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境,毅然回师南下,冲进了惊心动魄的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流动,分陕西山西两省,在潼关这个地方与渭河交汇,又毅然转向东流去,从潼关到三门峡,黄河两岸分属山西的运城市与河南的三门峡市,这里自古就是交通要道,虽途径多次都不曾在此区域围绕着母亲河做深度旅游,3月20日天气晴好,开始运城市和三门峡市的沿黄深度游。
第一天:早从西安出发,途径潼关,过风陵渡黄河大桥,直接到运城市芮城县吃中午餐,游览永乐宫(4A景区)和大禹渡(4A景区),游记详见《黄河中游潼关到三门峡段游之永乐宫》和《黄河中游潼关到三门峡段游之大禹渡》,宿芮城县
第二天:从芮城县城出发,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到圣天湖湿地公园(4A景区)游览,驱车到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4A景区)游览,游记详见《黄河中游潼关到三门峡段游之函谷关》,宿灵宝市
第三天:从灵宝市出发到三门峡市,游览庙底沟遗址公园和庙底沟博物馆,游览虢国博物馆,在市区用过午餐,游览三门峡大坝(3A景区),游记详见《黄河中游潼关到三门峡段游之三门峡大桥》,宿三门峡市
第四天:游览虢国博物馆对面的黄河公园(4A景区),沿着公园内的沿黄路驱车慢行游览黄河,出天鹅湖湿地公园后在三门峡西上连霍高速,在秦东下高速,游览潼关金三角黄河水利风景区(潼关古渡景区,和潼关古城为一个景区,4A景区),游记详见《黄河中游潼关到三门峡段游之潼关古渡》,在此品尝老白家黄河鲶鱼汤,驱车回西安。
大禹渡位于芮城县城东南10公里多的神柏峪。相传大禹治水时,休息于柏树之下俯察河势,并乘船东下,凿开三门,导河入海。后人将此树称为神柏,并建庙以祀,其地则称“大禹渡”。为黄河渡口之一,黄河在这里从晋豫峡谷中穿过,景色壮美。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从渡口把黄河水提升至214米高的神柏处,解决芮城县的引黄灌溉问题。因此大禹渡景区就有上下两个入口。一个为上入口,从神柏树到电灌站从上向下游览,另一个入口在黄河边的电灌站泵房,从下向上游览,不过垂直距离(海拔差)只有214米。
大禹渡上端入口,下图为景区导游图
从上入口进入,首先就看到禹王殿和神柏树
在神柏树前立有一块石刻,上书“龙头神柏”
位于二级扬水站管道顶端,雄姿伟岸,是大禹渡的标志。树高14.6米,胸径1.53米,腰围5米之许,投影面积273平方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传说古时大禹治水曾在此拴马、憩息,故被人们称为“神柏”。在神柏下翘首远望,滚滚黄水迎面扑来,游船往来荡漾,诗情画意跃然大河之上
从神柏处看到的大禹渡二级灌溉工程全貌
在神柏树的东边有两块石碑
三清殿的东边建有玻璃滑道,在此可以滑向下端状元桥广场处
106节滴水台阶(走在台阶上能听见滴水声)
禹王庙山门
禹王庙山门。禹王庙依山而建,进入山门,登上106节滴水台阶,建有三清殿,在往上爬也有好几十的台阶,就到了顶端禹王殿。我们从上面朝下游览,就是下台阶,到达山门就是出了禹王庙。
往下走,看到高处的玻璃滑道
滑道下端,近在状元桥广场
吊桥----状元桥,根据当地民间传说而修建
在状元桥的另一端拍照状元桥
千仙洞
大禹像置于望岳亭东的平台上,整个像高12.33米,用中条山青石175方拼雕而成。
雕造大禹像纪念碑亭,碑文如下:
这些柏树都是神柏的子孙树
沉砂池
沉沙池东南方建有望岳亭,为仿古建筑,六角玲珑,拱式在花板上龙凤相戏,举目西眺,华岳在望,故取名望岳亭。
气垫船及渡口
沉沙池边的青石栏杆,刻有歌谣、诗词
一级扬水进水闸
进水水闸,黄河水通过一级扬水后从此进入沉砂池
沉砂池
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分两级扬水,提水为八个流量,总扬程为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够根据水位涨落升降而上下滑动。
定河神母雕像
二级泵站及扬程水管
天书
经过沉砂池的水,流入二级泵站
净化后的黄河水,清泉
遥看大禹渡沉砂池和波浪翻滚的黄河
从上端入口游览到下端泵站,已经下午6点半了,景区电瓶车已下班(6点下班),我们的座驾在上端入口停车场,只能原路返回从下端到上端入口,如果从景区外走的话,距离很远,不坐电瓶车可能还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