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名胜古迹之经典25景(持续更新)

作者:黑白猫咪 显示图片

在于山戚公祠游玩时,看到一长廊挂着25幅由惠安石刻名家用钢针一针一针凿出的石刻,这些石刻描绘了历代福州市区及近郊名胜古迹25处,其中有中国航海标志的中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的华林寺大殿,林家子弟读书之所的林则徐祠堂等景点,可惜的是因反光,无法拍出石刻原图,便萌生走遍这25处,以最真实的画面刻画美景,让喜爱福州人文的朋友一饱眼福。

华林寺位于市区屏山南麓,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公元964年吴越鲍修让兴建。寺内宋高宗御书“越山”、“环峰”刻石今残碑尤存。明正统九年(1444)赐额“华林寺”,寺名沿用至今。寺几经兴废,仅存大殿,构件古朴硕大,作法特殊,结构严谨简洁,经专家、学者研究,确认是千年前原构,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摄于2025年6月12日。








罗星塔位于马尾港罗星山上。宋柳七娘所建。明万历年间塔毁,天启年间(1621-1627)徐勃倡议修复,重建的石塔七层八角,高31.5米,为港口显目标志,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就在塔下开火。顶有塔刹,民国期间更换成铁圆球;1963年又重修,以混凝土灌浆,以固塔身,并增设扶栏。
摄于2023年12月4日



戚公祠位于市区于山白塔寺东。戚继光(1528-1588)明代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胜仗。当他班师回浙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勒碑纪功。后人在台旁建祠。后废。现今的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前为“平远台”。厅东边怪石叠垒,中有一石如榻,上镌“醉石”两字,相传为戚公醉卧处。
摄于2024年2月18日
戚公祠厅


平远台


醉石


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市区乌山东麓,俗称“乌塔”。五代闽永隆三年(941)王延曦在“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塔八角七层,高35米,以花岗石砌就。塔身有曲尺形通道供登攀。造形雄伟端庄,与于山定光塔东西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清道光年间塔身倾斜,1957年重修。塔上浮雕及碑刻是研究五代闽国历史与艺术的珍贵资料。
摄于2024年2月8日。



林则徐墓位于市区北郊马鞍村。清道光六年(1826)林则徐为其父母营造。林公死于广东,亦归葬于此。墓前两侧立两青石碑刻,左为《御赐祭文》,右为《御赐碑文》,该墓于1961、1981年两次重修。
平时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仅在清明节开放给林家后人及允许有限游客。
下图来自网络。


定光塔位于市区于山西麓,俗称“白塔”。唐天佑元年(904)王审知所建。塔七层八角,砖木结构,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嘉靖十三年(1534)毁于雷火,嘉靖二十七年由张经、袭用卿等集资重建。以后又屡经修葺,1957的进行大规模翻修,1967年重修时,在塔周发现唐代的塔座和柱础,雕刻工艺非常精美。
2024年2月8日于乌山拍摄的白塔。


2025年6月12日于定光寺拍摄




河口万寿桥位于台江区南公村,俗称“小万寿桥”,清康熙七年(1668)鼓山成源和尚募建,石构二墩三孔桥、桥面由十二块石条铺就,两边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盘踞一石狮。桥两头各植一榕树,桥东为“万寿堂”,桥西为“万寿庵”,庵前原有“河口万寿桥记”碑,今移至于山碑廊。
摄于2025年1月26日







陶江石塔位于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上。为仿木结构的八角形七层实心石塔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569-582),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全高约十米,下有双重台座,上有五轮塔刹,塔身及台座雕刻有盘坐佛、镇塔神以及花卉、走兽等,刻工古拙,神态生动,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国内少有的。
摄于2025年1月25日





欧冶池位于市区古屏路东。又名“剑池”。相传春秋时冶炼家欧冶子铸剑于此。古时,池周迥数里,池畔有冶山,利泽庙、五龙堂、欧冶亭等。现池面仅存数亩,池畔有“欧冶子铸剑处”石碑一方。
摄于2025年1月25日






开元寺铁佛位于鼓楼区经院巷开元寺铁佛殿内,铸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清代曾从佛座下出土宋元丰年间银须弥座,故定为宋代遗物,法相肃穆庄严。具有宋代遗风,通高 5.3米,宽约4米,重达10万斤,是研究宋代制作技术极珍贵的实物资料。



午桥位于市西南郊阳崎乡,俗称“五门桥”。系花岗石砌造,计四墩五门,平板简支式。上护有栏杆,栏板刻有“午桥古迹”四字。北宋元祐四年(1089)尼戒圆募造。栏板经后来更补,其余保存相当完整。
摄于2025年1月26日






迥龙桥位于郊区闽安镇闽江邢港出口处。创建于唐末,南宋时重修改名“飞盖桥”;清康熙年间再修,改名“沈公桥”。此桥气势雄伟,经历代重建,仍存唐宋风格。周围风景甚佳,为游览胜地。
摄于2025年1月26日






乌石山摩崖题刻位于市区古城东侧。山上天香台、凌霄台、道山亭、天章台、石林园、清冷台等一带地方,散布有自唐至清名人题刻二百多段。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篆书“般若台”铭;宋代陈襄、程师孟、李纲、朱熹、梁克家等题铭;元代李世安纪述农民起义军兵逼福州的文字;明代叶向高诗刻等。
摄于2024年2月8日

般若台
三十六奇之一。般若台是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使李贡任职福州时所造。岩壁上篆书“般若台”共24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所书,书法价值独步天下,有1200多年的历史,乃福州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一副摩崖石刻,其与浙江丽水等三处题刻合称为“天下四绝”。


“海阔”“天空”摩崖题刻没有落款署名,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一直是个谜。有说是乾隆皇帝写的, 还有说是康熙帝所题, 经考证都不切实际。有学者推断是当年倡议并主持修复乌石山文化景观的侍御史萧震所刻。



清泠台
三十六奇之一。楷体石刻乃元代平章政事燕赤不华为表其意所写、所筑。“清泠”意为清澈、凉爽之意,意在表达心境清净。


黄阁重纶位于福清市南门外利桥街。是叶向高裔孙为纪念其祖父两度入阁任首辅的殊荣,于崇祯元年(1628)所建。为省内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坊。梁柱、斗拱仿木构件,制作严谨。浮雕人物、花鸟工艺清湛。



福州孔庙位于鼓楼区圣庙路。唐大历七年(772)观察使李椅移学宫于此,以授生徒,并祀先师。宋太平兴国间,转运使杨克让始改作孔庙。景佑元年(1034)在庙旁增设府学及附属建筑。宋熙宁、明洪武间至清代曾历三次大火,现存庙宇为清咸丰元年(1851)重建。
2024年2月18日因闭馆未能入内。


镇国塔位于闽侯县上街侯官村西首的闽江畔,系福州现存最早的仿楼阁式四角七层实心石塔,底层东面题“镇国宝塔”四字。1984年维修时,塔宫中的出土青釉瓷罐、“开元通宝”大铁钱、铜镜、舍利子、玛瑙珠等文物,经专家鉴定,此塔建于五代。
摄于2024年2月19日



桂斋位于鼓楼区西湖荷亭旁。清道光年间,林则徐疏浚西湖前一年所建。环境之清静为林则徐读书养心之处。林公浚湖时就在这里办公。斋内李纲祠,也是林则徐亲手重建。
2025年6月13日到此处时,桂斋因维修闭馆,只能拍外围。



金山寺位于市原西郊洪塘村临江的沙屿上。寺内有“金山塔”。塔石构八角七层,通高11.5米,须弥座底层周长8.38米,各层四面设门,檐角凿孔可以挂铃铛,塔刹为相轮状。经考据为元代创建。寺临江心,风景清幽。明代军事家张经、学者曹学佺等均就读于此。
摄于2024年2月19日






闽王庙位于鼓楼区庆城路。原为闽王王审知故居,后晋开运三年(946)改为闽王庙,明万历廿九年(1601)奉旨重建,称忠懿闽王祠。清代多次重修。祠内存有全省最大的唐天佑三年(906)立的为王审知生平展厅,塑有坐像供人瞻仰。


西禅寺位于鼓楼洪山镇怡山麓,始建于宋代,多次兴废,道光年间重建时计有大小堂四十余座,占地约百亩。规模之广居福州五大禅寺之首,垣内有“寄园”,尤擅池馆之胜,寺内尚存有宋代以来古荔数株,近年又经扩建,更为壮观。





法堂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住持微妙禅师重建.1980年起又作修建。



林则徐祠堂位于市区澳门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建,门前屏墙设两边门,二进为牌楼形墙,大门上横匾书“林文忠公祠堂”,祠厅祀林公塑像。棚上悬道光御书“福寿”匾。厅前有碑事,内立三石碑,刻圣旨及御赐祭文、碑文。皆林公卒时所赐。隔墙外有平屋作客厅。再后为曲尺形楼房,原为林家子弟读书之所,内有“丰井古绩”。
摄于2024年2月8日




瑞岩弥勒佛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麓,是省内最大的的元代佛教造像,与泉州清源山宋代老君岩造像并称“福建石雕二绝”。弥勒像为元至正间(1341-1368)邑人就当地巨大岩石精雕细琢而成,高9米,身宽8.9米,原8米。
弥勒佛盘腿而坐,坦胸露肩,左手捻珠,右手扶肚,双耳垂肩,笑口相迎,腰腿之间还雕有3尊小沙弥,大的两尊高0.8米,宽0.4米,小的一尊只露出头部和手部。
摄于2025年1月25日




方广岩,在永泰县东的葛岭山腰,是一天然洞穴,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岩内有方广岩寺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寺前天泉阁以百余根杉木为支架,悬空面临百丈深壑,宛如空中楼阁。附近还有许多神奇的岩洞,胜景引人入胜。
摄于2025年6月13日






于洞内高处拍摄。


陈太尉宫位于罗源县中房村,原是陈苏祠堂。陈苏固始人,唐末隐居罗源,教民农桑礼教,死后被尊为神,敕封太尉。祠座木结构,历经宋、明、清三代扩建,一宫内宋、明、清建筑长存,被誉为“古代建筑博物馆”。


螺洲孔庙位于郊区螺洲镇吴厝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正德十六年(1521年)、隆庆二年(1568年)两次重修。万历年间重修;清道光辛已(1810)刑尚书陈苦霖又倡修。是福州古时五座孔庙之一,也是福州现存两座孔庙(一为福州文庙)之一,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一座乡村级孔庙,保存较为完整。
2025年2月15日到此处未开放。



福州人文景观数不胜数,这25处只能说是最有特色吧。
因居住在广州,要走完福州这25处需要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就以随时更新的状态发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