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圣三塔映禅意,寂照庵中花满蹊--游大理苍山寂照庵、崇圣寺三塔

作者:淡如秋菊 显示图片

2024-1-11  今天的计划是先到苍山,但并不是登顶苍山,而是拜访苍山脚下的一座小寺--寂照庵。早在5年前就听说过寂照庵,一座不烧香只请花的美丽尼姑庵。寂照庵的设计师高鲁东原是国家队皮划艇运动员,当年用5000元改造出了这座“中国最美寺院”。
这些年寂照庵从当年寂寂无闻的小寺,变成了大理的热门打卡地标。去寂照庵吃一顿斋饭,成为许多人来大理的理由。

早上在酒店旁边的一家早点铺吃了北方人心仪的早餐,小米粥+油条。在大理找到这样的早点铺真不容易!云南这里似乎一日三餐都是米线
饭后打车直接到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游客中心。


不必购索道票,直接从左侧山门登山,山门口处有许多小店,我和水儿各自在此留下些许银子继续沿山而上,路上有指示牌。


去寂照庵有两条路,一条大道,盘山开辟,可行驶汽车。但较远。一条小路,路窄坡陡,较为吃力费劲。但觉得小路会近点,直接选择小路。


途经感通寺,初建于元朝的古寺,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入。



路边有许多禅语路牌,温馨且有哲理。



从苍山脚下一路攀登,气喘吁吁,中途短暂歇息了几次,走了大约近40分钟左右(年轻人会快点),终于看到了掩于半山林中的寂照庵。

寂照庵门脸不大,但装饰精巧,呈白族风格。门口的绿植花草(夏季会更美)让人完全想像不出这里是寺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大抵就是写的这里吧。


一进庵内院里,过道两侧白墙抄写的都是经书


寂照庵种满了多肉植物,有盆栽,土养、吊放,从房上到屋角处,令人目不暇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温馨柔美的小寺。





寺院虽有香炉,却无烟雾缭绕,香炉中也被绿植环绕,寂照庵不请香火只请花,以花供佛。妙慧法师说,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的一炷香,但在意你的一颗心。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寺中花,曲中意,一朝闻见,便是一生际遇。




拐角处也呈现生机勃勃,每一处都彰显着主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



赏心于此遇,即事多所欣



坐赏花开,万事随缘。


茶室的布置整齐有序,女性的柔美和品味在寂照庵的角角落落、细微之处完美体现出来。

请花者可以在寺中办理手续。




拈花一笑,这是一句佛语:其典故说佛陀手拈花,大迦叶微笑,佛祖与大迦叶以心传心延法。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会心,知心。


走廊前部为取水处,通向后厨,取水处也是鲜花装扮。


寂照庵的后院主要是茶室兼休息室、餐厅。无论是墙、窗、几、凳、池边都可见鲜花的点缀,斑斓的花草烘托出主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




清泉水一弘,鱼儿池中泳,花草遂相伴,寂照小寺中。


茶香飘逸,禅韵清远




我们到达寂照庵时已近10:30,大概11:00左右,人们开始买饭票排队,由于慕名前来吃斋饭的人太多,须要尽早排队,此时,我们已排在门外头了。

寂照庵饭票:在佛堂旁“请花处”购买,每位20元。


三餐不忘农夫苦,一粒常思佛主恩。


排队等待吃斋饭


从院子里排到院子外的队伍



11:30左右开始取餐,法师和信徒负责分发饭菜。吃多少打多少,不可浪费。终于取到心心念念的斋饭,因怕浪费,只要了常人的一半。斋饭组成主要是米饭,南瓜、豆类、蔬菜、小发糕、虽是素食,但却很美味,而且是健康食品
席间碰到3名生命能量疗愈师,与之交流互鉴,他们住洱海周边,经常来寂照庵品茶休息。
吃完饭要自行把碗筷放回洗碗池。由法师和信徒们洗净消毒。


吃完斋饭,点了一壶茶,茶钱不限,自己看着给。(如自己带茶,寺内提供免费开水和茶具。)我们坐在后院的茶室,此时正值他人午餐,茶室内无他人,品着茶,望着窗外大片的多肉和绿植,禅意满满,十分惬意。若不是下午还有安排,真想在这里多呆几小时。


至理明言,奈何世上有几人深悟并践之?


12:50我们开始下山去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1961年与长城、故宫同时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是5A级景区。祟圣寺是大理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古代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在崇圣寺出家为僧,当时的崇圣寺是东南亚佛教文化的中心。

我们从苍山地质公园直接打车前往崇圣寺三塔,享受免门票待遇,直接买了往返电瓶车,每人70元。

景区全名为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


崇圣寺三塔始建南迢时期,历经地震火灾祟圣寺毀损,但三塔完好保留。现在所见崇圣寺是2004重建,建筑群分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布局。

乘祟圣寺电瓶车,一站到顶,中间不停。最高处山顶是大雄宝殿,没有其他特别景观。在这里有二个选择,一是从山顶拾级而下拜谒途中的九个大殿,这条路耗时费力,加之佛缘修身不够,我们决定选择第二个方案,从山顶直接坐车下山到三塔区。如果对佛教文化兴趣不深的朋友,直接去三塔区游览即可,不必购买电瓶车票。



电瓶车师傅很不错,让我们在聚影池旁提前下车(这里不是规定停车站),这儿便是景区的前区,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殿、聚影池等。


聚影池太美了,池水如镜,三塔倒映水中,天色碧蓝,云白如棉,清晰可见。


池中绿波明似镜,流云塔影镜底映。


水中树影婆娑,起舞弄清影


登上南诏建极大钟楼


远望雨铜观音殿



居高远眺:立在苍山之麓、洱海之畔的崇圣寺三塔,尤如天地之间的砥柱--雄伟壮观。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佛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


从南诏建极大钟到三塔的路上,有一处开满鲜花的墙。


花墙上的字是许多人的心声


大理三塔石鸣蛙:以卵石敲击大石头凹陷部,石头发出蛙鸣声,并在三塔间回声。


崇圣寺的主塔叫千寻塔,高69.13米,方9.9米。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为16级密檐式方形中空砖塔。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为锥形,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皆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也就是说,主塔和小塔是由二个朝代分别建造,相差了249-313年。



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两小塔南北拱卫,近年有人发现,两小塔略呈〝八〞字倾向主塔。


千寻塔东侧有砖石照壁,上有“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高1.7米。这是明代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所写。据说大理地区多水患,“永镇山川”也反映了当时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镇伏水患。


三个身着藏族服装的小青年在拍照。藏族服装深得年轻游客的青睐,他们会租一套衣服穿1-2天拍写真。


祟圣钟声凌空远,三塔倒影水中悬,苍山负雪洱海月,风吹绿叶花迷眼。共赏风光无限好,古意苍茫伴云烟。


中午1:50进入在崇圣寺三塔景区,下午4:00出景区,历时2个小时。
晚上在大理古城吃云南过桥米线。第二天大理游圆满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