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游览及徒步攻略指南

作者:赵昱焱 显示图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增补)—惠州市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五批)—罗浮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二十三批)—罗浮山景区
★道家十大洞天之第七大洞天—罗浮山洞【《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唐·司马承祯】
★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一福地—白水源【《洞渊集》—宋·李思聪】
★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泉源【《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唐·司马承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冲虚古观





►罗浮山,自秦汉以来就号称“仙山”,历来被冠以“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等美誉,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中1000米以上山峰80多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

►罗浮山,自古便是道教、佛教炼丹制药的胜地,药材集散地。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在罗浮山采药炼丹、修道成仙,开创了中国岭南道教教派。从宋代始,罗浮山就有“洞天药市”,绵延数里,自此成为南药基地。

►罗浮山文化源流,以宗教文化、葛洪文化、中医药文化、东纵文化、东坡文化等为代表,在广东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尤以道教文化为代表,为道家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是岭南道教文化的发祥地。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博罗县。景区游客中心距博罗县城约33公里。


►罗浮山游客中心(朱明洞景区):海拔约:43米,为景区唯一常规游览入口。

►索道下站:海拔约:86米,位于朱明洞景区内,冲虚古观旁边。

►索道上站:海拔约:591米,距飞云顶直线距离约4300米。

►梅花山(白莲湖):海拔约:48米,位于朱明洞景区内,白莲湖旁边,为景区环保电瓶车站。

►狮子峰环保电瓶车站:海拔约:200米。

►轮龙坪:海拔约:540米,为景区环保电瓶车最远所能到达的站点。

►飞云顶:海拔约:1296米。




7:00至18:00


►环保电瓶车站:运营时间为:8:30—17:00
►索道站:运营时间为:下站:9:00—17:00,上站:9:00—17:30


罗浮山游客中心(朱明洞景区)入口处有停车场,停车方便。导航: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停车场。


►最为方便的公共交通到达方式为:高铁。到达站为:罗浮山站。
►罗浮山站位于广州东到惠州方向的高铁路线中间,每天都到多趟车次到达。


罗浮山环保电瓶车:有三条运行路线分别为:
① 梅花山(白莲湖)途径东江纵队纪念馆至索道下站平台
② 梅花山(白莲湖)至狮子峰平台
③梅花山(白莲湖)途径狮子峰平台至终点轮龙坪平台


►景区内:山下朱明洞景区内有零星可供住宿的酒店。

►山顶:没有可供住宿的地方。

►长宁镇:这是距离景区最近的住宿集中地。


►罗浮山景区偏向于中等强度登山型景区。体力不好及老、弱不建议登顶飞云顶。

►由山下朱明洞景区入口处徒步登顶飞云顶,单程耗时约4-6个小时。

►由山下朱明洞景区乘坐索道上山,然后由索道上站徒步登顶飞云顶,单程耗时约2-3个小时。



►普通游客:➊朱明洞景区入口—➋游览葛洪博物馆、冲虚古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等—➌由索道下站乘坐索道上山—➍由索道上站开始徒步登山—➎登顶飞云顶—➏原路返回—➐乘坐索道下山

►登山爱好者:➊朱明洞景区入口—➋游览东江纵队纪念馆、冲虚古观、葛洪博物馆等—➌飞来石—➍狮子峰—➎轮龙坪—➏索道上站—➐登顶飞云顶—➑原路返回—➒徒步下山或乘坐索道下山



★景区整体运营成熟,所有开放区域的景点、路线及登山道等游览设施都维护得当,干净整洁。指路牌清晰明确布置密集。

★罗浮山游览相对比较简单,开放运营成熟且维护得当的游览路线只有一条,避免了路线选择困难及迷路风险。



►景区自然景观:狮子峰顶、索道上站观景平台、飞云顶及由索道上站向飞云顶徒步登山途中的远眺俯瞰群山水库城市远景等。另外还有飞云顶处的高山杜鹃、草甸景色。

►景区文化层面:主要集中于山下朱明洞景区内,以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及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为代表。



►酥醪观:距离朱明洞景区约18公里,免费开放。可由飞云顶徒步下行经拨云寺到达,大概耗时约4个小时。由于该条路线虽为景区所修石阶登山道,一路也有指路牌,但平时走的人极少,失于日常管理维护,加上山高林密径幽,独身胆小者慎行。

►黄龙古观:距离朱明洞景区约8公里,独立门票景点,由飞云顶无法徒步到达,没有公共交通,因远离市区基本无法打到车,如若游览,建议自驾。

►华首古寺:距离朱明洞景区约7.5公里,距离黄龙古观约3.5公里,独立门票景点,由飞云顶无法徒步到达,没有公共交通,因远离市区基本无法打到车,如若游览,建议自驾。




►罗浮山中有多条驴友的户外穿越路线,部分路段下行时较为危险。加上山高林密径幽,存在迷路风险,无户外穿越经验者禁行,虽有户外穿越经验,独身胆小者禁行,不建议贸然尝试。

►黄龙古观、华首古寺等远离市区的景点没有公共交通,基本无法打到车。




一个整天或者两天


►罗浮山徒步登山道为维护得当的石阶、水泥或混合登山道,大部分路线阶梯均匀,游览及登山强度中等。

►缓坡段:由朱明洞景区入口—经飞来石、狮子峰—到轮龙坪段,徒步登山道与进山柏油马路并行,坡度较为平缓。徒步耗时约2个小时。

►急坡段:由轮龙坪—经索道上站—到飞云顶段,徒步登山道坡度较急,需要耗费一定体力。徒步耗时约2-3个小时。





►历史沿革:东晋,道家理论奠基人葛洪在此建庵修炼、筑灶炼丹,著书讲学。葛洪登仙后改建称祠。唐代,筑坛百尺以祀山神,并改祠为观称都虚观。宋代,哲宗赐额名冲虚观。后历经清嘉庆、同治、光绪等年间的多次重修,即现存建筑主体。1945年,东江纵队司令部就设在冲虚古观内。

►游览概况:冲虚古观建筑主体,包括山门、正殿和两廊,均为砖木结构。屋面为博古脊、硬山顶、琉璃瓦、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正脊有大型彩色陶塑建筑为脊饰。

►文化承载:
➊冲虚古观为杭州黄龙观、香港黄大仙观的祖庭。是道教南传和创立岭南道教之地,对道教发展和对岭南文化的影响重大面深远,为研究葛洪生平和道教历史提供了实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➋1945年,中共广东区党委、广东军政委员会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均设在冲虚古观,故此地也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东江纵队全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纪念馆共设四个展示厅,五大展示部分,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照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


位于冲虚古观后,据传此处即道家十大洞天之第七大洞天—罗浮山洞所在,沧海桑田,千年之后早已无迹可寻,唯留有一处清代“朱明洞”石刻。解放后,部队曾在此建元帅楼,林彪、叶剑英等七位元帅曾在此疗养。


为一座主要以展示中医药文化为基础的主题博物馆,展品主要有古代文物、中药标本及古代中医药相关文物器具。


海拔约252米,为一处距离朱明洞景区较近的休闲观景平台。


海拔约715米,因岩石陡立形似雄鹰故名。岩顶设有观景平台俯仰尽是美景。


海拔约767米,岩石独立,高约8米,宽约6米,形似一人向山作揖,如朝见罗浮真山、真水、真人,故名“朝真石”。石上有明代题刻“朱明洞天”。


海拔约1296米,为罗浮山极顶。峰顶平坦如坛。




是一座以青石砌成的单孔石桥,位于罗浮山冲虚古观前。始建于宋代,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桥中正面栏板刻“会仙桥”三字,乃清代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所书。


为红砂岩砌成,葛洪得道羽化升仙后,其弟子将其衣冠收葬于此。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时任礼部尚书,年逾70的湛若水告假还乡后而建。从此便成为湛若水在罗浮山的讲学重地并曾一度隐居于此。书院的建成,大大地活跃了增博地区的文化和思想,成为了名声远播的宣扬儒家理学的名山。


由炉座、炉身、炉鼎三部分组成,灶高3.54米。相传葛洪即在此炼丹。


经周恩来总理签名审批,前苏联专家设计,于1953年由林彪、贺龙两位元帅负责指挥建造,分布在冲虚古观背后的密林中。至今为止,约有500位将军来此避暑休闲、疗养度假。


内有石隙,可仰视天空,名“一线天”。洞口有古榕和相思树结成“连理枝”,枝枝连理,相互缠抱,至今泉水长流不断。


►历史沿革:东晋年间,葛洪在此建西庵堂。五代时,南汉王刘岩在此建天华宫。清代康熙年间开创了崂山派的独立道场并取名为黄龙观。“文革”期间,黄龙观殿宇尽毁。现建筑为1993年重建。

►游览概况:黄龙观距离朱明洞景区约8公里,为独立收费型景区,有大型停车场,宫观宏伟规模较大,宗教氛围浓厚。其中古登山道及观前黄龙瀑布有多处明清时期题刻,可见古时此地便是文人雅士及善男信女附庸风雅、求仙问道兴盛之处。另外黄龙观不远处的山涧之中还有仙人葛洪遗迹:洗药池。

►文化承载:黄龙观是罗浮山现存寺观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规模最为宏伟的宫观。也是华南一带道教全真龙门派占地和建筑面积最大,宗教文化氛围最浓的主要道观之一。





免费开放。位于黄龙观山下,葛洪登仙之后其徒黄野人则“留与人间作地仙”,悬壶济世,成为最受民间推崇拥戴的罗浮神仙。宋明年间,民众曾于此建黄大仙庙,以祭祀他。至明清时已荒废。现建筑群为近年新建,有香火供养。


►原为葛洪北庵,唐宋年间道人在北庵旧址建观,并取观名为酥醪观。今观是康熙末年道士柯阳桂所建的酥醪院,雍正初改为观,同治、光绪年间陈铭圭住持讲学于此。1924年蒋介石曾入住于此。1968年酥醪村民重修大殿后作为学校,正殿两旁套间则作为大队仓库。

►现酥醪观,距离朱明洞景区约18公里,由飞云顶徒步到此约4个小时,免费开放。现今香火依旧兴盛,且前有荷池(今废为田)后倚青山,清幽雅致,附近周边有诸多民宿,是周末休闲度假的不错之选。


位于飞云顶至酥醪观登山路线上,由飞云顶徒步到此约40分钟,海拔约1080米,是广东省已知海拔最高的寺庙。始建于唐代,现寺院内建筑仅存近年所新建佛堂和斋堂各一座,及部分散落院中的不少清代建筑石条和构件,另个还存有一块清同治七年黎镇清书“拨云寺”石匾。



罗浮山,无论洞天与福地均于葛洪不无关联,也无外出葛洪在罗浮山所建东、西、南、北四庵,即东庵白鹤观(五龙潭),西庵孤青观(黄龙观),南庵冲虚观,北庵酥醪观。

►道家十大洞天之第七大洞天—罗浮山洞【《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唐·司马承祯】,名曰朱明曜真之洞天。

➊主流说法即现今冲虚古观后的朱明洞,葛洪建南庵于此并留有“洗药池”遗迹,沧海桑田,千年之后早已无迹可寻,唯留有一处清代“朱明洞”石刻。

➋另外一个极少说法,或我个人倾向,应为葛洪西庵黄龙观所在。此处同样有葛洪遗迹“洗药池”,明清题刻众多,即有仙则名。最重要的一点此地完全符合洞天福地的诸多要素,即有石室洞天遮蔽,朝向开阔,有赖以生存的水源(泉水、溪流、瀑布)。

➌白鹤观(五龙潭),现为未开发区域,因去时未做详尽攻略,所以没能实地考察。经查询资料方得此猜想。首先白鹤观为葛洪东庵所在,距离现今所谓“朱明洞”不远,另外此处题刻为罗浮山中最早最多之处,最早发现有宋代题刻,为其正名最重要的一处题刻为明代“朱明洞天”石刻,落款为“布政使莆田周宣偕知府餘姚顧遂来遊書石;此道家所谓第七洞天也嘉靖己丑春”。

►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泉源【《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唐·司马承祯】“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一福地—白水源【《洞渊集》—宋·李思聪】“在罗浮山顶,郑思远真人炼丹处,在惠州博罗县。”

►道家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一福地—泉源洞【清代版本】“在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与铁桥相接。唐轩辕集尝隐于此。”

➊现今朱明景区内有泉源洞,洞口有“泉源洞”三字题刻,洞内有石隙,可仰视天空,名“一线天”。洞口有古榕和相思树结成“连理枝”,枝枝连理,相互缠抱,至今泉水长流不断。一般即认为此处为泉源福地。

➋九天观,此处一说为葛洪东庵所在,位于冲虚古观以东约2公里是罗浮山现存的道教四大宫观之一。南汉时在此建泉源福地。泉源福地就在罗浮山泉源洞之中。据《明一统治》载:“泉源福地有明福观,南汉所建,亦名九天观。即泉源福地正是道家所云之七十二福地中由仙人华子期管治的第三十四福地。因去时未做详尽攻略,所以没能实地考察。以上为网上所查资料。

➌飞云顶,分水坳服务接待区上方左侧有“飞龙泉”,此为罗浮山泉源山泉源福地所在处,是道教第三十四福地。此说法即符合宋代李思聪《洞渊集》所录。另外郑思远真人遗迹还有伏虎岩即现今鹰嘴岩即郑思远真人座骑所化。清代版本中描述“与铁桥相接”,即与铁桥峰相连接的泉源山就位于分水坳。

➍酥醪观,原为葛洪北庵,上有白水门,白水门瀑布,由此也可附会于宋代李思聪《洞渊集》中“白水源”之名。






►罗浮山中有多条驴友的户外穿越路线,部分路段下行时较为危险。加上山高林密径幽,存在迷路风险,无户外穿越经验者禁行,虽有户外穿越经验,独身胆小者禁行,不建议贸然尝试。有户外穿越经验的驴友下列路线中均有大量驴友设置的路标,路面踩踏及丢弃垃圾痕迹明显,大部分路段均有手机信号。

►罗浮山户外穿越最常走的有两条环线。
★①酥醪观——四方山——飞云顶——拨云寺——白水门——酥醪观
这条路线是最成熟且是最多人选择的路线。

➊上行段路线,下行危险(驴友路线):由酥醪观起,在村内“四方别院”房屋右墙根后上山,经四方山、笔架峰,登飞云顶。如果由此路线反穿,部分路段有急坡、碎石、树根、藤蔓容易出现滑倒摔伤等意外伤害。

➋景区建设路线(建议下行):由飞云顶下转向拨云寺,因为是景区所修游览登山道,所以一路都有明显路标路,面较好走,多是缓坡石阶道。

★②黄龙宫——华首古寺——阎王坳——接仙桥水库——沿大水管上山——飞云顶——分水坳接待处——阿婆髻——黄龙观——黄龙宫
这条路线走的人较少,路线上驴友设置的路标,路面踩踏及丢弃垃圾痕迹不是太明显,存有多条叉路口,寻找路线不易。另外这条路线存在有罗浮山、接仙桥和黄龙观三个独立收费型景区,可能需要翻越护栏。

➊上行段路线,下行危险(驴友路线):由黄龙宫起,沿公路走向华首古寺,由华首古寺大门口大榕树后上山,在阎王坳处上公路,走至接仙桥水库方向下盘龙飞瀑溪谷,穿景区到接仙桥水库,沿水库山上大水管进山至飞云顶。如果由此路线反穿,部分路段有急坡、碎石、树根、藤蔓容易出现滑倒摔伤等意外伤害。

➋景区建设现已废弃路线(建议下行):飞云顶——分水坳接待处——阿婆髻——黄龙观——黄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