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元旦晋中 介休·平遥

作者:cos 显示图片

2024年元旦的出行又一次选择了山西,本次聚焦于晋中地区的介休和平遥,行程路线如下表:


介休站-王家大院:介休11路,单程运行时间35min,票价6元,冬季发车时刻表见下图(约40min/趟):


B站UP主考工志“王家大院高家崖”“王家大院红门堡”两集(总长共60min),风趣幽默的讲解了王家的发家史,对王家大院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宅红门堡和后期修建的高家崖分两集做了详细解读,对大院的构造以及院落内的砖雕、石雕等细节设计都有初步的了解。


门票:30元(淡季);游览时间:约3h
语音导览:扫描王家大院内随处可见的二维码,会跳转到“畅游王家大院”的景区官方语音导览小程序,为付费(20元)内容,讲解的很细致,很多时候和蹭听到的人工讲解大差不差。且语音导览标注出了游览路线图,算是附加福利。


王家大院由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宅红门堡和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在嘉庆年间修建的高家崖两部分组成,两组大院间由一座桥相连通。游客中心的大门开在东边,所以游览路线为高家崖-过桥-红门堡,虽然游客熟知的形似“王”字的建筑布局指的是红门堡,不过从三雕的精美程度和大院整体的观赏价值来看,高家崖比老宅红门堡强出了太多,可见王氏子孙后期积累的大量财富。高家崖仅由三部分组成,大哥王汝聪的敦厚宅、老二王汝成的凝瑞居以及一个共有的花园和书院,里面石雕、砖雕、木雕寓意多多,不过总结起来基本就是封王拜相、升官发财、开枝散叶、添福添寿这些,再简洁点就是三个字:福、禄、寿。看过高家崖,老宅红门堡就显得太简陋了些,每个院落长得都差不多,像复制粘贴的酒店客房。整个大院依地势节节升高,最后上堡墙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房屋布局,极具规模。




















介休站-张壁古堡:介休301路,单程运行时间30min,票价3元,双向均为逢半点发车,1h/班,运营时间为7:30-17:30。

B站【纪录/历史】古堡迷踪|张壁古堡的历史(全3集,总长78min),CCTV9纪录片,聚焦于张壁古堡的历史溯源,推测了它的建造年代以及建造目的,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有关张壁的建造历史并无定论,但此片绝对是全面了解古堡的较好的纪录片。


门票:67元;游览时间:约2h
张壁古堡距离介休市仅12km,比王家大院还近一些,在历史上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防御型军事堡垒,村子下面的地道网错综复杂,直到现在都没有全部探明,目前对游客开放的部分有约800m长,这也是张壁古堡最大的特色,地道入口在南堡门旁可汗庙内一处不起眼偏殿,冬天游客极少,我们最开始还没有找到,仔细找了第二遍才发现地道口。整个古堡不大,仅一条南北向的主街,可汗庙、二郎庙、兴隆寺、空王行祠这些老建筑均分布在主街附近,走走逛逛两个小时足够。


















地上建筑看山西,介休老城里的国宝级建筑一点不少,只是大多数游客只知道王家大院和张壁古堡,市内的几处老建筑基本无人问津。这次选择了目前对游客开放的保护也比较完好的后土庙、城隍庙和祆神楼参观,这几处建筑各自相距不到1km,徒步可达,需要注意的是午休时间(12:00-14:30)不开放(高德地图上有写明开放时间),我们到祆神楼时已经11:40了,顾不上拍外景,先进了院内参观,果然到12点时这里就只出不进了。这几处建筑里,后土庙的琉璃屋顶和鸱吻非常精美,城隍庙整体布局保存的较为完好。最有特色的当属祆神楼,这也是中国唯一的祆教建筑,祆教,即拜火教,也称琐罗亚斯德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在唐宋时期发展到达顶峰,也有了一定规模的信众,介休的祆神楼便始建于北宋,后于清代重修时依旧保留了部分宋时的原貌,尤其是斗拱上使用了异兽做装饰构件,很有特色。祆神楼旁边不远是介休博物馆,最大的看点是负一层的琉璃展,呆萌的琉璃小兽可可爱爱。


























平遥古城(小南门)-双林寺:108路(发车间隔约1h),打车约18-20元。
平遥古城(小南门)-镇国寺:209路(发车间隔约1h),打车约40-45元

B站课程“山西彩塑-明”,该课程是郑州大学魏小杰老师专题讲解山西彩塑的课程,由于山西最早的彩塑即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中的彩塑佛像,因此课程按唐-五代-辽金-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讲解,全课共12讲,每讲15-20min,其中五代那节主讲镇国寺,而明代主讲双林寺,可见这两座寺庙在山西众多古建中的重要地位。


双林寺门票:33元,游览时间:约1.5h
镇国寺门票:23元,游览时间:约40min
这一次来平遥最主要的目地就是看看这两座寺庙:双林寺的彩塑和镇国寺的建筑。双林寺的彩塑绝对震撼,整座寺庙为三进院落,重点在前两进院落,寺庙布局及彩塑分布见下图。进寺庙后第一眼看到的天王殿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檐廊下四大金刚高大威猛,无论游客站在哪个位置,金刚都似乎注视着你。第一进院落由天王殿、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六座殿宇组成,各殿内均留存有明代彩塑原作,其中主殿释迦殿北壁悬塑最为精美,但该殿也是整个双林寺损毁最为严重的一处,下层悬塑有大范围的毁坏或缺失。第二进院落仅由千佛殿、菩萨殿和大雄宝殿三座殿宇组成,却每一处都是精品。大雄宝殿内供奉三身佛,由于佛像的塑造需遵从固定的仪式仪轨,因此大多中规中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能够留有自由发挥余地的塑像,如菩萨、金刚、力士、童子等,其中千佛殿内的韦陀像以一个违反生理结构的姿势扭转身体,面部表情极富张力,是双林寺内最有名的彩塑,另外,菩萨殿内四百余尊衣袂飘飘的菩萨,千佛殿内五百于尊或坐或立的佛像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注意:双林寺殿内均禁止拍照,彩塑照片来源于网络)。








与双林寺的彩塑不同,镇国寺的重点是建筑,这里比双林寺要小的多,中轴线上仅有天王殿、万佛殿和三佛楼三座建筑,而重点就是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万佛殿和其佛坛上11尊国内唯一的五代时期彩塑。其实北宋的建立是960年的事,不过地处平遥的镇国寺一直在北汉的统治之内,因此建于963年的万佛殿仍算为五代建筑,面阔3间,进深亦3间,基本近似于正方形,建筑体量不大,但使用了和五台山佛光寺一样的双杪双昂七铺作的斗拱,斗拱的高度甚至超过柱高的一半,显得更为巨大,和唐代建筑一样有着“斗拱硕大,出檐深远”的建筑特征。我们去的这个时候万佛殿外部正在维修,拍不到整体,不过不影响参观。











B站纪录片“千年华章之《平遥古城》”上、下集,山西广播电视台出品,全长54min,介绍了平遥古城从90年代申遗开始在古城规划和保护上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所做的方方面面。


门票:125元通票 (包含古城内22个小景点,从高德地图买可以便宜5元);游览时间:约1天
我们的游览路线:县衙★-珍奇报纸陈列馆-南门城楼★-文庙★-城隍庙★-百川通-同兴公★-中国镖局博物馆-协同庆★-蔚盛长-汇武林-蔚泰厚-日升昌★-中国商会博物馆-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


平遥古城内的景点看着虽然多,但镖局有4个,票号都不止4个,景点内房屋布局基本一致,整体情况大同小异,所以同类只看1-2个足够了,同兴公是古城内保存比较完好的镖局,而日升昌是中国的第一家票号,另外协同庆是古城内所有票号里唯一开放地下金库供游客参观的地方,因此也比较推荐,最后总结出7个必看景点(游览路线中标★的),古城内游客不少,想蹭讲解也很容易。古城内的建筑大多建于晚清时期,保存的相对完整,加之后期的维修和复建,虽然完好,但也少了几分古意。









门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又见平遥”购买,每周二-周日14:00,19:00各一场,逢节假日有加场,官方价格238元/人。更推荐通过平遥的酒店或客栈购买,都有一定的折扣,我们的客栈就是220元/人。90min行进式+坐定式演出,满场1000人,我们是在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看的晚场,从门票能看出这一场只卖出了500多张票,但观演感觉已经比较拥挤了,所以节假日当中满场的场次观感估计不会太好,整体演出效果还是值得一观。



推荐住古城内县衙或南大街附近的客栈,距离各景点较近,比较方便。另外,古城没有路灯,到了夜晚除南大街和西大街两条主街灯火通明外,其余地方基本是漆黑一片,所以单人出行的女生也建议尽量订在主街的位置。我们的住宿:平遥驿馆,位于县衙旁边,明清大院风格,144/晚雕花大床房含早餐,推荐。







古城内无论早些年的老字号还是这两年的网红餐馆基本都位于南大街上,网上比较火的洪武记、天元奎、董记炒碗托、梁先森酸奶也都看到了。
洪武记:整个古城里最火的饭馆,没有之一,虽然门口乱哄哄的很多人排队,但是饭馆大,翻台很快,基本1-2min就能叫一个号,所以不会排很久。点了陈醋焖牛肉、香醋炒鸡蛋和干煸栲栳栳三道菜,都不踩雷,足够两人吃。
董记炒碗托:牛肉火腿炒碗托再配上个狮子头,味道不错,就是他家的碗托比其他家都要贵上一点。
梁先森酸奶:陈醋酸奶和沙棘酸奶是这家的特色,各买了一个,陈醋的更偏酸,沙棘的是酸甜的味道,如果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习惯陈醋的,喝沙棘的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