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姑嫂塔游记

作者:信乐林 显示图片

石狮姑嫂塔|找寻网红灯光栈道保姆攻略🧗‍♂️
💚石狮宝盖山顶雄踞着一座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石塔 作为泉州湾海岸上最高的航标塔 自创建以来 这座石塔便成为商船从台湾海峡进出泉州湾的导航标志 见证了10-14世纪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 这座凌霄独立的石塔 最初名为关锁塔 后名为万寿塔 闽南地区群众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侨 更习惯称之为“姑嫂塔”
💙名称的由来:相传石狮有一位青年名叫海生 告别新婚的妻子和年幼的妹妹 漂洋过海 约定三年后 一定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 三年中 姑嫂二人每天登上万寿塔 眺望远处 盼望亲人平安归来 转眼间到了约定归来的期限 青年乘船返回泉州港的途中 不幸遭遇狂风恶浪 船毁人亡 可怜的姑嫂却依然站立万寿塔上 等待了一天又一天 最终积思成疾 双双离世 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凄美的故事 将万寿塔称为“姑嫂塔” 希望这座用生命凝望的宝塔成为海外游子回乡的引路导航塔
💜P8:花海谷有两条路线爬上姑嫂塔 从花海谷停车场(体育公园对面这个停车场)走上去首先会遇到壁上🈶️“福”字这一条 如图箭头所示进去往上爬
💛P9:花海谷里分左右两条环谷路线 往左手边靠公路这条一直走到花海谷中段就会遇到土地公宫 往宫里正对面穿过廊道 就来到了宽阔的广场 然后根据箭头指示进去 抬头就能看见网红灯光栈道了 如果你选择往右边线路走 就会直接经过宽阔的广场 而不会经过土地公宫 那就直接箭头方向拐进去就好了
🧡因很多人都是首次来到花海谷与姑嫂塔 又都是冲灯光栈道打卡而来 如果找不到就会很扫兴 明明抬头就是近在咫尺眼前 所以就制定了图文攻略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不迷路 祝大家玩得愉快 谢谢🙏
⚠️友情提示:女生爬山最好选择舒适的鞋子 因为山陡 高跟鞋不好走路 还有山上风很大 穿裙子会有诸多不便🙅🏻‍♂️




姑嫂塔传说的来历主要有两种版本:

一种版本中,一家三口生活清苦,有一年大旱,五谷无收,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跟着同乡到南洋去谋生。然而,阿兄去了南洋后几年没有回家乡,也没有寄来一封信。姑嫂两人非常思念阿兄,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大海,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扛来石头,堆迭起来,年久月深,成为一个高高的站台,她们站在石台上,踮起脚尖,不停地看啊盼啊,可是一月过了又一月,一年过了又一年,阿兄还是没有回来。有一天,姑嫂俩看到孩子们在放风筝,心想,可以写封信,把它绑在风筝上,让风筝随风飘到南洋去。可是放风筝得有风筝绳索。于是姑嫂俩就剪下自己长长的头发搓成风筝的绳子。这系上家信的风筝飘到南洋上空落了下来。系在风筝上的家信被番客们捡到,辗转传到阿兄的手里。原来阿兄到了南洋后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出路。

另一种版本中,有一户农家,父母过世后,兄妹两相依为命。有一年大旱,天不下雨,五谷无收。阿兄只好和妻子、妹妹商量着一起去南洋谋生。然而阿兄去了南洋之后却音讯全无。姑嫂俩十分思念阿兄,决定为他写一封信,绑在风筝上,希望它能飘到南洋去。但是放风筝需要风筝绳索,姑嫂俩便剪下自己的长发搓成绳子。信写好后绑在风筝上,放飞了出去。但是她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根用头发搓成的绳子非常结实,把风筝拉得直直的。风筝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才落下来。当番客们发现风筝上的信时,他们辗转将这封信传给了阿兄。原来阿兄到了南洋后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出路。

以上两种版本的故事虽然略有不同,但都同样凄美动人。传说中姑嫂塔的来历还有许多其他版本,但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对家人团聚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姑嫂塔传说在泉州民间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不仅是泉州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泉州人民对于家人团聚和幸福生活的追求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这个传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是人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同时,这个传说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这些价值观不仅在泉州地区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承,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

此外,姑嫂塔传说还被视为泉州民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对于推动泉州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加强了对姑嫂塔传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这个传说也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撑。许多游客和研究者慕名来到石狮市参观姑嫂塔和相关的文化遗址,了解这个传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也为传承和弘扬泉州地区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