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2月14日(正月初五):掘港-高邮古盂城驿-净土寺塔-镇国寺-古文游台-淮安河下古镇
D2:2月15日(正月初六):淮安河下古镇-沈坤状元府-吴承恩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淮安府署-总督漕运部院遗址-镇淮楼-盐城喻口古镇-大洋湾风景区(盐渎古镇)
D3:2月16日(正月初七):盐城护国永宁禅寺-珠溪古镇-施耐庵故居-西溪古城(泰山护国禅寺)-安丰古镇-掘港
今年有史以来最长的8天春节长假加上很给力的天气给了我们一个自驾游的机会。初一到初四,单位值班加上陪回家过春节的儿子,日程已排满。初四儿子出游后,我们决定好好利用后面的4天假期,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晚开始考虑做攻略——
首先确定旅行方向,江南是热门的地方,大部分地方已去过,而且过江通道基本是逢节必堵,不在考虑范围。决定向北找一些相对冷门并能在3-4天内逛完形成环线的地方,高邮、淮安、盐城成为本次自驾游首选地,印象中这几个地方的旅游属于比较冷门的地方,也是我们骑行不会去的地方,转一圈距离上也差不多。
然后通过马蜂窝找一下这几个地方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的景点,共找了19个景点,并将景点按顺序串连成环,完成初步攻略。
D1:2月14日(正月初五):掘港-高邮古盂城驿-净土寺塔-镇国寺-古文游台-淮安河下古镇
D2:2月15日(正月初六):淮安河下古镇-沈坤状元府-吴承恩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淮安府署-总督漕运部院遗址-镇淮楼-盐城喻口古镇-大洋湾风景区(盐渎古镇)
D3:2月16日(正月初七):盐城护国永宁禅寺-珠溪古镇-施耐庵故居-西溪古城(泰山护国禅寺)-安丰古镇-掘港
最后是各种准备——
①带上出门必备:身份证、驾驶证、钱、钥匙;手机、充电器、充电宝、数据线、三角架、自拍杆、手电、电池;洗漱包(牙膏、牙刷、毛巾大小各2条、洗发精、洗衣皂、护手霜、防晒霜、梳子、指甲刀、水果刀);备用药品(高血压、消炎水、棉签、创可贴、黄莲素、柴胡饮、安定);夹子、晾衣绳、换洗衣服,一次性拖鞋。
②带上路粮:酱牛肉、五香兔腿、香肠、烤鱼、十香菜、水果、零食、茶叶、餐具。
③带上一套露营装备(睡袋2、帐篷1、防潮垫1、充气垫2),做好找不到宾馆住宿的准备。
④雨伞、备用包、腰包、抽纸、保温杯2只、垃圾袋、水桶。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了。
原计划7点出发,最后8点30左右才出发。
享受一下春节高速免费福利,从启扬高速一路向西10:40便到了。
东门进口有一个高大的馆驿巷牌坊门楼
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取宋代高邮籍词人秦少游“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诗句而名之。
驿站有皇华厅、驻节堂、鼓楼、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厅后车厢房为存放迎送器具的轿房,两厢房为通信,运轿工具的驿具房。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
大门上方悬挂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的“古盂城驿”横匾,大门左侧的绿字白字“邮驿博物馆”竖牌为国家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题写。
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其功能为传室政令的场所,驿站管理中心。
驻节堂又称后厅,整个建筑的梁柱为明代驿站遗存,是盂城驿的精华所在,雕刻图案精美。
鼓楼为十字脊重两层的古建筑,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望,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
驿站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厅后车厢房为存放迎送器具的轿房,两厢房为通信,运轿工具的驿具房。
盂城驿整个景区做得也不错,挺热闹的。
在这儿品尝到了小时候听挑担郎沿路叫卖“牛轧糖”,那才是真正的小时候的味道。
从盂城驿东门出发,沿馆驿路向东700多米便到了。
净土寺塔位于高邮城东,建于明神宗(万历)时,塔身七级,高约三十米,砖砌,呈八角形。一九五七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塔是高邮的著名景点之一,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岁月和炮火的洗礼,古塔的保存还真的是非常的完善,塔身充满历史沧桑感,可以一观。
从净土寺塔出发,行驶5.3KM来到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河心岛上的镇国寺。正月初五正好是财神菩萨生日,镇国寺也是人气满满,道路实行单向通行交通管制。停车场车位是一位难求。
镇国寺始建于874年。唐懿宗弟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他遍访名山古刹,一日云游至高邮,来到运河边,只见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俗念尘思,顿然消失。遂在此结茅禅修,禅师精通佛理,专心弘扬佛法。法务之盛传至朝廷,僖宗拨款修建寺院,赐寺名“镇国禅院”并赐与“举直禅师”称号。法师圆寂时,满屋红光,只闻得空中异香扑鼻、梵乐阵阵。实属龙地也,今有运河佛城之称。
几经风雨沧桑,原先的寺庙不复存在,只留下了白塔一座,确是十分重要的古物珍宝,堪称翘楚。
古朴端庄的镇国寺塔在孤岛上屹立,落日映照更是好看,来了高邮,除了瞧瞧悠久的盂城驿,也记得来拜拜佛,看看镇国寺的风范吧。
从镇国寺出来去古文游台,由于交通管制单向通行,只能向南多绕了5KM,14:20到达。
古文游台是古秦邮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秦观(秦少游)、孙觉、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并留下千古不朽的诗文。
文游台是筑在东山(亦称泰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东观禾田,西览湖天,秦少游所描绘的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的水乡自然景象尽收眼底。
文游台前为盍簪堂,四壁嵌有《秦邮帖》,乃清代嘉庆年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秦少游、赵子昂、董其昌等名家书法,由著名金石家钱泳勒刻而成,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游台西侧为明代建造的专为纪念秦观、苏轼、孙觉、王巩的古四贤祠,祠后是幽静典雅的秦观读书台,再往西为映翠园、重光亭等古典建筑。
文游台门厅东西两侧为仿古园林式的博物馆展区,主要陈列有《高邮上下五千年》、《龙虬庄出土文物》及《高邮历代名人》等,它为人们了解高邮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
逛完古文游台不到15点,时间还早,决定直接赶往下一站——淮安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坐落于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三鼎甲齐全”之称。
河下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迄今为止整个街区仍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街、巷、桥有: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茶巷、罗家桥等。河下镇内还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一批古迹保存完好。主要指吴承恩故居、左忠壮公祠、清真寺古文楼等。另有一批保存较完好的明清风格的名人故居和传统民居及会馆,如汪廷珍故居、吴鞠通故居、夏曰瑚宅等。
历代名人有:秦汉时有军事家韩信,文学家枚乘、枚皋父子,唐代有诗人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考据学者吴玉,名翰林程晋芳,温病医学家吴鞠通,数学家骆腾凤,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围棋国手梁魏今,道光皇帝御先生官居礼部尚书、都御史汪廷珍等。
沈坤状元府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河下古镇的核心区,紧傍古运河畔。由明朝嘉靖年间状元的老宅和寓园两部分组成。沈坤,字柏生,号十洲,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竹巷一户厚实的人家。祖籍昆山,嘉靖二十年(1541年)考中状元。
吴承恩故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生于1504年,死于1582年,享年78岁,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
虽然细雨绵绵,来瞻仰总理的游人还是很多。以前是来过的,但这次不赶时间,于是两人慢慢品鉴总理的手书,想象着他书写时的心态。一代伟人!
位于淮安市西北隅的驸马巷内。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
淮安府署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衙内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大门外有石狮,照壁、牌坊等。
淮安府署与其前方的总督漕运部院、镇淮楼连为一体, 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古代官衙景区。
总督漕运部院是历史上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在南宋乾道6年(1170年)就是官府建筑,元为淮安路总管府,1293年重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建为淮安府署,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淮安卫指挥使司,成化五年(1469年)重修,嘉靖十六年(1537年)在城隍庙东新建督察院,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万历七年(1579)将淮安府迁往城隍庙东,移总督漕运部院于此。
镇淮楼位于淮安区城中心,是古城淮安的象征性建筑,当地人俗称鼓楼。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800多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镇淮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二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在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清代乾隆年间,因水患不断,人们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
逛完镇淮楼14:50,决定到下一站喻口古镇,16:45分到达喻口古镇。看到古镇牌楼里停车场空空的,估计是已经没落了。
从网上查找的信息如下:喻口古镇始建于唐僖宗年间(公元881年),被称为江淮第一古村。巢城遗址、镇街石、老戏台见证着厚重的人文风俗;御码头、圣旨石、节孝坊昭示着历史上皇家对村民的垂青;大相国寺和少林寺共同复建中的西来佛寺传扬着佛教文化、中医文化和武术文化;燕子街、迎燕桥、待燕楼户户有燕子窝、处处有燕子鸣,呈现了喻口良好生态人文。
我们实地浏览的情况是,冷清而寂寥。
西来佛寺
做的攻略中下一站是盐渎古镇。17:15从喻口古镇出发,18:45导航到盐渎古镇,才发现停车场很大、车也基本停满了,夜景很美,人气很兴旺的样子,也算是一个惊喜。
一打听,原来误打误撞到了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
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盐城市区东部,整体规划面积16 平方公里。景区按照5A级景区标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是盐城旅游的的“城市名片”。
盐渎古镇位于大洋湾景区的中心位置,将徽地的老式古宅原封不动地搬迁过来,兴建了一片明清时期的徽派与晋式老四合院建筑群。整个古镇由35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包含16栋徽派古民居以及5栋山西四合院组成。落户的古建筑,敦怡堂、慎恥堂、桂復堂、和顺堂等。
盐渎古镇,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拆搬过来几间古宅,讲了个故事,没有灵魂。
逛完夜景、吃完夜宵将近21:00,从手机找到一家最近的宾馆住上一宿再开始下一个旅程。
早上7:00出来,本想找个早餐点居然没有一家开的。这大概就是盐城了。吃了自带路餐继续行程。
护国永宁禅寺旧址位于盐城县城北八字巷(今盐城中学东南角),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是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至清末仍为五进大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抗金名将韩世忠设中军帐于寺内,岳飞曾四次到永宁寺与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商讨抗金大计。韩世忠夫妇晚年即隐居于此。1993年初异地重建永宁寺,现址位于盐城市海纯路12号。坐北朝南,占地40亩。天王殿内供有香樟木刻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内有长5.2米,重8吨的卧玉佛,殿前15米高的露天观音像,清净庄严,相好光明。
8:30从护国永宁禅寺出来,前往下一站——珠溪古镇。距离不远,9:20就到了。
珠溪古镇即伍佑古镇、伍佑街道、伍佑镇,位于盐城市区南环路以南,蜿蜒的串场河形成独特的半岛特征。最早,传说伍佑镇因盛产河蚌珍珠曾被称为“珠溪”。因民间讹传,今称为珠溪古镇。千年历史的变迁未改变古镇“九街十八巷”的框架,巷道肌理清晰,古建筑保存较多,已经公布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50多处。
伍佑文庙经明、清和后代修复,依然保持着古意,是必打卡点之一。我们有幸旁观了文庙祭祀孔子的整个过程。
珠溪古镇,有古朴凝香的历史,也有时尚潮流的现代,有绝佳的景色,也有绝味的美食,非常适合来一场惬意的休闲游。
从珠溪古镇出来将近12:00。根据导航前往下一站西溪古城。12:30多在经过大丰白驹镇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门楼,靠近一看原来是施耐庵故里,必须看一看——是行车过程中意外所得的游览点。
施耐庵故里·中华水浒园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1993年白驹镇在他写作的原址——花家垛岛上建成施耐庵纪念馆,2016年4月8日以施耐庵纪念馆为核心,占地215亩、总投资达3亿元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施耐庵故里·中华水浒园”景区正式开园。
13:20从中华水浒园出来继续向西溪古镇出发,14:15便到了西溪古城。根据导航根本进不了停车场,真是车满为患,人山人海,好不容易在非机动车道了找到一个车位停了下来。
西溪古城位于东台市,西溪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东台的西溪做过盐税官员。西溪景区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淹的读书堂。
梨木街仿古商业文化街头游憩区、盐文化三贤祠旅游区、天上人间主题公园。
泰山护国禅寺,又名泰山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年),迄今已有940年。它是东台13丛林之一,也是苏北地区的名刹。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殿房99间半。寺院建筑宏伟,建有天王殿、东岳殿、地藏殿、碧霞宫四座正殿,碧霞宫中供奉着水神一泰山神女碧霞元君像。两厢为十殿阎王、关岳、华佗、神农、鲁班诸庙,故有一寺五庙之说。
将近16:00从西溪古城出来前往计划中的最后一站——安丰古镇,距离也不远,不到半小时便到了。
安丰古镇坐落于东台市安丰镇,成陆于新石器时代,古名小淘浦,安丰盐场明清时雄踞淮南十大盐场之首,建成有七里长街、七十二个半庙堂、千家店铺。现存历史街道4处,古巷道38条,明清建筑30余处。现在的安丰古街是七里长街南段保留较为完好的一部分,全长近千米。街区内有鲍氏大楼、吴氏宗祠(明末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家祠)、画家戈湘岚、麦秸画展示馆、盐课司、古戏台等。
在安丰古镇,我体验到了古镇的感觉,不仅仅因为这些古建筑,更因为这里保留了古文化的传承,有安丰麦秆画,有精美的发绣,还因为古镇有一定的烟火气息,在这里的小食品店里还有“金刚琪儿”在卖,那是真正的小时候的味道。
不过古镇也有遗憾,在我感叹古镇房屋低矮时,意外地从袁承业的后人处得知是因为当初修复古镇时,整体抬高了街面,地面抬高了,房屋还是原来的高度,唉!
日色渐暮,古镇沉寂下来,很多展示馆有工作人员来关门,只余少数商户是前店后院。看来多数房屋是被政府收储了,我以为的烟火气息可能是个烟幕而已。如果不贪恋那一点烟火气息,浏览一番即刻离开,我必不会发现这后面的真相!
美好缘于想象。但无论如何,在这里,我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那是真的。
一场愉快的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