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山 显示图片

当脚步踏上那片充满奇幻与未知的土地,一场灵魂的远行便悄然开启。从南极冰雪世界的金钟湾与象岛走过,那里的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心生敬畏。福克兰群岛的自然景色,如梦幻之画,在记忆中留下了绚丽而迷人的色彩。
 
如梦如幻的旅程,一程连着一程,即是结束亦是全新的开始。结束南极行程,将去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国交界的伊瓜苏,去拥抱那世界最宽的瀑布,聆听它雄浑的咆哮;去邂逅那世界最多的鸟类,感受生命的灵动与多彩;去探寻南美最大的水电站,领略人类的智慧与力量。
 
这一路,是追逐远方的征程,是与天地自然的对话,是对世界无尽奥秘的探寻。每一处风景,都是时光留下的珍贵馈赠;每一个瞬间,都是心灵的一次触动与升华。

2月29日,全天海上巡航。离开福克兰群岛后,邮轮直接驶向布宜诺斯艾利斯。南大西洋海域的天气和海况变化莫测,邮轮在风浪中晃晃悠悠,虽然没有晕船,还是挺不舒服的。

海面灰灰蒙蒙的,没有日出和日落,让人心情烦闷。昨天在斯坦利淋了雨,嗓子痒痒的总是咳嗽,喝了带来的夏桑菊没管用,下次出行要多备些药。

下午6点集中,通报:3月3日早上6点到布宜诺斯艾利斯,10点下船,直接去机场飞往伊瓜苏。3月2日晚上9点,行李打包放门口。该洗的要赶紧洗,3月2日晚上不再换洗。从7楼回到10楼,在楼层中间领回了护照,明天退回多交押金。

3月1日,全天海上巡航。昨晚有些失眠,折腾了老半天才睡着。一觉醒来居然快9点了,拉开落地窗帘,从阳台向外望去,光线有些刺眼,蔚蓝的大海之上,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天气格外好。

到12楼用过餐后,在顶层甲板上转悠。看到一对夫妇在大平台上拍跳舞的视频,一看就是我们的中国同胞,从样貌看像是刚退休,在这远洋的邮轮上展现他们的活力和魅力,享受着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不少人像我一样在甲板上遛弯晒太阳。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运动项目,以前没见过。


这个像是改良后的高尔夫。甲板上的这些设置都派上用场了。


健身房里,各处都有人做着各种健身运动。



人最多的还是游泳区,游泳、泡澡、晒太阳,这似乎是欧美人的专利,这里很少见到亚洲面孔。


到旁边的亭子装杯咖啡,找个位子坐一坐。这个亭子是餐厅的延伸,提供免费饮料,还有冰淇淋。


中间的圆亭,仍然有人在演奏乐曲。


看邮轮航行线路图,未走完的红线已经不多了,邮轮将经过蒙得维的亚港,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晚上,剧场里举行船长答谢晚会,船长带领工作人员,包括餐厅大厨,都登上了舞台。可惜船长和主持人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从2月18日晚上登上邮轮到现在,已经是第13天了,时间过得真快,这里已经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一样了。


3月2日,全天海上巡航。昨天阳光明媚,今天却乌云密布,海上的天气真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测。


在七楼走廊欣赏油画,好像每天都会换上不同的画作。


比较喜欢这幅油画,在画前站了一会。走来一位中年女士,说她也喜欢这幅油画,两人聊了一会,她说是从纽约过来的,邮轮上的华人大多数来自美国。她站在画前,让我帮她拍了张照。


看到前面有幅白头鹰抓着美国国旗的油画,白头鹰是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猛禽,被美国选定为国鸟,不过这是条挪威船。


晚餐后,照常到顶层遛弯。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了,落日将整个天空渲染得如同燃烧的烈烈火焰。靠近海面的那层,闪耀着璀璨耀眼的金色光芒,往上一层则是如火焰般炽热的火红色,而最外层则呈现出锯齿般的灰蓝夜空,恰似火焰上翻腾的浓烟。


我没想到在邮轮上的最后一个夜晚,会见到这样神奇的画面。急忙拿出手机,挤到人群里不停地按动手机的快门。我想除了在大海之上,不会有这样炫丽的奇景。


海面此时被映照着,荡漾起层层红色的波纹,仿佛是火焰在水下的延伸与舞动,整个场景如梦如幻,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壮丽与美艳,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3月3日,早上6点半起来,拉开落地窗帘,到阳台一看,邮轮已经靠岸,又回到了出发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半个月的邮轮之旅,此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0点钟准时从邮轮上下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接导游小陈与大巴司机一起来接我们。小陈说我们很幸运能正常出行,前几天航空公司罢工,所有航班都停飞;过两天是公交罢工,所有车辆停开,包括大客车和出租车。团友们问为什么要这样大规模罢工,小陈说现在物价上涨得太厉害了,各行各业联合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大巴车没有进入城区,走外环线从码头直接来到机场。


走进机场大厅,办理飞往伊瓜苏的登机手续。行李托运时,其他地方都是23公斤,这里规定国内段是15公斤,很多团友都超重补了款,我的行李不多不少正好15公斤。



在机场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下午1点半就开始登机了。



飞机起飞前,阿根廷空姐向乘客做安全演示。从姿势到着装,看上去都很随意,或许这是南美的风格。


虽然是个100多人的小型飞机,座位却很宽,坐起来很舒适。


飞行不到2小时,下午4点在伊瓜苏阿根廷机场降落。这里是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三国交界处,有3个不同国家的机场。


飞机下降时,就看到整个大地都是绿色,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特别高。


来接我们的巴西导游是祖籍在山东的华人,很有山东大汉的热情豪放。他应我们的要求,还没有从阿根廷过境到巴西前,先带我们到一眼看三国的地方。


从汽车上下来,先经过一个简陋的小卖铺。


我们有机会在一座城市里,同时访问三个国家,这有些疯狂。但国界划定的历史,规定了它的规则。这个南美洲的伊瓜苏,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三重城市。“三重城市”被划分为独立的部分,它们位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之间的边界三角地带,我们就站在了这个三角地带。


实际上,这三个国家之间是由河流分割的。巴西与阿根廷之间被巴拉那河隔开,而巴西与巴拉圭之间则被以该城市命名的伊瓜苏河分开。在巴西,该城市称为伊瓜苏瀑布城,在巴拉圭称为埃斯特城,在阿根廷则称为伊瓜苏港。


每个国家都在河边设置了纪念碑,并通过桥梁连接起来。连接伊瓜苏瀑布城和埃斯特城的桥梁被称为国际友谊桥,连接巴西和阿根廷的桥梁被称为坦克雷多·内维斯桥。


这座桥的右侧有摩天轮的属于阿根廷,左侧就是巴拉圭。


这座双索双面斜拉桥连接着阿根廷和巴拉圭,下面流淌着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


这里最大的城市是埃斯特城:截至2019年,该城人口约为30万人;其次是伊瓜苏瀑布城,截至2018年大约有26万人口;最小的城市是伊瓜苏港,约有10万人口。


从阿根廷蓝白色的纪念碑走不远,就是白色字母组成的巴西伊瓜苏瀑布城。没走几步,就从一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


白色字母上站立的,还是巴西的国鸟大嘴鸟。


过境后我们到了巴西的城区,在城中仅有的两家中国餐馆的其中一家用餐,已经半个月没吃中国餐了,感觉味道特别好,把一大桌菜来了个光盘行动。餐后,来到城外的酒店。



酒店大堂的装饰很特别,竟然是小兔子和胡萝卜。


3月4日,清晨刚到6点就醒来,睁开眼睛朦胧中看到宽敞的房间,才意思到已经从大洋回到了陆地。虽然是8点半出发,我还是赶紧起床,想先在周围转转。走过酒店大门前的转盘,来到公路边上的人行道,路面被耀眼的路灯照得通亮。天空和云层都成了深浅不一的蓝色,低低地笼罩在道路上。


走了一会儿,云层散开,天空透出亮光,前方露出一片橘红。我有些惊喜,知道自己正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看来能拍到日出,正好弥补海上没有拍到日出的遗憾。


天还没有真正亮起来,路边的棕榈树看上去像个剪影。微风吹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寂静的道路上没有车辆,也没有行人,只有路旁一个接着一个的广告牌,被灯光照得格外清晰。



我跨过宽阔的主道,走到太阳升起那边的支路。


来到支路一边的草坪上,周围是一片浓密的森林,太阳仿佛从林间升起。



我静静地等待着,看着那片橘红一点点地扩大。


看到橘红的中间出现金色的亮光,那是露出头的太阳。


我明明看到一轮又圆又红的太阳从林间升起,可是拍出的画面却是一片耀眼的金色和橙色。


我不停地把变焦放大和缩小,全部无济于事,就是拍不出真实的画面,让我很是郁闷。


森林上的炫丽日出让我拍成了这样,这或许是强大的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及林间的枝叶,光线散射和折射造成的现象。


后来上网查了华为手机如何拍摄日出,没想到有这么多步骤:1、打开相机,向右滑动点击更多;2、点击专业模式;3、将ISO调到50;4、接着把S值调到1/200;5、把白平衡调到6500;6、最后对准早晨的太阳点击拍摄即可。特地贴在游记上,留着以后试试。


日出的景象消失了,蓝天和白云都显得淡淡的。我转身往回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清脆的单车铃声,只见有人骑着自行车檫身而过。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行人,意味着伊瓜苏瀑布城已经苏醒了。


在酒店用过早餐,8点半乘车来到伊瓜苏国家公园。跨越巴西和阿根廷国界,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伊瓜苏瀑布就位于这个地区的中心。1909年和1939年,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分别在伊瓜苏河两岸建立了国家公园。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位于巴拉那省,面积达1700平方千米,是巴西最大的森林保护区。


被誉为“南美第一奇观”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五大名瀑之一。伊瓜苏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边界的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千米处,为马蹄形或称U型瀑布,高82米,最宽处达到2.7公里,平均落差75米,由275个瀑布组成,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我们全天都在伊瓜苏国家公园活动,上午是体验刺激的伊瓜苏瀑布冲浪。巴西导游在伊瓜苏瀑布导游图前,给我们讲述活动的起止地点和整个过程。


入口处有公园的双层大巴将游客送进景区,而我们是乘坐自己的旅游大巴。


进入景区后,我们坐上公园的电瓶车,开始穿越南美茂密的热带雨林。


伊瓜苏国家公园是南美最重要的生物森林公园,保护森林达60万公顷,除此之外还有40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周围生长着200多种维管植物的亚热带雨林,许多稀有和濒危动植物物种在公园中得到保护,是南美洲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貘、大水獭、食蚁动物、吼猴、虎猫、美洲虎和大鳄鱼的快乐家园。


巴西导游不时的下车,给我们讲解各种珍贵的树种和植物,可惜没有见到珍贵是野生动物。


穿越丛林的尽头就是我们瀑布冲浪的起点。不少团友在这里的小卖店买了雨衣防水,我穿了防水的冲锋衣。大家把背包都留在了这里,由巴西导游看管,返回时在这里上岸更衣。


乘坐轨道滑车从高台滑落到河岸。


还没有开始冲浪就先体验了一次从高处跌落的刺激。


踏上伊瓜苏的快艇,发动机的轰鸣声瞬间点燃了心中的激情。


快艇在河面上疾驰,冲破一波波的水流,激起层层浪花翻卷。


河流两岸,条条溪流奔腾着汇入其中,像是大地舞动的丝带,为这雄浑的场景增添了一抹灵动之美。


一道浪花被快艇激起飞溅,水雾顿时弥漫。


随着快艇的前行,传说中的魔鬼咽喉逐渐映入眼帘。它犹如一个巨大的神秘漩涡,散发着令人惊心动魄的魅力。瀑布震撼到让人窒息,声音大到听不见周围的杂音,仿佛只能听见大自然狂野的怒吼。


瀑布充沛的水量汇成的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交汇呈马蹄型,这里就是”魔鬼咽喉“,刚好成为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个国家的天然国境线。


快艇在附近盘旋,让大家近距离观赏拍照。


在这雄浑壮丽的瀑布前,大家激动不已的欢呼着。



而就在我惊叹之时,快艇猛然加速,向着水浪冲去。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既紧张又兴奋。



在冲进水雾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那汹涌的水流和磅礴的气势所占据。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那股强大的力量似乎要将一切都吞噬。


快艇在激流中剧烈颠簸,而我却沉醉在这极致的体验中,仿佛与魔鬼的咽喉融为一体,成为了这大自然壮丽景观的一部分,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而我将永远铭记这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间。


冲浪结束后,我们来到瀑布旁边的餐厅用午餐。


我们享用了非常丰盛的伊瓜苏当地特色餐。


从餐厅靠窗的位置,可以观看到宽阔的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在当地印第安人的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伊瓜苏瀑布第一个探访者是西班牙探险家巴卡,1541年他将之命名为圣玛利亚,但后来瀑布仍保留其原名伊瓜苏。


走出餐厅,可以看到从瀑布流淌过来的河水清澈见底。


午餐后,我们开始徒步观赏伊瓜苏瀑布群。上午体验了水中的刺激,下午放慢脚步尽情地观赏。


伊瓜苏瀑布的每一组瀑布都犹如大自然的交响乐,奏响着力量与美的乐章。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到了大自然的剧场,感受着雷霆万钧的震撼之美。


这里处处是悬崖、巨石、激流、险滩,无数条山涧河流从峡谷中奔涌而泄,似千军万马奔腾向前,不可阻挡,冲过层层叠叠的山崖丛林激流而下。


 从巴西这边观赏伊瓜苏瀑布,首先看到的是北翼的瀑布群。这个瀑布群在巴西境内,是两层平台组成的大小瀑。


伊瓜苏瀑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观赏点多,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整个瀑布群数量众多、气势磅礴、声势浩大,令人终身难忘。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被,仿佛步入一个神秘的绿色世界,耳边是瀑布的轰鸣声,那声音越来越响亮。


道路旁边设有观景台,可以观赏到一落千丈的瀑布和升腾的水雾。


伊瓜苏瀑布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


有一个古代酋长女儿爱上英俊青年的传说,但酋长嫌青年家境贫寒,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酋长的女儿万般努力仍不获准,于是挥泪投进伊瓜苏河,以示对爱情的矢志不渝。酋长女儿洒下的眼泪顿时化做滔滔洪水,直泻而下,成为终年飞流的瀑布。只有当彩虹出现的时候,酋长的女儿和这名青年才能相会。所以来伊瓜苏瀑布遇到彩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快走到尽头了,从高处往下看,瀑布飞流直下,水雾升腾弥漫,架在水面上的栈道若隐若现。


顺着阶梯往下走,离水面的栈道近了,不仅轰鸣声大了,都能感觉到飘落下来的水雾。


随着在栈道上的边走边看,就可以看到南翼的瀑布群。南翼的瀑布群实际上在阿根廷境内,是两组双层的瀑布群。


汛期时,三大瀑布群连成一道垂挂于峭壁之上的天幕,水天一色。当阳光照射到水雾上时,四周就会映现出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虹,景色极其壮观。


伊瓜苏瀑布是一幅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雾气融融如入仙境,湖光山色如在画中游。无论在地上还是在天上,都能深深地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


在伊瓜苏瀑布,可以置身于宏伟壮观的瀑布群中,感受水雾的轻抚,倾听瀑布的轰鸣。这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伊瓜苏瀑布是大自然的力量与美学的完美结合,置身于其中,便能感受飞流直下的震撼,领略无尽的生命力。


伊瓜苏瀑布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这时伊瓜苏河水位猛涨,每秒平均达1万多立方米的巨大水量覆盖崖壁,共同汇成一道半圆形水幕,狂泻而下,其声势之浩大,如万马奔腾。


伊瓜苏瀑布直泻谷底,水声如雷,溅起的水花高达九十多米,水花溅起映出美丽的彩虹。


伊瓜苏瀑布中最高的是联合瀑布,高85米,宽4公里。其高度相当于北美尼亚加拉瀑布的一半,宽度则大三倍。


直泻峡谷激起的水花比瀑布顶端还高,日光穿透一帘水雾,幻化成数十道彩虹,与水花流霞共舞。


滚滚河水坠落新月形悬崖时,受凸出的岩石阻挡,分成大约二百七十五道瀑布,有些直冲谷底,有些冲击在岩阶上分级泻下,瑞士植物学家乔达形容这是“海洋注入深渊”。


游完伊瓜苏瀑布群,我们来到伊瓜苏鸟园,这里实际上也属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这座鸟园坐落在伊瓜苏大瀑布出口处不远的公路对面,由于鸟园门面不大,门口又有茂盛的树木,往往容易忽视了。其实鸟园不显眼的门里面,却别有洞天,这里是鸟儿的王国,鸟的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伊瓜苏鸟园建在一片森林之中,外表看上去根本看不到什么,门楼很小。据说鸟园内有180多种鸟,数量近千只。鸟园与当地鸟类环保中心合署办公,鸟园内半数以上品种都是濒临灭绝的鸟,大部分的鸟都来自动物园和巴西环保署批准的饲养人,还有一些是国家工作人员查获的走私鸟类,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是在野外受伤的鸟。因此,这个鸟园可以算是各种美丽的亚马孙雨林鸟的俱乐部。这些鸟在野外生活时都藏得十分隐蔽,即便在亚马孙雨林或河道上,也根本不会看到它们。


鸟园占地面积37公顷,绿树成荫,颇有热带雨林的风貌。在这些树林之间建有8顶面积巨大,高度达10米以上的大网,让鸟有自由飞翔的空间,又无法冲破安全网而飞走。行走在鸟园,一派绿意幽然的景致在眼中蔓延,十分惬意。


琵鹭是对一类大型涉禽的总称,属于鹈形目鹮科琵鹭亚科。该亚科仅有琵鹭中现仅存六个物种,除南极洲外的所有洲皆有分布。


匙状嘴喙是琵鹭共有且最明显的特征,公园这种琵鹭属玫瑰琵鹭,又名玫瑰红琵鹭或粉红琵鹭。玫瑰琵鹭站立高度约80厘米,翼展阔1.2-1.3米。它们的脚很长,喙长而呈灰色近似竹片状,成鸟头部光秃及呈绿色,颈部、背部及胸部呈白色,其他的都呈深粉红色。


在南美洲的雨林里面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的鸟,有金刚鹦鹉、大嘴鸟,特别是美洲红鹮,一身红色艳丽的羽毛让人眼前一亮。看它如此诱人的肤色,在那里惊艳得像是一幅画,顿时治愈了紧张的心情。



美州红鹮是世界上最红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火红的羽毛,弯弯的长喙,修长的身姿,色彩艳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鸟园中的明星。


在鸟园看到美州红鹮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鸟,但由于自然环境和人工饲养环境差异极大,因此驯养和繁殖难度较高,成功率极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因此,美州红鹮是稀有珍贵之鸟。


 巴西龟,又称红耳龟、巴西彩龟。巴西红耳龟除熟知的观赏价值外,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巴西红耳龟的肉、蛋均可食用,营养丰富。巴西红耳龟的龟肉也有益阴补血的功效,可治久咳咯血、血痢、伤风、痔血、筋骨疼痛等。20世纪80年代,巴西红耳龟作为观赏龟被引入中国。巴西红耳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巴西的鹦鹉有绿色的、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大小各异,琳琅满目。 


黄冠亚马逊鹦鹉,是一种很聪明的鸟。嘴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双黄头亚马逊区分,学话能力极佳,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在公园有些游客与鸟互动,鹦鹉很温驯。黄冠亚马逊鹦鹉已被华盛顿公约组织列为一级保护鸟种。



这些在亚马逊流域沿岸分布的鹦鹉,由于大部分栖息地都遭人为破坏而丧失,加上广泛的贸易诱捕等原因,该物种野外数量非常稀少,因此被列为濒危物种。



 热带地区的鸟类本来种类就丰富, 大金刚鹦鹉绚丽多彩,红绿、黄蓝金刚鹦鹉是世界最大的鹦鹉,从头到尾巴尖,足有1米长。它们是巴西的“国鸟”,巴西的钱币上都有它们的画像。


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的金刚鹦鹉,除了美丽、庞大的体格之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喙的力量强大。能轻而易举地用喙啄开硕大而坚硬的果实,吃到里面的种子。二是百毒不侵。金刚鹦鹉的“食谱”很杂,其中包括许多有毒的种类,但它却不会中毒,有一个“金刚不坏身”。


巴西国鸟大嘴鸟,又称巨嘴鸟。原产于南美,在鸟类,它是名副其实的大嘴巴。大嘴鸟是一种很有个性和外在特点突出的鸟,巨大的喙在炎热的高温季节,可以帮助降温调节体温。


大嘴鸟有吉祥富贵相,稀有且好看,外形漂亮美观,寓意为美好的祝福和吉祥如意,很受人们的喜爱,不愧为巴西国鸟。



在这个鸟园,我们看到的鸟只是一小部分,多数鸟甚至是从未见过。但仅从看到这些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鸟,就足以说明不愧是世界级的鸟园。



鸟园里环境深幽,青草碧树、蜂飞蝶舞,鸟语花香。路边满是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争相展示其傲人姿态。



伊瓜苏鸟园是来自非洲纳米比亚的一对夫妇1994年建成的。鸟园不但孵化培育各种鸟类,还收留受伤的鸟救治,使公园的种类和填补稀缺鸟类,得到大家公认赞赏。鸟园自开园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3月5日,早餐后将行李带上了车,下午要飞往里约热内卢。大巴车开到了伊泰普水电站,这里与伊瓜苏瀑布一样,成为造访伊瓜苏的必游景点。在三峡水电站未建成前,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


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共建,我们从巴西进入,只在巴西方有两处可下车打卡,全程都是坐在车上游览。我们在入口处排队接受检查,同时还有另外一支队伍,据说是当地的外资企业。检查很严格,团友带的无人机不允许入内,要求寄存在入口处。


检查结束后,我们开始乘车游览。


很快游览车就停在了第一个打卡点。


这个广场上,白色字母组成的伊泰普水电站,由大坝为背景衬托着,是个热门的打卡点。


我们开始车游这项世界工程奇迹。


在进入大坝前,看到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国旗在迎风招展。


游览车驶入大坝内部。


最先见到的是大坝上的巨型发电机组注水管,一共有18个上面都有编号,我们从18开始一个个开过。


9和10是两国的分界处,巴西这边到10为止。


从9开始,便进入了巴拉圭的国土。



过了1号注水管,游览车驶向大坝上方。


从左侧可以看到巴拉圭的东方市。


据说巴拉圭的东方市满街都是华裔面孔,实际多为台湾人。


大坝的排水渠下是流向远方的巴拉那河。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上,距离伊瓜苏市区12公里,是世界第二大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18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90亿度。


游览车行于大坝之上,一边是静静的高峡平湖,一边是巨浪卷起的千堆雪,正是这强大的落差,才有了大坝强有力的动力。


在大坝上又见到了18个巨型发电机组注水管,它们排列在大坝的外壁,仿佛是擎天的支柱,撑起了全长7700米的混凝土庞然大物。


伊泰普水电站历时17年时间建成,总投资不到200亿美元。除了一处瀑布群的自然景观外,大坝建成后并没有令其他人文景观消失,是个环保且性价比超高的项目。


我们经过用天然石头堆起的堆石坝。


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为开发伊泰普水电站组成伊泰普联营公司,负责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对水电站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电力频率不同,分属巴西和巴拉圭的机组分别采用60赫和50赫的频率。高压交流输电线为750千伏。巴拉圭只能消费水电站发电量的2%,故按规定(50年内,巴拉圭分得电力的多余部分必须卖给巴西,50年后可以自由转售)将剩余48%的电卖给巴西。


游览车停在了伊泰普水电站的休息区,这里是巴西这边的第二个停车打卡点


从这里


我们回到了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