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去毛主席纪念堂,下午看中国国家博物馆,全都免费,但需要提前预约。关注毛主席纪念堂公众号,每天中午12点30放票,提前6天预约。开放参观时间是上午8点到12点,周一闭馆。那一天,我卡着点进入,点啊点啊,页面不停打转转,退出再进,坚持不懈,不知多少次进入时发现前面的三场都已约满,我继续点,皇天不负有心人,约到了10:15-11:00那场。所以,小伙伴们说难约是真的,但据说12点50分左右会再放一轮票,我应该就是那个时间节点约到的,因此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
半天一共五场,大家要有时间规划,需要早早去天安门广场安检口排队安检,看攻略说旺季要提前两个小时进,也是,好不容易约上,过了预约时间进不了那实在是太遗憾。
于是,我们约9点到达东安检口,浩浩荡荡的人群正排着队过安检呢!当天是阴天,时不时飘起小雪花,但人民火热的心谁也阻挡不了!敲重点,工作人员会检查你的预约,你没有预约记录,那是连天安门广场也进不了的呢!(天安门广场预约,升旗降旗预约,城楼,人民大会堂预约,毛主席纪念堂预约,有一个就行)反正要查手机的预约记录,同行几个人,随身有没有携带危险品等。耗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十点多终于进入了天安门广场。
一路小跑去广场东侧存包处存包,啥也不可以带进纪念堂的哈,除了身份证和手机。然后,过马路(广场东侧路)就看见有人排队,一定要问清楚排的队去哪里。有一列不太长的队伍是安检进纪念堂的,别排错队伍了。这时候,前方没有存包的大爷就被工作人员拦住,告知要存包,所以千万不要报有侥幸心理。
然后是继续排队,因为是一拨一拨放进去的。我看了看手机,刚好是10点多,我就是预约的这个时间段,迟到的提前的也没看到谁被剔出队伍。还要再过一个安检,把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检查一下,才终于排到纪念馆门口。
毛主席长眠于此,每天慕名来此瞻仰他遗容的游人络绎不绝。纪念堂共有两层,一层主要是瞻仰领毛主席遗容,二层是革命业绩纪念室。一般散客只能参观一层,二层需单位团体组织参观。
门口有卖白菊花的,三元一朵,应该是循环使用,可以不买。瞻仰毛主席遗容一层由北大厅、瞻仰厅、南大厅三部分组成。一进北大厅,庄严肃穆感顿来,可以说是鸦雀无声。这是参观入口和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大家敬献白花,依序向前走,来到瞻仰厅,这里是此行的重点。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身上覆盖党旗,安卧在水晶棺里。上面有红光照射,他老人家红光满面,因为是排队绕行瞻仰,不能在瞻仰厅内逗留,我们只能看到侧颜。大家排一两小时队,只为在此瞻仰几分钟伟人遗容。确实,我感觉就是几十秒,我还近视,瞪大双眼看了一眼,后面的人就推着我出去了。
再去存包处拿包,此时11点不到,我们就在存包处旁的小摊买了点烤肠(8元一根),要了口开水(免费),解决了简陋的午餐。下午预约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预约的时间节点是13:30-16:00。(预约难度是惨绝人寰,每天下午5点几乎秒没,但是不要气馁,没事就进去看看,偶尔会有人退票,又有零星几张出现。在某天的下午5点左右,我看又有票出现了,不抱希望地点了一下,以为最后一步提交时依然是那句约满,没想到天降喜事居然提交成功约到了!)
因为上午见识到排队的时长,中午我们早早去排队。上图是国家博物馆的正门,那是出口,入口要去侧门。依然是人山人海的队伍,排啊排,12点多就排进了安检口,然后被告知没有到预约时间,让我们重新去排!
天啊‼️国家博物馆要求非常严格,排早了不可以,一定要到那个时间段才可以进来,排晚了更不行,过了预约时间不可以进场馆。可是,这个排队时间真是非人力可以控制的啊!我们一堆下午的预约者在风里扛到一点半,重新排了第二轮队伍终于进入场馆。(小鸟因为受冻时间长,体质虚弱,第二天就倒在酒店休息一天)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现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主要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非洲木雕等十余个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包括自主策划展览和引进交流展览两大类。
时间紧迫,场馆众多,最后我们决定专看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也是国博集合精髓之处。同志们,连进这个场馆也要排队,可见是多么地热门啊!
(商四羊青铜方尊,历史书上见过吧,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蜀国始祖神——纵目铜人面具,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据史籍记载,先秦时期第一代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一般认为它是蜀国始祖蚕丛的形象。)
场馆里空调打得很高,人也多,一会儿就热得要脱外套了。喝水吃东西不可以在展馆里面,需要去外面的台阶上,那里坐满了人,展馆里也有椅子,那也是座无虚席的。当你懒得找,随便找个僻静的柱子一屁股坐下时,马上如影随形地就跟来一位工作人员:“女士,这里不可以………”得了,赶紧爬起来走吧。
(载歌载舞的胡人,看着就很欢乐)
(双丫髻,米老鼠的形象是从她这里获得灵感?)
(武则天戴宝珠凤冠,着深青交领宽袖衣,腰系杂佩,显得气度威严,女官们着男装,相拥其周围。)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朱元璋长脸异相,即朱元璋“龙形”之像(或称丑像、猪像)。异相中的朱元璋,一副弯月型的脸庞,容貌险奇怪异,有的还满脸布有黑子。当代人依着今天的审美观,将朱元璋的异相称为丑像。过去的人却不一定作如是观, 如清末民初人赵汝珍就用“雄豪奇伟,深目长颊”形容朱元璋的异像,与“温文儒雅,五官端正”的正像相对。)
(凤冠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 。冠上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镇馆之宝,展台前挤得水泄不通,想拍一张正面照真的做不到!)
(清帝退位诏书,指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因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故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退位诏书共三道,概述图为辞位正文。退位诏书起草人为清末民初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江苏通州人张謇。)
清帝逊位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没想到啊,退位诏书起草人是清末状元张謇,我们南通的。下午五点闭馆,我们真的没有停歇,只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古代中国展馆,其他的一概没瞧。国家博物馆好大呀,逛不完,真的逛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