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生要来一次的地方

作者:左儿 显示图片

白岩松说:“泉州,这是你一生要来一次的地方。”这次旅途,这座城市,用它的文化魅力、海城风光、美食佳肴,征服了我,想向您推荐:泉州,值得你去一次!
这是我们仨第一次的长途旅游,也是第一次的动车之旅,我们在2月13日晚上抵达泉州,18日上午返家,完整的4天,虽然是随走随安排,但收获了旅途的最美味、最悠闲、最美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崇武古城位于泉州市惠安县,我们从酒店打车到崇武,费用是120元,车程大概一小时。很幸运,碰上一位爱玩能聊的中年司机,一路上,向我们介绍着泉州。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打车的这几天,我们遇到的很多司机都能对泉州旅游说出一二,或是哪里的面线糊最地道、梧林古村落的夜景也很美、一定要去看一看这纪念人民解放军的天下第一庙……能接的住泼天流量的泉州旅游,得力于这些爱乡的普通民众。
跟着司机的推荐,我们在天下第一庙下了车。原来是人民解放军在这救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长大后,修建了这一座全国唯一纪念人民解放军的庙,称之为天下第一庙,庙前就是沙滩海水,景色开阔。战火硝烟过去后,留下了这座城市的海城风光,守护这里的,不仅是军人,更有智慧的惠安渔家人。
图:天下第一庙


在车潮涌动的地带,带娃出行的我们,果断选择了租电瓶车,非常明智的选择!我们骑着电瓶车溜进崇武古城里,甩掉了拥挤的车潮、走进了惠安人的生活。不从景区大门进,从其它几座城门进入古城,都是不用门票的。
崇武古城,是惠安人智慧的结晶,是抵御外敌、守护家园的堡垒。高高筑起的城墙,将危险隔绝在外,人们安宁地生活着,现在,仍有居民居住着。
图:崇武古城


城在里,生活在里。我们骑着电瓶车来到人民影剧院,有不少老年人在阳光下怡然自得地打牌;穿梭在巷子里,听人们笑脸盈盈地说着往北门去;头戴金饰的奶奶牵着小孙女,面对我们为何头戴金饰的疑问,小孙女笑呵呵地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就一直戴的”;还有摆放屋子外墙的一个个红碗,这座古城、穿过千年时光,仍如此生动地活着。人们一如往常,或出海打渔、或码头卖海鲜、或在无事的午后互访邻里、或带小辈在家庙祈福,自在舒适。
图:城里生活




难得的是,城里面没有民宿、没有旅游小贩。这一座属于惠安人的古城,他们仍自私地占为己有,祖祖辈辈的守护,不仅留住了先民的智慧,也留住了原本的生活。
图:城里



海在外,故事在外。我们站在城墙上,就能一睹海与城相遇,城是固守的、海却是无边的,千年来,它们和谐共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从城门穿出,直奔海去。第一次看到码头边,沿路全是卖海鲜的惠安女,旁边就是归来的渔船,这海鲜新鲜地够直接了当!
图:海在外








这样的景象,也瞬间激发了我们的购买欲望。我们购买了两只青蟹,在异乡,面对熟悉的青蟹,我以爸爸养殖青蟹的自信和惠安女砍价,最终,以280元拿下。不管有没有被宰,那一刻,我竟然有一点融入他们的生活,感觉很美滋滋。
图:买海鲜的故事



我们找了一家面馆,成就了一碗最简单的青蟹面,满壳的黄油、半只就能顶饱,在崇武的这一餐,是旅途中最特别的一次美食体验。
图:旅途最特殊的美食体验


说到惠安女,最特别的是花色头巾和闪闪夺目的金饰,相传,她们是古代百越民族的支流,保留着闽越族的遗存信息,体现着闽越文化和汉族文化、海洋文化的融合。这一片属于惠安女的海,她们在这里讨生活,也在这里发生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浔埔村在泉州丰泽区,从古城区打车大概半小时左右可到达。在没选择泉州之前,我从未听过簪花,更不知浔埔。后来,了解到这是浔埔渔家女一种传世的美好,更是被美丽的簪花照片打动,就将簪花纳入了本次的旅游必体验。我们特意带上自己的衣服,在9点前就到了,随意找了一家刚开门、人少的店。浔埔村里面有很多簪花的店,包括妆造。一般簪花就是40元,包括妆造、拍摄的话价格另算,大家可以通过抖音搜索,个人觉得应该差别不大。为我和北北簪花的是一位年长的妇女,笑面亲切,大概十几分钟就簪好了。
我们头戴鲜艳的花朵,在浔埔村特有的牡蛎屋前拍照、在浔埔的海边拍照,是旅途中最美丽的一次体验。
图:簪一世美好




今生簪花,今世漂亮,来世美好,浔埔簪花不仅带给人美的享受,还给人浔埔渔家女世世代代的美好祝愿。后来,也在江南古镇看到簪花的漂亮姑娘们,可总觉得,差了不少味道。或许,那各样的海鲜、特别的牡蛎屋、有爱的浔埔人、还有浔埔海边吹来的咸咸的海风,才成就了簪花,它,不仅是一种头饰,更是一篇地方文化。

梧林古村落位于泉州晋江区,我们打车前往大概要四五十分钟。一进入村落,就深深地被橙色墙体吸引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无言地向游人诉说过往,也非常出片。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西合璧式民居、还有不少哥特式建筑和古罗马建筑,各式风貌的建筑,讲述着百年桥村的辉煌,也传递着一代代华侨的悠悠乡情。



幸运的是,我们还在梧林免费观看了晋江市非遗表演——掌中木偶,生动地向我们呈现了掌上艺术。在村子里,闲逛、看景,还可以去打卡一杯“榕树下咖啡”,是旅途中最悠闲的半日。




泉州南少林寺,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的发源地。清净的少林寺,掩映在山脚下,建筑层层叠叠,等人探访。



在菩提树下发呆、在寺庙里祈福、在空地上和北北比武功,更不要错过了精彩的少林寺武僧团专场表演,表演收费是每人50元,我们觉得值得一看。




武术精神不仅是刻苦坚韧,更是一份泉州的文化积淀。

我们在傍晚到了洛阳桥。洛阳桥,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阳区交界,我们是在南少林寺游玩后打车前往,作为半日的安排。作为现存最早的跨海海梁式石桥,洛阳桥历经千年,仍横跨在洛阳江上,方便人们的生活往来。
图:洛阳桥





当年,洛阳江水面开阔、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船,每逢大风海浪,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大家为了祈求平安过渡,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洛阳桥也被称为“万安桥”。





现在,洛阳桥向我们展现着古代工匠的智慧,更是泉州可贵的文化遗存。

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以此申遗成功的泉州,在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中,寺庙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座城市,不仅烟火气十足,香火气更旺,这,尤其聚集在古城区中。在旅途的最后一日,趁着大流量已返程,我们才敢走进开元寺、清净寺,近距离地感受了一番这座仙境城市。
近观开元寺东西双塔,历经风霜岁月,精美的雕刻或变浅、或不见,但留存的气势仍不输过往。



而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的清净寺,就在开元寺不远处,守候着另一方信仰,更让人赞叹泉州作为海洋商贸中心的包容性。穆斯林们自在地进寺作礼拜,发出动听的礼拜声,让人们不自觉地也都慢下脚步、静下心来。




你看,古城里的人们,或世代守护着一座石塔、或静坐在家门口看人来人往,人们脸上的安与乐,都与这里的信仰息息相关。




五步一座庙、十步一座寺,各路仙人在这里和谐共处,这或许就是“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独特魅力。



美食,一定是愉快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泉州,无论是福建菜、还是特色小吃,都给我们满满的能量。
图:福建菜中的海鲜、沙茶酱



图:不可错过的姜母鸭,干的香味浓郁、湿的挑人味蕾



图:沙虫冻、拳头母、牛肉羹、腌水果、咸饭、万物皆可炸(比较有特色的是豆腐口感般的嫩滑)









最近,追上电视剧《春色寄情人》,崇武镇的小街巷、蔚蓝的海、长长的城墙,让回忆里的泉州又再次生动起来。这座城市,没有地铁、但在我们旅途期间公交免费;人潮拥挤,但在我们晚上10点多到达时有很多工作人员协助;虽因没有交通工具到达、没能凑上踩街民俗活动,但感谢泉州人将整个古城让给游客;在踩街活动那晚,从西街回酒店,虽挤不上公交,但看到了抱着北北、从笋江公园暴走几公里的高大爸爸。
这座城市,很有魅力,一生要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