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一太原大同自驾游——(亲子游5天4晚)

作者:苏小雪 显示图片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

趁着51小长假,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出游计划。

心心念念的云冈石窟,让人心驰神往,为中国古人的杰出创作,在石头上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
早已听说过的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但却只见了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

随处可见的大同刀削面,面条较劲十足,吃上一碗,就能满足一天的味蕾享受。
还记得从大学时代起,便喜欢在食堂档口买上一碗热喷喷的刀削面,特别是,看着厨师拿着揉好的面团,是要细的或粗的,长的或短的,都一一满足哦~

一座塔,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一座寺,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491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位于悬崖峭壁,寓指远离地上的喧嚣,更接近天上的神仙。

一座山,跻身于五岳的北岳恒山,登上坡峰岭,山西大同浑源县的美景尽收眼底。
已经去过了的安徽黄山、东岳泰山,还有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等着一一登顶解锁咯~

大同,一座古城,曾是北魏时期的帝都;
北魏,少数民族,曾是由鲜卑族部落组成;
鲜卑族,不断向汉族学习,建章立制、克己复礼。

 便有了一首熟悉、朗朗上口的北朝民歌在耳边回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a);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xian)牛羊。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由鲜卑语翻译成汉语,并记录的作品。)

提前观看了云冈石窟、晋祠公园和应县木塔的纪录片:
1、“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2020.06.13  王南:《千年一窟看云冈》
2、“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2020.06.06  贾珺:《千年一园看晋祠》
3、“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2020.06.20  王南:《千年一塔看应县》
2、【央视】《云冈》【全6集 1080P+】

跟随他们的脚步,在他们的讲解引领下,领略了古建筑的美妙之处、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诙谐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这些千年古建筑的精妙绝伦,它们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传递了近千年的文明传承和文化交流,不只是欣赏它们的巧妙构造,更为古代人的《营造法式》拍案叫绝。

带着好奇心,踏上美丽的旅途,去探寻这一石一塔一寺一山的奇迹~

1、保暖衣服
2、雨伞雨衣球鞋
3、备干粮水果饮品



第一天,早上7:30出发,毋庸置疑地堵车,特别是出京的车辆一台接一台,对面方向的车辆却是畅通无阻的。在2个服务区歇息片刻,终于在13:30抵达了正定古城墙。

火辣辣的太阳,直接去吃午饭咯。随后驾车前往荣国府,进去逛了一圈,人潮拥挤,摩肩接踵,各种头戴簪花围蟳埔女(xún  pǔ  nǚ)映入眼帘,给曾拍摄《红楼梦》的荣国府另增一分姿色~

下午15:30出发,前往目的地:山西太原晋祠公园
傍晚18:30抵达,景区的车辆一台台驶离,正好我们进去咯,悠闲自在地吃晚饭啦~
点了一份碗托、番茄刀削面、炒排骨和蒜蓉青菜。










第二天,早晨7:00起床,8:00吃早饭(两个包子+一杯牛奶),景区的早点没啥好吃的,穿过诺大的一个晋祠公园,直奔晋祠博物院。

「寺」:一般特指佛教建筑
祠和庙:泛指供奉神明和各种圣贤的祭祀建筑,两者有区别:
「庙」:多是供神的场所
「祠」:多是对历史名人纪念性的场所

晋祠:前身叫唐叔虞祠
建成年代说法不一。目前所知最确切、最早的文献记录是《水经注》(北魏郦道元;1500年前)

唐叔虞(又名姬虞)
历史真实人物,周武王次子、周成王之弟,被封唐国诸侯(唐国,即后来春秋时期的晋国)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在此建祠供奉唐叔虞,现所处位置是悬瓮山的山下,是晋水的发源地;此地特殊,随时间流转,后来主要的祭祀对象由唐叔虞→晋水之神圣母,名称改成晋祠。





1、水镜台(明清戏台)
① 「水镜」的出处:
一般认为出自《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的典故
“清水明镜不可逃形”,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

②  功能:是一个戏台
戏台是中国古建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多见于祠庙、道观里
多数祠庙道观中的戏台要正对主殿(目的是为神演戏)

③  特殊之处:
一个后台(建于明代)
一个前台(清代补建)
两部分拼接而成,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④ 特殊的屋顶:
东半部:典型的“重檐歇山”顶
舞台部分的屋顶:“卷棚歇山”



3、金人台(北宋)
是一个露天的台基,四角分别站立一尊铁铸的神将(为了守卫整个晋祠);四尊金人均是宋朝作品,后有一尊金人丢失,民国时期重铸(东北角那一尊;民国二年);金人们空握拳头——其实本来手里都有兵器,后遗失;金人台中央放置一个琉璃小阁(明朝所建,用途不详)。


4、对越坊(明代)
“对越”出自于《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对”:报答;“越”:颂扬。表达对神灵的尊重 
① 对越坊明朝补建,是难得的木构牌坊实例
② 牌坊本身没有什么功能,相当于仪仗同时增加取景层次


5、献殿(金代)
① 建造很特别
按形式和构造:应是一种殿堂性质的建筑物,但四周无围墙也无门窗,像放大的凉亭;
虽无门窗和围墙,但用栅栏围合(《营造法式》称“叉子”)。

② 中国古建筑有没有墙并不妨碍它的稳定性
献殿四面开敞,在此特别容易看到「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补充知识:墙不承重,靠木结构承重 
中国古建筑的主体是靠木结构承重的(即:靠竖向的柱子、横向的梁,以及其他构架)。
中国古建筑的骨架部分都是木构件,它的墙更多时候起的是一个保护和围合的作用,
一个比喻:木头就好比人的脊椎和骨骼,墙好比是人穿的外衣一样,所谓墙倒屋不塌,因为墙本身并不起承重的作用。

③ 献殿斗栱非常有特点
献殿是金代建筑,它的斗栱还保持相对比较大的尺度;
对比对越坊(明代),它的斗栱是典型的比较晚期的斗栱,数量多且非常密 。

④ 献殿的功能:相当于供桌用来摆放祭品
献殿:奉献、祭献之意。整个晋祠主神圣母是供奉在主殿当中的,但举行献祭仪式时很多祭品放在献殿。献殿比较宽敞,相当于放大的供桌。
据说祭祀传统一直保持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水母的生日),要做祭祀活动。


⑤ 整个祭祀的大功能是合在一起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间序列
从这个地点往两边看,起点的地方是戏台,中间是进香的地方,还有金人守卫,对越坊是仪仗,在献殿供上祭品,最后是主殿。建筑形式各不相同,但是整个祭祀的大功能是合在一起的,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间序列。从观赏角度来说,从戏台到圣母殿这条线中间没有遮挡,献殿开敞的结构带来独特的感受。可以想象如果中间任何一个建筑如果是封闭的话,戏台演的戏圣母就看不到了。 





7、宋代圣母殿(宋代)
① 圣母殿在宋代建筑中的地位
现存宋代建筑中是最出色、最经典的案例之一
圣母殿:一座面宽七开间的大殿,进深有六间,采用重檐歇山屋顶,属于非常高的规制了

② 圣母殿的八根前廊的柱子是微微倾斜的 
③ 圣母殿的檐柱上有八条龙,且造型不一 
④ 圣母殿的屋檐非常优美 
⑤ 圣母殿前廊很深——空间之美 
⑥ 圣母殿内的建筑设计 
⑦ 圣母殿内殿无天花板
⑧ 圣母原型究竟是谁?有不同的说法

圣母殿内彩塑:宋代的原物,很珍贵












「难老」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锡”同“赐”),意为生生不息,永葆清澈
「善利」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中午正好在晋祠公园品尝山西晋祠宴,饭店的名字真棒
还遇到了举办婚礼~沾沾喜气咯~
桌子、椅子都在流动的水里,用餐景致这边独好哦

团了一份一人一面一豆干一汽水(炝锅面、黑豆干、太钢汽水)
又点了羊肝、老太原过油肉、小酥肉(浸在汤水里)、豆馅糍粑

嚼着面条、喝着啤酒汽水、品着肝、吃着肉,
大大地满足了味蕾哦。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它又名在中堂。曾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门票价格115元/人次。

这一私人住宅,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游客们摩肩接踵,导游们讲解别有生趣;
逛完了最大最辉煌的院落:在中堂,是清代著名晋商乔志庸的宅院;
住所、书房、厨房、男眷餐厅、女眷餐厅、内客厅、外客厅、男私塾和女私塾等应有尽有;
各种家训和做人的道理让人顿悟。

特别的,用餐的方桌和圆桌寓意着:
方桌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圆桌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逛完乔家大院,出门买了东湖老陈醋。
敲重点,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在景点买东西,比某宝贵。

又买了烤梨,甜甜的糯糯的;
还买了木梳子和木鱼。

慕名而去,清和元的头脑,名不虚传,是清朝傅山创做的。

早餐经济实惠,合计63元。
头脑两碗+副碗35元,羊肉烧麦15元,冒和6元2个,烧饼7元;
头脑:又叫“八珍汤”,早上喝这个确实挺舒适的,特别地吃法,健脾养胃;
羊肉烧麦:又叫稍梅(谐音梗),皮薄馅大,流汁四溢;
冒和:薄薄的,内皮有咸咸的酱料,感觉像是锅盔的小小号;
烧饼:嚼嚼的口感十足,很有山西味的作风哦~

虽然第一次喝头脑,但不错哟~
隔壁就是察院包子铺(吃饱了便驾车参观山西博物院了)








到的恰是时候,排队进入停车场,正好停在博物院正对门的位置哦~

因为没有抢到山西博物院的门票,只好花钱进去了,
幸好有一个展览: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馆,看完这个小两层的展览,
从绿色通道直接去参观山西博物院了。
妈妈带着小王子,径直上4层,从上往下参观

4层,营造法式的展览——古人的杰出创作
3层,佛风遗韵的宏大——上千年的石窟真迹
2层,晋国霸业的主调——鸟尊
1层,文创商店盖章咯——外婆买本子排队盖



































































佛宫寺释迦塔(Pagoda of Fogong Temple),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

山西饭店,前身是1914年由阎锡山倡议并筹资兴建的自省堂,
晚清变法领袖康有为题写匾额,是当时党政要员、社会贤达在晋的下榻首选,
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徐志摩、泰戈尔等中外名人曾于此驻足。

来太原,必来山西饭店咯,今天正好有位置哦;
排队取号等位30分钟,点了特色菜,基本不踩坑,消费262元,用餐45分钟。

莜面栲姥姥:像背篓一样形状的面食,两种蘸料:略酸辣的黄瓜和甜甜的番茄;
糖醋丸子:外皮酥脆,内里肉感十足,裹着黑芝麻,一口一个,美味;
蒜蓉青菜:增加粗纤维了,荤素搭配,有美有味;
凤凰双飞:一羊肉配大葱、一牛肉小炒辣椒,造型独特,味道绝美。

我们还把莜面栲姥姥的小背篓蘸着牛肉的料吃完了,真不愧是山西饭店!








吃饱喝足后,13:12出发咯;
驾车前往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时长2小时48分钟。
抵达目的地,严重堵车,花了10分钟,找到了停车位。
穿过一座公园,+游览排队参观木塔1层,时长1小时。

出景区的路上,买了王子想吃的奥利奥鸡蛋仔~

应县木塔本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九层高塔全部用红松木建造,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全塔无钉无铆、精巧绝伦,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9月,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世界最高的木塔”。但是,这还不算是它的最神奇之处。要说应县木塔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它虽然不费一钉一铆,却历经风雨,屹立至今。





















18:00出发,19:30抵达大同市平城区
(驾车1小时20分钟)
王子在路上睡着啦,9点妈妈才抱你上酒店睡觉去咯~

五一假期,云冈石窟开门早了,7:00营业
但是早餐店也是7:00营业,又想品尝到大同的特色餐食,
于是乎,东搜搜西找找,终于有一家王老五粉豆腐,开车5分钟就能吃到;
打过电话,确认6:30即可吃上,真是太棒了哦。

点了粉豆腐、粉牛杂、油饼、鸡蛋和泡菜
满血复活,与众不同的大同早餐~




提前做了很多攻略,看完了央视的纪录片《云冈》,
又看了人文清华出品的节目《千年一窟看云冈》;
怀着满怀的期待去欣赏这里的鬼斧神工,更赞叹古人营造法式的精妙绝伦;

人真的很多很多很多,
车一台接一台,一排又一排,继续往里开,终于找到了位置,
停车场都排到最靠里了,石子路的停车场,掀起一阵阵灰尘;
跟着人流,沿着导览线路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昙曜雕像
然后是4层的木构阁楼依山而建(公园1651年)
第5窟是高达17米的献文帝(开放),
第6窟是云冈第一美窟,石雕博物馆(未开放)。

从中区到西区,依次参观了16~20窟(第1期)
从左往右,依次排开。第20窟、第19窟、第18窟、第17窟、第16窟
是昙曜法师的发轫之作。

昙曜五窟形,仿毡帐的模型。
以北魏各代皇帝的身体特征建造石像,
通过佛教圣旨与王者形象的结合,证明君权神授。
(古代西为尊,居中为贵)

第20窟,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珪,道武帝
其实是最矮的一尊(13.5米),因为前方墙壁坍塌了,所以显得很高大
这一窟是巅峰之作,受到犍陀罗风格的影响

第19窟,北魏第二位皇帝:拓跋嗣,明元帝
高达16.8米,第二大佛,左手拿布帛是一种法衣的传承,佛法永存的理念

第18窟,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太武帝,“战神”,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特别是对柔然的战争,尤其公元429年,堪比汉武帝时代名将霍去病大破匈奴的传奇
大佛窟,高15.5米,身披千佛袈裟,小拇指连接佛像本身,佛手造型是佛像的第二表情;
大乘佛教,千佛小像,是信仰力量和虔诚之心。

第17窟,北魏太子,拓跋晃(交脚弥勒,是未来佛,未成佛的菩萨)
穿着贵族服饰,沉到地下。
坐佛:过去佛;释迦牟尼,立佛:现在佛

第16窟:北魏第四位皇帝,拓跋濬,文成帝,崇佛
是他找到昙曜,修建云冈石窟。冯氏是他的皇后
汉装(胸前结子)

后北魏迁都到河南洛阳,修建龙门石窟,废弃第3窟

第3窟,未完成窟,从上往下一次开凿(精细工作)
下凿拱门,上开明窗

双窟双佛:第7窟和第8窟,第9窟和第10窟
五华洞:第9窟~第13窟

接下来进行科普时间咯
1、在《魏书》《水经注》《续高僧传》里名:武周山石窟寺/灵岩寺
是一个大型石窟寺庙群,有建筑中的建筑;① 石窟里雕刻了非常多北魏时期的木结构的建筑图像;②外域的建筑形象

2、为什么要用石头建造石窟寺?
——与天地共久长(该说法见于金代重修云冈石窟的碑文里)

3、石窟寺在中国的路线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 敦煌-莫高窟→ 凉州(武威-天梯山)→ 大同-云冈石窟(后以大同为中心,辐射四周)

4、云冈石窟的分期
大同市向西16公里;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113ºE,北纬40ºN),东西长约1千米;
200多个大小窟(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大小造像59000余尊(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


5、分期(石窟形制/造像内容/样式发展)
早期:16-20号窟(昙曜五窟)/460-465年
中期:16号窟以东/465-494年
晚期:20号窟以西/494-524年(迁都洛阳后;注: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













































还参观了金石不朽展览,由云冈石窟和圆明园联合举办,
其中有十二生肖原件之牛、虎、猴和猪4件兽首。

1、海晏堂水力钟
十二生肖兽首由意大利传教士、精于绘画的郎世宁设计,将东方的时辰和生肖,与西方的喷泉和计时相结合,每到一个时辰,对应的生肖,就会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像会同时涌射,设计极为精巧。

2、十二生肖兽首历程
1860年圆明园被劫掠焚烧后,十二兽首百余年来颠沛流离,
此次展出的4件圆明园兽首原件中牛、虎、猴,是中国保利集团于2000年购得,
猪首由澳门的何鸿燊先生于2003年捐赠。

目前,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已有7件历尽波折,重归故里,
尚有龙、蛇、羊、鸡、狗5件兽首不知确切下落。

3、一点点体会与感悟
如果是专门做研究的,的确很值得实地考察一番;
如果是游客来欣赏的,请一个讲解员,细细品味它的美。

寄了明信片:第20窟云冈大佛和第5窟最美微笑佛,给未来的自己哦~


















冲着大家的推荐去了,排队等位1小时
13:30才吃上午餐,花费192元,吃饭0.5小时;
上菜速度真的太快了,感觉都是预制菜,最爱吃黄豆包了。
一鱼一鸡一黄花一凉糕一黄豆包

隔壁也是网红的369粗粮饭店








吃过午饭,先去参观了九龙壁;
再沿着古城走着,想爬城墙登城楼骑自行车,
但是无奈去的那一个角楼恰巧举办活动,关门了。
又走着回去了,实在是走的累了,返回停车场🅿️。


☔️啦,
排队去合笙财,买了沙棘冰面包和沙果干,耗时20分钟;
又买了萱花世家的黄花菜月饼(甜甜的、咸咸的),足以;
回酒店,点了外卖,海鹏点心铺:软面饼、原味/玫瑰味/蜂蜜红枣味丰镇月饼;
(丰镇月饼原来是内蒙古的呢~)

满满的点心,带回京城,保质期很短(30天),自己消化了80%以上,😄












来大同,怎么不吃一碗大同刀削面呢?
又是在某点评上查美食啦,离我们近的东方削面。
早起,5分钟到,6:50抵达了早餐店,花费36元
点了招牌的刀削面:牛肉、番茄鸡蛋和素什锦~
汤料太足了,吃了就有力量了,哈哈哈






7:15出发,9:00抵达悬空寺

悬空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在悬崖峭壁上,
寓意远离地上的喧嚣,更接近天上的神仙。

买了王子想吃的黄米糕,酥酥脆脆的,味道不错哦
入园登临悬空寺,单行线,无缝衔接,也无需排队
等我们游览完悬空寺,游客已经在排队了,限流

坐上摆渡车,11:00抵达北岳恒山
买了上行的索道票,20分钟到达山的2/3位置,
冷飕飕的天气,下着淅沥沥的小雨,
刚上山,就想下山,太冻人咯。
买了烤肠和玉米,带着王子下山啦~

姥爷厉害,一个人去登顶啦,天峰岭,赞👍




































































13:00返回,前往蔡家酒楼
这一家饭店也不错哦,吃得开心呀,花费195元
浑源凉粉、酸汤羊肉、蔡家功夫鱼、红糖酥饼、红枣烤馒头

15:00启程回京,20:00到家,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一次10分钟





五一假期完美收官,
带着两老一小,
踏上太原大同之旅,
姥爷贡献了65%车程,
姥姥贡献了这次旅行经费。

这一趟人文之旅,不虚此行,
感受鲜卑族开疆扩土,北魏都城的繁华。

千年晋祠布局环境美,
千年云冈石窟的绝妙,
千年应县木塔的奇迹,
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延续着古人的妙笔生花。

游客很多,导游也很多,
用眼睛去看这历经千年的历史古迹;
用耳朵去聆听它传递的思想和精神;
用脚步去丈量每一步路途艰辛不易;

用味觉去品尝这里的美食,
除了耳熟能详的山西醋和大同刀削面,
还有沙棘汁、沙棘冰面包和鲜黄花菜。

带着身心,一起感受这趟旅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