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下):织金洞

作者:橄榄树 显示图片

织金洞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10月“选美中国”特刊中被列为“六大洞穴”之首。我曾经去过排第二、三位的重庆武隆芙蓉洞与张家界黄龙洞,的确比织金洞略逊一筹。利川腾龙洞最近与恩施大峡谷一起入选了世界地质公园,看介绍,它的容积可能不比织金洞小,但景观类型的丰富程度不如织金洞。“织金归来不看洞”对于我来说并不成立,将来会去腾龙洞与粤北连州地下河。不过,织金洞的景观的确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3月23日去了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的织金大峡谷园区与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游记见: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上):织金大峡谷与乌江源百里画廊@https://www.mafengwo.cn/i/24432661.html

织金县城到织金洞有10路公交车,停车点应该在织金洞新游客服务中心。
织金洞售票处西南600多米是服务区的2、3号停车场,景区观光车在这里有个站,跟司机说在二号停车场或三号停车场下就行了。旅游团的大巴一般停在这两个停车场。
停车场东边就是官寨乡的主街道,有民宿、餐馆、超市、面包店等,还有社区医院与小学,当然还包括乡政府。我就住在这里的民宿,离织金洞的入口近,十分钟以内可以走到。
织金洞的门票单买是120元,另有景区观光车20元,共140元。这20元一般要花,因为行驶路线是从织金洞出口到入口,路程有2公里多。或者到新游客服务中心,也接近2公里。
织金大峡谷的门票单买是80,另有从入口处下到谷底的景交车20元,从谷底上到出口的电梯40元,一共也是140元。
织金洞与织金大峡谷可以合并买通票,门票加上观光车、电梯共200元。比分开买便宜了80元。
买了通票,可以乘观光车从织金洞出口到织金大峡谷的入口或出口,上车前问清楚司机就行。
似乎也可以从织金洞的入口乘景交车到大峡谷的入口或出口。
反过来,在大峡谷的入口或出口,都可以乘景交车到织金洞的入口。

织金洞的游线长3.7公里,其余道路不对游客开放。出口的海拔高于入口,一路上有好几处要上大坡,一般要两小时。我觉得细看以三小时为宜。我本人因为怕误车,用了2小时15分钟,亦不算太局促。
织金洞里的主要看点:
三宝:霸王盔、灵芝树、银雨树
另有“九奇”,根本弄不清是哪9道景观,反正达到这水平的起码有大力神杯、倒挂琵琶、龙虎斗、雪压青松、浑圆天成、婆媳情深、福禄寿三星、海豚飞越、中流砥柱(千层宝塔)、擎天一线、古榕争辉、铁树开花、姐妹玉树、掌上明珠等十余处。
与贵州的另一些知名景点相比,织金洞显得不那么热门,晴朗的周日,游人并不如织,只是一般性地有点人气而已。它的热度肯定比不上梵净山与黄果树大瀑布,估计也不如荔波与兴义。

这一天的天气预报,在三四天前说是阴天,所以安排了室内的织金洞。实际上也是大晴天。
一般来说,织金洞要认真游览的话需要三小时左右。然而景区开门时间是8:30,而我在黔西站的发车时间是13:22。织金洞距黔西站45公里,因此在洞内呆到11:30不太现实。我决定一大早在景区门口等候,一开门就进去。后来在洞里呆了两小时十五分,不算很匆忙,可以认真地拍照,有些重点景观还可以换角度、曝光值多拍几张。
由于担心误车,头天晚上便从滴滴平台预约了11:40的快车去黔西站。
这一天早早起床,7:45便收拾好东西退房。把大背包寄存在民宿,不到8:00便到了织金洞的售票处门口。因为担心在织金洞的时间不够,所以有些紧张过度,导致一双袜子忘在了民宿。
《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的评委说在织金洞里两三个小时只是走马观花,呆上一天还差不多。这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因为洞内无食品出售,要自带干粮与足够的饮水,是个负担。专家们倒是有专人负责送食品。况且洞内的旅游厕所都是活动板房类型的,冲水无法保证,气味大得很。反正我经过旅游厕所即快步掠过。


在通往织金洞的路上看北边的远山。



在洞口等待时望远山:


一株盛开的樱花:



上图左为地质博物馆,右边售票处。在时间紧张之际,果断舍弃博物馆,直接去售票处 。

8:20开始买票。虽然我免门票,但是要买20元观光车票以及10元保险。


从售票处到洞口还有300米,最后要上一截台阶。
8:34检票口才开放。我一马当先,8:38到达洞口。工作人员问明我是游客,才打开洞内的灯。我是当天第一个进洞的游客。
10:53到达出口,用时两小时十五分钟。行程紧凑而不匆忙。

在洞口区域,必须下台阶才能到达洞内。一进去是迎宾大厅。



洞口一左一右两条石柱,被称为“双狮迎宾”。
“日月同辉”是一大一小两个天窗,左边较大的便是游人的入口 。



上图便是“大力神杯”,但有些牵强。其实像个戴着兜鍪的将领,中间的裂缝便是大嘴。或者像大白鲨张开大口。洞里此类造型尚多。
有一片石瀑布挺美观:


绕到“大力神杯”的另一面:


这个角度它更像鸡腿菇。在南方喀斯特洞穴,或各种山地,这样的石柱很常见。
其实前些年景区将它称为“蘑菇石”,这个厅叫“蘑菇厅”。后来心态变了,非要称“大力神杯”,以吸引观众,颇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
前方有更壮观的石瀑布:



琵琶宫是织金洞内部第一个比较大的洞厅。
前厅已是五颜六色:



最显眼的当然是琵琶形石柱:


景区特意给它安排了与旁边区域截然不同的桔红色灯光,实际上是“倒挂琵琶”形状。



一进去,便出现了成片的巨塔。
从入口到琵琶宫,都是我一马当先地游览。由于停留拍照时间耗点时间,从塔林宫起,我逐渐被后进洞的游客追上。


塔林宫面积大,石柱景观非常壮观。
这种可以称为“擎天柱”:


一连串的巨大石柱:


左文官、右武将:


按景区的说明,这一处叫“龙虎斗”。


上图中部的细长石柱是龙,右边山上一大坨是群虎。


上图是一群下山猛虎,张着血盆大口。下部的红色灯光渲染得恰到好处。

从另一面看众虎:




要斗的是虎嘴旁边一根细长的石柱:


细长=蛇=龙,这便是景区的命名思路。
除了钟乳石之外,此处开始展示灯光的风采:


颇有些火烧赤壁的意思。


不过,《中国国家地理》邀请的评审专家说织金洞的灯光过于偏暖色,甚至过于俗艳。这里就是典型。

还是这一批批姿态各异的石柱更有意思。


不知道上图这两根石柱算不算“龙虎斗”?的确有面对面斗个高下的意思。景区可能又命名为情侣一类。

这根像个巫师:



上图是一片青松。
最典型的是这两根:


这些钟乳石柱本来是乳白色的,景区为了说明这是“青松”,特意用青色灯光照射。

如果这样说的话,这些可以称为“雪松”:


景区叫它“圣诞树”。


“浑圆天成”有些抽象:


旁边有个姑娘说,这不就是红色的水母吗?我觉得游客的思路比景区管理者更清晰。
或者很像新娘的盖头。

这是另一片大厅:


有顶天立地的巨柱:


起初以为下图的人形石是“寿星”:


后来发现另有其物。


一位操贵州方言的中年女性说:“为什么是婆媳情深?怎么不叫母女情深’?”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
这一组石头主要看剪影。
近景特写:



上图这几块巨石是“福禄寿”三星。的确老态龙钟。


这里的大厅是冷色调。
这一面墙壁看起来很平整:



上图的石柱类似于现代钢筋水泥建筑里的承重墙,顶起了这一片洞厅。



苗岭大厅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洞厅。
有根兜鍪状的石柱:


肚子里像个火炉。

转到了兜鍪的另一面:


中间的火炉越发明显。


这根石柱的红色光用得恰到好处。

是一根孤立的大石柱:


海豚其实不是特别像,更加没有飞跃之感。
远处还有一只海豚:


旁边的洞穴深邃如海:


这一片便是南天门的入口。
这是另一只海豚:



上下这些看上去有些诡异的洞穴入口,令此处不负南天门的威名。


南天门:



前面斜坡是中天门:



上图的成双成对的石柱未获命名,可以来个兄弟情深之类的。
雪玉般的圆锥体:


据说又叫“织金葡萄园”,皆因体表全是葡萄状颗粒。
回望南天门一带如蓝色海洋般的洞厅:



上图金黄色的是“千层宝塔”,又叫“中流砥柱柱”,在这个角度看得很清楚,正好撑着洞顶。
“中流砥柱”的特写:


白玉圆锥已在下方:


蓝光凝结成诡异的光斑:



像个张嘴露出一条缝的巨兽:


斜上方有一批石瀑布:


下面的石柱如一个个巨人:


有的还抱团取暖。这一片以俯瞰的角度为最佳。


匕首一般的石笋:


被称作“玉笔生辉”。


匕首恶狠狠地直刺下方。


上图中部这根粗壮的石柱像个老态龙钟之人,在匕首的威逼下瑟瑟发抖,幸好后面伸出一只手将它抱紧。
从另一侧看擎天的“中流砥柱”:


在高外回望这一大片:



前面的阶梯越来越高:


这个洞里颇有些起伏。
绕到了张嘴怪兽的另一侧:



上方还有更壮观的石瀑:



前面进入灵霄殿范围。
一上来一大片石门帘:



很快,一根细长的石柱映入眼帘:


旁边的导游说这是“擎天一线”。

旁边是一大片帘子一般的石笋:


这一片石瀑布亦整齐划一:


别的洞穴有一处石瀑布便视若珍宝,但织金洞里的石瀑布数量众多,刚才这一片只是稀松平常。
走近“擎天一线:


它也撑到了洞顶,称为“擎天一线”也是合理的 。


灵霄殿里的景观亦五花八门:


景区公众号的VR实景中显示,此处有一景,名为“霸王鞭“,高8米。上图中部有一根细长的石柱,从其形态与高度而言,估计它就是霸王鞭。
竖琴状石钟乳:



上图绿色的有如榕树的须根,用绿光倒也合适。

到此处,游线刚刚过半,逐渐步入精华区域。
我也被许多游客追上,避开人拍照开始有难度。


接下来进入广寒宫洞厅。
众神相会:


皆因众石柱荟萃一堂。

这一处还有“佛祖说法”景观,取众石的剪影,一石如端坐说法的佛祖,另一批如同虔诚听讲的弟子。可惜我在现场没有注意观察,错失了。


绿色用以表现榕树正合适。

接下来是标志性景观“霸王盔”:


它是“织金洞三宝”之一。
对面有另一根使用红光予以强调的石柱:


这根石柱在别的洞穴往往会成为主打景观,但跟霸王盔相形见绌。
回头看古榕:


霸王盔与古榕挨得很近,可以同框:


换不同的角度与距离看霸王盔:


石柱不奇特,奇的是它正好长在“头盔”上,而这头盔又十分酷肖,这就格外难得了。因此将它列入“三宝”之中。


在小池塘的对岸远眺的效果最佳:


有倒影的加持,并且可以发现盔上的石柱其实有两根。


此处有摄影点,大的照片20元一张,带相框,在出口处取照片。

广寒宫里的主打景观是霸王盔,别的景观也有可观之处:




“江山多娇”指对面的大石壁上的石乳造型千奇百怪,如壁画一般。
厅内空旷处还有一批千奇百怪的石柱石芽。



上图这一批如同开花的铁树。
旁边有一株特出于众石花之上的孤松:


又有些像发射架上的长征火箭。



上下图这一批矮小的是石花。



“江山多娇”全貌:



这一片可能叫“织金选美”:


这里有一根以橙光强调的石柱,不知道是不是景区说的“大唐仕女”。很可能不是,但它得到特别的颜色,也是个主打景观。

下图这个可能是铁树的背面:


继续有大小石花争奇斗艳。




石花的远处是橙色的“大佛”:


这一片亦可称为“众神相会”:


高矮胖瘦各各不一的神仙们欢聚一堂。
换一个相反的角度看这批“神仙”:


逐渐远去的“江山多娇”大厅:



这一片可能是说明牌所指的“寂静群山”。



绕到了“神仙”们的另一侧:




灵芝山与“神秘大佛”同框:


“神秘大佛”是景区的命名。

“灵芝”独照:


“灵芝”是“织金洞三宝”之二。上图左部也有一根细长石柱,也有可能是景区说的”霸王鞭“。

“神秘大佛”卓尔不凡:


沙鸥说红色的“神秘大佛”像荔波小七孔“天钟洞”里的“天钟”,我感觉像新疆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的“神钟山”  ,反正都是天造神设的山。

可以回头看到“江山多娇”大厅:


又一批石柱石山:


可能是“寂静群山”的近景。
这一座尤其像大山:


这里也像大山:


这些更像大山:



神钟山也可以计算在群山之中。
神秘大佛对面有根顶天立地的石柱:


这也是顶天一柱:


峰回路转,这里又能看到早已告别的霸王盔一带:



“三级华盖”被突出显示为橙色,这个造型亦为奇特,难得是一连有三个。
与旁边的绿色石柱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华盖的华丽。


可能是螺旋树:


海马状石柱:



银雨宫又是一个大洞厅,以银雨树为最大看点。
前方石柱林立:



宫门口就有一批石柱:


类似海狮的石山:



银雨树是“织金洞三宝”的第三宝,以白光突出“银雨”之“银”,恰到好处。



银雨树经常占据C位:



银雨树侧后亦如山峦起伏:




上图左边较高的伞形石柱与右边蘑茹状石柱并驾并躯,相映成趣。


上图偏左的石山有如怒目圆睁的人。

雨伞型石柱:


其实旁边仍有不少小石柱:


银雨树依旧时时抢镜:


此处亦有摄影点,大照片20元一张。


回看银雨厅:


银雨树后面这一带被称为“十万大山”。
又一座钟形石柱:


“姐妹玉树”方向:



骷髅头似的石柱:


从另一个角度看石钟山:


显然,石钟山变成了一个斜眼歪嘴巨人。


它在狠狠瞪着对面的城堡状石柱,再往左便是“姐妹玉树”。
右边的石山群:


上图远处中部的高大石柱类似于国际象棋里的“象”。国际象棋的“象”,学名是“城堡”。这一处亦像城堡,或者教堂。


姐妹玉树紧紧相依,左边远处还有一根独立的石柱。


近看姐妹俩:



“谈今论古”就是姐妹左边的独立石柱:


景区非要说这跟石柱跟周围倒塌的石笋论道不已,这个名字有些牵强。




作为一根石独立石柱,它的颜值很耐看。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斜眼歪嘴巨人与“象”形城堡:




“飞鸟觅食”找不到,问了一个路过的讲解员,说在顶上,一般人看不到。
我赶快朝洞顶猛拍几张:



只拍到一些模糊的影子,但显然不是飞鸟。

下图其实也可以称为“姐妹玉树”或“兄弟树”:


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还有倒塌的石山:



公众号的VR实景说这一片是“织金的一天”,可能因为钟乳石姿态各异,涵盖了一天之中各种景色。


受到幽灵级别打光的石山:



这一丛圆柱形石笋集合被称为“掌中明珠”:


感觉名字与实景的契合度一般。
它东边有一片东倒西歪的岩石:


这里也有一批姿态不一的细长石柱:



不比前面的“姐妹玉树”“银雨树”差多少。


昂首挺立的钟乳石:


各种奇峰兀立于一旁:


来到了幽灵石的另一面:




这一片则以垂下的石幔为主。


前面要经过一段两三百米长的隧道,出来后是雷子洞。


雷子洞与主洞之间的通道被堵上了,近年来被人工打通。
主打暗蓝色:


表皮颗粒很粗大的石笋:




雷子洞拥有深深的峡谷:



回望雷子洞全貌:


这个洞也颇有一批石柱。

总结洞内的景观,的确如入宝山,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获得令人愉悦的游览感受的同时,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不管如何强调使用冷光而非暖光,不管如何设置警戒让游人不得直接接触石钟乳,这种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肯定会影响洞内的温度、湿度、气流方向等,导致钟乳石的发育速度受到明显的影响。也许它不会轰然倒塌,但日积月累的漫长影响必定存在。也许几百年后,织金洞、黄龙洞、芙蓉洞、腾龙洞、雪玉洞等将失去景观价值,届时只能期待有一些新的溶洞被发现。


在洞里呆了两个多小时,出来之后豁然开朗:


穿过200米左右的长廊,出口区有饮食服务点:



观光车乘坐点还有德克士炸鸡餐厅。
观光车是电瓶车,发车很快,大概只等一分钟。
三四分钟便开到了官寨乡的2、3号停车场。

在飞驰的电瓶车上看织金大峡谷一带:



西北方向六冲河上的大桥:


观光车三四分钟到达民宿所在的三号停车场。联系上司机,让他开进来接。11:25启程,比预定的11:40提前15分钟。

司机开得飞快,民宿到黔西站只用了35分钟,12:00便到了黔西站。我可以从容吃面、进站。
黔西站前的地下停车场:


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一应车等都要在此停靠下客。双桥客运站在以西500米处,那个方向有一批餐厅。
停车场旁边有个可以煮面的小店:


10元一碗,我吃了两碗。边上有一张桌子,两张凳子。
冒出地面,看看黔西的蓝天:


二楼候车室规模不大:


原来二楼还有个茶餐厅:


里面的饭或粉面多为20来块,方便乘客。
站北大片区域在围蔽施工:


13:22离开黔西站。
总结一下,在这次毕节之行之前,我已经六年没有去过贵州省了,上一次是2018年6月去黄果树大瀑布。也只有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这样的一流景观才能吸引我利用三天时间往返于广州与贵州省之间。其实上一次便优先考虑织金洞,只是那时候成贵快速铁路尚未建成,从贵阳到织金洞稍稍麻烦了一点。而沪昆高铁则已经通车,所以先选择了经过安顺西站前往黄果树瀑布。
六年没去过贵州省,而上一次乘动车在贵广快速客运专线上奔驰还是2019年1月从广州南往返于昆明南。时隔五年多,再一次看到广宁、怀集、贺州、钟山西、恭城、阳朔、桂林西、三江南、从江、榕江、都匀东、贵阳北等熟悉的站名从窗外掠过,如见故人,亲切依旧。
上午游了织金洞走一万步,下午坐了六小时,身体僵痛,连头都有点疼。那时我想如果改成商务座就好了。下车后在站台上走了几十米,立刻恢复得差不多。

这一片可能是“十万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