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精粹 观古今之变 辽宁省博物馆(二十九)

作者:杖乡游 显示图片

十一号展厅  辽代瓷器展(四)
辽三彩


辽三彩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烧造量相对大一些,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辽瓷最早烧制年代到底始于何时,尚无确切证据可考。但从有确切年代的墓葬出土的器物中,发现在辽穆宗应历年(951-969)以前就已有了黄、绿单色釉陶器,可以断定这时已经有三彩陶器。辽代三彩承袭了唐代传统,是接受唐三彩传统的一种低温瓷式釉陶,胎质粗而较硬,呈灰黄白色或淡红色。但质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辽三彩在承袭了唐三彩传统手法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特点的发展,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三彩釉印水波莲纹花式碟                              三彩釉印水波莲纹花式碟


三彩釉牡丹纹盘


              三彩釉印复瓣莲纹花式碟                               三彩釉印水波莲纹花式碟


三彩釉碗


三彩釉印牡丹纹方碟


三彩釉印牡丹蝴蝶纹八方盘


三彩釉雕牡丹纹高座盘


三彩釉印复瓣莲花红式碟高26毫米、口径133毫米
辽三彩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二次烧成工艺,胎釉之间常施白色陶衣,釉色以黄、白、绿为主。施釉时,用不同色调的釉料按胎面的图案巧妙搭配,形成了明艳的装饰效果。此碟是辽三彩中独特的品种,以成型的莲花做器身,器壁由放大的花瓣组成,底心装饰着简化了的花蕊。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三彩釉印牡丹双蝶纹海棠盘


辽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


三彩釉印水波三花纹海棠盘



 三彩猫形器                    三彩釉鸳鸯形水壶


 辽代三彩釉鸡冠壶


辽三彩摩羯形壶


三彩釉印海水流云纹扁把壶  
壶高210毫米、腹径186毫米,淡红陶胎、流基冶部作牺首张口状,构思巧妙。扁圆把,上有环状穿鼻,供穿系绳链之用,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娇艳光洁。壶身两面模印凸起的花纹,中心为太极图式复线花纹,围以如意流云带,水波莲花纹地,疏密得当,主次分明,把印蟠结绶带花饰。此器制作精美,花纹别致,是辽代三彩器中少见的精品。


三彩釉印花小床


壁画生动地描述了辽代先民的生活场景




 灰陶印花六曲长盘


灰陶印莲纹八方盘                     灰陶簸箕


灰陶柳斗罐                        灰陶扑滿 


灰陶梳齿纹罐                     灰陶梳齿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