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畅游隆冬的“苹果之城”

作者:Tommy 显示图片


写着前面的话:
哈萨克斯坦值得去吗——值得。
哈萨克斯坦有什么好玩——实弹射击,歌剧芭蕾,高山滑雪,冰川徒步,骑马,游船……除了苏联文化浓厚的城市,还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森林与湖泊,峡谷与沙漠,春夏与隆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景。
去哈萨克斯坦难吗——交通方便且免签,所以去当地不难,但由于该国家旅游业还不算发达,对我国来说也算是一条很新鲜的路线,鲜有旅行团前往,因此需提前做不少准备。
如果你对上述的东西感兴趣,并且愿意克服一些自由行所会遇到的困难,那希望我在春节期间的这段难忘的旅途,能作为攻略为大家提供点帮助。

入境哈萨克斯坦的方式有很多,陆路可以在新疆伊犁坐大巴从霍尔果斯口岸过关,乘车三个小时到阿拉木图,空路可以在乌鲁木齐乘搭直达阿拉木图或者阿斯塔纳的航班,这次我选择的是后者。
因为机票这一块,可是跟我选择哈萨克斯坦作为本次旅行的目的地有着莫大的关联。
由于公司的一番调休,我今年的春节假期在不请假的情况下也有足足12天,为了不浪费这悠长的假日,时隔三年没外出过的我决定趁机来一场久违的旅游。
虽然对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早有了解,但对于一到冬季就向往玩雪的广东人来说,一开始选择的目的地是“哈尔滨-漠河”这条线,谁知上网一查发现春节往返哈尔滨的机票贵得离谱,火车碰上春运根本抢不到。正犯愁之际,突然发现南航推出了优惠次卡,其中可用线路有广州往返阿拉木图这一条,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适用时间完美覆盖整个春节假期。同样是玩雪,并且还能体验异国风情,我果断把旅行目的地改为这个未曾踏足的国家。



而之前我一直认为,南航虽然贵,但好歹是大品牌,各方面服务都有保证,但这次的表现却有点拉夸了……
买了次卡后,我第一时间订好航班,计划好行程,订好酒店,当一切准备就绪,离出发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结果南航突然强行更改了我回程的航班。




联系客服得知,南航2月13日回程的航班取消了,然后他们自作主张把航班改签到前一天,把我的行程缩短,更可恶的是还给我挑选了一个中转时间足足34个小时的航班!我们在APP上和打电话跟第三方平台和南航好一顿沟通,好不容易才改成2月14日回程的航班(多一天总好过少一天)。

等航班时间确定后,到了临出行不到两周的时间,南航又给我使乱子——由于机型改变,他自作主张修改了我提前选好的座位……


也是经过一番操作,我好不容易重新挑选了两个比较好的位置,但最后到了机场值机的时候,它最后打印出来的机票,上面的座位也不是我在APP上挑选好的,而是完全看不到风景的机翼位……

这里先PO上我的行程:

02.08:广州 —— 乌鲁木齐 —— 阿拉木图
02.09:Citywalk(射击俱乐部、绿巴扎、28勇士纪念公园、升天大教堂、Kok-Tobe山、阿拜国家歌剧院)
02.10:大阿拉木图湖
02.11:恰伦大峡谷、卡因迪湖、科尔塞湖
02.12:琼布拉克高山滑雪场
02.13:Mega Park
02.14: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独立纪念碑、阿拉木图——乌鲁木齐
02.15:乌鲁木齐 —— 广州

阿拉木图好玩的不单是阿拉木图本身,而是包含阿拉木图周边的国家公园,比较出名主要是大阿拉木图湖、恰伦大峡谷、卡因迪湖、科尔塞湖和阿尔金-埃姆尔沙漠。除了阿尔金-埃姆尔沙漠以外,其他几个景点都是能一天来回的车程,因此可以住在阿拉木图市,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发散来计划行程,这样就避免了频繁更换酒店。
除此以外,阿拉木图周边还有一个以六票之差落选2022冬奥会主办地的滑雪场——Shymbulak琼布拉克高山滑雪场,如果对滑雪有兴趣,也可以在那里玩一整天。
当然也有人不单单在阿拉木图游玩,而是选择花两到三天也去新首都阿斯塔纳一趟,无论是坐单程两百块左右的飞机还是睡一觉就到的夜间火车,都可以很方便地前往。但由于阿斯塔纳景色以现代建筑为主,更喜欢自然风光的我就没有把它纳入行程。
所以最后计划下来,给一天滑雪、两天国家公园、一天城市漫步、一天商场购物,基本上就有了这次的行程(其实我们还多了一天城市漫步,问就是南航航班取消的锅)。
特别提醒:滑雪有受伤风险,一旦受伤后面的行程都告吹了,所以建议尽量往后排。

行程定下来后,紧接着要准备的就是两样东西:酒店和行程交通。
阿拉木图市区的酒店选择众多,各种档次都有,挑选好心仪的酒店,并在各大平台比价后,我们最终选择在Booking.com上预定一家叫Kazakhstan Hotel的酒店。


该酒店名字直译过来就叫“哈萨克斯坦酒店”,它有点类似广州的中国大酒店,十来二十年前是当地地标级别的五星级酒店,甚至官方用来接待来访外宾。可是二十年过去,更多像希尔顿那样的新豪华酒店建立,它与之相比就各方面都略显陈旧,但服务品质还是有着一种老品牌的讲究。

但正如前文所说,因为南航的改签,我们平白多了一天,想要在原来的酒店续订多一天,却发现由于日子太近价格飙升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在最后一天更换酒店。


为了方便转移,我们选择在Kazakhstan Hotel附近的Dream Hotel,这是一家在居民楼小区里面的公寓酒店,酒店和房间都不大(总共就只有两层,不足十个房间)。我们房间很多设施是坏的,电视没信号,马桶漏水,风筒用着用着就失灵,除了前台妹子漂亮热情没其他优点。

“住”的问题解决后,接下来就是“行”。
阿拉木图是一个交通还算发达的城市,市内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公交、地铁和网约车(网约车是本次出行的主要方式,具体操作后面详说)到达。Shymbulak滑雪场离市区30分钟车程,大阿拉木图湖离市区1小时车程,都能方便前往。唯一比较困难的,就只有恰伦大峡谷、卡因迪湖、科尔塞湖这三个地方,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只能选择包车。
但找包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前面所说,这里不是一个热门的旅游城市,很多旅游服务并不规范,因此可以预约包车的正规渠道不多。我们在飞zhu、携Cheng等平台找到几家包车公司,要么价格过于昂贵,要么留言不回,要么过段时间再找他就升价或者说没中文司机了。
除了这些旅游产品的平台以外,小红薯也能找到包车司机,但无论是哪个平台,沟通到最后,他们全都是不走平台而是转去微信沟通和预订。预约包车有的要收取一定订金,有的说不用订金到时联系就行了,但无论哪种都没合同啊行程确认单之类的,交易依据只有聊天记录,无论司机是要放鸽子还是半路加价都无法预防,最终也只能盼自己找的那个是老实人。


我们找包车是想去恰伦大峡谷、卡因迪湖、科尔塞湖这三个地方,对此不同包车司机的说法也是不一,有的说能去,有的说不能去,有的说能从阿拉木图市区一天来回,有的说路程太远得两天。说要两天的那些会推荐你那一晚住哪家酒店,然后要求我们要另外包司机的食宿。更有甚者车的租金和司机的费用分开算,加起来费用是其他人的两倍……
经过一番寻找,最终我们找到一个在当地的新疆司机,以合适的价格预订了这三个地方一天来回的包车。而最终对方也在那天准时来接我们,顺利在一天内游览这三个景点,具体后面细说。

一般来说,出国旅游需求提前准备很多东西,但去哈萨克斯坦有很多东西你都无法提前准备。

1、货币
这是第一个无法提前准备的东西,通常出国旅游,要么提前兑换当地货币,要么兑换美金在当地消费。而哈萨克斯坦的货币是坚戈(KZT),作为小币种在中国没有一家银行可以兑换,然后美金在当地也不通用。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提前准备人民币现金然后到当地的兑换店兑换坚戈(好的是阿拉木图市内满大街都是兑换店)。
当然用信用卡消费也是一种方法,我们分别带了一张VISA和万事达,但由于都是磁条卡而当地大部分商店用的都是只能识别芯片卡的机器,导致整个旅途除了酒店以外我们的信用卡在其他地方都识别不了。因此还是建议尽可能准备多点RMB,在旅途中需要多少换多少。

2、手机卡
这是第二个无法提前准备的东西,网络是出门在外必不可缺的工具,但在国内你没有任何途径可以买到哈萨克斯坦当地的电话卡。在购物平台上一些宣称是哈萨克斯坦流量卡,其实也只是泰国电话卡开了国际漫游。当然纯粹用来上网买那种卡甚至自己的电话卡直接开国际漫游也是一种方法,但这两种的价格都很不划算。
最好的方案,还是到当地后在机场或者市区的运营商购买当地的电话卡,价格划算不说,更重要是你得有一个当地手机号才能注册当地的打车软件。旅途中有没有这个打车软件,完全是两种体验。

3、软件


Yandex maps:必备软件之一,在当地广泛使用的一款地图软件,在哈萨克斯坦比Google地图好使,除了导航以外还能看到一些餐馆酒店等地方的点评,可以把它当成高德地图和大众点评的结合。该软件在国内就能在网上找到下载,建议提前下载并把想去的地方标记收藏,到时候会大大方便你的出行。


YandexGo:与上面的地图软件同属一家公司的打车软件,理解为哈萨克斯坦的滴滴就好了。有中文界面,可以捆绑信用卡也可以现金付款,叫车的价格也公道,是我们整个旅途不可缺的工具。但麻烦的是,这软件在国内被墙。要么去到当地再下载,要么手机使用些“技巧”登陆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下载。


Google翻译:哈萨克斯坦很少人会说英语,哈萨克语和俄语是他们的主要语言,因此一个翻译软件必不可少,我使用的是Google翻译,也不知道翻译得准不准确,反正对方都看得懂。当然其他翻译软件也行,只要有离线语言包和拍照翻译功能就OK。建议再安装一个俄语输入法,方便对方通过打字回答你的问题。

4、网站


网站我就只推荐ticketon.kz这一个,如果你对当地的文娱表演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在上面查找到各个城市什么日子有什么演出,分别在什么地方举办,这样能更好规划你的行程。虽然网站能在线购票,但必须要有哈萨克斯坦当地的电话卡,所以我们都只能提前看好表演时间和场地然后去会场现场购票。

5、服装
不同于南方的湿冻,阿拉木图气候干燥,基本上参考东北的体感看着当地温度带衣服就好了。我们去的时候大概-5°~9°左右,长袖T恤+羽绒+带绒裤子足矣。天冷下雪路面很滑,雪融变冰面更滑,不穿雪地靴也不要穿鞋底很平整的鞋子。

6、插头


带个两孔欧标转换插头,然后带个排插,用转换插头连通排插电源,然后其他所有设备都插在排插上充电。

7、药物
按需准备,但当地以食肉为主,特别以羊肉为主食,极少蔬菜,建议带点胃药防止消化不良。

8、护肤用品
当地很干燥,再加上大晴天时日晒严重,建议带一些保湿的润肤露和防晒霜。


第一天基本上是耗在交通上的一天,广州早上8点的飞机,飞了差不多五个小时才到乌鲁木齐,但乌鲁木齐飞阿拉木图的航班要下午七点多才起飞,我们中间有足足6个小时的中转时间。所以我们决定用这六个小时浅游乌鲁木齐,浅到什么程度——就只能出去市区吃个饭。


乌鲁木齐机场T3候机楼,面积不算大,当地温度比阿拉木图还要低。


我们本来想去的,是网上介绍的一家叫“楼兰秘烤”的烤肉店,结果去到发现居然关门了!但来都来了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于是只好到旁边一家叫飞机餐厅的餐馆用餐。


讽刺的是,本来我们坐了5个小时的飞机,正想到外面走走喘口气,结果这餐厅偏偏装修得像机舱一样,给你一种在飞机上吃飞机餐的感觉……

抛开环境不说,我们点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疆美食:新疆酸奶、烤包子、烤羊肉、缸子肉。分量不少,味道可圈可点,但价格不低。





饱吃一顿后,我们没怎么溜达就回机场到登机,仅仅1小时45分左右的航程,我们就顺利抵达阿拉木图国际机场。
整个机场不大,到达大厅在一楼,出发大厅在二楼。我们过关也很顺利,拿着护照给海关看几眼盖个章就过去了。
拿取行李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是去机场的兑换店换钱。


出发前就已经看过攻略,说阿拉木图机场的兑换店汇率不好,市区的汇率要好一些,出来一看果不其然。当时网上人民币兑坚戈是1:62,但机场兑换只有1:57,我们之后在市区看到的任意一家兑换店汇率都要比它好。因此在机场仅仅换了一少部分坚戈来购买手机卡和打车去酒店,更多的钱打算第二天再在市区的兑换店换。
当时店里是个老太太,我们用翻译软件跟她说想要多点零钱,她看了翻译后点点头,然后全给我们大面值纸币……
而换好钱后,紧接着就是去购买当地电话卡。



到达大厅有两家手机运营商,一家是黄色的Beeline,另一家是靠近出口的TELE2。Beeline的套餐不咋划算,人民币100+才有一个12G的通话流量套餐。而TELE2的套餐要实惠多了,具体价格表如下:


我们两台手机分别选择了一个35G和25G的套餐,但事实上8天的旅途我们都没用到10G的流量,不是一路手机看片的话,选个25G的套餐足矣了。
手机卡店的妹子会拿你的手机帮你设定好一切,搞定后直接上网就行,最后她会给你这手机卡的手机号。用手机号注册打车软件后,就能很方便地叫网约车回酒店了(尽量不要乘坐光顾机场门口那些主动热情上来招呼你的司机,会被宰的)。

来到酒店后,给前台护照她就能直接查到你的预约信息,付房费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我的VISA信用卡她刷半天都没反应,最后拿出能刷磁条卡的机子才成功识别,但后面无论什么商场什么店都无法识别我们的卡了。




酒店的房间不算大,格局算是钻石型,但整体来说整洁干净,住的也挺舒适。但它的暖气有点大,不习惯的人会觉得很闷热干燥(洗干净的厚袜子晾一晚就干了),我们都是开点窗来调节室内温度。

一大清早开启我第二天旅途的,是酒店房间窗外的美景。昨晚因为夜色没能看清楚,早上推开窗就能看清这座被连绵雪山包围的城市。



可惜今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阴天之余还有雾霾,可以清楚看到远处雾霾与天空的分界线。


酒店的自助早餐,品类还算丰富,但基本上全是西式,我想找一些哈萨克斯坦当地的特色早点,转了一圈却没能找到,后来有机会询问在当地生活的人,才知道哈萨克斯坦人本身就不太有吃早餐的习惯……


吃完早餐就开始我们今天citywalk的行程,而其实我们入住的酒店本身就是一个被印在5000面额钞票上的地标。


酒店旁边有个大广场,广场尽头是一个很大的演艺厅,很多演唱会和演艺活动都在里面举办,迪玛希也曾在里面开过演唱会。

由于我们昨晚只在机场兑换了一少部分坚戈,为了满足接下来几天的消费需求,我们需要去找市内的兑换店兑换更多。虽然市内很多兑换店,但盲目地找也会很费时间。所以我们在地图软件上输入一家名为“Mig”的连锁兑换店,只要能找到这家店,在同一条街上也会有其他品牌的兑换店。


如图所示,Mig人民币兑换坚戈的汇率是1:60.5,比昨天在机场要好很多。


换好钱后,我们第一时间去的地方就是阿拜国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剧院(地图输入英文:Abay Opera House) 。当天晚上就有一场芭蕾舞表演,但由于如前面所说我们无法提前在网上购票,所以只好一大早就前来抢票。



尽管看着开门时间(10:00)进来,但余票已经不多,如果等晚上来现场观看时再买票肯定就没有了。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是能买到比较靠中间的位置。这种芭蕾舞或歌剧演出每周都有两三场,看售票情况几乎场场爆满,可见当地人对此类文娱活动的热爱。
这里一场芭蕾舞表演最好的VIP位也就5000坚戈(折合人民币80+),同类型的表演在国内的剧院横竖得要几百上千。


买好票后,我们下一个行程就是去体验一项在国内体验不了的活动——实弹射击。之所以优先去那里是因为之前网上有人说这类活动是需要预约的,没预约当天无法玩。因此我们想着早点去预约,好安排后面的行程,但实际上我们当天进去就能玩。
这家店叫Отан(不是英文,是俄文),地图上输入这个名字就能找到,离市中心大概20分钟的车程。



进去之后是一个被防盗网隔开的办公室,一开始我们想进去但前台的老头却摆摆手,我们以为没得玩准备离开,老头又挥手招呼我们回来。在铁门前坐等一会后,就有一个射击教练下来向我们介绍体验项目。
能体验的项目有手枪也有步枪,有大口径也有小口径,有单项也有套餐。最终我选择了一个两款手枪加一款步枪的套餐,我妻子对这活动没什么兴趣就只在旁边观摩了。





首先体验的是一把小口径的栓动步枪,枪的型号忘了,只知道它几乎没有后坐力,退壳时还经常卡壳,得用螺丝刀才能掰出来。



接着体验的是口径一大一小的两款手枪,可惜的是教练操作好一切后就只让我扣动扳机射击,填充弹夹、开保险、上膛等操作都没有教。


体验完射击后,我们就打车回市中心逛其他景点,首先第一个到达的就是当地有名的市场——绿色巴扎。
“巴扎”在当地就是集市的意思,这里是阿拉木图最大的一个农贸市场。场内首层主要卖生鲜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干果等各种食物,负二层则主要卖各种生活用品(服饰、玩具、文具、洗浴用品等等)和包装食品。场外旁边还有一个由各种小档口组成的区域,在里面可以找到很多精品店,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价格优惠的当地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




在里面一个卖奶制品的店买了两个雪糕吃,当地的雪糕味道都很纯正,特别是牛奶雪糕有着很醇厚的奶香味,没有一点香精的味道。


除了常规的猪牛羊肉,这里还有专门卖马肉的档口。马肉是当地一种常见的食材,很多菜式都用马肉来烹饪。


跟我国不一样,这里的市场很干净整洁,地面也不会一直湿漉漉和满地烂菜叶的样子。




我们游览绿色巴扎时刚好是午饭时间,于是打算在这里解决午餐。场内首层有四家食肆,但只有一家坐满了人(而且还都是当地人),虽然店的环境很简陋,但直觉告诉我这家一定好吃(最起码对当地人来说味道正宗)。



这家店的价格很实惠,折合人民币大概20来块一份饭,都是能吃撑的分量。但它只有当地语言的菜单,只能通过图片勉强猜测是什么东西。我们点了一份手抓饭,以及一份“一整块羊腩+土豆+特色菜肉汤”的套餐(也不知这名字叫啥),把羊肉撕开拌着汤吃。总体来说味道还可以,就是手抓饭有点酸,但看周围的当地人吃得那么开心,估计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正宗的味道。


在绿色巴扎吃完午饭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这两个景点相距很近,仅仅是步行十来分钟的距离。


可能因为是周五上班时间的原因,此时的公园人不多,周围非常安静。


这是公园的大门,设计有着浓厚的苏维埃的艺术风格。


大门旁边是哈萨克斯坦国家乐器博物馆,由于闭馆所以我们并没有进去参观。


正对大门的,是当地有名的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纪念碑,纪念碑前面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据说在二战时期,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村庄,有28个步兵英勇击毁18辆德军坦克后壮烈牺牲,于是就在这里建立一个纪念碑来纪念他们。
但搞笑的是,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当年苏联宣传部为了振奋士气而杜撰的!但本着“建都建了”的原则,当地还是把纪念碑保留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景点。


同样位于公园里的,还有另一个阿拉木图标志性景点——升天大教堂。
这是一栋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完全由木头(包括钉子在内)建造的东正教教堂,教堂内有着东正教特有的金碧辉煌,内部的雕像和壁画都非常美轮美奂,十分值得一看。但记得要尊重人家的宗教礼仪,男的进入必须脱帽,但女的必须戴帽子或者头巾。








离开教堂后,我们在去下一个景点的路上买了些饮料解渴,这是当地有名的一款果味苏打水,口感很好喝,值得尝试一下。

接下来我们回到酒店附近,就和酒店隔着那个大演艺广场的地方有个缆车站,从这里乘坐缆车就可以去阿拉木图最有名的一个休闲公园——Kok Tobe山。
当然上山的方式不止一个,到山底步行或者坐院内大巴上去都可以,我们选择缆车只是因为酒店就在附近。



当然缆车的价格也不便宜,一人单程3000坚戈,来回5000坚戈,缆车点和下山口离得很远,如果你在山上逛完后是打算回到缆车站附近的话建议一开始就买双程。



山顶离缆车点还是挺远的,横跨了一个小镇区,起码15分钟才到达。
缆车直达kok tobe山顶,这里整体就是一个小型游乐场,有着摩天轮等好几个游乐设施,同时在这里能俯瞭到整个阿拉木图全景。本来我们想玩一下它的索道,只可惜当时它恰好在维修。






继续往公园内走,可以看到当地有名的披头士雕像。


山顶上有一座当地知名的阿拉木图塔,但可能是维修的原因,我们并没能到达,只能在远处拍照。



园内还有个区域是一个小动物园,但里面都是一些类似孔雀、牛、羊、羊驼等并不珍稀的动物。整体来说这个山顶公园并不大,半个小时左右就能逛完,当然如果你是从山下步行上来的话就远远不止。

逛完这里后,我们基本上已完成今天的城市打卡,太阳也即将下山,而我们也赶在这之前先行下山觅食。


走在阿拉木图的街头,你会时不时看见这种极具苏联风格的城市绘画。


我们吃晚饭的地方是一家叫Tolagai的连锁餐馆,里面都是一些当地的家常菜,它最大的优点是无需菜单点菜而是直接拿托盘去打饭打菜,这免除了我们语言不通的不便。价格不贵,味道中规中矩,属于当地的平民快餐。红色的杨梅汁很好喝,但蛋糕有点太甜太腻。

饱吃一顿后,接下来就是今天另一个重头戏——去阿拜歌剧院观看芭蕾表演。


进入剧院门口验票后,直走就是一个存放大衣的服务处,剧院暖气很充足,可以提前把外套存放在这里。


如果离表演开始还有很多时间,你可以到剧院二楼的侧厅去参观,这里陈列着一些表演的服装,在一些小房间里还展览着很多表演道具。








场内全员满座,观众们也没有盛装出席,基本上都是穿着便服,也有很多大人带着小孩来观看,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茶余饭后的一个稀疏平常的文娱活动。


今晚上演的是一个叫《葛蓓莉娅》的芭蕾舞剧,讲述的是一个有妻之夫喜欢上一个人偶的故事。整场表演非常精彩,远远超过4000坚戈的票价。最后演员们出来集体谢幕,而我今天的行程也迎来了落幕。

今天我们要去的,是阿拉木图周边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大阿拉木图湖。
它位于阿拉木图南部的伊犁阿拉套国家公园内,从市中心打车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它位于高山之顶,被誉为“阿拉木图的明珠”。
但打车的话,司机也只能把你送到山腰的一个闸口,再往后就不能外来车辆进入了,只能通过徒步继续前行。


从这里步行去阿拉木图湖要三个小时,而且全是上坡。正准备咬紧牙关出发时,闸口的工作人员突然上来打招呼,问我们要不要乘坐他们园区内的车辆上山,一台车来回总共40000坚戈。4w坚戈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一番口舌最终才砍价到35000,但想着万一到时体能不够爬不到山顶看不到湖,这一趟岂不是都白来了?于是咬咬牙之后,还是坐上了他的车子。


这一路车程所经过的,果然都是连绵的上山路,但有一说一路上也有很多靠两只条脚步行的攀山者,甚至有老人有小孩,看着他们顿时感到有点惭愧。


临近山顶的这一段路有段连续的发夹弯,但有些大神是爬旁边的水管上去的。


车辆一路攀爬,最终在一个山顶的闸门前停下,而我们也得以看到大阿拉木图湖的全景。


在中间被雪山环绕的那一块白色平面就是大阿拉木图湖,由于湖面结冰且积雪所以呈现现在这个景象,如果没积雪的话会是一片湛蓝的蓝冰,那时就更好看了。虽然这样说,但此时的景色依然十分壮阔,是单凭照片无法完全呈现的。






我们就是搭乘这位司机的车上来的,其实他就是景区负责巡山的工作人员。景区本就没有包车服务,只不过这些巡山员利用自己工作之便趁机赚外快而已。回程路上他为了防止被领导看到还时不时让我们低头,然后还去若干标志点拍照来证明自己没有摸鱼有好好工作。


如果全程坐车来回也实属可惜,所以下山时车载我们走一段后,我们就让司机放下我们让我们自己走回去,我们也因此得以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


远方看着像一个堡垒遗址,其实大阿拉木图湖地处边境,而且是阿拉木图市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刚刚看到的大管子就是把湖水输送到自来水厂的),因此在湖的附近都会有警察巡逻。



游览完大阿拉木图湖后,沿着下山的路返回到景区门口,门口旁边有一个猎鹰体验馆。体验馆免费参观,但猎鹰表演就要付费观看,而每天只有下午5点有一场表演,想看的话必须算好时间。





回程我们体验了一把当地的公交。当地坐公交有三种形式:发短信、刷公交卡、给现金买票。发短信太麻烦没有尝试,刷公交卡150坚戈一次,给现金买票200坚戈一次,但没有公交卡的我们也只好选择后者。只要上车给司机零钱他就会给你张小票,小票下车前都要保存好,以防半路会有人验票。


到达市区已经下午两点了,我们决定去当地一家网红烤肉店吃午饭,这家店打英文名字“Smile”就能在地图上搜索到,直译过来就叫“微笑烤肉”,楼顶几根金属烟筒是它最标志的特征。难能可贵的是,这家店还有中文菜单,虽然有些翻译看中文也看不出它到底是啥。



烤肉的分量非常大,每串都有小臂那么粗,我们两个人吃6串已经是扶墙出了,最后算下来大概人均80。


这个奶酪饼味道非常哇塞,强烈推荐。

吃完午饭后,我们去当地一条有名的步行街——阿尔巴特大街散步,可能是还没到下班的原因,这里的人还不多,但据说下班后就会有很多人来这里闲逛。



大街的一个拐角有个特别空出来的区域,摊贩在这里贩卖着各种油画。





街上一路都有这种街头卖唱的歌手。


冲出世界的名创优品。


冲出世界的喜茶(山寨)。


虽然是山寨,但价格并不低,平均20~30一杯。



最后我们逛了一下当地的超市,给大家看一下当地蔬菜的物价,人民币大概就是上面的价格除以60。

今天是行程满满的一天,我们将会包车畅游恰伦峡谷、卡因迪湖和科尔塞湖三个地方,在前一天跟包车司机确认好时间后,我们早上八点就准时启程出发(事实上司机七点半就到了,本来他说起早了还问能不能七点出发)。
而这次同行的除了司机外还有他的叔叔,他说叔叔在家无聊所以想带出来一起玩(有提前咨询过我们意见)。


阿拉木图冬季的天亮得比较晚,我们八点多去到郊外才看见太阳从远方的地平线升起。


在高速服务站加油时,有两只汪狗很热情地上来打招呼,我给一部分本来用来做午餐的面包它们吃,它们吃完后一直摆尾围着我们转。


坐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恰伦峡谷的入口,这里只有一个简陋的售票站。


买票后没走多久就看到指示立柱,前方就是峡谷。



峡谷内也有一只负责巡护的汪狗。


来到峡谷起始点后,我们可以乘坐这台游览车游览峡谷,车票不贵也就十来块人民币一个人,当然你也可以徒步慢慢欣赏峡谷的美景,就是所花时间会比较长。由于今天行程比较满,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坐车,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的印度旅客。






车子一路深入,最终在一个宽阔的空地停下,空气正前方是一条流淌着雪山融水、清澈见底的小溪,而峡谷顺着小溪继续延伸,司机会在这里停留半个小时左右,让我们得以在附近自由活动。







我们乘坐的观光车,背后有八个座位,但好像整个峡谷就只有一台,走了就要等下一轮了。


游览完回到峡谷上方,峡谷全景与远方的雪山清晰可见,有一种孤独星球的感觉。



离开峡谷景区后,再开车往前走一段,可以看到小溪后半段的景色。



这是以前一个驻防的堡垒,但现在已经荒废了。


离开峡谷后,我们继续向下一个景点出发,这一路上都没有小城镇,举目间只有远方连绵的雪山和一望无际的雪原。



路上还看见赶羊的牧人,司机减速热情向他打招呼。


最后司机载着我们来到一个小镇,小镇这里有两个方向,一个去科尔塞湖,一个去卡因迪湖,如果选择两日一夜游览今天这三个景点的话,一般就是在这个小镇里面住宿一晚。
我们接着要去卡因迪湖,但去卡因迪湖的路十分不好走,又要攀山又要涉水,一般的车辆根本开不进去,所以我们得换乘景区专用的四驱越野车。车费1000坚戈一个人,同行的除了我们和司机一行人以外,还有一群韩国游客。
由于路不好走,我们这一路可谓是极其颠簸,有些路段简直如同坐过山车一样,还不容易来到售票点,结果车子居然打不着火了。


最后还是得靠我们全部壮丁在后面推一把,才成功重新启动车辆。


最后车辆会来到一个空地前,从这里开始就不能继续前进,剩下的路段就只能选择徒步或者骑马上山。由于时间不充裕且地上马粪和泥滩比较多,我们选择了骑马前往,骑马的费用是10000坚戈一个人。



骑着马翻越雪山,脑海不禁响起《荒野大镖客2》的BGM。


这位就是司机的叔叔,七十多岁的高龄,我们骑的马都需要当地人牵引的,他自己骑上马之后就自己一个策马离开了。司机说他叔叔从小在山上长大,这种事情驾轻就熟。看来哈萨克斯坦作为游牧民族,人均会马术也不是什么传言。


翻过一段山路后,就能看到卡因迪湖的全景。


卡因迪湖是一个因地震所形成的湖,本来这里是一片白桦树林,后来这地方发生了一场地震,导致大量的水灌进来最终形成一个湖。原本的白桦树因为湖水的浸泡全部枯死,但树叶和树枝尽数脱落后,粗大的树干依然坚挺地扎根于湖底、耸立在湖面上,最终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景。
如果是夏天的话,就只能在湖边远眺湖的景色,但冬季湖面结了一层厚冰,所以得以在湖面上步行。当然有围栏的话,还是不太建议绕过围栏走出去。





可以看到接近湖水源头的地方湖面并没有结冰,边缘一圈冰面还是挺薄,所以这里只要在观景台上远远参观就好了,千万不要靠近。
结束卡因迪湖的游览后,接着我们最后一个目的地就是科尔塞湖。其实本来这个并没有在我们的行程计划中,但这两个湖距离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司机又推荐我们来都来了怎么也一块去。在“来都来了”这个充满魔力的想法下,最后还是一并把那里也去了。


与卡因迪湖不一样,经过售票口后,车辆就能直接开到科尔塞湖的上方,然后沿着行人道步行就能到达湖边。它看着比卡因迪湖还要大一些,但冰面看着不算厚所以没有下去。在冬季我们只能欣赏湖的风景,但夏季来的话就可以在湖上泛舟。




游览完科尔塞湖后,太阳也准备开始下山。回去的车程起码要三四个小时,本来我们打算在小镇买点吃的,结果一个泡面就要人民币40块,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回市区再用餐。



小吃店的猫,一点都不怕人。


在路上遇到回家的羊群,而我们也和它们一样踏上归途。

今天又将是运动量巨大的一天,因为今天我们就只有一个行程:去琼布拉克滑雪场滑雪。
由于我们都是首次接触滑雪的南方人,为了防止受伤,我们在很早前就特意请了一个教练来教导我们一整天。教练是直接来到酒店接我们,然后一路带着我们去租雪具、去滑雪场进行教学。没请教练的话,就可以自行打车或者乘坐12路公交车去滑雪场。


与前两天的大晴天不同,今天是阴天且下起了雪。


这家就是教练带我们来的一家雪具店,它位于市区内的某个地下商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来租雪具,但教练说平时周末人会更多,几乎把这里都挤满。
在这里全程都是教练帮我们沟通和挑选雪具,并直接在这里更换和寄存衣物。自己来的话租雪具还得押金,但由于教练是这里的熟人所以不需要,直接给租金就好了。




换好衣服后,我们乘坐店内的包车直接前往滑雪场下的缆车站,这车一个人1000坚戈,但要和其他顾客一起拼车,人齐才走。包车的话就5000坚戈,但本身雪具店就很多人要坐这车,因此才半个小时的车程没必要特意包车。


来到缆车站后,教练帮我们去缴费,我们直接按汇率微信转账给他,交钱后他给我们一张雪卡。如果是自己来并且是第一次来的话,就需要在售票区办理这种雪卡。不过教练给我们办理的是青年卡(价格优惠一点),然后提醒我们有人问起的话就说自己今年23岁。



第一段缆车的尽头,出来后就是滑雪场了,缆车站两旁有餐饮、雪具店、雪具教学等各种店铺。



在滑雪场入口往前一点的地方,还可以坐第二、三段缆车继续往上,然后从中高级雪道滑下来,但不是我们这种初学者可以挑战的了。


这段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滑雪的雪道,教练的教学方式跟南方人教小孩游泳一样,没有说太多理论和原理,直接扣上雪板就带着我们滑下去。



而学习了一个上午,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怎么平稳地摔倒。


教练倒是各种炫技滑得十分轻松。


花了大概一个上午的时间,总算能平稳的滑落,并且从头到尾没摔过一次。


滑雪是个很耗费体力的运动,一轮下来又冷又累,于是就去雪场内的一些小酒馆休息一下。



这是一家墙上挂着各种动物标本的酒馆,除了酒以外还有各种热茶、咖啡、可可等热饮。我们以为菜单上的价格是一杯,点了结果上来发现是一整壶,因此我们两个人点了整整两壶茶。而且价格也不低,差不多要40+一壶,最后都没能喝完,有点浪费了。


喝完热茶暖和身子后,我们又继续滑了一段时间,然后打算临走前坐第二段缆车上去看风景。


缆车有开放式的也有封闭式的,两种类型排的队伍不一样,要注意一下免得排错队。


第二段缆车上来后旁边就是一家咖啡厅,由于下雪+阴天,上面贼冷之余还看不到一点风景。周围都是灰蒙蒙一片,本来我们还打算坐第三段缆车上去,但基于这种天气状况还是打消这个念头,来张自拍就匆匆离开了。



离开滑雪场后,天色已晚了,我们做了一件之前一直很抵触的事情——去外国的中餐馆。不过我也不是真的出国后还非得要吃中餐,而是纯粹好奇到底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会把中餐做成怎么样。



这家标榜着是中餐馆,但里面几乎有各种亚洲元素,各种日韩装饰都混杂在里面。我们点了一份饭和一份炒面,味道虽然还可以,但给我感觉绝对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中餐,大概就跟左宗棠鸡一样性质的东西就是了。

之所以把这两天并在一起写,是因为这两天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早9晚9特种兵似的赶路,而是慢慢悠闲地去享受阿拉木图最后还没踏足的风景。也因为这个原因,第六天我们也是一觉睡到中午,办理退房和寄存行李后(因为今天要换酒店),我们才出去吃午饭。


由于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雪,路上以及路边的树都被白所覆盖。


今天我们去的,是一家名为“NAVAT”的餐厅,这是一家当地有名的哈萨克斯坦菜餐馆,主要吃哈萨克族的传统菜式。


店内装修非常有哈萨克族的民族风格,天花板和墙壁上都挂了许多民族挂毯,氛围感很强,据说特定时间还有歌舞表演,可惜我们没能看到。


只要你入座,上来就给你一人一杯马奶酒,开胃是挺开胃,但第一次尝试喝不惯的人第一口就喝出痛苦面具。


纸质菜单只有当地语言,但扫桌面二维码的话会有中文电子菜单。


这个每桌都有的小帽子一开始我们以为只是桌面上的装饰,结果点的茶上来后,才发现它是用来盖住茶壶保温的。


这也是点菜后赠送的餐前小吃,吃起来像是炸过的小面团,沾它的酱料特别可口。


这是我们点的三个主菜,右上角是当地有名的“那仁”,一般是“马肉那仁”,但如果吃不惯马肉也可以像我们那样换成羊肉那仁。中间的是奶油牛犊肉,味道十分惊艳,下面是罗宋汤风味的小饺子汤,味道可圈可点。


最后上的是甜品,整个甜品除了雪糕部分以外十分齁甜。


吃饱喝足,并且扛着行李更换完酒店后,我们就去当地其中一家大型商场——MEGA去购物。
商场内有很多知名的外国品牌,三楼是一整个餐饮区和电影院,一楼有着一个大型超市,是个打发时间买特产的好地方。




路上看到一只憨憨的小雪豹雕塑。

转眼间已经来到最后一天,我们这天是晚上8点的飞机,因此趁着早上还有空余的时间来打卡阿拉木图剩下的景点。而今天早上首先来参观的,是中央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门口摆着几块石头,上面刻着一些当地原始人的画。


博物馆有一天是闭馆的,想来的话要算好日子。







这个应该是在当地文化里面一个很有名的历史雕塑,因为我们在很多地方都看见有售卖它的形象的冰箱贴和小摆件(我们都买了!)。









哈萨克斯坦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如图所示主要有24个民族。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就徒步去附近的独立纪念碑打卡,纪念碑是由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并支持在1999年修建的,顶部是一个站在长着翅膀的雪豹上的金武士,这两者是哈萨克民族很重要的标志。




纪念碑对面就是国家议会大厦,据说曾经因为内乱而被烧毁过,现在看来已经重建了。但在这建筑附近是没有任何手机信号的,可能是出于安全原因被屏蔽了。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绿色市场,在它旁边杂货区购买当地的工艺品作为纪念,结束完这一段后,我们也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回国后有个小插曲,我们回程依然是在乌鲁木齐转机,但我们是零点到达机场然后第二天大清早的飞机,于是我们订了胶囊旅馆准备睡一晚。我们在平台上发现有一种是双人间的,结果来入住后发现,双人间跟单人间根本没区别。只不过你订了双人间,酒店就允许你塞两个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