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一日游的设定是:龙门浩、长江索道、云端之眼。
这三处的间隔距离就是长江两岸,可以有很多种组合方式。
我们在订索道票的时候,没有买到北岸进的票,所以就先下地铁6号线小什字站,一站到上新街2号口出,直接往后转,沿着街边就能看到有个叫做“龙门浩月”的入口,进去就是龙门浩。
沿着主干道一路往下,最后到江边出,正好把龙门浩走完。
然后继续沿着江边道路往南,很快就会看到长江索道南入口。
这里先要拿号,结果已经排到两小时后了,附近先吃午饭。
下午从南索道进,北索道出,沿路标走几分钟就到云端之眼电梯口。
衔接很紧凑的行程,除了等索道费时间。
如果买的是北索道,应该一早就去拿号。
游览价值:
这是一处已经成型成规模的立体老街,值得一游。
拍摄价值:
有很多不同的前后景组合入框形式,有兴趣有时间的可以多加探索。
龙门浩老街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域——南滨路中段,占地三百余亩,共计十八万平方米,历史悠久、上述千年、遗迹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由两百多幢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其中包含了18栋优秀历史文物建筑,是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是一座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备了现代时尚元素的老街。
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异彩纷呈。
目前龙门浩地区遗存了原海关别墅、立德乐洋行、卜内门洋行等开埠时期的历史遗迹。
重庆很多地名,都是按地貌特征来取的,诸如坪、坝、坡、湾、岩、坎等等。其中一些地貌名称,却又是重庆特有的,外地人往往弄不明白其意思,如碚、沱等,浩也是一个。最著名的是龙门浩,以及由龙门浩引申出来的上浩、下浩。
浩本来是指水广大的意思。但重庆人所说的浩,却是指江边被碛石隔开的水域。
如果说沱是江湾往往宽阔,那么浩就是一条长长的往往又不宽的水域。
龙门浩在南岸长江里,一条数公里长的碛石从瓦厂湾延伸到野猫溪,中间不知何故又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浩口。浩里水势平缓,波浪不惊,除特枯水位外,水也较深,适合停船。当涂山上升起明月,倒映在浩中,于是便形成“龙门浩月”的美景,成为古代巴渝八大美景之一。
2017年老街启动了保护与修缮工作,极具匠心的打造。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修旧如旧,业态布局也是以历史文化特性为原则,配置了以西式业态与文化艺术为主导的业态结构。
龙门浩老街,是最具山城特色的老街旧巷,上下近50米的落差,感受属于重庆的“爬坡上坎”,青砖黛瓦、层层叠叠、青石甬道、烟雨骑楼、中西融合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厚重的文化记忆,赋予了每一栋建筑物不同的格调和品味。青山、绿水、古树、宅院,老街旧巷,漫步龙门浩,穿越在历史的时空中,聆听觉林寺的晨钟暮鼓,眺望长江落日的彩霞纷飞。烟波逐浪千秋事,半江烟雨半江城。
漫步龙门浩:
看得见消逝的历史,
摸得着建筑的质感,
闻得到久违的味道,
唤得醒沉睡的记忆。
游览价值:
说句实在的,体验效果的确没有什么,价格又过高,还得等很长时间,不值。
这里只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
如果时间紧,就到一下外围,拍张照就可以了。
拍摄价值:
如果能在索道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录一下整个过程还是可以的,我没站到那个好位置。
长江索道:位于中国重庆市,往返于渝中区的新华路和南岸区的上新街,于1986年3月20日动工兴建,于1987年10月24日竣工开通运营。
长江索道连通重庆渝中区和南岸区,景区由渝中城史文化区、长江空中观光区、南岸影视文化区三部分组成,面积9.8平方千米。
长江索道全长1166米,运行速度6米/秒,单程运行时间4分30秒,最大载客量65人,日运客量1.05万人次。当然现在的运输人次应该只有游客了。
游览价值:
不得不说,这种在露天空间里的360度上帝视角极度震撼。
有时间,不嫌门票贵的人,值得尝试。
拍摄价值:
因为市区全区域不能放无人机,那么要拍摄全区域的空中角度,这里非常理想。
最能拍出悬空感的位置应该是在上下楼梯的拐角处。
云端之眼观景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201号联合国际写字楼67楼。
可以360度俯瞰整个重庆景色,无死角俯瞰重庆森林全景,纵览两江四岸风景。
这里距北京1748公里,距南京1479公里,距海口1406公里,距武汉925公里,距西安705公里。
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风景因高度而不同,无限风光在高空。
白天,抬头浩瀚蓝天,俯首楼宇连绵;夜晚,头顶星光灿烂,脚下万家灯火,带给游客天空之城“天行者”的独特观感体验。
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等到夜晚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