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一早6点,两位“老人小伙”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地铁2号线换乘到六号线,在换乘公交502路--到杨坨---换乘M1到达终点东山村(964路也到此处)此时已经是11点了,5个小时 的奔波才刚刚到了目的地。
没有轨迹引导图,只是按照宋大哥几年前来过的记忆,计划从东山村攀爬野山到老望京,在从国家植物园下撤,预计13公里左右。中途可观察清代贡梨园,古宅古堡古磨盘,老望京塔,还有看看早春梅花花开状况。
东山贡梨园位于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三面环山一侧临水的独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优渥、日照光照充足、土壤条件独特,再加之村中口耳相传的独家培育方式,使得这里培育出的京白梨与普通鸭梨、水梨的区别在于,个小皮薄、肉多核小,口感软糯,入口即化,咬上一口香甜似蜜的,
自清代同治年间始即为宫廷贡品,直至慈禧太后临朝更受宠爱,在为朝中必备。
这些梨树是4月开花,7月见果, 8月下旬果实成熟。
要挑个头中等,略微扁平的京白梨;.黄色的京白梨可直接食用,会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绿色的京白梨要先放一周左右时间,后熟的京白梨水量会更加充足甘甜,这也是京白梨最正宗的吃法,故称“京白梨是后熟梨”,摘下来后放熟了吃。京白梨富含葡萄糖、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生津、消暑、润燥、解渴、清热、化痰、健胃、解酒等作用。
这个园区,大部分时间是关闭的,我们到达时候,两个大门都紧闭锁着了,最为驴友,不甘心回程的我们只有绕远道进入了,(保密入口点,一般人走不到的)
休闲健身步道,果品产供
景区大门,看不见入园须知,估计在大门口了
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西东山白梨,太好吃了,都归我了,年年给我上贡。乾隆47年9月21日
皇上肺咳,去,吃东山大白梨就好
成果采摘
成果运输贩卖不行,都作为贡品送上
京白梨,我在网上看,5斤包装的一盒大约在70-80元左右,是比平常的品种贵
东山贡梨园最珍贵的是48株已有300多年树龄的古 梨树 ,至今仍然每年四月都是一树繁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梨园冬景,一片荒凉
梨花开满四月香
上下两图,同一个地点,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景象
百年以上的古梨树,树干粗狂
我上星期曾走过北京模式口到八大处,这里有京西古道的一部分,当年慈禧太后去妙峰山上香的古道,也是京西古道,今天又走了一段京西古道,看来,北京西山想当年没有平坦公路时的艰难旅程
京西古道在北京有多条道路,既有羊肠小道、略宽土道,也有片石铺墁的路面,还有经石匠加工的大条石铺面的大道。按用途有商运道、军用道、驿道、香道、盐道,御道、官山大道和乡间往来之道,但互有利用。
早年“骡马骆驼时代”的“京西古道”“香山古道”,路面皆为山石铺就,石面光滑,或有阻蹄石,也见零星浅浅蹄窝。顺路而下有石碑见证。山间铃响骡马成队,马帮催促西风呼啸的商道。
这一路,还有冰雪,距离上次下雪已经过了半个月了,由于山区阴面温度低,冰雪不会化,走起来局部还需注意安全。
这一局部百米道路,是片岩石铺成的,毛石铺砌;错落有致,古意盎然,走这条古道不能分心;要不很容易崴脚;脚腕子在这种路上行走还是不很舒服;雪后更增加了行走的难度,幸亏我是带了双杖,脚脖子上有护腕,才避免的滑倒和崴脚。
之字形盘山小道,左为下坡,右为上坡,照出的照片可感觉不出山路的崎岖十八弯的。
古道两边,除了地面铺地用天然片石,就连旁边居住居住的围墙,屋墙,都是就地取材而建的,那时候山里没有转头的。
途中遇到了一处冰瀑,进入九九的三月的山中,由于处于阴处,冰雪会长期不化的
3月份还冰冻三尺
我们的终点行至大岩根,此处有一石碑,据说名为修道碑,碑上被涂了两道类似于箭头的标志,这里是山路的岔口,可走南、北十八盘左右两条路,(当然这里是三岔口,我这一条通往东山村)
由此处左侧上行,应该是南十八盘,可走到打鹰洼,越岭后到达老望京和挂甲塔,后路可去植物园或去香山。走一小段后,时间已经是下午2:00了,宋大哥果断决定,原路回程,这是他多年户外第一次中途回返,是他灵感处决定必须返回了,岁数大了,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陡,可以还有小的悬崖,山里路黑的早,隐形是危机必须避免。(其实到了老望京后面的路我们都走过,只不过担心是到了老望京前的这段路,路上还有雪)
这里是东山村原始的居民点了,几百年的遗留这剩下残墙断壁,
围墙,也算是古堡古村落的城墙了,这里还有一个发现,就是石块垒成的酷似围墙,其实也是梯田的一种,在山坡上可以种庄稼了。
古碉堡还是古房屋,都有可能。
百年古碉堡现况,都是石板垒成,能看见的有一个小口视为窗户,
民宅墙体
古磨盘和石磨辊子
山边的古磨坊
东山村缘起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5年期间的,至今已经有二千多年了
东山村位于门头沟区军庄镇的最东端,处于该区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三区交界处,六环路以内。
村子里的老房子
“东山历史悠久,曾建有大小庙宇10座,到目前只有两座庙基本保存下来了,但佛龛。佛像早已不见,只剩下了空房子。其它由于多种原因早已不复存在”。
“东庵庙 位于长岭。传说原来庙址在山坡安子地,距现址1公里,后来山洪爆发冲垮庙宇,将庙木制的泥佛像等全部冲毁,有一尊铁佛像即大肚弥陀佛像被冲到北河大涧沟。后来人们把铁佛像从安子地抬回,走到长岭这个地方实在累了,放在地上休息,再往起抬时就怎么也抬不起来了,于是就在长岭这个地方建起了”东庵庙,以供奉此佛像,后被称为“东庙”“
破旧无人居住的老房子
老建筑的屋顶,树干做梁,枝干做脊,芦苇做棚,
娘娘庙 东山人称之为南庙。建于明代。清乾隆戊辰年间弟子宋朝相重修。到了清道光壬午年间,村内弟子再次重修。两次重修都在庙内梁上有清楚的记载。此庙四合院形制。前殿面阔三间硬山元宝顶,箍头脊。板瓦筒瓦合瓦,勾头滴水。双层方椽,檐下苏式彩绘。是山盟,门五抹,门窗皆工字錦。青石台基,三級垂带踏步。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石板頂,门四抹,斜楞格。
现在为村历史陈列馆,古建筑新用。
走了个往返道,.遗憾地在3.5公里处就折返了,只因道路有雪,路滑,后面路道险峻,没有轨迹不好预测,估计可能赶上傍晚,傍晚北京地区降温,有雨雪天气预报,74岁老人安全考虑,果断回程,我62岁应声相应,返回。一共走了近8公里路程,也算是既锻炼身体了,也保证安全了。
这个季节外出,旅游可不是最佳时节,山体还都是灰暗无色的,植物还在休眠,没有生机。要不是为了锻炼体质,到野外大自然中,绝大多数城里人都不会来此吃苦受罪。而我们乐意此行,就是放松自己,开阔视野,心胸打开,疾病留不住。
丰水期是水道,泄洪到永定河,枯水期就是步道了,借此路到达山里。
2024.3.弓米弓写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