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如果不出门远游,家门口的景点是饭后休闲的好去处。看新闻看自媒体,诸如东钱湖,慈城,包括市区的鼓楼,天一广场都是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尽管大家都知道出去是数人头为主,但依旧乐意出去参与这拥挤的消耗活动。如果在过年的时候,你到了一个没有几个人的景点,你除了恓惶还是恓惶,完全不会有静谧的旅游体验——谁让我们在过大年,主打的就是一个热闹呢!
自然我也是那个不能免俗的人,盘算着这中间有间隙一天,该去哪里游逛游逛,况且天气是20℃左右,不出去都对不起老天爷的恩赐!家门口有南塘老街,太近了,就没有新鲜感。慈溪的鸣鹤古镇倒也是经常去,我家领导对糯叽叽的年糕饺情有独钟,那就不防再去一次
车行50分钟,没有导航到金仙寺那里的入口,而是经常去的东边的那个入口。在街上找一个停车位还是比较容易的。况且,从这个入口进入,先是一段长长的小巷子,没有店铺没有街市,尚有原住民。原生态的意味较浓,慢慢步入繁华,有渐入佳境的感觉,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入口牌坊,上书“鸣鹤场”。鸣鹤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是千年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鸣鹤古镇依山成街,因河成镇,镇边有寺,渔耕人家枕河而居。鸣鹤素有”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宝庆四明志·叙山》记载:“鸣鹤山,县西北六十里,耆老相传云,昔有鹤栖于此山,一旦飞鸣,冲天而去。” 但凡古镇古村,如果没有神秘的故事,经久的来历,名人传说,那都显得不正宗。鸣鹤场亦不例外!
边走边行,渐渐进入繁华街市,沿河小贩叫卖,商肆林立;吃的,玩的,用的,还有老农的农产品。古镇古村的面貌鲜活又多样。临河而设的桌椅,也是古镇的标配了,休憩,品尝美食。有一个店家还在桌椅旁立个牌子“你都不喝一杯咖啡,怎好坐在这里”。
这是一个贩卖老式情怀的小店,里面的商品都是以前的复制品。门口的黑白电视机,双卡录音机,磁带,饭盒,上海牌旅行包,都让我这个年纪的人感到亲切。
这就是鸣鹤场老有名气,最吸引我家领导的年糕饺!刚刚做好的年糕团,压成大饼,添加各种馅料,有榨菜,咸菜,香干,笋丁,酱菜等。只要你喜欢,有什么加什么。10元钱一个还比较大,一个人吃有点多,两个人吃刚好。但这家的馅料加的有点杂,比较油,没有达到我家领导的满意度。后来在离开时,又买个5元钱的,单一加了荠菜,就清香素雅了。
吃着,走着,古镇也有许多古宅老建筑,高墙深院。有些依旧破旧着,有些是翻新的,但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从这些建筑的样式规模,还是能想象当初鸣鹤古镇的气派和辉煌了。
敦本堂是一座规模宏大,保护完好的院落。原是清朝一处私宅,现在功能改制,成为展厅。在一处后花园的小院落里,刻有虞世南的一首小诗《婵》。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就觉得有些蹊跷,虞世南这首诗虽是有名气的,但与唐朝那些耀世传千古的诗作相比,古镇怎么会特意选了这首诗呢?后来在百度鸣鹤古镇词条市,才得到答案。“据史料记载,虞世南的先祖虞耸,曾在这里建造过测天楼。其侄虞喜,利用这一高楼发现“岁差”,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天文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历史上的伟大成果。”有这么一处缘故,古镇当然是要首推虞世南啦!
穿街走巷,不紧不慢,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也颇有些吃力。来到古镇的中心广场,比较开阔,也是古镇春节期间各种活动的场所了。找一处美人靠,买了年糕片,甘蔗,一边休息,一边看人来人往,着实惬意!
(交通)
离开鸣鹤古镇在路边取车时,却看见这样一个车牌,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头乐”。
(笔记)
五磊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五磊山,周围重峦叠嶂,危峰参差,溪谷幽深,与山麓平湖相映衬,风景秀丽独特,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据记载,五磊寺创始于三国赤乌年间,后屡有兴废,至文革,几无遗迹。现建筑重建于1995年。百度的介绍就有些让我费解了。在92年一起读书的慈溪同学,还说他们小时候春游就去过五磊寺。那1995年前,几无遗迹的五磊寺,我的同学们难道是梦游了?
车子到五磊寺有两个方向。其一,车行至藏云溪停车场,有一段徒步登山的山道,缘溪而上,途中有几处景点,适合喜欢徒步爬山的朋友;其二,是车行望天门停车场,省却了爬山的劳顿,直接进入景区。我看天色不早了,就直接开到了望天门。
停车场还挺大,能停四五十辆车吧。因为景区免费,游客中心也不用售票,直接进入就行。进门是光影长廊,旁边是双乔古井,走完长廊就是莲花池,池中一塔一水车,在夕阳下显得高耸。
(度假)
再行一会儿,能看到“古枫迎客”。相传是北宋年间所栽,有千年树龄,是五磊寺最古老的传说。在宁波境内各景区,拥有古树名木都不及五磊寺的丰富。据1993年慈溪市园林处对五磊寺古木的普查,共发现名木48株,仅百年以上的金钱松就达16株之多,还有银杏、乌桕、糙叶树、白叶子、侧柏等,共计14个科属。
牌坊前的七佛塔,宁波慈溪的五磊寺、金仙寺,鄞州区的天童寺都是盛名远扬。牌坊是四柱三间式,中间四个字,百度了好久,也不解其字其义。
(笔记)
五磊寺名僧辈出,清有天童寺迁于此的宏觉禅师,近代有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此创设“南山律学院”,民国有天台宗名家谛闲大师主持法事,使五磊寺成为宁波地区内最初的一处天台宗道场。宣统三年(1911年),天台宗四十三世法司谛闲法师莅寺主持讲席,弘扬天台宗教义,改寺额为“灵山讲寺”,五磊寺遂转为天台宗道场。谛闲法师在宁波观宗寺圆寂。其法徒炳瑞、宝顺等将灵骨迎至五磊山。而观宗寺是市区解放南路一寺院,也曾去拜访过,竟还有此渊源,确也是今天的收获。所以五磊寺与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浙东三大名寺。
山门前的那罗延尊者塔。那罗延尊者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在2000年前,印度高僧那罗延遍访中国名山胜境,跋山涉水,选中了五磊山上的这块风水宝地,最后在五磊山结庐传经,燃起篝火,招徕信徒。当熊熊大火冲天而起之时,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开始之日。然圣火虽炽,应者几无;高山相隔,知音难觅。据说某日孙权母亲坐船经过,发现篝火隐约,遂命人详察,方知原委。于是特意在圣火升起之处修建一座小小寺院,这大概便是五磊寺的前身。有了这个小寺院,这才使那罗延结束了多年来餐风露宿、枕石漱流的生活。吴国太的传说在余慈一带也是丰富多彩,譬如前面的双乔井,余姚的禅悦寺等等。
山门翘角飞檐,“五磊讲寺”是赵朴初居士所写。
山门北面是“赤乌古刹”。
(度假)
五磊寺的古树之丰富在拐过放生池,来到天王殿前就狠狠的感受到了。这一棵枫杨苍遒有力,那一棵枫杨也是苍遒有力;左边的挺拔入云,右边的也挺拔入云。错乱的枝干在蓝天上曲折蜿蜒,犹如龙盘虎踞。“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莫不是此时此景的最好写照。
寺内还有养了两只大鹅,伸长了脖子,呱呱的叫声,也颇有气势。家禽里面,鹅最通人性,也能护主,是文人居士之所爱。
大雄宝殿是重檐歇山顶构式,屋脊上有5兽排列,但看不真切是什么兽。殿内请了三注清香,为家人,为自己祈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