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4国游记(4)哥斯达黎加篇

作者:晏子 显示图片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西班牙文: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英文: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简称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是位于中美洲地峡的一个总统共和制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国土面积51100平方公里,人口521.34万(2022年),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黑人占3%,印第安土著居民约0.5%,其他民族占1.5%。哥斯达黎加海岸边是平原,中部被崎岖的高山所隔绝,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全年分雨季(4月至12月)和旱季(12月底至次年4月)。首都圣何塞,坐标:9°56′N 84°5′W。哥斯达黎加有如下特点。

        相比较墨西哥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哥斯达黎加的历史就简单多了。哥斯达黎加地域小,多活火山,缺乏矿产资源,山区崎岖,不利于种植业大面积发展与人口集聚,印第安原住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和豆类,有些简单的手工业,如制陶与玉石粗加工。由于哥斯达黎加地贫人稀,1564年被西班牙殖民时,归属新西班牙总督区,但被忽视。1821年墨西哥独立战争胜利,整体接盘新西班牙区。1823年中美洲地峡6国联合成立了中美洲联邦,从墨西哥分离,1838年哥斯达黎加退出中美洲联邦,成为独立主权国家。1848年8月30日哥斯达黎加成立共和国,并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与加工业,通过出口咖啡发展经济,咖啡产业逐渐成为该国主要的经济支柱。随着经济增长,哥斯达黎加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包括建立公共医疗和教育体系。哥斯达黎加政治稳定,1949修订宪法,正式废除军队。此后,哥斯达黎加成为拉丁美洲民主与和平的象征。1983年哥斯达黎加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

        哥斯达黎加虽然矿产资源匮乏,但生态资源丰富,带来了生物多样性。哥斯达黎加的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的0.03%,但却拥有世界约5%的生物多样性。其主要的生态资源包括:
        1、热带雨林。这是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生态资源,尤其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雨林是许多稀有和濒危物种的家园,包括红眼树蛙、猴子、猫科动物如美洲豹和多种鸟类。
        2、云雾林。位于高海拔地区的云雾林以其潮湿和多雾的环境特征,为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生态条件,并吸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活动。
        3、珊瑚礁。加勒比海沿岸的珊瑚礁系统是哥斯达黎加珍贵的海洋生态资源,支撑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鱼类、海龟和其他海洋生物。
        4、湿地和河流系统。是许多水生动物和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5、活火山。哥斯达黎加境内有多座活火山,火山地区不仅是研究地质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独特的生态环境,周边有温泉和特有植物群落。

        为了保护生态资源,哥斯达黎加设立了多个国家公园保护区,全国约有25%的土地被划为保护区。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哥斯达黎加重要的经济支柱。
        哥斯达黎加还是全球环保运动的倡导者和先驱。其致力于发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设定成为世界上首个碳中和国家的目标。截至2021年,该国已经实现一年内有几个月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发电。哥斯达黎加以其务实的环保政策和公民的环保意识,而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典范。

        如今的哥斯达黎加是一个以民主、和平与生态旅游闻名的国家。它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因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高水准的生活品质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而被誉为“中美洲瑞士”。
        “和平健康发展”是哥斯达黎加的治国宗旨,从其国旗与国徽上也可见一斑。


(▲哥斯达黎加的国旗:采用五色条纹设计,中间是宽的红色条纹,上下分别是白色和蓝色条纹。红色代表热情和牺牲精神,白色象征和平与智慧,蓝色则代表天空、机会和坚韧。)


(▲哥斯达黎加的国徽:包含了许多代表国家特色和理想的元素。1.七颗星,代表哥斯达黎加的七个省份;2.三座山和一个山谷,象征哥斯达黎加丰富的山地景观;3.两个洋面,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表示国家地理位置,夹在两大洋之间;4.商船,象征哥斯达黎加的商业和贸易历史;5.太阳,显现出新的希望和自由;6.咖啡豆,象征咖啡在哥斯达黎加经济中的重要性;7.滚动的丝带,上面写着国家的格言:愿劳动与和平永存,强调了国家对和平与勤劳的重视。)



(▲哥斯达黎加在地图上的位置)

        哥斯达黎加行政区划分为:省、县、区三级,全国共设7省、81县、470区(2005年)。7个省分别是:圣何塞(San José)、卡塔戈(Cartago)、阿拉胡埃拉(Alajuela)、埃雷迪亚(Heredia)、瓜纳卡斯特(Guanacaste)、蓬塔雷纳斯(Puntarenas)和利蒙(Limón)。从地图上看,7个省的分布就像一个从中心(圣何塞)向外辐射的车轮。
        哥斯达黎加拥有全球近5%的物种,超过50万种野生动物,约有1900种树种,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人口中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西班牙殖民时期引入的欧洲文化在哥斯达黎加的语言、宗教、建筑、艺术中也有很深的烙印。与此同时,当地的民族文化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牛车”文化(后面会介绍)。



(▲哥斯达黎加政区分布)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哥斯达黎4日游,突出两大主题:一是走进哥斯达黎加生态保护区,了解其生物多样性。二是通过首都圣何塞,了解哥斯达黎加的都市文化。在地理区域方面,集中走中部山区,舍去了海岸地区。


(▲我们在哥斯达黎加的活动范围)


(▲圣何塞国际机场-酒店)

        D12,中午,从墨西哥城乘哥伦比亚航空AV633航班,飞行3小时10分,抵达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国际机场,圣何塞与墨西哥城同时区。哥斯达黎加也是持美国有效签证便可入境。
        D13,早上,离开首都圣何塞往西北福图纳小镇,途中参观星巴克种植园、和平花园生态园以及一些特色小镇。

        哥斯达黎加的字面意思是“富饶的海岸”,它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太平洋,因为同时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季风影响,哥斯达黎加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拥有适宜咖啡种植的气候和地理特征。
        哥斯达黎加的咖啡种植始于18世纪末。据记载,最早的咖啡种子是1808年从古巴带到哥斯达黎加的,而大规模种植则始于19世纪初,并很快成为该国的主要农产品。19世纪中叶,哥斯达黎加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咖啡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提供了各种刺激政策,包括优惠的税收与土地政策。到了19世纪末,咖啡已成为哥斯达黎加的主要出口商品。随着咖啡出口的增加,哥斯达黎加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确立地位。出口市场从最初的英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哥斯达黎加的咖啡以其高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特别是其单一来源(Single Origin)咖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高度评价。此外,哥斯达黎加推崇可持续农业和有机种植方法,该国许多咖啡种植园获得了国际有机和公平贸易机构的认证,在推动全球咖啡文化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哥斯达黎加种植咖啡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国际咖啡界的“大咖”星巴克看中,2013年,星巴克在哥斯达黎加中部的阿拉胡埃拉省收购并建立了星巴克“阿尔萨西亚庄园(Hacienda Alsacia)”。 
       Hacienda Alsacia,地处波阿斯火山(Poás Volcano)附近,海拔1,035米,全年气温稳定,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对咖啡生产极为有利的条件:1.火山土壤富含矿物质,能提升咖啡豆的风味。2.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有利于咖啡豆的慢速成熟,增强咖啡豆中的天然糖分和酸度。3.全年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咖啡树的全年生长。4.生物多样性为咖啡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病虫害控制,同时也增强了咖啡园的生态可持续性。
        Hacienda Alsacia,是星巴克唯一的咖啡种植园,也是星巴克全球农学总部。星巴克不仅利用了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高质量的咖啡,还展示了其对可持续咖啡生产的承诺,同时为全球咖啡种植业提供了创新和教育的平台,一举多得。
       由于近日波阿斯火山出现了小喷发,景区封闭。我们原来参观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坑洞的计划不得不取消,改到星巴克农场参观,从而促成了“哥斯达黎加咖啡之旅”,让俺这咖啡小白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

        拉帕斯瀑布花园(La Paz Waterfall Gardens)位于哥斯达黎加中央山脉的云雾林中,以其壮观的自然美景和多样的野生动物而闻名。“La Paz”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和平”,因此这个名字直译,就是和平瀑布花园。
         D13,参观星巴克咖啡园后,乘车一小时来到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的瓦拉兹省的拉帕斯瀑布花园,这是一个集云雾林自然风光与野生动物观赏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这个公园不仅拥有瀑布景观,还划分了多个主题园,每个主题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蝴蝶园是拉帕斯瀑布花园的一大亮点,这里聚集了多种色彩斑斓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鸟类观赏区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巨嘴鸟、金刚鹦鹉、蜂鸟等珍稀鸟类;蛇园则展示了云雾林中各式各样的蛇;猴园、虎园也各具特色。最吸引我们的还是蛙园,草莓剑毒蛙、绿黑剑毒蛙如同小精灵在假山中忽隐忽现,不认生的红眼树蛙,则轮流在游客的手掌中伸展跳跃,欢笑声、惊叫声此起彼伏,令我们久久不舍离去。生物多样性,切身感受了。渴了、饿了,园里的自助餐厅随时提供饮食,含在套票里。
        后来得悉,  和平瀑布花园是私营,该花园建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包括上述各种动物园,救助中心的目的是照护受伤的野生动物,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它们重新放归自然。回想起,在公园里见到家长带着孩子跟随专业导游寻找野生动植物,接受相关专业教育;下榻的圣何塞酒店客房,没有赠送国际标配的小瓶装矿泉水,取代的是楼层公共饮水机。诸如此类的细节,都表达出哥斯达黎加的环保教育与意识已经渗透各行各业乃至每一个公民,并在影响着国际游客。

        阿雷纳火山(Arenal Volcano)是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也是该国最活跃的火山。它位于哥斯达黎加北部的阿拉胡埃拉省,距离首都圣何塞大约90公里。阿雷纳火山高约1,657米,是典型的锥形火山。 阿雷纳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始于1968年,此后它的活跃状态保持了四十年才开始放缓。
        阿雷纳火山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Volcán Arenal)成立于1991年,占地约12,080公顷,旨在保护火山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多样,从低地雨林到云雾林不等,是观察野生动植物和进行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我们没去国家公园,而是到吊桥公园。
        米斯蒂科阿雷纳吊桥公园(Mistico Arenal Hanging Bridges Park),位于阿雷纳火山的东北部,距离火山几公里,公园内有火山观景台。米斯蒂科公园内共有20座桥梁,有的是吊桥,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亲近雨林的途径。这些桥梁依托山体,设计精巧,最长的达100米以上,最高的达45米,使游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欣赏雨林风景。这些桥梁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纽带。
       阿雷纳湖(Lake Arenal)位于阿雷纳火山的北侧,是哥斯达黎加最大的湖泊。这是一个人工湖,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原来的湖上建立了阿雷纳大坝(Arenal Dam),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和调节水库水位。这个大坝电站的建立,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可再生电力,还改变了当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阿雷纳湖长约30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湖面平均海拔高度为540米。湖畔风光无限。
        D14,我们围绕着阿雷纳火山,走吊桥、踏溪泉、观雨林、寻美景。


        我们此行哥斯达黎加,除了首都圣何塞,还到了阿拉胡埃拉(Alajuela)和埃雷迪亚(Heredia)两个省,对几个特色小镇印象深刻。
        1、牛车小镇:萨尔奇(Sarchí)。来到萨尔奇,中心广场陈列着一巨大的牛车,让我们对哥斯达黎加的“牛车文化“有了认知。这种独特的文化起源于19世纪中叶,由于哥斯达黎加的地形多山,牛车成为了最有效的运输方式之一,当时牛车被用于运输咖啡豆从中部高地到太平洋岸边的港口,以便出口到欧洲。牛车,对于哥斯达黎加的咖啡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牛车不仅是一种运输工具,而且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表达哥斯达黎加农村社区生活的方式。每辆牛车都精心绘制有色彩鲜艳的图案,包括花卉、动物、景观以及代表当地文化和传统的符号。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艺,也反映了哥斯达黎加人对自然和社区生活的尊重与热爱。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牛车的实用性逐渐减少,但它们在哥斯达黎加文化中的地位并未减弱。当今,牛车主要用于节日、庆典和旅游活动中,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哥斯达黎加的牛车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哥斯达黎加每年都会举行牛车节(Día del Boyero),特别是在萨尔奇(Sarchí),这是一座以其手绘牛车而闻名的小镇,庆祝和展示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小镇的名片。为此,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牛车小镇”。
        2、园艺小镇:萨尔赛罗(Zarcero)。该小镇中心的扎赛罗公园(Parque Francisco Alvarado)有一个独特的花园,其中的灌木被修剪成各种形状,如动物、怪物和奇幻人物,展示了园丁的惊人想象力和技巧。扎赛罗因此被冠名“园林小镇”。此外,扎赛罗还有装潢精美的教堂,风光秀丽的山脉和咖啡种植园。暮色中我们看着小镇,清新脱俗。
        3、福图纳小镇(La Fortuna)。这是一个位于哥斯达黎加北部的繁华小镇,因其接近阿雷纳火山(Arenal Volcano)而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之地。这是我们在哥斯达黎加亲近大自然两天游的下榻地。巴尔迪温泉度假村(Baldi Hot Springs Hotel )是阿雷纳火山附近温泉度假胜地之一,最大亮点是其有多个不同温度的温泉池,这些天然温泉是阿雷纳火山的馈赠,富含多种矿物质。我们被安排在度假村中晚餐与泡泉。导游小黄的父母是广东中山移民于此的华侨,经营着福图纳唯一的中餐馆。疫情前在本地餐饮业的激烈竞争夹缝中求生存。疫情导致多家本地餐馆倒闭,勤劳的中国人终于站稳脚跟。我们在小黄父母的中餐馆吃到了可口的粤菜。福图纳小镇附近还有一奇观:寄居在竹树梢上的蜥蜴,与树懒一样懒怠,供人观赏。

        D15,乘车150公里,从福图纳返回圣何塞,车程约2个半小时。下午在圣何塞参观,晚上到中国政府援建的中国街吃中餐。
        圣何塞(San José)是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的高原上,海拔1,170米,四周被郁郁葱葱的山脉和咖啡种植园环绕。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但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咖啡出口的增加,才开始迅速发展。
        与前两天走过的小镇不一样,圣何塞是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其中包括殖民时期的经典建筑和现代的楼宇。圣何塞城市不大,市中心仍保留西班牙殖民时的风格,中心广场、教堂、市政机构。一些现代商业中心在圣何塞的东部和西部兴起,集中了一些办公楼和购物中心。但没有墨西哥城与哈瓦那气派,外表没有国都的气势。
        但是,漫步圣何塞街头,艺人与路人、鸽子与人类、教堂与银行、警察与市民,各种混搭中透着和谐,一派和平景象。

       哥斯达黎加艺术博物馆(Museo de Arte Costarricense,简称MAC)是哥斯达黎加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位于首都圣何塞国际机场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哥斯达黎加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图形艺术。艺术馆中大部分展品由胡安·曼努埃尔·桑切斯(Juan Manuel Sanchez)收藏,逝世后由其妻捐赠。
        艺术馆有一主题展:“小魔鬼节”(Fiesta de los Diablitos),非常有趣,它深入展示了哥斯达黎加西南部的Boruca和Curre两个村庄的民间风俗。这个节日主要是这些社区中原住民族群的一种文化表现,通常在每年跨年时举行,为期3天,以纪念他们的先人对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节日期间,人们会穿戴传统服饰,重现当年先民与西班牙殖民者之间战斗的情景:一些人佩戴恐怖的面具扮成魔鬼,代表祖先的灵魂;另一些人则扮成牛,代表西班牙殖民者。牛和魔鬼会围着火堆跳舞,期间代表殖民者的牛会偶尔胜利,但到了第3天一定是代表先民的魔鬼获胜,以此向祖先的顽强精神致敬。含酒精的发酵玉米汁是节日期间的特色饮品。
        艺术馆中一幅巨画:大地母亲。该画向人们表达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资源,人类应敬畏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让子孙千秋万代生生不息。朴实的画风与具有深意的构思,使该画成为镇馆之宝,引发观众驻足。
        艺术馆外正在举办哥斯达黎加老爷车展,全国收藏者汇聚,颇为壮观。外观艺术馆所在的建筑很特别,原来是由圣何塞的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改造而成。

        哥斯达黎加国家剧院(Teatro Nacional de Costa Rica)是该国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位于首都圣何塞。它不仅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也是哥斯达黎加建筑艺术的一个杰出代表。参观,需要提前预约,由剧院指定导游讲解。我们在指定的工作人员讲解下,开始了解这个国家剧院。
        国家剧院于1891年开始建造,1897年建成使用,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其正面装饰有三座雕像,分别代表舞蹈、音乐和声望三位女神。剧院内观众席共三层,约1000个座位。剧院以其精美的内饰而闻名,材料多来自欧洲,大理石雕塑作品都出自意大利名匠,唯有一幅母子图是哥斯达黎加艺术家的作品。
        建国家剧院,缘起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歌剧演员到访,她因为圣何塞缺乏适当的表演场所而取消了演出。这一事件促发哥斯达黎加政府建设国家剧院的决心。没有建设资金,政府决定起征咖啡出口税(之前是免税),通过征收咖啡出口税来筹集建设剧院的资金,反映了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咖啡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哥斯达黎加有一幅著名的图画《咖啡收获》,画中描绘了咖啡丰收场景,这幅图1989年被印制在哥斯达黎加5克朗的货币上。然而,国家剧院大厅顶部的巨幅壁画也正是这幅《咖啡收获》,剧院以此感谢咖啡生产者。国家剧院自建成以来,一直是国家艺术表演和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不仅是哥斯达黎加文化的象征,也是国民自豪感的源泉,国家剧院建设资金中96%来自国民缴纳的咖啡税,几乎人人都做出了贡献。
        国家剧院内开有一咖啡馆,以一款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而远近闻名。

   

        D16,清早,离开酒店往圣何塞国际机场,乘巴拿马航空CM193飞往巴拿马城。回看这外表并不光鲜,还略显土气的国家,感慨万千。
        哥斯达黎加,一个低调的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丰富的资源,不与子孙抢,不与他国争,独立二百年,走出一条与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和谐发展道路,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世界可循环发展的前列。必须为小国显示出来的大气魄点赞。

        我们19天中美洲4国游项目是由“ 四川 深行天下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联系人邓深,微信:shen82888,微信公众号“深行天下旅游定制”。感兴趣的可自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