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从前,对抗遗忘,慢慢回忆,写给自己的游记。
2023年冬天,榆林之镇北台、红石峡。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北4公里处的红山顶上,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修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七月,原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主要用于监控明长城线上的贡市情况。镇北台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
交通信息。
(接榆林古城篇)今早收拾好行李,退房,将行李存放在酒店前台,下午将坐16点的火车返太原。今天的行程①镇北台,②红石峡。
镇北台和红石峡是两个相邻的景区。榆林站距镇北台约10公里,在榆林站对面马路,尚客优酒店前坐10路转3路公交车可达。(记得转车时过对面马路换乘3路车)
到达镇北台站下车后前行再向右如上图所示,大约走700米便到达镇北台景区售票处。
出发时间,2023年11月3日。
今天天气有点冷,风很大,8:35分到达镇北台游客中心,游客中心内暖气开放,在里面休息10分钟暖和一下。门票30元,65岁免票。
镇北台,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其建筑面积之大、军事功能性强、历史意义深远,是万里长城线上最雄伟高大的建筑。
进入检票口,右侧红门中间立柱有一副烫金楹联,“南蔽秦陇北瞰河套塞固垒震九边;东连山海西接嘉峪万里长城第一台”。额匾为“镇北台”。从这里走进“万里长城第一台”。
进门后,迎面长城造型上立有《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题字。傍边,长长的阶梯匍匐在山坡上,楼梯左侧有石碑一通,上面刻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其实“不到长城非好汉”应该不是指某段长城,应该是“泛指长城”,因为在宁夏水洞沟的长城上也有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长的阶梯连接着“镇北台”。在镇北台前广场,建有一精致的小亭子,亭子前横亘一块长型巨石,上面红色字体刻着“万里长城第一台”,特别醒目。长城、第一台、题刻、小亭、蓝天白云共同构筑出一幅壮丽的画卷,雄伟壮观。
明代刘敏宽赋于镇北台的诗句 :
镇北台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
戍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木狼烟靖,恍是逍遥阅苑偎。
富有文理的巨石形如一头巨大犀牛,坚韧不拔,石身上刻有红色点缀的长城图案和镇北台字样,稳座于镇北台下。
城墙下旱柳在西北风横扫下叶子落了一地,而柳树的枝条却能向上不屈不挠,向大自然进行抗争,顽强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走进欵贡城,镇北台硕大无比的身躯,巍然屹立在长城上。呈正方梯形的镇北台分四层叠起,外砌砖石,内夯黄土。台高30余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一层为基座,外墙高10.5米,内墙高5.5米,东墙南侧置城门。二层高15.6米,台南设砖石踏步和巷洞,向东直通三层,南墙石刻横额“向明”,北面石刻横额“镇北台”。三层高4.1米,台东外砌砖石踏步。四层高4.4米,台南外砌砖石踏步,台四周设垛墙,原建木结构瞭望哨楼一座,清未坍塌。
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镇北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北瞰河套,南蔽三秦,锁长城要津,控南北咽喉。台体粗旷大气,古朴庄重,巍峨壮观。虽经数百年风霜雪雨,仍完整地屹立于红山之巅,以其雄浑奇特的造型、苍凉凝重的风貌向世人昭示着无穷的魅力。
镇北台左下角文物遗存,为明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撰碑文“镇北台记”石碑。碑座雕刻有花卉,碑帽刻有龙纹图案。
在城墙的一侧设有马道。
现欵贡城内设有博物馆一座,镇北台长城博物馆。
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图。
行走在城墙上,可眺望远方连棉的烽火台。镇北台高于长城矗立在天与地之间。
从镇北台往下走,前往款贡城,敌楼的雄姿连接着长城在榆林的大地上铺展,看似荒凉的土地但它并不孤独,长城的脊梁在这里延棉万里。
镇北台下款贡城北长城敌楼,筑于明成化7年(1471年),高12.5米,外包城砖,分三层修筑,一层为台基,二层内部构造奇巧,有三十六洞相互联通,四围有十二瞭望射击洞口,三层筑有垛口、望孔,其造型奇特,宏伟壮观,为囤积粮草、存放兵器、驻扎兵卒之重要军事设施。
吴家梁村1号马面,位于款贡城东北角25米处,南依镇北台明长城。墩台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底部东西长14米,南北宽13米;顶部东西长9.6米,南北宽9.3米,高12.15米。高大的墩台矗立于黄土之上,在蓝天的映衬下威武雄壮。
一缕阳光照进款贡城的通行门,回望,远处的镇北台高高地屹立在红山之上,接受阳光的沐浴,接受大地的亲吻,继续沉淀在历史的长河,继续肩负起古代保护榆林的历史见证。
10:15分结速镇北台的参观,在镇北台前留下我们美好的回忆,你那伟岸的身姿我们念念不忘!
镇北台与红石峡检票口相距约1.8公里,我们徒步前往。原路返回至3路公交车站,按上图所示的方向前行至红石峡景区参观。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榆林城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出发时间,2023年11月3日。
沿地图所指的岔囗进入,途中看见上图“红石峡生态公园”,门前有一对石狮,不要进去!不是这里!要继续顺路向左前行。
11点到达红石峡景区检票处,门票30元,60岁半票,65免票。
通过检票处,迎面是一座精致的小门楼,从“红石峡”门楼走进榆溪峡西崖。西崖高13米,长约350米。
高崖上刻有“振河不泄”,这句词语出自《礼记.中庸》,意为延绥镇雄关永固不失,边疆太平,朝廷江山千秋永固。紧接着是“蓬莱仙岛”“大漠金汤”。“大漠金汤”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延绥镇龙得胜所题,题刻意指红石峡关雄险地,在荒凉的大沙漠中坚不可摧。
穿过“榆溪胜境”石牌坊。右侧崖刻有“重新胜境”“山河巩固”,雕刻工整有力。“山河巩固”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巡延榆道马相如所题,题刻意指红石峡雄关坚不可催,寓意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这里不仅有题刻,还有依崖就势构筑的庙宇。
娘娘殿,明代,殿内塑像众多,三位娘娘端坐正中,人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这里崖壁题刻有“威震九边”“汉蒙一家”“还我河山”,“三山拱翠”。
三教殿,明代,内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道教创始人老子、儒学创始人孔子,是三教归一,民族融合的体现。
大雄宝殿,明成化年,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二菩萨及四大护法,为佛教最高象征。门眉额匾上的石刻明显遭到毁坏,字迹已看不清,门眉上壁龛是空的,幸运的是左右有两条保存完好的雕龙非常精致,上方嵌入红色的二龙戏珠,立体呈现。
小须弥殿,明代,内供奉小沙弥像五尊。这里崖壁题刻有“天外奇峰”。
弥勒佛殿,凿崁于石窟内,明代,内供奉弥勒佛造像一尊,这里崖刻有“榆溪胜地”。
圆觉寺,明代,内供奉三世佛及十六罗汉。窟顶凿刻图案风化殆尽,只乘两圈圆形隐约可见。
睡佛殿,嵌于石窟内,明代,内供释迦牟尼佛涅槃像一尊,窟顶有两圈壁画,内圈为八卦图案,外圈为两条神龙,好像有飞天,又好像不是?
三皇殿,明代,内供奉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和人皇皇帝。他们被尊称为开创华夏文明的先祖。窟顶也风化模糊。
三清殿嵌于石窟内,明代,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清道德天尊,是道教神系位业最高的三位神明。窟顶刻凿了八卦、花卉、动物等图案。
越往后,崖壁越发陡峭,洞窟变成在内部相连,我们在洞内狭窄的空间穿行,刺激有趣。
韦陀菩萨,明代,龛上供奉韦陀菩萨造像一尊,韦陀菩萨是佛陀和佛法的护法,其职责是护法安僧。
观音殿,明代,内供奉观音菩萨。胁侍僮男僮女栩栩如生,连花宝座鲜艳夺目。窟顶石刻风化严重,图案已模糊不清。凭栏极目,普渡桥横卧溪谷,榆溪河一路向南,奔向榆林城。
沿陡峭的崖壁前行,到达西崖步道北“广泽渠”简介处。
为解决军民用水及灌溉困难,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同举人纪温查山形、勘地势,亲率将士历经数月之劳苦开凿而成。后世皆有拓展维修,至1964年,东西水渠有效灌溉面积达一万余亩。
“普渡桥”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为便于游人来往,在红石峡东西崖石壁间新建三孔石拱桥,名为“普渡桥”,取“普渡众生”之意。1957年,普渡桥及西崖北部水渠皆被洪水冲毁。1963年春,在原桥址北新建四孔涵洞渡桥,引东崖渠水注入西崖水渠,上间隔覆以石板,供游人通过,从而形成水上桥,桥上水的奇观。
过走普渡桥,到达东崖步道,东崖与西崖隔榆溪河相望,回望对岸西崖,崖壁直上直下,佛龛洞窟犹如小小的窗口,放大可看到栈道上点点的游人。
东崖题刻“襟山带河”,“列屏云塞”,“竞秀争流”,“山水清音”等,石窟内部风化严重。
东崖这边也有崖刻及洞窟,但主要还是在西崖。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榆溪河水穿峡而过直达城西,明长城矗立在悬崖上,雄伟壮观。
天空湛蓝,“榆林八景”之一的红石峡更加美丽,溪谷虽小,但内容丰富,回望奔腾不息的榆溪,回望矗立在崖边的明长城,回望峭壁上的洞窟,还有墨客们留下的题刻“威震九边”“还我河山”等振兴中华的豪言壮语,红石峡之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走过横跨榆溪的吊桥,返回西岸,12点结速红石峡的参观游览。
在镇北台公交站坐5路车前往汽车南站吃午饭,饭后座10路公交车返回榆林火车站,14:15分回到酒店取回行李,时间尚早,在酒店大堂充充电。
15:10分在榆林站候车,坐16:07分榆林至太原的火车,20:01分到达,夜宿太原。明天在太原市参观天龙山石窟、晋词胜境。
写于2024年4月26日。
原来计划在榆林参观完镇北台、红石峡,坐班车至佳县,游览佳县香炉山,再折返米脂县,参观李自成行宫、姜氏庄园才结速陕西之行,再从榆林绥德坐火车进入山西吕梁市,前往方山县,游览被誉为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
由于气温下降,天气变冷,决定缩短行程,直接从榆林返回大原,在太原游玩四天,山西与陕西之行就提早结速,介休棉山的行程也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