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利中南部的洛斯拉戈斯大区(当地简称湖大区)是一片以原始森林为主的林区。其间,又点缀着大大小小的众多如宝石般熠熠发光的湖泊,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湖区”。“洛斯拉戈斯”(Los Lagos)在西班牙语中就是“湖泊”的意思。湖区因其美丽的风景,被外国游客称为“智利的瑞士”。
我们这一段行程将围绕着湖区最大的延基韦湖(Lago Lianquihue)展开,因为是自驾游,为我们的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本篇游记记录我们在湖大区前后5天时间的行程
第一天:从奇洛埃岛驱车赶到湖滨城市巴拉斯港(Puerto Varas),在延基韦湖畔欣赏奥索尔诺火山(Volcán Osorno);
第二天:一早迁移至“德国村”弗雷迪亚尔,安顿好之后前往奥索尔诺火山,近距离接触火山;游览沿途风景;夜宿弗雷迪亚尔
第三天:上午在“德国村”游玩,下午前往瓦尔迪维亚游玩,夜宿瓦尔迪维亚;
第四天:前往普孔(Pucon),游玩美丽的比亚里卡湖,夜宿普孔;
第五天:一整天都在路上,从普孔直接驱车回到圣地亚哥。
在国外自由行免不了要自驾,这就涉及到一个租车的问题。其实,国外租车手续并不复杂,关键是沟通。由于语言不同,给沟通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在智利等南美国家,它们基本不说英语而是讲西班牙语,所以出国前备上一个实时语言翻译器很有必要,最好是那种不必借助网络可以脱网翻译的。
还有在挑选车型上最好选SUV或越野车,普通小轿车受地形限制太多。
最后,记得在国内办好驾驶证的国际认证手续,因为租车需要提供驾驶人的护照和经过国际认证的驾照。国内驾照如何办理国际认证手续可以在网上查到。
下午离开奇洛埃岛之后,我们便驱车前往巴拉斯港(Puerto Varas)。巴拉斯港(智利很多城市都以什么什么港来命名)以分布广博的湖泊和延绵成群的火山而闻名,这里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澄澈的延基韦湖水倒映着终年积雪的火山。闲适美好的自然景色,悠然自得的生活,令这个地区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度假胜地。
到巴拉斯港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们下榻在离湖边不远的帕克假日酒店(Park Inn)。
安顿好之后,我们到湖边吃饭,奥索尔诺火山与我们隔湖相望。这座火山的外观同日本富士山颇为相似,我们明天将上去玩。
吃完晚饭,正好遇到太阳落山,今天的天气也很给力,所以我们有幸看到奥索尔诺火山“日照金山”的绝美景色。
今天的行程太丰富了,又或者说“太赶了”。一早起来我们就退了酒店,拉上行李开车来到湖边景色更加宜人的“德国村”弗雷迪亚尔。在“德国村”找好住处并安顿好之后开车前往奥索尔诺火山,我们登上了火山零距离接触到火山。前往火山途中,游览了沿途风景。返回住处的时候,我们没有走去的那天路,而是绕着延基韦湖跑了一圈,相当于做了一次环湖游。晚上回到“德国村”去品尝了当地正宗的“德国咸猪手”。
在前往奥索尔诺火山的途中,路过一个风景秀美的小城市奥克泰港。前面说过,智利许多城市都会以什么什么港来命名,这可能是因为智利海湾多,港口也多,所以许多城市就以港来命名,也不管这座城市在不在港口。奥克泰就不在海边港口而是一个内陆小城。
奥克泰港临湖而建。不知这里的湖泊是不是延基韦湖的一部分,小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居家在这样的湖畔,进出都是一种享受。我们看到一些很漂亮的庭院,由于是私家庭院不能进去,只能在外面观赏。
这些庭院的围墙用鲜花铺设,赏心悦目。
小城许多建筑保留着传统的德国风貌,因为延基韦湖一带居住着很多德国移民的后裔。
市中心红色尖顶的德式教堂肃然矗立。
离开奥克泰港继续前行。延基韦湖沿岸土地肥沃,草木葳蕤。尽管我们去的时候已是当地的夏季,但这里凉爽的气候以及遍地盛开的野花让我们感觉到这里依然还停留在明媚的春天。
路过一个牧场,路边的花海和牛群一晃而过。等我们回过神来,汽车已经跑出去好几公里。想起刚才看到的景色,觉得无论如何都舍不得放弃。我们毅然决定回头,回到那个牧场,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组牧场春色风光。
牧场草地开满了鲜花,仿佛一片花海。
眼前的花海让人想起在国内为了要看花海舟车劳顿,而且要花钱去看。这里的花海就在路边,而且免费观看。
这片花海由黄白两色小花混杂而成,这是两种小花的特写。
另一边牧场上的牛群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吃草。
这是另一个农场的大门。巨型风车以及唐吉诃德的造型让我们领会到这里西班牙文化的缩影。
农场不让进,但无人机可以在空中俯瞰农场广袤无垠的良田。
下午2点半,我们来到比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国家公园(Vicente Perez Rosales),这是智利最老的国家公园之一,建立于1926年。这个国家公园以拥有奥索尔诺火山而闻名,这个公园也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旅游项目。
位于比森特·佩雷斯·罗萨莱斯国家公园山脚下的一个观景台,山坡上的彩林令人赏心悦目。
山脚下是秀丽的延基韦湖。
眼前的这座山峰是卡尔布科火山(Volcán Calbuco),位于延基韦湖东南面,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2,003米。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在2015年4月22日曾经发生火山喷发,该次喷发对生态水源动物植物环境造成影响。
开车走山路,上到海拔一千多米的停车场,然后乘坐两段缆车上山。这是在缆车上看到的停车场及公园售票处。
第一段缆车很平缓地上升。由于今天云层较低,天气不是很给力,游人较少,缆车好多都是空的。
这是第一段缆车上行站。
第二段缆车的爬升高度比第一段缆车要高,尤其精彩的是,第二段缆车会从一条冰川上划过。
缆车脚下就是那条冰川,非常刺激。
冰川上一个天然形成的冰窟,有好几米深,难得一见。
缆车继续向上攀升,远处可见缆车上行站。
下了缆车,沿着一道山脊继续往上走,可以一直走到这道山脊的终点。
为了安全,山脊上拉着简易的缆绳,不要跨越这些缆绳。
前面是山脊的终点。
山脊上的奇石,周围是冰天雪地,而这块奇石却有近30度的高温。其实,我们试了一下,山上的火山石基本上都有这个温度。
山脊的终点,再往前就要徒步冰川了。
冰川上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所以在冰川上徒步一定要借助冰靴及登山杖等装备。
冰川上有很多冰裂和冰缝,构成另一种奇特的风景。
站在山顶上举目四望,周围群山逶迤起伏。
奥索尔诺火山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就是这里的一些裸露的山坡是铁红色的,这是因为火山岩石富含铁元素的缘故。
如此多姿多彩的山峰,毕生能见几回?
山上冰川构成的一幅幅黑白相间的几何画面,有一种使人如坠梦境的恍惚。
这是奥索尔诺火山上另一个较小的火山喷发口,如果有时间,你可以围绕火山口走一圈。
我们在山上玩到下午快6点钟才下山,依然意犹未尽。
唯一遗憾的是,今天云层较低,奥索尔诺火山的山头始终躲在云层里,不肯露头。否则景观将更加震撼!
下山之后,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绕路沿着湖边走了一圈,所以今天也可以说是自驾延基韦湖环湖游。晚上回到“德国村”弗雷迪亚尔,到街上找到一家正宗的德国餐厅,连餐厅的服务员也用西班牙语和德语两种语言接待客人。既然是吃德国餐,那最著名的“德国咸猪手”就不得不吃。可能是“德国咸猪手”制作时间较长的原因,我们的菜迟迟不上来,最后晚上快10点钟了才吃到饭。
一桌丰盛的德国菜肴,也不枉我们等了那么久。
昨天睡得较晚,今天早上起得也就较晚。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在“德国村”游玩,下午开车前往瓦尔迪维亚,在城里游玩之后住在瓦尔迪维亚。
“德国村”弗雷迪亚尔是一座全部由德国移民在19世纪中期建立起来的湖边小镇。这里坐拥秀美的自然风景,营造出消闲清幽的生活环境。这个小镇的建筑几乎全部按照欧洲风格建造,在小镇上行走,你会无意中感觉自己不是在南美而是在欧洲。为了纪念德国移民对这个城市的贡献,小镇上专门开辟了一个“德国移民露天博物馆”(Museo Colonial Alemán),博物馆收集了镇上原始德国定居者使用的文物和全尺寸结构的建筑,向人们展示当年早期的德国移民在小镇上的生活原貌。
德国移民露天博物馆大门。
位于大门口的一辆老式德国马车,马车的顶棚却是智利南部风格的鱼鳞瓦片。
这是一个水车磨坊,德国谷仓造型与智利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磨坊外巨大的水轮以及传动机构,这些机械工艺体现的是早期先进的德国制造技术。
磨坊内的水磨现在依然还在运转。
参观了磨坊之后,我们登上一座小山坡,上面有一栋全木头搭建的两层楼住宅(House)。
这一栋独立别墅式的住宅在当年可能也只有富贵人家才住得起吧。
住宅里面按照居家生活全要素家具布置,其舒适性和华丽程度就是放在今天也是相当上档次的。
客厅。
厨房。
二楼过道。
卧室。
卫生间。
花园里的机械式水井。
住宅的背部造型。
博物馆工作人员办公室。
在小山坡上看到的花园全景。
花园修剪规整,养护的很好。各种鲜花争相怒放,草木葳蕤。
这是一个斗笠造型的建筑,里面陈列的是德国移民早期使用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看得出这些工具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展馆内圆形屋顶。
正中陈列一辆当时的豪华马车。
展馆四周摆放着各种农产品加工机械。
参观完“德国移民露天博物馆”,我们沿着小镇靠近湖边的主要街道漫步。小镇不大,沿着湖边步道一路慢行是游玩“德国村”的绝佳选择。
小镇上的房屋每一栋都充满了德国风情,行走在街上,你会以为自己身处欧洲。
延基韦湖对岸的奥索尔诺火山今天格外秀丽(如果昨天我们上去时是这样那该多好!),我们沿着湖边以这座最具标志性的火山为背景各种拍、拍、拍。
湖边沙滩上建造了一座德国风格的廊桥,廊桥上是到“德国村”的游人必打卡之地。
这是一个艺术表演中心,建在延基韦湖面上,造型独特。
我们中午离开“德国村”,下午赶到另一个城市瓦尔迪维亚。这座城市西距太平洋18公里,人口10.2万,始建于1552年。十九世纪中叶大批德国移民进入后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如今成为智利富饶农牧业区的贸易和工业中心。
驱车赶到瓦尔迪维亚,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然后沿着河边漫步。
造型像一张帆的高档酒店。
这是建在旅游游艇码头的“科学之塔”。这也是智利大地震纪念塔,1960年5月22日,瓦尔迪维亚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里氏9.5级。9.5级仅仅是当时地震记录仪能够记录到的最大极限值,当时的地震强度应该超过10级。此次地震为全球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是地震观测史上记录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南美城市,去到武器广场便走到了城市中心。这是武器广场上“印第安人”的表演。
武器广场边上的大教堂。
站在闹市车辆上的安第斯山鹰。
骑警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瓦尔迪维亚城内有多条河流穿过,城市则沿河岸而建,比较著名的两条河流叫做瓦尔迪维亚河(Rio Valdivia)和卡耶卡耶河(Rio Callecalle),由于河流水系丰富,瓦尔迪维亚被当地人誉为智利的水城“威尼斯”。为了看看这座水城的模样,我们选择乘坐游艇船游瓦尔迪维亚河。
船游瓦尔迪维亚河是瓦尔迪维亚旅游的一个主要项目,在游艇码头有定时航班开船。
在河边放置着许多这样的浮板,专门为海狮提供休憩之处。这些海狮的食物来自于岸上一个海鲜市场,海鲜市场加工剩下的边角余料就是这些海狮们的美味佳肴。
游艇线路是围绕瓦尔迪维亚河中的一个小岛环行一圈。
造船和修船是瓦尔迪维亚的重要产业,这是建在瓦尔迪维亚河上的造船厂。
沿河而建的民宅。
在河里嬉戏的孩子们。
河里有一片芦苇荡,里面是各种水鸟的天堂。
鸬鹚。
水鸭。
黑颈天鹅。
海鸥。
鸬鹚。
小岛上还有居住区。
这大概是什么划艇俱乐部的队员利用傍晚时间进行水上训练。
极富德国建筑风格的红顶教堂。
游艇围绕小岛绕行一周,大约用时一个多小时时间,又回到了游艇码头。
在游艇上看到在码头附近停了一艘报废的潜水艇。
晚餐想去吃中餐,为了找一家“中餐馆”,我们跑了大半个城市,结果这家所谓的“中餐馆”没有一个中国服务员,唯一一个亚洲人还是个越南人,会讲一点点汉语。可想而知餐馆的菜品与中国菜没什么关系。不过在去吃晚饭的途中看到的一些街景还有点意思。
街头塑像。
矗立在街头的一座古炮台。这可能要算文物了,因为在很早以前瓦尔迪维亚城就因为要抗击海盗的骚扰而建造了很多炮台和各种防御工事。
今天一早就离开瓦尔迪维亚(Valdivia)前往普孔(Pucon),瓦尔迪维亚距离普孔不是很远,我们上午10点多钟就赶到了普孔。
普孔,这个位于智利中部曾经的小镇如今已成为大型度假胜地,盛夏时节吸引着各国的游客来这里观光。在智利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智利最喜欢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普孔排在首位,其次是奇洛埃岛和瓦尔帕莱索(这几个地方我们都去过了)。走在普孔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有举家来这里度假的,也有背包来这里探险的,因为普孔是一个集水上运动、火山攀登、徒步旅行、皮划艇等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美丽小镇。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普孔安排了一天的时间,上午先在比利亚里卡湖(Lago Villarrica)游玩,下午去比利亚里卡山区看瀑布,傍晚回到小镇吃晚饭,在湖边观赏落日。
只要一踏进普孔的地界,作为普孔最耀眼的地标,比利亚里卡火山就会与你如影随形,不管在那里只要一抬头都能够看到这座巍峨的火山。
我们在进城的路边观景台,第一次见到比利亚里卡火山。
比亚里卡火山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是南美洲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这座火山的巍峨顶峰常年被洁白的积雪覆盖,而其山腰则被郁郁葱葱的密林环抱。比亚里卡火山位于智利中央山谷的东部,海拔2860米。作为一座活火山,比亚里卡火山的危险等级非常高,就在我们到普孔的三个月前,智利国家地质与矿业局将比亚里卡火山的喷发风险级别从“黄色”升至“橙色”。
目前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火山口还在喷出SO₂浓烟。
这个框架是拍摄比亚里卡火山最火的打卡点,如果在中国国内,这样的打卡点一定人满为患。
比亚里卡火山与比亚里卡火湖山水相依,景色绝妙。
比利亚里卡湖就在比利亚里卡火山的山脚下,这一山一水两者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浩渺的比利亚里卡湖景色宜人。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比利亚里卡湖格兰德沙滩,这个沙滩的沙子由火山喷发的火山渣及火山灰堆积而成,非常特别。
我们在湖边树荫下露餐,吃自带的干粮当午餐。
来普孔旅游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徒步登上比利亚里卡火山口,在火山口可以看到下陷的洞口冒出的滚滚浓烟,如果在恰当的时机,甚至可以看到将要喷发的红色岩浆(要看运气)。攀登比利亚里卡火山口除了必须装备一般的登山装备,防毒面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火山口冒出的高浓度SO₂浓烟是有毒的。
对我们而言,时间和体力都不允许,所以这次就没去攀登火山口。但作为一种弥补,我们下午去到比利亚里卡火山脚下一个瀑布群游玩,也算是踏上了比利亚里卡火山。
这里的瀑布群从山脚到半山腰有三个较大的瀑布,由于从高到低排列,所以把这个瀑布群称为“三叠瀑布”。这里没人看管,不收门票,但来这里的路很不好走。
第一层在山脚下,是一个双瀑。瀑布跌落形成的水潭游人可以下去戏水。
顺着山道向上登山,沿途还有一些较小的瀑布。
来到第二层瀑布,这是一个Y字形的瀑布,造型比较漂亮。
继续向上攀登,来到第二层瀑布的上方,看到有一个斜斜的瀑布,这是第三层瀑布。
走到第三层瀑布我们就下山了,再往上好像也没路了。
下午晚些时候我们回到普孔(Pucon)城区,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儿,然后上街吃晚饭,顺便去逛逛街。
普孔属于小城镇,城区不大,不用多久就能走完。但胜在小镇环境很美,在镇中心的街道上,还能找到一些卖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的地方。走累了停下脚步,你随时都可以看到比利亚卡火山的倩影。
在南美所有城市,如果想看城市风貌只要往武器广场走就对了,因为武器广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
小镇上造型别致的木头房子。
普孔还有一个美景,就是在夕阳落山时,在湖边欣赏晚霞烘托下的湖光山色。
普孔绝美的天气决定了这里绝美的夕阳美景,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天地之间被通红的晚霞渲染得如同仙境。
今天是2023年最后一天,今天我们将离开普孔,长途奔袭直抵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从普孔到圣地亚哥路上距离大约800公里,所以今天我们一整天都在路上,回到圣地亚哥已经是晚上了。费了好大的劲总算落实了我们提前在网上预定的民宿。
休息一晚,在智利迎接2024年元旦。我们将在圣地亚哥修整一天,还掉租来的车,补充旅行途中的各种需要。接下来我们会飞到智利北部,开始另一段精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