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从前,对抗遗忘,慢慢回忆,写给自已的游记。
2023年冬天,榆林神木之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城南65公里处的贺家川镇。据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前有天然狮子石,甘霖地、复有仙桥,绝似天台,故名”。天台山海拔约500米,挺拔俊秀,北连数百里群山,南延五里,是窟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东面陡峭的山崖下是汹涌澎湃的黄河,西面滚滚的窟野河水由北向南擦山脚而过。(天台山没有门票)
出发时间,2023年11月1日。
(接府州城篇)府谷至神木73公里,在府谷汽车客运站有商务小车前往神木,票价40元,滚动发车,客满即走。11点到达神木汽车站,住车站附近正悦宾馆,住一晚100元,一般(疫情过后感觉这里的酒店业很颓废)。
计划今天在神木市游览二郎山,明天去天台山。刚才在客运站了解去贺家川镇在神木南关汽车站有车去,于是入住后打车前往南关客运站了解,结果到达后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汽车站,只是在这里有个贺家川镇的大叔在走这条线,拼车每人30元,包车120元(单程)。刚好有个男青年回贺家川镇,如果这时一同前往就算拼车,如果返回时只有我们二人就算包车。想想明天去不如现在去,于是上车前往神木天台山,明天再游神木市的二郎山。
天台山位于神木市贺家川镇,屹立于黄河与窟野河的交汇处,山高险峻,巍峨挺拔。而天台山崇峰寺及庙群区就分布在天台山的脊樑上。前山为崇峰寺,以佛教文化为主;后山为天台诸神殿,以道教文化为主。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佛道相容。据碑文记载,崇峰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天台诸神殿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
男青年在贺家川镇下车,我们13:30分到达天台山,本应在山腰停车处开始沿大斜坡登山,但司机可能不想等我们太久,说半小时就游览完,于是直接沿陡坡开车送我们到山顶最后的地方。
后山为天台诸神殿,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与前山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历史悠久,是享誉塞上的一方宗教圣地。
天台山后山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这座庙宇山门面阔三间,斗拱密集堆叠,檐脊两侧二龙飞舞昂首,脊的中央置小庙宇三座,小庙宇左右置有小道士各一尊,斜脊两边又各有一龙。由于直面阳光,额匾已退色,略显斑驳,但额匾金色龙凤围边,蓝底金字为“道法自然”,左右二龙相伴仍清晰可见。山门两侧二楼相拥,重檐高翘,整座山门虽然历经沧桑,颜色暗淡,但它威武霸气的雄姿仍在。
进入山门回望,门楼更加厚重,斗拱密集,飞檐翘角,内额匾金色龙凤围边,蓝底金字为“神威有赫”。左右有金色凤皇相伴,内为阴面,斗拱颜色略显鲜艳,换个角度,这座山门特别奇特,非常隆重。
庙宇内道教人物与天花上的道教符号颜色鲜艳,壁画人物形象生动。
这座庙宇曾经是刘志丹渡河作战指挥部旧址。
在寺院内有座小楼墙上有个似人写成的“悟”字,并有对联一对,右边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左边为“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横批为“阿弥陀佛”。在悟字右边有四行细字“岁月沧桑变无穷,人生坎坷细悟省。祸福无门惟自招,恩果报应最公平”。而小楼的另一面是写着某某弟子叩上。
文昌楼,高台上二层重檐,看似简单,但建筑风格独特。
在寺庙的东面和西面崖边,有钟楼、鼓楼各一座。
长约2公里的天台山古建筑群,最南端是高耸的山门,有数十米石洞,洞内有石阶二百余级,洞上有仿明隶石刻“南天门”三个大字。由山门石洞向北建有庙宇九层。我们是由北往南,来到天台山“南天门”。
在南天门的高处往南眺望,一条山脊似卧龙直奔黄河。
从南天门下山,路过造型奇特的山崖,向龙脊走去。
回望石崖上的寺庙,回望陡峭的山势,“风景这边独好”。
在悬崖俯瞰西面,贺家川镇在窟野河的怀抱中,窟野河在神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形,滋养着这一方百姓。
由崇峰南秀牌坊走进“龙脊”,刘志丹东渡纪念碑就屹立在这里。天台山不仅有壮丽的景观,更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刘志丹渡河东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入牌坊,迎面便是刘志丹纪念馆。
沿龙脊向南走,滔滔黄河在天台山脚下奔流,对岸,山西苍茫的大地在眼前铺展。回望刚才游览的寺庙群,高高耸立在孤峰之上。
前山的崇峰寺位于刘志丹纪念馆之后方,创建于北魏元宏太和年间,后经历代增置、修葺,逐渐形成宏大规模,成为佛教圣地。有庙宇脊顶有裂纹,有准备塌陷的迹象。
走过玻璃栈道,走过窄小的山脊,到达“龙脊”最南端。
这里孤峰高耸,峰脊庙宇连连由北向南蜿蜒前伸,如卧龙将黄河与窟野河相隔,势若腾龙入海,气势磅礴。
站在天台山的最南端俯瞰,左边是汹涌澎湃的黄河,右边是温婉的窟野河,窟野河在山丘的阻挡下绕了一个S形的大拐弯才与黄河交汇,沿黄公路与黄河并肩前行,逆光下的窟野河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走进黄河的怀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山揽秦晋,二水锁烟霞”的壮美奇景。
崇峰山上,屹立着千姿百态的红色砂岩,在垂直的砂岩表面,有文人墨客留下了“崇峰”的题刻,我们从这里开始下山。崇峰东面陡崖直面黄河,石头堆叠的悬崖上是厚厚的砂岩层,这是千百年来沉积的印记,河水的切割造就了陡岩高耸,而西面的陡崖直面窟野河,直面西北风,红色沙岩迎风耸立,历经亿万年的风雨侵蚀,雕啄出形态各异的风蚀地貌。
蜂窝状、情侣石、面目狰狞石,怪石嶙峋,千姿百态。
仰望,玻璃栈道架在砂岩顶的两端,而另一座岩壁上有一只小狮子正向下张望,栩栩如生。
继续前行,岩壁上的题刻越发精彩,“美在自然”,“秦晋锁钥”,“崇峰南秀”,“神妙”等题刻妙不可言。
我们参观游览接近2个小时,怕司机等我们,急急向山腰停车场走去,只见小车不见司机,原来司机正在刘志丹纪念馆参观兴趣正浓,于是我们也继续参观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大约17:30分返回到神木,我们在神木汽车站下车。明天早上在神木市,参观游览“二郎山”,中午坐班车前往榆林市,下午参观榆林古城。
写于2024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