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从前,对抗遗忘,慢慢回忆,写给自己的游记。
2023年冬天,偏关县,老牛湾村。
偏关,为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东于神池县、朔州市毗邻。县境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8公里,全县总面积1685.4平方公里。
出发时间,2023年10月29日。
交通信息(接朔州古城篇)
朔州至偏关109公里,从朔州汽车客运站出发,坐上午8:40分的班车至偏关,票价40元,车程约2小时。提前和司机沟通,要去偏关县太虎坡广场,司机会在转入偏关客运站的路囗停车,然后转偏关2路公交车,前往太虎坡广场,这里有前往老牛湾的交通车停靠,每天只有一班,14点准时发车。
11:10分在文化广场站下车,找到停靠在太虎坡广场旁,太府农贸市场牌坊前的老牛湾交通车,把行李放车上,然后坐偏关2路去参观文笔塔、偏头关城楼、烽火台等景点。
偏关县旅游地图。
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空心砖塔。位于偏关县城之东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原为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
11:30分到达文笔塔公园。文笔塔现已成为偏关的象征,政府为了塑造边寨古城,文笔塔现已成为文笔塔公园的一部分,公园依山势而建,480个阶梯一气攀登,直达文笔塔,气势恢宏。
文笔塔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文笔塔风雨侵蚀严重,新中国建立后,偏关人民又重修宝塔。
拾级而上,蓦然回首,偏关县城静卧山间,远眺前方连棉群山,清晰可见一座屹立在山脊的关楼,再远一些还看见烽火台。历史上偏关是一个军事重地,地里位置独特,历来战火纷飞,在这里可见一斑。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故名偏头。现存关城为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所建,明宣德、天顺、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庆年间均有修缮。
参观完文笔塔,走下长长的阶梯,过对面马路,穿过大街,抄近路来到黄河大街向右直行不多远,在中央大街,“偏头关”城楼巍然屹立,与城墙并肩,构成护右偏关的城堡。和平年代,偏头关城楼下,村民自由市场体现了人民生活的安逸。
我们也在偏头关门楼外买了甜甜的大枣和新鲜的橙子。走进偏头关,一直走到尽头,12:30分,返回到太虎坡文化广场,迎面是五楼六柱的宽阔牌坊,正中额匾为《钟灵毓秀》,意为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至此,偏关县参观完毕。在太虎坡古戏台傍有洗手间,在古戏台后面有吃饭的地方。
在14点前返回到老牛湾交通车上,14点准时发车。偏关县至老牛湾58公里,车费20元。驶出偏关县,一路向北,红色交通车在山岭之间迂回盘旋,车窗外,雄伟的万家寨水库在眼前铺展,奔腾的黄河在嵩山峻岭之间蜿蜒流淌,碧绿如玉。15:05分到达万家寨镇。
其实这部交通车就是一部快递车,全车堆满货物邮件,到了万家寨镇一超市前全部卸货,车上乘客共有7人,前往老牛湾镇三人,其余四人在万家寨镇下车了。我们三人也下车,换乘一辆小面包车,继续驶向老牛湾村。
15:40分到达老牛湾村,司机直接把车开进鸿运来农庄庭院,庭院晒满一地金黄色的玉米,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和蔼可亲大姐,每天80元,看房间干净整洁,我们就住下了。
山西老牛湾村位于忻州偏关县境内,北临内蒙古呼和告特市清水河县,西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郊区,是滔滔黄河流入山西省境内的第一个村落,由此被人们称为“黄河入晋第一村”。
整理好内务,去老牛湾景区看看,景区在民宿后面大斜坡下,村庄非常安静,也没遇到游客,路上遇到放羊的大叔,与他聊了一会儿,肥肥的羊儿只顾低头吃草。
约17点,来到景区售票处,门票100元,60岁半票,65岁免票,有效期2天。步入景区,黄叶散落一地,游览图左边写着“老牛湾,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
继续向黄河走去,蓦然抬头,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赫然在目,一条巨龙直抵黄河岸边,其中敌楼清晰可见。隔黄河相望,对面是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段长城,我们站着的地方,是黄河入晋第一湾。夜幕很快降临,先返回民宿,明天继续老牛湾景区的游览。
据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老牛湾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属新石器的仰韶文化。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起点,黄河南下在此回环转折,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弯环,民间相传,古代黄河泛滥,太上老君牵着牛犁地让大水改道,当青牛看见明灯山上亘古不灭的明灯时,受惊转头,在大地上犁岀这道神奇的大湾,神奇的传说为老牛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实际上是受黄河水流侵蚀和风蚀双重作用形成的曲流。弧形峡谷以优美的曲线吸引着四方游客,这是独特的自然景观,融汇了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共同绘就了河声岳色的壮美。
出发时间,2023年10月30日。
早上在民宿吃过早餐,并没有急着进景区,而是在景区对上找个高位置,腑瞰老牛湾全景。
登高望远,历史的篇章在这里书写,引“黄入晋”工程和万家寨水电站的兴建,使老牛湾变成了“高峡出平湖,碧水照青山”。
在老牛湾的山坡,这个艺术造型帮了大忙,站在这里,北望清水河长城,西望鄂尔多斯垂直于黄河的悬崖,还可遥望老牛湾景区。
9:45分,进入老牛湾景区。景区门楼简朴,额匾为“老牛湾堡”。
老牛湾古村位于老牛湾景区内,三面环河,四围峡谷峭壁,村中民居因地就势,错落有致。村中有窑洞式院落60余座,房屋200余间,其建筑材料、生活器物就地取材皆为石质。有石板街、石板屋、石窑、石坑、石碾、石臼、石锁等,旅游界将老牛湾古村誉为“石头民俗博物馆”。
进入景区,先参观左边山坡上的老牛湾古村。
窑洞民居,榨油坊。
造型独特的石头房子及石板街。
窑洞院落为清末民初荣泰祥商号旧址,是老牛湾郭姓家族创办经营。魏家大院是清代老牛湾首富魏氏家族的院落。魏家靠运河摆度起家,其后裔筹资置业、开办商铺,直至发展到拥有八十多员工的大掌柜,成为全村首富。
老牛湾堡是明长城山西段的重要关隘。周长五百六十多米,外墙用石块砌成。有城门洞和瓮城。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崇贞九年(1636年)包砖加固。古堡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长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堡内原有建筑大部分已毁,现存照壁、真武庙、关帝庙、观音庙及旗杆基座等。
城门外有碑刻一座,记录重修时的信息,还镌刻有镇守此堡的文官、武将等官职及姓名。
老牛湾堡在明代是偏关防御的前哨,明史记载老牛湾“夏守边而冬守河即为寇卫”。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曾有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参观完老牛湾堡,沿西临黄河边,我们来到“黄河入晋第一湾”,这里“高峡出平湖,碧水照青山”,蓝天白云,祖国河山壮美,我们要留住美好的时光。
继续沿西转向北,雄伟的老牛湾墩展现在眼前。老牛湾墩位于老牛湾堡北侧,为砖石空心城楼,是古堡中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南门额匾刻有“老牛湾墩”四个大字,并有题头和署款,上写“万历岁丁丑夏”,即明万历25年(公元1597年)。老牛湾墩又名望河楼,护水楼。墩高22米,上建有垛口和楼橹。墩内有供士兵上下的绳梯和通道。用它瞭望来自黄河的敌情,点燃狼烟向东、南两边长城传递信息。被称为“天下第一墩”。
在老牛湾墩隔黄河相望,对面是内蒙古呼和浩特最南端的清水河县,长城沿山岭直抵黄河河岸,雄伟的万里长城在此与黄河交汇。老牛湾是母亲黄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站,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这里的石灰岩峭壁怪石嶙峋,犬牙交错。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两条巨龙携手飞舞,书写着壮丽的历史篇章。
原路返回,前往老牛湾古码头。古老的阶梯连接黄河,这里曾经是老牛湾古村经商摆渡的码头,是往来内蒙古与晋北的水路交通,现在成为船游码头。我们也和黄河握手。黄河水在这里并不浑浊,而是碧波荡漾,碧水照青山。
走上古码头,回望老牛湾残存的夯土长城和石崖长城,路过石垒的烽火台,来到老牛湾古驿站,结速老牛湾景区的参观游览。
走出景区,在路边发现了1986年立的老牛湾段“明长城遗址”石碑一通。
沿黄河向南徒步,换个角度隔黄河相望,内蒙古清水河县“老牛饮水”奇观在这里清晰可见,真是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碧绿的黄河在高峡之上温婉美丽。
继续向南,对岸清水河段黄河景区栈道沿山势在悬崖上起伏铺展,再往后,一排排窑洞式楼房依山势而建,苍凉的黄土高原分布在内蒙古的大地上,圆形的烽火台屹立在老牛湾村垂直于黄河的悬崖上,诉说着过往的历史。有机会去内蒙清水河县,在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换个角度看过来,看巍峨的老牛湾墩,看不一样的老牛湾堡。
在老牛湾村段黄河悬崖边,分布着多个烽火台,有圆型、有方型,曾经的烽火印记已成历史,给当下的我们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15:20分,返回到鸿运来农庄,这里庭院宽阔,干燥风大,是洗衣晾晒的好地方,于是把该洗的衣服都洗了。晚饭在本农庄吃土豆清炖羊肉,非常纯正美味。
今晚提早打电话约好老牛湾交通车司机明天来接我们返偏关。他将直接来到鸿运来农庄接我们,车票仍然每人20元,早上7点准时出发,每天只此一趟。
明天将离开老牛湾村返回偏关,在偏关客运站坐班车至河曲,从河曲转车至保德。从山西保德县过“黄河大桥”走进陕西北部府谷县,开始陕西北部的旅行。下一站,陕西府谷县,看黄河岸边石崖上的“千佛洞”、参观千年府州古城。
写于2024年4月3日。
如何到达老牛湾村
老牛湾村是偏关县老牛湾镇下辖村,是母亲黄河入晋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