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西南边陲,中缅边境小城,全称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简称孟连县,是普洱市下辖的自治县。
孟连县东接澜沧县、北临西盟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相连,是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距离缅甸只有1小时车程,为省级开放口岸。虽瑞丽、西盟都紧挨着缅甸,但孟连边境更为复杂。孟连口岸直通神秘的金三角地区,孟阿村过去,再行3公里,便是缅甸佤邦首府邦康,由缅北少数民族独立武装管辖。
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素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美誉。聚居着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的21种少数民族自治县。
孟连,称得上小而美的县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而且孟连还是著名的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县。和牛油果林类似的还有咖啡林,这里还藏匿着一批精品的咖啡,很多的咖啡品牌,比如星巴克、瑞幸等等都在这里订购豆子。
孟连和其他的地方不同,它有一种自带的舒适感,在这里随便走进一个古城,可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边境小城又古老又年轻,极具东南亚风情,孟连很小众,很东南亚。
孟连是多彩的,融入了各种多巴胺元素,多样的水果、丰富的植物、异域风情的建筑、众多的民族及他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让这个小小县城看起来富有生机。
孟连大金塔,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南垒河畔的滨河路南端,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金饰佛塔之一,是孟连佛教协会办公点,是全县佛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傣族文化传播和佛教活动中心,是孟连县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
金塔与孟连宣抚司署门堂遥遥相对,是孟连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据传,孟连金塔的来历与孟连宣抚司署密切相关。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意为金殿。很久以前,人们就觉得应该有一座与金殿交辉的塔,后来便在此造了此塔。金塔建成后,与金殿珠联璧合,相映成辉。
孟连大金塔的整个塔体由八个附塔抱一个主塔组成,主塔高31.68米,每座塔均挂有风铃,每当风吹过,风铃便发出轻脆的叮当声,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的佛国意韵,同时傣家人认为是来自天上的梵音。
大金塔,入目为金,神圣如故
大金塔始建于1992年,1997年主体建筑建成,主塔基部的塔心是实用面积为50.2平方米的圆形厅堂,内有静坐于精美佛座的高大佛像,金塔门口悬挂一口直径为58厘米的铜钟。塔因建成时间较晚,所以建筑在一些细节中又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塔基平台四周的台阶两旁均塑有趋势雄伟的巨龙、龙均为汉族形制。进入佛塔地宫入口,供奉有弥勒佛,弥勒佛为大乘佛教范畴,金塔有此佛像可以认为是小乘佛教在与大乘佛教的交往中吸收了大乘佛教的一些概念。
地宫四周壁画上有《西游记》的内容,不能不说是受到了现代传播及大众品味的影响。塔四周伴着龙,并且在龙旁边均有一只仙鹤,仙鹤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但仙鹤在孟连金塔出现就匪夷所思,因为从傣族的传统习惯及所处区域特征来看,孔雀才是其一直崇奉的吉祥鸟。
孟连金塔外实内空,地宫只准男性进入。在金塔的外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几个佛爷在盘腿坐在那里,那是专门给游客拴线,据说拴了线可以预防疾病,储乎顺利,保佑你平平安安。
金塔的附属建筑中最主要的是四个环绕于塔基周围的方亭和两个安放佛像的亭子。方亭傣语称“侈哦啦”,意为“指路的亭”,为人指点迷津。四个方亭分别置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分别供奉有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即南方增长天王司风;东方持国天王司调;北方多闻天王司雨;西方广目天王司顺。四大天王各护一方世界,合起即“风调雨顺”,寓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孟连总佛寺位于娜允古镇,是当地佛教徒朝拜祈福的地方。孟连总佛寺来历于老桥头旁边的下城佛寺,过去叫允道佛寺。1953年,允道佛寺毁于一场火灾,自此50年间,无人问津。直到2007年2月,孟连县政府设立娜允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工作机构,才开始启动下城佛寺的恢复重建。工程历经4年,2011年2月18日,下城佛寺开光,并投入使用,新生的佛寺也从那天起,开始使用新名字孟连总佛寺。
因为,傣族佛寺的大殿是坐西朝东,与我们汉族坐北朝南的习惯不一样。这也是南传佛寺的一个重要特征,据说是为了纪念佛陀面向东方,悟道成佛。
佛寺主体建筑佛殿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顶围廊建筑,内柱6排24棵,柱子、枋、梁、檐檀、橼子均有金饰彩绘图案,内设有藏经柜和佛龛,周围悬挂着教徒们敬献的有关傣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幡。
整座佛寺,修旧如旧,不能说金碧辉煌,却也是大气磅礴,颇有气势。廊柱、门板、墙体,则是深朱色为底,再用金漆绘满花草图案以及南传佛教的经典故事。在参观了中城佛寺和上城佛寺后,我必须说,下城佛寺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装饰雕刻艺术,都担得起“总佛寺”这个称号。
屋面以挂瓦覆盖,外柱6排24棵,为覆盆式柱础,柱头相镶饰有彩色玻璃仰莲,佛殿隔板外层是用金铂贴印的宝塔、佛像、孔雀、乐舞、花卉等精美图案。
进入大殿需要脱鞋,大殿的墙壁上画着艳丽的壁画,记载的是傣族的历史传说。去慈眉善目的老佛爷告诉记者,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傣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宗教的节日变成了民族的节日。宗教活动与民俗活动相融合,形成傣族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和建筑。
中城佛寺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城西侧的娜允古镇内,傣语称“佤岗”,是孟连县城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佛寺之一,建筑是东南亚、中国西南一带的特色风格。
中城佛寺始建于傣历1272年(1910年),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在土司时期是娜允古城内居住在中城的官员们专用的佛寺,是当地佛教徒朝拜祈福的地方。
孟连宣抚司署,俗称孟连土司府,位于普洱市孟连娜允古镇内,孟连县城的西门外。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最高处,上城佛、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宣抚司署的附近。它在东南亚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其神圣的地方。
孟连宣抚司署,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是云南唯一由傣、汉两族建筑合壁的古代建筑群。宣抚司署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是傣族土司刀氏的衙署,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是云南边境民族地区18个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孟连宣抚司暑,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召贺罕”,即为金殿之王。孟连宣抚司暑曾在清代被焚毁,1878—1919年重建。宣抚司整座建筑群系木结构,其斗拱、飞檐等构件是汉族建筑形式,其干栏式楼房、厅堂又是傣族建筑的风格。主体建筑议事厅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房屋,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青石铺就的阶梯来到镇中的宣抚司署,这里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门堂、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粮仓、厨房。后厅、厢房、门堂等其他附属建筑。外有2米多高的围墙,四周有4道侧门。13级石踏道旁是4株高大浓密的棕榈树,8根金色门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进门为三檐歇山顶干栏式的议事厅,规制宏敞,非常气派。6排共47根金色干栏柱因为藏在屋檐下,隐匿了夺目的光芒,透出温润的色泽,简洁悦目。无数根金柱与檐下精雕细刻、繁复瑰丽的金色斗拱相互辉映,衬着褐红色的木楼,使得“金色王宫”的称号名副其实。
大厅一侧摆放着几架样式各异的木鼓。登上二楼,是王司议事的地方,端立于屋子最前方一人多高的龛台是土司的“宝座”。宝座两旁高竖旗帜和仪仗,其中两柄镶嵌宝石的金伞尤其引人注目。
雄伟的议事厅分上下两层,底层空旷凉爽,过去是大臣们休息的地方,按傣族的规矩脱了鞋走上二楼,满目皆是各种珍贵的藏品和讲述宣抚司署历史的壁画,精致的竹编艺品、珍奇的贝叶经、金银饰品、其中还有朝廷赐给历代土司的官服、旗帜、金伞和写有汉、傣文字的公文及宣抚司的生活用具等等,特别是一袭清朝皇帝赐给的蟒袍,绣着云朵、飞鸟、腾龙、浪花,光彩夺目,可谓是华丽无比。
孟连土司的兴衰发展史:1254年,蒙古大军压境,逼迫一个地方政权勐卯即今瑞丽王国的臣,于是,找到了河谷平坝——孟连,1289年在孟连设置木连路军民府,第一代土司罕罢法始建孟连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土司刀派鼎贡象入京,受封宣抚司世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朝廷将地处极边的孟连宣抚司定为“经制宣抚司”,1894年改属镇边直隶厅(即今澜沧)辖治,到了民国,始称澜沧县孟连宣抚司。
从第一代土司罕罢法到1949年末代土司刀派洪,二十八代土司相沿承袭。自明至清,刀氏土司在南垒河西岸金山东麓为世族构建规模宏大的“内城”,也就是现在的娜允。依傣族旧制,山城娜允被严格划分为上城、中城、下城以及芒方岗、芒方冒两个寨子。如今保存下来的有上城区的宣抚司署、上城佛寺和中城区的中城佛寺。
刀氏土司及其夫人们的居室为一楼一底重檐硬山顶式建筑。左右厢房也是一楼一底硬山顶建筑,采取沿廊式对称,与正厅浑然一体。同议事厅相比,正厅显然华丽许多。
在厢房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清代朝廷赏赐的青蓝色底绣蟒袍和黑色丝缎六品朝官朝服,还有印信、傣文典籍、土司家居用品等物,深具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地方民族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
穿过议事厅便到了后花园,正厅通过小拱桥与议事厅相,此处遍植多种热带植物花卉,阳光下,绽放着热烈的花朵,微风习习,非常舒适。
在云南省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至今还保存着中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娜允。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娜允古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十大名镇,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傣族古城。
娜允古镇,缅北对面,傣族风情 ,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这里的房屋是傣汉两个民族的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说明很早以前内地和边疆的交流就存在了。
娜允古镇,傣历616年(南宋晚期)前后,勐卯今瑞丽的傣族首领去世,因争王位,引起内乱,王子罕罢法及四位官员于是率百姓南迁,寻到一处美丽地方,伐木开田,重建政权,族人们给此地取名“孟连”。
从元朝开始,孟连便由土司统治,是云南建立土司制度最早的地区之一。直至1949年,孟连解放,二十八代土司,相延承袭,统治孟连长达660年之久。娜允古镇,便是孟连末代土司府的所在地,一定保存着一些有意思的傣族文化传统。所以,我对这个傣族文化古镇,抱着极大的好奇心。
公元1289年/傣历651年傣王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娜允。公元1406年。随着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孟连土司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统治机构。1949年4月(傣历1311年),孟连解放,孟连土司制度告终。孟连历代28任土司,统治达660年。随着土司统治的延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形成了宣抚司统治区(孟连、澜沧、西盟等)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大桥金碧辉煌,配上红红的灯笼很有节日气氛。
娜允古城地处极边、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就是云南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便成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首府。
娜允由三城两镇组成,从上到下是按照登记顺序布局的,即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土司时代,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土司和家属的居住地,下城则是下级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
古镇虽然历史悠久却至今仍保留着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风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筑,饮食、服饰、节日、音乐、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几年来,境内外少数民族,特别是缅甸,泰国等邻国的傣族到娜允古城访古溯源的客人日益增多,据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准备将它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孟连是牛油果种植基地,有各种牛油果美食,值得尝尝。
中缅街属于孟连县城的中心位置,我们酒店就在中缅街的对面,就下楼随便逛逛,街道干净整洁,沿街种植了许多凤凰花、大果榕,树木茂盛,两边街道茂盛到交叉生长,阳光明媚,温度适宜刚刚好。
中缅街属于集市,因为春节期间,街道的商铺基本上都歇业了,很是冷清。孟连县城不大,街道两侧的建筑很有异域风情。
晚餐想就在酒店附近找家餐馆用餐,中缅街逛了一圈,大多数的餐馆都没有营业,除了烧烤就是几家冷饮小吃店。如果特色美食可以去娜允古镇的美食街。
孟连对鱼情有独钟,炸鱼、凉拌鱼、烤鱼等,烤鱼吃了几次,味略有不同,区别在于每一家的秘制刷酱,但共同的特点就是鱼肉鲜嫩。
娜允古镇美食街,有各种傣族美食及当地小吃,可以逛逛。
市场有很多的各种热带水果汁,好喝又便宜
鸡脚别有风味,酸辣味,值得尝尝
到了孟连一定要去吃一顿正宗的傣味美食,我们去了人气很高的阿良泰味小吃店,在娜允古镇七拐八绕,终于找到这家叫“阿良泰味小吃”的店,店面看起来不大,员工们正在紧张准备着食材,五颜六色的果蔬食材也清洗切配好,生意极好。
手抓鱼米线,这道菜是孟连的特色美食,也是傣家美食的主食,以鱼肉、米线、特制酱汁和菜叶为主要食材,鱼肉炸至酥脆金黄,搭配香辣花生酱和各种蔬菜,风味独特。
取合适大小的生菜叶,米线蘸上自己喜好的酱料,鱼肉,香菜,再卷成一卷食用。
吃了好多家泡鲁达,唯有阿良家泡鲁达最为惊艳,配料足,口味又好。
彩色小米干非常赞,必点,搭配的秘制酱。软软糯糯,口感丰富。
阿良家的蘸料更是一绝,特别是那个花生浆的蘸水,混合了辣椒等一些香辛料,口感极为顺滑又复合。
舂鸡脚、丰富的口味,带有柠檬味,酸酸辣辣的。
咖啡来一杯,便宜又好喝,在普洱,随便哪一家小店都没有踩过坑。
油炸蔬菜组合,第一次吃油炸各种各样的蔬菜,颜值高又好吃
晒着太阳,吹着微风,在树荫下用餐,很是惬意。
👇 孟连大金塔
地理位置: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滨河东路附近,就在中缅街。
门票信息:免费,但会收取5元的管理费。
游玩时间:0.5—1时。
👇孟连宣抚司署
地理位置: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古镇内。
景点类型:古迹清代的古建筑,4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门票信息:10元/人
开发时间:全年8:00-17:00开放
必看贴士:参观二楼必须要脱鞋以及禁止拍照。
👇娜允古镇
地理位置: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景点类型: 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 建议1—2时
门票信息:进镇免费
交通信息:建议自驾,娜允大桥附近有免费停车场。
👇自驾行程路线
途径地:重庆一会泽一墨江—那柯里一普洱市一景迈山一孟连一宜良一曲靖一宣威一重庆
◇那柯里 | 古道蹄声响 入梦那柯里
@https://imfw.cn/l/317549099
◇孟连 | 多巴胺爆棚的中缅边境小城
@https://imfw.cn/l/317549104
◇茶马古道 | 茶之源 道之始
@https://imfw.cn/l/317549109
◇普洱 | 有风的地方 悠闲的慢生活
@https://imfw.cn/l/317549114
◇云南石林 | 天造奇观 世界遗产
@https://imfw.cn/l/317549122
◇景迈山 | 古树茶山 世界遗产
@https://imfw.cn/l/317549273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