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景点@绍兴游(之二): 东湖 沈园 五泄 大禹陵 柯岩

作者:行者老尚 显示图片

绍兴诸多景点24年3月31日前免门票。作为景点免门票的倡导者与支持者,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于是,赶在截止日期前,再次来到美丽的绍兴。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绍兴了。尽管这次就住在鲁迅故居旁,也从先生故居前路过几次,但没有详细地参观每一个地方,所以,本游记暂不便写先生故居了。

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感谢鲁迅先生当年在国人彷徨中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自尊、自强,为着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独立而奋斗!

本次旅行,第一天参观东湖、沈园;第二天参观五泄风景区和大禹陵风景区;第三天参观柯岩风景区。

应该说,几个景区各有特色,本人更喜欢五泄风景区的自然天成和大禹陵的厚重历史。东湖号称与杭州西湖和嘉兴南湖同名,但其规模则完全与后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小了些。沈园本来也只是个私人庭院,规模也比较小,与苏州园林比,稍少了点精致;但其凄婉的爱情故事,让游客们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诗人的心痛。柯岩风景区规模比较大,鉴湖的景色也非常美,是休闲的好去处。

各个景点的大约游览时间

景点                        游览时间
--------------------------------------------------------------------------
东湖                        1~1.5小时
沈园                        0.5~1小时
五泄                        3~5小时
大禹陵                    3~5小时
柯岩                        3~5小时

住宿:654元
高速:约200元
油费:约380元(约540公里)
停车:40元
餐费:880元
船票:60元
修车:150元(车胎被扎了三个3~5厘米的长钉
门票:免费(比之平时,共节省795元;人均265元,相当于其它费用的1/3强(坏笑))
购物:160
------------------------------
总费用:约2700元
==============================================
人均:约740元(不算购物费、修车费;仅计算旅行直接费用)

东湖紧靠东郊,离市中心4公里左右,景点不大。慢慢悠悠游玩全程一个半小时。



与大多数江南园林一样,进门后是小桥流水。


春天来了,柳树绿芽已经饱满起来。


小桥、流水、人家,一副美妙的江南景色。



进的园子,小山峭壁下一些绍兴特有的乌篷船。乌篷船票价很贵,每人40元,且单程。


沿着一个标有“核心景区”的指示,进到一个小园区。

再过一个小亭子,有一个爬山的石阶。


峭壁被常年冲刷留下的痕迹,有些大色块抽象画的味道。


上山的路不够平整,且感觉缺少维护。


沿着石阶往上爬,爬过一半时,发现路实在是让人失望😞难道平时收费几十元,不能好好维护一下吗?突然感觉,来这里不值得。




一刻钟左右,便可到达山顶:实际上山高估计约十层楼。很小的。

山顶有一小片茶园。还是初春的缘故,茶叶新芽还未露出,还是冬天的颜色。


翻过茶园便马上下山了,下山路上有些毛竹。江浙沪皖一带的山上,多有毛竹的。


下山的半路上,在山的北麓,从上俯瞰下面的小湖,景致倒是漂亮起来。



从这里便结束爬山过程了,底部有条小船,摆渡游客到北岸的步道。小船免费。


下到山底,是公园的最东面。

湖的南面是峭壁,北面沿着院墙是一条比较规整的石板路。这里才是景区的“核心”地段:景色倒也不错。



峭壁不怎么高,大约有二三十米?或者四五十米?


从北面石板路,过一座桥,可以到了湖中间,湖中间靠近峭壁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有些类似西湖中间的苏堤。在这条路上,更近距离欣赏峭壁的容貌。


中间有个小亭子


因为靠近峭壁,可以观摩到一些石刻。

字不错,只是前两个字没有认出是什么;学识渊博的朋友方便的话,请告知一声


峭壁原是浅颜色的,近于白,经过长时间雨水及山水的冲洗或浸染,倒有些抽象派现代画的风格。


还是有游客喜欢乘一下绍兴特有的乌篷船的。只是船票贵了些:全长大约有二三百米,40元。


从船上看到的景色视角不同,自然会另一番体验了......


“苏堤”尽头有座小型假山




说是秦皇来过?



春天,花开了,衬托着湖水,鲜艳而分明。


湖北面石板路上,有棵神奇的树,从一个枯树墩里面长出来;倒也有趣。



观峭壁时,总感觉不可能是自然现成,有些像采石场改建。石上青苔也不明显,感觉时间不怎么长。

果不其然,有块石碑给予说明了。


景区不大,全程大约一个半小时,还包括爬山。爬山的人不怎么多。如果不爬山,再坐乌篷船到湖东端,步行回来,一小时足矣。

东湖自我介绍说,与西湖和南湖同称为浙江三大明湖,个人感觉有些牵强,高攀了:大小上,大约西湖的捌十分之一(网络数据:西湖6.38平方公里;东湖8.13万平方米)。

不过,写本游记时,又稍微参考了下百度百科的介绍,东湖还真有秦始皇来过的:
历史沿革:
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地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
汉代,民工相继在箬篑山凿山取石。
隋代时,越国公杨素修越城,大举开山取石。
汉代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搬走了半座青山,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劳动者取石还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甚至四五十米处,后不断开采形成了长约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
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东湖。
抗日战争时,绍兴沦陷,园林多有毁损。战后经多年整修与改造,恢复原状。原陶社被日伪所毁,1982年,重建于湖西首,周谷城为陶社题匾。

一直想到沈园看看,只为穿越时空,体味当年陆游与唐婉那凄婉的爱情。

那篇传唱了近千年的《钗头凤》,不知虐煞了多少爱情坎坷的人们的心。

北门前的牌坊,是现代的。


门口的一个小石雕


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假山,有些气势!


左面长廊上,挂满的是许愿的信男靓女们的美好愿望。


亭台楼榭,是江南园林的标志性风格;如果是6、7月份,荷花绽放,便是另一番美景了......



《钗头凤》题壁。不知道是不是当年陆游题词原壁。

墙的东端有些残破,不清楚为什么不修整。

当年唐婉看到陆游的题壁,凄然地和了一词,想必是撕心裂肺的;不久,便溘然长逝。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邂逅,不知道女主人公是不是能长寿?已经无法回到从前呀。剩下的只有痛心与世人的惋惜。

这多少对赵士程有些不公......


钗头凤·红酥手
【南宋】陆游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南宋】唐婉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唉,读来总是让人不禁眼泪婆娑......(写着写着,俺又落泪了......真的禁不住的......;很多人用现代的眼光说陆游是“渣男”,这个是不对的;那个年代,能冲破封建礼制维护自己爱情乃至生命的,依然是少数;少之又少。所以,我们现代人,比起古代的人们,是幸福得多,至少是自由得多。)


院子里有一些“考古发现”,印证园子的历史悠久。


院落西端的小亭子;院墙外面便是百姓居所了。


园子的东侧则有一个书院


在园子的南端,有个小门,出的这个小门,是陆游纪念馆。理解是后来拓建的。不是沈园的一部分。


纪念馆展示诗人的事迹。事迹实在非常仔细,没有办法一一阅读。如果全部阅读的话,那时间会很长的。


沈园全景模型


纪念馆里陆游的雕塑形象


家族里面出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祖上是无上光荣的,也才能在历史的长廊中留下痕迹;普通百姓是了无声息的。所以有句俗话叫“光宗耀祖”。


纪念馆中一建筑


诗人简介。诗人之所以大名如雷贯耳,不仅仅是诗写得好,更重要的爱国。

只可惜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明主;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埋没了很多优秀的大词人,终生郁郁寡欢,陆游、辛弃疾、文天祥......


主席的爱国自不必说了,也是了不起的词人,喜欢爱国词人的词是自然不过。陆诗人愤懑地离开了人世间,而主席则慷慨雄壮地完成了新中国开国大业,带领中国人完成民族独立,走向富强!



沈园的东侧有个东苑,面积上跟主园差不多,感觉是后花园的意思。


东苑中没有非常特别的东西,主要是一个假山和水池。



沈园外面街道旁的景色也非常宜人;江南水乡的特色:到处是小河流连接着......这在北方是难得的。


知道五泄这么个风景区,还是因为一个同事的介绍。诸暨是他老家。

于是,到达五泄风景区时,马上拍了这张照片给同事:到你老家了



尽管景区活动免门票,但是在入口处被告知必须买一张船票,否则进不到景区里面。开始并不理解怎么回事。但想到已经来到了,总得买船票喽,否则得打道回府。

进的大门向前走,先是到了一个水电站旁;边上是一个高高的狭窄电梯到达水电站的顶端。



电梯可能太高的原因,比较窄,只能站一个人。电梯估计有三十多米。


上面的桃花开了,处处是春天的气息......


从水库里面看到的水闸


下面是需要乘坐的船,还不小呢。应该同时可以坐两三百人。


水库不算小,全程要走11分钟左右;看时速,应该有三十码,如此算来,全程有3~5公里长。

水库的风景非常美,水自然是清澈得很:没有任何污染,全部是山泉水。



水库的尽头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平台:这非常不容易,一座山上,在山间有一个这么宽阔的地方。大明山上,当年朱皇帝练兵的那个平台,可没这个大。

平台中间有溪流被拦成多段的小水库,里面水质清澈,还养了不少锦鲤。


穿越这片平地,就似一个公园,有不少过去未见到的植物,比如扶芳藤...


木荷......


大片的树林......


刚刚窜出嫩芽的色彩斑斓的......


掩映在树林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突然让人感觉,五泄还真不容易,竟然有如此长的厚重的历史,......;自魏晋南北朝,大量北方氏族避乱到江南,而从隋唐以后,江南在中国的重要性更逐渐增高,有此古刹也就理所当然的了。


寺前又有一群鲤鱼,水清澈得完全透明了......


寺院维护的非常好,很多设施还在维修中,显得既古朴,又不失新貌。


寺庙规模不小,大雄宝殿气势宏伟。


殿前的石刻,繁复、精细,多但不乱。


各种庙宇





寺庙外的长廊,便是去五泄的道路。


过寺庙后,约莫100米左右,便到了山底下;旁边有不少石刻,与自然水景相映成趣。



这里便是五泄中的第五泄。大年初一到天目湖时,天目湖因为枯水期,不少地方裸露湖底了;而这里的小瀑布没有让人失望,即便是枯水期,依然有不小的流水。瀑布落下来的声音,悦耳又悦目。


四泄从山涧狭缝喷流而下......


沿石阶继续往上,便是三泄了......


从四泄的顶端看一边的峭壁上,山石嶙峋,层层叠叠,杂而不乱,煞是有趣,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应该是三泄和二泄?始终没有分得清。应该是的。


从远处看到的一泄


近处的一泄......



上的一泄,就是山顶了,又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有大片的枫树林。如果是深秋,应该是非常漂亮的。


回程的路上,又从上向下拍摄瀑布的景观。




实际上,在寺庙的边上,有一条小溪,水流由此到下面的水库;在小溪的另一面有一些类似民宿的茅草屋。晚上在这里住一天应该也不错的。还有一些木桩,上有小和尚的雕刻;客官有看到吗?


看有些介绍说这里有笔架山;但道路看上去没大有人过去。也就放弃了。


五泄风景区虽然是地方性景点,就全国来说,大约知道的不多。但本次旅行感觉不虚此行:泉水清澈,瀑布虽小但不失美妙、灵动,还有千年古刹,着实宜人......

大禹陵就在绍兴东南郊区,离市中心约3~5公里。相传大禹一生行迹中,封禅、娶亲、计功、归葬四件大事都发生在会稽山。也所以会稽山非常有名。但实际上,会稽山不大也不高。

应了那句刘老的老话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人的先祖留下的遗迹,所以闻名遐迩。

大门口的牌坊很新,还在建设中。应该是最近才建成的。



再往里走,是神道。从建筑风格以及新旧程度来看,感觉建成不久。




最靠近牌坊的神兽:辟邪和天麓。后面还有马、象什么的。



过了大约一二百多米的神道,是一块开阔的广场。广场的东侧有一口很大的铜钟。可以撞钟的;免费。


过了广场,便是大禹陵。这里开始,是一些老建筑了。





由于游玩五泄风景区回来才游览大禹陵的,来的时间比较晚,到达大禹陵门口时,已经下午四点半,本来担心不让进了:购票时服务员提醒,四点后不让爬山。

到了陵墓门口才知道,可以进陵区,只是不能爬到山上。也突然欣慰起来,否则,白来一趟。


实际上只看到碑,但不清楚封土在哪里。也许,大禹时代还没有封土。看有些资料,封土的记载应该从春秋时期有,也就是从周时才有。那么,大禹时期是可能没有的。


来参观前,本以为现在的大禹陵是绍兴市为了旅游而新建的景点。不成想,实际上大禹陵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很早以前,当时的人们和朝廷就开始在这里祭祀大禹了。类似黄帝陵一样,其准确的位置是否在此,也应该有历史传说的成分。

石碑旁边的古亭;一千年了。


享殿


禹祠。建筑倒是不大。




也是老建筑了,宋人经常来凭吊。


井更古老些




出的禹祠,继续前游,还有比较古老的岣嵝碑。



东侧则是规模比较大的殿(忘记看牌子是什么殿了


门楼顶上的装饰脊刹、吻兽什么的,雕刻得非常精致。



老四弘历喜欢题词赋诗:就似现在有些闲人喜欢写“到此一游”;只可惜没有搞好我们的国家,让西方恶棍欺辱了我们一百年,至今还想嚣张。



参观陵区大约一个小时左右。

出来陵区,向纪念馆方向走,中间有百鸟园。只是因为时间有些晚了,已经关闭。里面的孔雀叫个不停,应该不少孔雀。

继续向前走,靠近博物馆时,有一个还不算小的假山群。湖石非常漂亮。





再向前便是大禹纪念馆。同样时间较晚原因,关门了。


但馆外的大草坪和一颗颗傲立的虬松,在夕阳的衬托下,显得挺拔;园里现在很少看到游客了,周围非常静谧.......我们似乎在独享这份美景


来绍兴前看天气预报,不是小雨就是中雨;而实际上,我们的运气非常好,来绍兴的第二天竟然还可以看到太阳

纪念馆的旁边的小河,清澈无比;没有什么风,平静如镜。河边的柳树发芽了,充满了春的气息。


回来时,还得经过前面提到的神道。快到关门的时间了,路上基本没有游客了。安静得很。


老天真是帮忙:即便第三天预报着有雨,实际上也仅仅近中午时下了零星十几分钟小雨点很快就停了。而刚到柯岩景区的时候,天尽管阴沉着,还没有下雨。




一进门右侧的题壁;这时还不理解什么意思......


向里走,先是看到独立石的佛像。开始以为时间不长......


但后来在一个展馆里看到,已经1400年;这个着实不能看表面的。就像东湖一样......


看到这个不?应该就是题壁那边说的东西。这是从佛像后面向前拍的景象,像不像冰淇淋?

其历史有1800年,仍然能屹立不倒,着实不易:就这小细腿,如果有地震,3级应该就晃倒下了。

幸运的是,江浙一带还真稍有地震这东西.......





佛像后是一座寺庙,规模还比较大的。


没有详细研究为什么还有类似藏传佛教一样的设施。感觉不是藏传佛教。


壁画描述的是佛教形成的历史过程;不是非常懂,看看热闹


前一张是北面墙壁,下面是南面墙壁。


从寺庙高处看佛像背面


寺庙旁边的雕塑,描述的是很早以前采石的场景;雕塑一边应该是采石坑。

实际上,这个柯岩都是采石场的遗留;如东湖类似。只是这里比较东湖大多了。


出的寺庙向西走,是柯岩标志性的高大岩石。据一边的导游说,石壁上的字是光绪年间的。看不出什么内容。


一边的小房子据说是“文昌阁”;挺委屈的。


再向前,就是前面提到的展馆...


来之前,以为柯岩是个比较新的景点;到了才知道,还是挺有历史的古采石场......


继续向前是一个小的雕塑园,介绍的是戏曲的融合历史。可能后面有个戏台的缘故。



雕塑后面一个小湖区,湖水清澈,有古建筑、远处有山,国画般的美景。远处的那个亭子,就是古戏台。


古戏台近影


继续前行是“越中名士园”


主席题诗


这应该是鲁迅先生的漫画形象


书法家赵之谦


抗倭英雄


但是雕塑如此做法不是怎么欣赏得来



再向前就是鉴湖了。天气不怎么好,亮度不够,照片不够清晰。

水是很清澈的。


浮船木桥,历史悠久。



最远处是酒岛,通过一个类似西湖苏堤一样的道路。但比苏堤窄不少。只有三块石板宽度。



酒岛上的雕塑,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的东西。可以从此乘船到鲁镇。








柯岩景区游完后,最后到鲁镇找地方吃饭。

按照介绍,鲁镇并非古镇,只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文章建的一个仿古建筑群。



因为看的古镇比较多了,没有感觉出这里有什么特别;而更重要的是,比之真正的古镇的历史人文,这里似乎缺了“人气”,由百姓一代一代居住下来所形成的历史气息。






戏台:可能是社戏的再现?


浙江地区来说,除了杭州,感觉绍兴的景点是最多的。毕竟曾经是古老的越州所在地,有着丰富的人文遗存。

这次的五泄景区、柯岩景区以及大禹陵都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既有山水美景,也有深厚的历史景观,使旅游更有趣味。

期待今后多开放免门票旅游,那肯定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