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都很牛——殷墟和红旗渠

作者:大米饭1984 显示图片

可能让我自己决定旅行的目的地,我并不会选择安阳这个地方,知识总有空白和盲区,我居然不知道著名的殷墟就在安阳,而且什么文字博物馆,袁林,文峰塔等等古迹,所以我一早就坐火车来到安阳,要和古人对一对话

这是安阳的5A景区,高铁的停靠站基本都在安阳东站,打车还要半个多小时车程,一开始我的计划是先去殷墟,然后再去文字博物馆,一天搞定,但周一文字博物馆闭馆(但是小程序是可以预约的),就只去了殷墟,而且下午两点半之前还要赶回火车站去林州,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安阳东站离安阳市区很远,这时候导航一定要明确自己去哪,比如我选了百分之57的人都会选的售票处,其实是王陵区的售票处,也就是司母戊鼎发现的地方。
安阳东站出来会经过一个镇子,然后经过京港澳高速,突然就进城了,好多高楼,然后沿着邺城大道,又变成了那种半郊区,从小玩三国,邺城,铜雀台,这些熟悉的名字让我很难把曹操当年的盛世和眼前的景色联系到一起。



路越走越窄,旁边都是农田,我忽然有点恍惚,好像我就是沿着当年考古学家的足记,现在是用手机导航,当年发现了这里真是太偶然了



到了这个景区,第一个感觉是荒凉,这个是博物馆吗,和想象的不一样呀?



买了票才知道,殷墟景区是三个地方,一个是这里,司母戊鼎这里发现的,还有一个是发现甲骨的地方,第三个才是博物馆,三个地方距离比较远,比如博物馆在王陵区往南五公里,有班车,每个钟头的15分从这里发车,既然来了,我先进去看看


正好赶上景区整修,大爷正在描红字,我问大爷,这个鼎是仿制品吧,大爷说可不是,真的放这不全坏了,我说那真的在哪,大爷说在北京,我说我就是北京来的




远处还有人拿着洛阳铲不断的在挖呀挖


其实这是一大片区域,只挖了三个坑,做成了三个展馆,其他的墓群还在研究


东西很小,很精致,可见当时的工艺


这个也是复制品,当时这个鼎就是在这个墓里面发现的


墓的事咱们不太懂,但是按照当年的生产力,弄成这样也很厉害了


随葬的人


这是第二个坑,应该主要是随葬的各种东西


有几个带盖子的坑,应该是比较重要的,而且这里有很多是2020-2022年间新挖掘出来的


第三个坑是车马坑,因为时间紧就走马观花了


等不了景区的免费大巴,打个网约车,千万不要相信门口蹲点的黑车司机


这个地方主要是出土甲骨文的遗址和妇好墓,甲骨文的发现让我们的文明提早了一千多年,而且正式这坚硬的龟甲和牛股,让我们的文明一直延续至今


放大的甲骨文拓片,产地嘛,就是有的是


这就是一个个的挖掘遗迹


甲骨文就是在这个坑里面发现了好多新的龟甲,为进一步破译象形文字提供了依据


甲骨文书法长廊,有时间可以慢慢看,我还要赶去博物馆,所以这里就不一一看了


妇好墓里面的随葬品很多,这个武器在当年就足够牛,一位女将军,一把开山斧,试问对面拿着木头棒子的敌人谁不怕


妇好的地位很高,随葬品很多


虽然博物馆和甲骨文这个遗址只有一条河隔着,但是我以为必须坐车走着肯定是来不及的


很多孩子在这里搞爱国主义教育


这个博物馆是2024年2月26号才开的,所以正好赶上,很多文物的真品都在这里展出


这里的车马坑就很有气势


这是安阳特色,很多地方都用的甲骨文


这个字我觉得很好玩,商朝的第一个统治者,就是这个符号,这不就是和带着动物头骨的巫师嘛,哈哈哈


这是个临时展览,主要介绍商朝历代统治者


上二楼就是伟大的商文明展览


这个就是妇好墓的鼎,和司母戊鼎是一对,这个金灿灿的是模型,是当年的样子


这个就是真品


中国人当时的思路就是别管什么,我先给他融化了,再铸造,说明了那时候冶炼技术的强大








下面的龟甲和牛股就都是真的了,一个展厅全都是








另外一个展厅是亚长将军的展厅,是当年位高权重的一个军事将领








这个文物证明了当年中原地区是有大象的



亚长铜牛,镇馆之宝,和妇好的鼎,甲骨都是这个馆必看的东西


把该看的看完了刚好一点钟,旁边有个居民区,又叫殷墟文化小镇,去吃个扁粉菜


好吃,但不顶饱这一碗加饼是8块

红旗渠是很伟大的工程,但是来之前我还是有很多疑问的,但通过红旗渠现场的学习以及当年英雄人物的对话交流,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红旗渠,红旗渠的建设,是众多因素综合起来的,缺一不可。





林州的旱情



分水闸主干渠通水


林州地势,红旗渠和漳河水



分水闸原址




红旗渠青年洞的入口距离红旗渠纪念馆还有23公里







下面的那条河就是漳河水




1958年林县书记杨贵在主席专列上受接见,兴修水利有成效,杨书记在任期间,修三大水库,红旗渠1960年初春,号召公社社员修渠,3.7万人响应号召,修渠二十多天后召开盘阳会议,红旗渠正式命名,并分为四期工程,同年八月底,红旗渠一期山西段二十公里竣工通水,1963年,红旗渠跨三修四,引南谷洞水库库存到分水闸,1965年主干渠通水,1966年杨贵书记说在红旗渠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最听主席的话


红旗渠没有3000万斤的存粮是修不成的,没有李贵后勤部长找来的3000吨炸药是修不成的,没有杨贵书记的坚持是修不成的,没有人民群众的干劲儿是修不成的

这个就是妇好墓的鼎,和司母戊鼎是一对,这个金灿灿的是模型,是当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