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本是一个虚构的神秘世界,最早出现在英国小说家詹姆斯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书中虚构了一个神秘、和谐、而宁静的世外桃源之地,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其为世人熟知和世人所向往的“人间天堂。
在我国被命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2001年由云南迪庆中旬县更名的香格里拉县,2014年又升级为县级市;另一处是2002年由四川稻城县日瓦乡更名而来的香格里拉乡,2009年撤乡建镇,现为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2017年我们由滇藏进藏的时候,曾经游历过云南迪庆州府所在地的香格里拉市,当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和香格里拉正在大兴土木的原因,我们没有深度游览香格里拉市内,只是把它外围的上、中、下虎跳峡,白水台,哈巴雪山,也就是现在的(虎香公路),以及长江第一湾和梅里雪山游玩了一下。这次我们重走洛克之路----寻找我们心中的香巴拉自驾之旅,误打误撞又把两个香格里拉连线走了一下,弥补了上次市内没有深度游览的遗憾。
9月21日是我们这次自驾的第二十二天,昨天从亚丁下来已经很晚了,我们就住在 香格里拉 镇住下了。原计划我们是走泸-----亚线去泸沽湖,但泸----亚线我们开轿车能否安全通过,我们还是七上八下的,如果不能通行就得绕道 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市, 去 丽江 到泸沽湖。还好稻----香公路和泸----亚线前一段是一样的,到各卡乡开始才分岔,一条是去往泸沽湖的泸沽湖的所谓泸----亚线,另一条是去往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的所谓稻----香公路。
香稻公路是2019年才修通的一条盘山公路,全程200公里左右,一路上会有高山、草甸、溪流、瀑布、经幡、白塔、雪山等藏地特色。
从稻城香格里拉镇出发,不管你是去往泸沽湖,还是去往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市,前段都是一样的路,从香格里拉镇到各卡乡有80公路左右的距离,这段道路是盘山公路,要翻越俄初山,虽然道路窄一点,但都是柏油路面,只要注意安全,任何车都可以走。
在翻越俄初山时候,有个观景台,天气好的话,可以看点稻城亚丁央迈勇等三座神山,我们走的时候,由于云层较厚,只是看到了一点点雪山的影子,遗憾没有看到三座神山的全貌和真容。
这是从俄初山下来经过的一段峡谷景色。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前往泸沽湖和前往 香格里拉 的分路口,往前走就是去往泸沽湖的,右转就是去往 香格里拉 的。为什么说是误打误撞把两个香格里拉连接了起来,当我们走到各卡乡泸亚线和稻香公路分岔口的时候,正好有警察在检查出入的车辆,我们下车跟警察询问了一下去往泸沽湖的道路情况,他们说由于这段时间下雨,山上滑坡下来的落石都还没有来的及清理,泸亚线你的车不建议走(因为我们开的是轿车),他们建议我们走稻----香公路绕道去泸沽湖。我们听从了警察的建议,决定绕道走稻香公路,这样就把两个香格里拉连接了起来。
从各乡到 香格里拉 有120----130公里左右,前后各有20公里左右的路还可以,中间的80--90公里的路,到处是滑坡、落石、积水、路面塌陷和严重破损等危险因素,让人惊心动魄,我们一路都没敢停车。
路两侧是刚被清理开的、像小山一样的落石。
随处都是落石和严重破损的路面。
由于稻香公路是近几年修建的公路,虽然方便了人们出行,路程近了许多,但生态的破坏也是比较严重的,原本稳定的地质结构,被打破了,形成了新的地质结构,很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地质结构。所有要合理开发利用所有的资源,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12点30分途径 香格里拉 建塘镇附近的一片湿地,道路也好了一些,我们停车下去,看看花花草草放松了一下。稻香公里230公里我们用了近6个小时,终于挑战 成功 。
秋天,香格里拉高原上,遍地盛开的狼毒花由嫩黄色变成了深红色,从小中甸镇延伸向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建塘镇,60多公里撩人心魄的连绵花海烂漫如火,染红了秋天,染红了香格里拉,酷似一张迎接远方客人的红地毯。
据了解,狼毒花又叫火柴花,香格里拉狼毒花属瑞香科狼毒花,每年6月绽放,花朵为黄色,到了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即将枯萎的狼毒花全身就变成了火红色,将秋日下的迪庆高原渲染的热情似火。
狼毒花----牧民因其汁液含毒而取此名。不过,在许多生态学家眼中,狼毒草又是草原生态的“警示灯”,当一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荒漠化时,狼毒花就会大量生长。狼毒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型,轮生,花单性,结蒴果,扁圆形。根有毒,可入中药,多见于我国青藏高原。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因此,高原地区的经书从古至今都是用狼毒花的根来制作的,虽然它有一定的微毒,但这是制作经书最好的纸张,用狼毒花根做出来的纸张不易被虫蛀,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9、10月份的秋天,是狼毒花的天下,大朵大朵火红眼里的狼毒花,异常绚丽。
其实狼毒花的红色并不是来自它的花朵,而是它的叶子。
漫步在如此美丽的花海之中,尽情欣赏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景。
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小桥流水,溪水潺潺,真是太美了。
这大片的花海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可以看到四处都是美景,选择一个完美的地方拍照,这里是拍写真婚纱照的绝好场地。
我们来的还是早了,狼毒花还没有完全变色,再过段时间这里的色彩将更加浓烈。
在香格里拉,火红的狼毒花开满了大地,艳丽夺目,置身花海之中,放眼望去,蓝天白云、草甸花海,犹如置身于传说的伊甸园之中。
远远望见一大片紫红色的花海,无限延伸至远方的青山脚下。
一群群牦牛悠闲的漫步在嫩绿的高山草甸上。
13点左右到达 香格里拉 市的静怡大酒店。安排好酒店后,我们在酒店附近的一个盐井加加面馆吃了一顿 盐井 加加面。盐井加加面起源于芒康地区,我们2017年去西藏的时候曾经路过芒康,也去看过盐田,当时不是吃饭的时间,我们就错过了吃加加面的机会。加加面是滇藏地区的特色小吃,这次在香格里拉遇见了,我们就去品尝了一下。
应该说吃加加面挺有意思的,加加面的历史无从考证,只能从字面上来理解,不是一次吃一碗,而是每次都很少,吃完以后再往里面添加。加加面是那么与众不同,首先它的每碗的面量极少,一碗只是五六根,用筷子一挑,一口就送下了肚。接下来就等着店家继续来送,送过来的面也还是如此,吃完再送,如此反复,肚量大的要吃上几十碗。所吃的碗数主人并不用笔去记,而是在桌子上放石头,吃完一碗,就放上一颗,等临走的时候按照石头来结账。据说,这一传统已经保持几百年了。我们去的家,起步就是十碗,每碗2元,配有4个小菜。我们每人吃了10碗,每碗就一碗底,但十碗也够吃了。
吃过午饭后,我们步行35分钟去了松赞林寺,一路上看点市区时分整洁干净,主街盆景式绿化带修剪的整整齐齐,街面上还有很多的大型酒店。记得2017年5月份来的时候,这里尘土飞扬,到此是工地,我们当时看到此景后,就没有停下来逛逛的心情了,于是匆匆而过了。看来这5-6年的光景,香格里拉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次一定要好好的停下来,慢慢欣赏一下这个人们“心中的月亮”。
香格里拉市,街区随拍。
街景
街景
街景
街景
我们下午2:40到达松赞林寺,2:40----5:35我们用近3个小时游览了松赞林寺,松赞林寺雄伟壮观,整体建筑建在一个山坡上,造型类似西藏的布达拉宫,松赞林寺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由于本篇游记篇幅较长,不利于网友们看,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我接下来单独写一篇关于松赞林寺的游记做专门介绍。
松赞林寺有直达古城的公交车,我们游览完松赞林寺之后,坐公交车来到古城北门,开始游览古城。
独克宗在藏语里有“月光城”之意,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位于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令人扼腕的是,在2014年的时候,独克宗古城遭遇了一场堪称毁灭性的火灾,数百座古建筑都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如今看到的独克宗,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座经过了多年修旧如旧的重建之后的“新古城”。复建或仿建的古城,我们也去过不少,但没有一座能像独克宗这样,让我们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觉一切很自然很舒服。
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轴心,以“八瓣莲花”形态,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围绕大龟山呈放射状布局,在大龟山石寨的基础上外延扩展,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
独克宗整体上是依山而建,因此古城内的街道并不规整,但这反倒增添了许多灵动与秀美。
走在古城里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街道上,看着近处的藏式仿古建筑,望着不远处蓝天之下的群山,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售卖藏地特产的店铺、牦牛火锅餐厅、西式快餐店、特色民俗客栈、不那么喧闹的酒吧、文艺青年爱逛的书店,古镇里总会有那么一家店铺,能吸引你推门而入。
尽管古城遭遇了毁灭性的大火,但古城如今的街道布局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在很多石板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岁月留给这座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的印迹。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
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北侧,是为纪念1936年红军长征时抢渡金沙江后进入迪庆州所做的专题博物馆
广场上一几处雕塑(讲述的是藏民和红军的故事)
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公园不需要门票。
龟山公园虽然不高,但在高海拔的(香格里拉海拔3300米)地方要登顶龟山公园还是需要费一定力气的。
沿着陡峭的台阶往上爬,不久就到了大佛寺庙了。
大龟山西侧有百鸡寺,大龟山之巅建有大佛寺,楼高三层,采用汉式楼亭工艺。大龟山中部建有龙王阁,两厢塑有老子、孔子像。儒、释、道三教文化同处一地,充分体现了迪庆香格里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特点。
登高览胜,古城尽收眼底。
站在龟山山顶,抬头就能看到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山峦;低头俯瞰,“月光之城”尽收眼底,古城的炊烟袅袅,龙潭的波光水色,纯净的蓝天白云、庄严的寺门、金光灿烂的转金筒组成了最美的图画。
顺着汉庙从左至右转了一圈,就到了大龟山北侧的吉祥如意幢(转经筒)------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转经筒建于2002年,底座直径10米,高21米,重60吨,是原香格里拉县更名庆典的纪念性及标志性建筑物。
抬头仰望,整个转经筒大约有5层楼这么高,雄伟壮观,最底下为莲花座,筒身为纯铜镀金,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等塑像。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共124万条和多种佛宝。
要想转动如此巨大之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夜幕已降临,随着华灯初上,古城的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柔美的夜景让人如痴如醉。
要说独克宗古城最特别的景色,那非龟山公园莫属。
夜幕下的独克宗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却奇妙地保持了一份宁静的氛围。街边的小店铺散发着淡淡的灯光,投影出梦幻的影子。漫步在这片古老城市,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感受到时光的沉淀。
古城有着不同于丽江、大理古城的热闹与喧嚣,更多的是静谧与悠然。初秋的夜晚,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鼻尖传来一阵阵藏香气味,心里的烦恼一扫而空。
白天的月光城是阳光的天堂,夜晚才是月亮的领地。
夕阳的余辉散去,街中心的四方广场摊位尽撤,人们堆起篝火,跳起了奔放古朴的藏族锅庄舞,欢快的弦子发出特有的 “吱咕吱咕”声,越来越快的节奏把舞蹈推向一个个高潮。游客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情不自禁的投入到队伍中去,和姑娘小伙们手拉着手,亦趋亦步,婀娜起舞,成为古城靓丽的风景。
傍晚7:30左右我们在古城内的一个藏餐厅吃了一顿藏式牦牛火锅。
文曲巷夜景
晚餐后,因天气下起了小雨,我们沿古城走了一段就返回北门了,之后打车回酒店。
2018年,月光之城又新添了一颗璀璨明珠——独克宗花巷。
独克宗花巷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北门。走进花巷,传统匠人藏式彩绘、藏式木雕随处可见,非遗体验中心的尼西黑陶、东巴造纸、玛尼石雕……绚烂而丰富的藏族风情如同画卷徐徐展开。
都说香格里的纳帕海是香格里拉的一张名片,自然风光独特,它如同香格里拉的一颗璀璨明珠 ,被称为“香格里拉的眼泪”,是滇西北最大的春季牧场。
说起帕纳海不得不从我们第一次来到帕纳海说起:记得那时2017年5月份的一天,那时我们第一次进藏途中,来到帕纳海时的情景,记得头一天我们在白水台玩的太晚,当天就在白水台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们是从白水台出发,到帕纳海也就10了点钟左右,按理说5月份在云南应该很暖和了,可是那天风特别大,吹的人直打寒颤(特别冷),我们转了转,寒冷中觉得这个湖也没有什么看点,(在藏区人们称湖为海,所以,纳帕海就是一个湖,在雨季时是高原湖,旱季时为依拉草原,一个少有的高原季节性湖泊……。)只看到了一些干枯的草甸和一些兜售骑马做生意的藏民,可能是季节性原因,我们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离开了。
这次再来香格里拉,我们还是想看看帕纳海到底好玩不好玩。游纳帕海是不需要门票的,据网上介绍帕纳海可以环湖自驾游。于是第二天一早(9月22日)7:45左右,我们驾车从酒店出发,根据导航沿G214国道前往20公里以外的帕纳海自然保护区游玩。但今天天气也不是太好,是一个阴雨天,8:05我们到达帕纳海环湖路,开始环湖。
游玩帕纳海还可以在市内坐公交车前往帕纳海,这是12路公交车终点站。
纳帕海 藏语意为森林背后的湖泊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西北部 ,海拔3200多米,它属于湿地生态类型保护区,建于1984年,总面积31.25平方公里,海拔3266米,湖泊积水面积660平方公里。
清晨的环湖路少有车辆,成排的青稞架,平静的水面倒影远山和天上的云,身边有牛羊悠闲漫步。
纳帕海的地势是三面环山,在不同的季节去有不一样的美,在湿季是山水相接,水光倒映;在旱季是山、草、水相接,但不管哪个季节去,都是风光旖旎,远处的雪山永远为你守候。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
纳帕海是一个季节性高原湿地。当雨季来临时,香格里拉周边的河流汇入此处,水面上涨,草原被淹没,此时就称“纳帕海”,当雨季过去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湿地,长出青草,便是“依拉草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纳帕海的景色完全不同。
纳帕海是季节性天然湖泊。由一系列淡水池塘、沼泽组成,由周围山里的8条小河供水。湖水从西北隅溶洞汇入地下河,再经溶洞流往尼西乡汤姆堆排出,注入金沙江。
由于纳帕海湿地属寒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所以全年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5月为明显干季,5月至11 月为明显湿季。
我们到纳帕海的时节,正值初秋的季节,湖泊和草甸的面积大致相等,蓝蓝的纳帕海和黄绿相间的伊拉草原尽收眼底。
一望无尽的纳帕海草原中拥有数不尽的骏马和牛羊,蓝蓝的白云天映衬着蓝蓝的纳帕海,水草丰盈五颜六色,马儿悠闲地吃着草,牛羊成群撒欢地奔跑,水蓝如海,山绿如林,山水相连,恍惚间犹如仙境一般。
帕纳海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因黑颈鹤扬名于世,可除了黑颈鹤之外,这里还有省级保护动物灰雁、斑头雁和灰鹤及大量水禽,堪称的一个「观鸟乐园」。
藏族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连绵的群山下,白塔有种难以言说的圣洁。
湖泊波光粼粼,和草原无缝衔接。水滋润着草,草滋养着牛马,更远处的草原和山脉的连接处,是一座座藏族的民居,守着这样的纯净和美好,牧民的生活让人艳羡。
雪山、草原、湖泊、牛马成群、民居连片……壮阔与秀丽融为一体,烟火气息和世外桃源合二为一。纳帕海是人间,也是仙境,是大雁落脚的地方,也是牛马生活的所在,人和自然的和谐,都属于这里。
帕纳海花海
今天天气不是太好,失去阳光的照射的帕纳海湿地,略显逊色了许多,我们虽然两次来到帕纳海都没有看到它最美的一面,但今天帕纳海的朦胧之美,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只能说我们和帕纳海还差那么一点点缘分而已,如果是晴天的话,它会更美-------
我在帕纳海旅拍打卡
总之,如果你到香格里拉想要寻找一个远离喧嚣、贴近自然的地方 ,纳帕海一定是你不错的选择的好地方。 在这里 你可以放下疲惫, 绿茵茵的草原,奔腾的骏马,悠闲的牦牛,善良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美丽的图画。这里还有一种使人们迷恋的宁静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