有名的人文胜迹就是东坡书院,东坡书院位于儋州市中和镇,在古时候中和镇为儋州府所在地。东坡书院始建于北宋(1098年),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以别驾虚衔被贬海南儋州昌化军(今儋州中和镇)安置时,于友人旧宅上所建,时称载酒堂。后经重修,于明代(1549年)更名为东坡书院至今。













        别驾为今时何职?有个很好的职务与其相配,称为省监察局长秘书。苏东坡一生所任官职最高为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古时只有六部,比现少多了,所以要身兼数职。由此可见苏东坡是被贬来儋州的,原因是当时朝庭党争。中央一级的官被贬至海南,而海南当时是被称为南蛮之地,但苏东坡在儋州并没有因被贬而赋闲或沉沦,而是在当地讲学明道,教化百姓,有史书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从苏东坡刚来儋州时的一首诗句也真实反映出了大文豪当时的心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自创建载酒堂开讲明道以来,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前来求学和讲学的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使得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的民间诗社。儋州曾荣获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文化教育的力量可见一斑。













        东坡书院占地二万五千平方,“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是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并在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儋州的历史古迹,在儋州还有一个现代化的人造旅游地,那就是海花岛。海花岛是恒大想仿迪拜的棕榈岛而耗资千亿打造的一个人工岛。海花岛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组成,规划填海面积约8平方公里,规划平面形态为盛开在海中的三朵花,故取名为“海花岛”。海花岛1号岛主导功能为旅游度假、商业会展、酒店会议、娱乐休闲、餐饮和海洋运动休闲。2号岛和3号岛主导功能为居住,为居住功能区,配备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

















        海花岛说起来是非常气派的,但到得岛上并不觉得热闹繁华,游人也不多,开车绕了一圈,拍了几张照就走了,想想当年那气势,这也就是后来恒大欠二万亿货款的来由吧,由此也就结束了儋州之行,准备去的下一站是临高,临高是海南环岛游的最后一站了,那就临高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