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森林公园很多,可主打水杉林的却很少见,这几年走遍全省,我只发现了寥寥几个,规模最大的当属信阳的息县森林公园。
这是一座占地1500多亩的公园,走进园区满目皆是高大的水杉林,一排接一排,层层叠叠地伸向视线尽头。森林公园位于息县郊区,在县城周边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水杉林面积,全国仅此一个,可见息县对城市生态的注重。森林公园里更是有着1000余亩的水杉林,整个森林宛如一个绿色仙境。
我是喜欢水杉林的,喜欢的正直之气,笔直的树干,像铅笔一样耸上云天,连枝叶也那么疏朗清澈,容不得一丝杂物。水杉林很高,人类所能触及的地方只有树干,这便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头顶是密不透风的绿叶屏障,身旁却是异常开阔的森林绿园。
这片森林公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千亩的水杉林。当你置身于这片绿色的海洋中,你会被水杉林那笔直而高耸的树干所震撼,被那茂密的绿叶所包围。水杉林仿佛是守护这片土地的精灵,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净土。
然而,这片水杉林的种植,源于一段曲折的历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老林场,但由于种种原因,林木稀疏,荒草遍地。然而,正是这种土壤的偏碱性,使得其他树木无法生长,却意外地成就了水杉林的繁茂。水杉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风景。
这里是纯粹的水杉林圣地,1500多亩的面积,1000亩都是水杉林,置身园区仿佛来到了北欧秘境,身旁似乎随时都会跑来一群跳跃的小鹿。
值得一提的是,息县森林公园不收取门票费用,这无疑是一个吸引人的优点。你可以自驾前往,只需将车停在停车场即可自由进出公园。这里的环境幽静、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你是来这里度过一个轻松的周末,还是来体验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息县森林公园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
这无论你是爱好自然的爱好者还是寻求宁静的旅人,这里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和体验。
水杉林大道极为惊艳,是一眼望去便可击中心灵的美景,笔直的柏油路,笔直的水杉林,除了绿和灰再无其他颜色,纯粹到让人心醉。站在道路中间闭上双眼,聆听清脆的鸟鸣,轻嗅微风中夹带的青草芬芳,所有的压力烟消云散,特别让人放松。
此外,森林公园内还有一座息夫人纪念馆,这里珍藏着关于息夫人的历史文物。她是春秋时期的大美女,也是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夫人以其相夫教子、整治国家的才华而闻名于世。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息夫人的故事,感受她的智慧与美丽。
息夫人文化园是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三个部分组成,息夫人文化园占地面积770平方米,由主殿、东偏殿、西偏殿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主殿260平方米,东西偏殿各255平方米。
园内场景
商周金文族徽中的“息”字
西殿是淮河文化,摆放着两艘为夏商时期的独木舟,对于研究息县及淮河流域古代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现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东殿是县域文化展厅,将中华第一县的过去和现在展现在这里。
“息父辛”鼎,这是一件殷商时期的青铜鼎,通高29.5厘米,口径24.2厘米,于1980年在河南省罗山县天湖墓地出土。它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信阳市博物馆。
纪念馆采用秦汉风格,主殿是以泥塑及图片展的形式,展示息夫人的状美一生。东殿是县域文化展厅,将中华第一县的过去和现在展现在这里。
水杉林本身就是能让人放松的树木,他们好像是远离世俗的隐士,从不会标新立异,藏于深山老林中,又不失向上生长的勇气。其叶片像羽毛般柔软轻盈,其树干又像钢铁般直挺,散发着不容侵犯的秀丽清新。
古代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名,人尽皆知。然而,鲜有人知道,在这个美女云集的时代,还有四位婀娜多姿的女子齐名,她们分别是西施、息妫、文姜、夏姬。而河南省内“中华第一县”息县,三千年来屹立不倒的关键人物,正是当中一位容貌倾国的春秋美女,息妫,被誉为“桃花夫人”。
息夫人,出生于春秋时期陈国宛秋(今河南周口淮阳县),妫(gui)姓,妫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陈氏,为陈国君主妫林(陈庄公)之女,因为嫁给息国的国君,所以又称为息妫。又因她容颜绝代,目如秋水,美丽绝伦,面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
息夫人雕像是用汉白玉铸造,重300吨。息夫人雕像身高采用息夫人嫁到息国时间公元前684年因为息夫人在息国生活了两年用684成于2等于13.68米。在雕像下边加了一个两米的底座全高15.58米。此像综合运用了国际先进科技手段,通过虚拟现实,把握透视变化,尺度比例,全方位观看视角等要素,进行设计制作。是艺术、科技和传统石雕技艺的完美融合。息夫人雕像座落于美丽的桃花林中,不仅是息州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更是息县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
息妫是陈国国君的女儿,陈国国君有两个女儿。两个姐妹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不仅知书达理而又善解人意,书画女红是样样精通,两姐妹不但人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又拥有着绝世的容颜。
两姐妹长大后,姐姐嫁给了蔡国哀侯献舞,叫作蔡妫;妹妹嫁给了息国(今信阳息县)国君息侯,叫作息妫。两姐妹的姿色能让整个春秋时代都为之感叹,可谓是国色天香。可以好事成双的蔡侯,却阴差阳错地便宜了息侯,为此蔡侯一直耿耿于怀。
话说那个时候,息国、陈国、蔡国都是弱小诸侯国,军事实力一般,陈庄公之所以把两位漂亮公主嫁给两国国侯,只是想让唇齿相依的陈、蔡、息三个侯爵级国家结成联盟。只有通过联姻来增强自己国家的实力,息妫的母亲当时就是蔡国人。
息妫刚嫁到息国时,息国的国力已经衰弱不振,而息侯又是一个与世无争,典型的书生型角色,他对政治不感兴趣,而息妫一心想帮助夫君重振国业。在对夫君百般劝告无效的情况下,息妫利用正月十五赏花灯的机会,通过赏灯向夫君讲述了息国面临的状况,希望能引起息侯的重视。这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挑灯劝君”的故事。
话说这一年,息夫人归宁探亲时,路经蔡国去探望自己的姐姐蔡侯夫人,蔡哀侯得知后,就以姐夫之名设宴宴请这位妹妹。这个蔡哀侯虽贵为一国之君,但其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早就悉闻这位妹妹之美貌,当看到小姨子一刹那,觉得这个春天都黯淡了,没有人像她一样可以照亮整个春秋的天空。
息夫人果然是名不虚传,她拥有举世无双之美色,曼妙窈窕的身姿让蔡侯早已是如痴如醉。
蔡侯起初还能保持主人的礼仪,几杯御酒下肚,便开始胡言乱语起来,在宴会席上多次冒犯息夫人,言谈举止变得轻浮浅薄,竟然拉住息夫人的柔荑不放,息夫人不待盛宴结束,便匆匆率领从人拂袖而去。
息侯知道结果后,顿时火冒三丈,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决心找机会报复这次辱妻之仇,想给蔡侯一个狠狠的教训。但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眼前,那就是息国没有蔡国那么强大,该怎么办呢?这个仇该怎么报呢?
息侯冥思苦想终于计上心来,随即派使者前往楚国,怂恿楚文王出兵假意攻打息国;接着息侯又派人前往蔡国求救,请蔡哀侯出兵援助;作为裙带国,蔡侯当然得来支援;到那时,楚国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攻打蔡国,顺势把蔡国灭了,而自己的仇也报了。
话说楚文王这边其实早对中原这些小国觊觎已久,正愁找不到出兵的理由呢,如今息侯亲自送上门来,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楚王将计就计,出兵息国。蔡哀侯这边在接到息侯的求救后,果然出兵相助。楚军突然掉转矛头攻打蔡国,楚兵于莘地(今河南汝南县)战胜蔡国,俘虏了蔡哀侯。
蔡侯被俘后,心生怨恨,整日都在设想怎样报复息侯。于是便经常在楚文王面前夸赞息夫人是如何的貌美如花,久而久之,楚王有些按捺不住了,色心开始蠢蠢欲动,楚王开始思量蔡哀侯之言,欲得息妫,便以巡方之名来到息国。
楚王的驾到,息侯自然不敢怠慢,设宴于朝堂之上,息侯手持杯耳走到楚王面前,躬身向楚王敬酒。楚王接过耳杯,微笑着对息侯说:“昔日寡人曾效微劳于君夫人,今寡人至此,君夫人可否为寡人进一觞乎?”息侯害怕楚王的威严,不敢违抗,连忙答应,于是马上传命后宫,请夫人前来为楚王敬酒。
不一会,只听见环佩之声,妫氏盛服踏至而来,楚王为息夫人步设毯褥,再拜称谢。楚王还礼不迭。妫氏取白玉卮斟满来到文王面前敬酒,玉柔与美玉相映,文王看到她大惊失色,简直不能自持,这个蔡献舞果真没有骗他,这比他形容的还要貌美数十倍啊!
简直就是倾国倾城、绝等的美女啊!
楚王准备接过耳杯,而那妫氏不慌不忙,将耳杯递给奴人,而后转递楚王,楚王一饮而尽。妫氏跪拜表示感谢请辞回宫。
次日设宴答谢息侯,名义上是对息侯回谢,实则是伏甲左右。息侯按时赴约,酒过三巡,楚王借着酒劲问息侯,“寡人有恩于君夫人,今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大军在此,君夫人不能为寡人一犒劳乎?”息侯听后连忙回道:“我这里只是一个弱小国家,真拿不出东西劳军,还请楚王替我着想。”楚王借机拍案而起,大声呵斥:“匹夫背义,赶巧言拒我?左右何不为我拿下!”息侯正欲辩解,藏匿于帐外的刀斧手,乘机以武力擒拿息侯并捆绑起来押送回楚国。
息国突遭变故,让人始料未及,瞬息之间便被灭国。一时间息城百姓是人心惶惶,息夫人闻悉自己的夫君被抓,城门已破,楚王自带兵马闯入后宫,四下搜寻息夫人。息夫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此刻已是万念俱灰,欲投井而死,却被楚王手下大将斗丹抢前一步牵住衣裙曰:“夫人难道想让息侯死吗?夫人若死,息城百姓焉能保全?息侯又焉能活命?”
听斗丹如此之说,息夫人愿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为了保全夫君的性命无恙,表示愿意进楚宫换取夫君的性命。条件是不能对息国百姓动武和确保夫君的安全。只要能得到美人,提出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人面桃花相映红,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三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再说楚文王熊赀,自从得到息夫人后,并立为夫人,宠幸无比,日夜相伴。三年里息妫为楚国君王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熊囏,小儿子熊恽。
这三年以来息妫从来没有开心的笑过,也始终没有跟楚国君主动说过话。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息妫只有选择沉默来默默反抗。楚文王心生疑惑地询问夫人,息妫回答道:“臣妾一连服侍两位丈夫,不能做个节妇,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以说的呢?”接着又回道:“蔡哀侯一天没有死,我一天也开心不起来啊”。
楚文王淡然一笑。为了能讨取夫人的欢心,也是想尽了办法,百依百顺,但是息妫依然不为所动。文王说:“这都是蔡哀侯的过错才导致如此的结果,孤应当为夫人报了这个仇。”于是楚国继续扣留蔡哀侯,直至他被软禁九年后去世。
转眼间,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楚文王四季田猎(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种打猎举动)的秋狝季已经到来,一行人等浩浩荡荡地出城狩猎去了,预计两三天后才能回宫。
息妫趁着这间隙偷偷跑出城门私会自己的守城丈夫,二人相见,恍如隔世,不久就相拥哭成了一团。息夫人哭诉道:“妾身在楚宫,忍辱偷生,妾身委身于楚王一则是要保全大王您的性命,继则是为了能够见到大王一面妾身心已足矣,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息侯心碎肠断,心如刀割,安慰夫人道:“苍天见怜,必有重聚之日,如今我甘为守门小吏,还不是为了等待我们二人团圆的机会么。”
息夫人认为不能再这样继续背负不清不楚的名声活着,反倒不如一死了之。说话间息夫人愤而撞向城门,息侯阻拦不及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妾已去,此时的息侯已是悲痛万分,放声大哭,夫人的死亡让息侯心灰意冷,紧接着也步其夫人后尘,一头撞向城墙上,一命呜呼。
楚文王狩猎归来后,听说了这件事,黯然神伤,感动于二人的情深,竞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代们在山中建了个桃花夫人庙,四时奉祀。
1000多年后,滠水河畔,桃花山上走来一位清瘦男子,一身青衣阔服,头缠丝帕,踏山而来,折扇摆动间,难掩贵气风流。他就是大唐诗佛王维,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当他隐居于山水之中,依然关注天下时局,看到天地间的美景,无不袒露心声。途径楚塞时,来此庙中凭吊,被息夫人的故事有所感动,于是有感而发创作出一首流传千年的经典《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一个悲惨经历的缩写。
短短二十字,句句叙事,却句句都是情语,即吟咏了史事,又讽喻了现实,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而在沉默中反抗的息夫人形象。又概括了类似一些由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而造成的社会悲剧。
同样千年以后,和王维一样有着无数史学巨擘、古代文豪、诗坛大家都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中包括李白、杜牧、刘长卿、韦庄、罗隐、宋之问、和袁中道等诗家国手,路过桃花庙时均曾选韵赋诗、擘笔觅句、对其歌咏赞叹,之所以不惜为这千年前的红颜费笔墨若干,赞美其息夫人忍辱三年的高贵品格,让文人雅士觉得可歌可泣,值得特书一笔。
关于息夫人的结局,有几个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记载息国被灭后,息夫人被楚文王带入王宫,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为楚文王生下两位王子,日后成为文王的贤内助。
楚文王死后,楚国王室陷于储位之争,息夫人长子熊囏继承父亲王位,称楚王堵敖。堵敖三年,堵敖想要杀死自己的弟弟熊恽保证王位的万无一失;弟弟随后出逃了随国,在随国的帮助下杀死了哥哥熊囏,自立为君,成了楚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军国大权落入楚文王弟弟子元手中。
子元以王叔自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但并非正人君子,子元十分垂涎嫂嫂的美色,为了诱惑息妫,竞在她宫室旁修建了房舍,让人在息妫的寝殿旁跳舞借此引诱息妫,但是没有成功。子元干脆堂而皇之地入住宫廷,斗射师呵责子元的无耻行径后被他关进了大牢。
子元不仅做出如此不顾伦理的事,还将国之重臣随意押入了大牢。对此,朝廷的一些忠臣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们联合起来将子元杀死,平息了持续八年的子元之乱,终于使楚国王朝恢复了平静。
随后的楚国王朝,在息夫人全力辅佐太子熊恽的指导下,大胆改革,大赦天下,重外交,选贤才,倡导女性自立,促进中原文化和楚地文化的交融,她独有与息侯、蔡侯、楚王虚实相映的三段感情,她建立一身赴难,推崇新政,劝课农桑,辅幼称霸的四项功勋。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历史上的息妫到底是怎么死的?哪一种说法更为真实,历史并无记载,大概是因为历代史官对其看法不同而各抒己见、言人人殊罢了。但所有版本均离不开《贞顺传.息君夫人》藩囿,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也不太可能全部是真的。
依前文所述,前者说法是大大满足了封建文人的“名节”观念,还了桃花夫人“节烈”标签。桃花夫人的忠烈故事被东汉刘向收录在他编撰的《烈女传》中,有了文学作品赞誉,桃花夫人比同时期美女的知名度高出了许多,足见后人们将她列为那个时代的“节烈”典范。
但历史上的依从的,大多是后说,也许人们觉得在她心底,那莫名其妙的息侯,早已不值得为之殉节。至于国破的忧伤,她用久久无言的青春,作为祭奠。这兴许是息妫的选择,兴许是后人为她做的选择。这个选择,历史上评价最多。
无论历史上人们对桃花夫人如何评价和褒贬,但是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毛泽东在巡视河南信阳时,还向当时的当地领导问过息夫人。可见历史上的息夫人被广泛重视的程度之高。
息夫人塑像之下,静息肃立,隐约觉着有一种来自远古的慈祥目光的殷殷垂顾,心神沐浴其中,时光竟有了某种神妙的错合。这种错合里,息妫越过了三千年的时光走进了我们的时代,沐浴在我们的阳光之中,让我们鲜活地看见;我们越过了三千年的时光走进了息妫的时代,沐浴在她的淮风楚雨之中,由她慈祥地眷顾。忽然觉悟到,我们跟那三千年前的时代竟有着如此渊深的关系啊。
息夫人雕像,四周全部都是桃花。
据说息夫人活着的时候,她住的地方长满了桃树,开满了桃花,去世时那满园桃花顿然尽落。可见息妫是一个生有天颂,死有天哀,生与死都要惊动天地的奇女子。如今,这一园子的桃树,静静拥护着息夫人塑像,春来花发如颂,春去红褪衔哀,多像是从那远古里流传下来的对息妫万代不息的赞颂和哀念。
三千多年后,在河南“息”县的这片热土上,息夫人所经之处都建庙立碑,被尊为“平安神”,是如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的地域性形象名片。在如今的息县县城仍树立着一座汉白玉息夫人雕像,其发髻高束,衣袂飘飘,屹立在街心广场默默地注视着息县未来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