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冬日暖阳(上)隐屏玉华登天游,白云禅寺瞰九曲

作者:樱~枫fox 显示图片

更多游记请看:
诗和远方——我的游记分省总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11406786.html
相关游记链接:
【 武夷山 】一溪碧水贯群峰,两岸丹崖列仙岫 2016.7.26 @http://www.mafengwo.cn/i/8206770.html
【 武夷山 】冬季到武夷山晒太阳 2020.1.8 @http://www.mafengwo.cn/i/18599422.html
【 武夷山 】大王峰阶天处步步惊心,庚子年上元日居高思危 @http://www.mafengwo.cn/i/18612463.html
【 武夷山 】隐屏仙弈缘溪行,一蓑烟雨任平生1.14 @http://www.mafengwo.cn/i/18662560.html
**************************************************************************************************************

自2023年12中旬以来,全国范围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寒潮,而且经久不去。合肥自12月11日寒潮到来之前就开始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差,终日不见阳光。寒潮到来后更是低温加雾霾,最低气温降到零下七八度,湿冷湿冷的,特别难受。到了12月25日,我总算有了两天空余时间,于是琢磨着去哪个暖和有阳光的地方来个两日游,避避寒。

不知是不是大家都有这个需求,我的一篇2020年的老游记《冬季到武夷山晒太阳》近来频频被点击。那不如重游武夷山吧,再去晒晒太阳杀杀毒。交通便利,两日游完全可行,温暖晴朗自不必说,而且现在免大门票!


我的安排是:
12月25日 上午,高铁合肥南---武夷山北;下午,完成隐屏峰--玉华峰---天游峰环线。
12月26日  上午,一线天、螺丝洞、玉女峰;下午,去白云禅寺,前山上,后山下,接岸上九曲至天游峰下;晚上,高铁武夷山北---合肥南。

这是我第四次游武夷山,仍然挖掘出两条新路线,收获大大的。安排紧凑,行程合理,全部靠公共交通搞定。食宿实惠,全部花销是780元。

25日早晨,小猫起床我们也跟着起床了。我和大猫开车去单位,在单位食堂吃了早餐,然后大猫开车把我送到地铁站(几百米的路我也不想走,实在是太冷了)。

8:50的高铁,11:45到,车程不到3个小时,票价250元。这个票价这个里程,能搞一个高效两日游的,恐怕唯有武夷山一家。过了长江,天气才逐渐变晴。下图是车览婺源李坑。


过了婺源,再经过上饶,很快就到达武夷山北站。这蓝天白云,看得我心花怒放!


6路和7路公交车是连接高铁站和武夷山景区的利器,发车频率很高,并且经过三姑商业区(我住宿的地方)。此外还经过武夷山机场。


最新公交车站牌。对了,武夷山全市的公交车免费!!!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干的呢,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吗?


公交车经过市中心,正赶上学生放学,所以稍微耽搁了一点,用了50分钟到达“太阳城”站。如果是普通时段,也就40分钟左右。下图是“列宁公园”,上一篇我写龟峰游记时提到了“闽浙赣苏区”,肯定包括武夷山了,所以有红色基因。


这次预定了“怡兰假日酒店”,性价比出乎意料的高,豪华标准间,仅仅122元。


房间朝南(多年来我住旅馆很少摊上朝南的房间),窗户很大,一屋子太阳,照的我心里暖融融的,恨不得在这呆一下午不出去了。


四年前我住在另一家旅馆——锦江之星,当时对着窗外随便拍了一张照片,没想到把“怡兰假日酒店”也拍进去了。这是朝西,正对着南北流向的崇阳溪。旅馆都在崇阳溪以东,隔岸从南往北依次是大王峰、幔亭峰、三姑石。


吃了午饭之后,没有睡觉。一点半出发,旅馆离“太阳城”公交车站很近,200多米,坐4站路,在“景区南入口”站下。


下车就是武夷山游客中心。


前面是景区大门主入口,又见金字塔造型的暗红色建筑,武夷山是丹霞之山啊。上下两张图都是我第二天早上所拍,大门朝东,早晨最顺光。天上大朵的棉花糖,太美了。


武夷山自今年五一开始实行免大门票的优惠政策,而且持续到2024年!景交车票还是要买的,否则似乎过不了大门的闸机。另外原来6路公交车终点站是竹筏码头,现在改为南源岭,所以如果去竹筏码头可能必须仰仗景交车。景交车票分为一日至三日不等,我买了两日的,85元。


景区观光车站有:南站、天游峰、武夷宫、大红袍、水帘洞、虎啸岩、一线天、竹筏码头。在任何站点,想去任何地方,都要向工作人员问询,他会给你调度。


武夷山景区大致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北路,大红袍、水帘洞;中路,分布在九曲溪(自西向东流)两岸,以天游峰为核心,竹筏码头在其上游,玉女峰、武夷宫(大王峰)在其下游;南路,虎啸岩、一线天。

天游峰是武夷山的头牌,如何登天游峰?常规路线是云窝-----水月亭----茶洞-----半山亭----天游阁(顶部)------中正公园------云窝,一个环线。这里也是武夷山游客最密集之处,尤其是茶洞-----半山亭----天游阁,节假日那是乌央乌央的人群如蚂蚁一般。

其实另有一条秘密路径:茶洞----隐屏峰-----玉华峰-----天游阁,此路三上三下,极为陡峭,强度很大,鲜为人知。即使知道也很难走完整条环线,如我们一家在四年前,到仙弈亭、隐屏精舍就止步,原路返回。我的马蜂窝群朋友,大概只有无锡蜂友“小芳”曾经完成整个环线,而且是在雨中    今天天气好,我准备亲自尝试一下,并拍照记录。

淡季,候车时间较长,13:55出发,14:00在天游峰停靠站下车,此处距离天游峰下还有一公里之多。只能步行,途径“五曲大桥”。


就是九曲溪的第五曲,桥的西南侧是酒坛峰。溪水比想象得多,碧绿澄澈,观之心旷神怡。


桥的东北侧则是隐屏峰(左)和玉华峰(右),马上我走的秘境环线就会经过它们。但见桥下漂流的竹筏络绎不绝。


天游峰被遮挡住了,看不见。隐屏峰峰顶有两个凸起:左为隐屏精舍;右边背阳面为通往玉华峰的蹬道,向阳面有条死路,通往一个小白房子——狐狸洞,您看见了吗?



过桥,进入林荫大道。水杉顶部的叶子还没落光,残留着一抹最后的“秋色”。


我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久在雾霾中的人实在太喜欢这样的青山绿水了!瞧这竹林,这碧溪,有点像荔波小七孔的那个碧湖旁边。这里还能看见逆光中的天柱峰和酒坛峰,当然,在漂流时看得更真切。


天游峰脚下地形复杂,凸凹不平,岩洞密布,树木茂盛,换作“云窝”。古代有不少名人在此结庐隐居,留下不少人文古迹。这里依地势开凿蹬道,修建亭阁,像一个山地园林。


登天游峰的第一个必经节点是水月亭,从这个角度仰观,似乎并不高,其实不低,大约在登山路五分之一的位置。


有三条路可上水月亭:司马泉、小一线天、聚乐洞,我都走过。上图,亭下那道裂缝就是"小一线天”,很陡,当然不能和大一线天比,但体验也不错。


在水月亭中可以仰观天游峰,曲曲折折的登山石阶十分清楚。远处上方的亭子是“半山亭”,爬到那里才走了一半路。注意,上午在这里拍天游峰强烈逆光,必须是下午才顺光。


落地罩、方胜纹,古典园林的元素和青山绿水真是绝配。好一个圆满的月亮门,可以欣赏同样圆满的风景。


俯瞰六曲的碧水、石滩及低坡上的茶园。远处的丹峰都有名字,左为“双乳峰”,现改名为“并莲峰”,大概是因为2021年领袖来视察时怕原名不雅。其实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继续往上,来到茶洞广场。好,现在道分两岔,主道自然是上天游峰,下午游客还不少。但他们无人注意到身后还隐藏着一条密道。

下图左图就是“密道”的入口,现在在石栏上挂了一块“禁止通行”的牌子。我看了看四周,无人值守,于是大模大样翻牌而过。首先看到一座石门——“留云书屋”,留得住云,也留得住我这颗不安分的心。


前面有个亭子,透过树丛,还能听到登天游峰人群的喧嚣。哈哈,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登隐屏峰最刺激的就是这段铁梯,几乎垂直,分为三段。对于恐高者,只能止步;对于不恐高的人,则毫无压力,毕竟它有扶手。四年前我和大猫小猫在雨中都能爬上去,今天晴天更不在话下。


俯瞰铁梯。爬的时候一定注意手抓稳,脚踩实,手机揣兜里,就没问题!


铁梯之上是一段平缓的栈道,紧贴崖壁。这时才敢放心地抬头观景,天游峰、半山亭都历历在目。


身后的崖壁像什么?好像一个鬼怪的侧脸,下巴很尖,小眼珠子,没鼻子。


身前是“接笋峰”,像隐屏峰旁边的一棵大竹笋,笋尖上有一亭——仙弈亭,真是绝境绝景。


若去仙弈亭,还需继续攀登,穿过“玄元古洞”。


四年不见,仙弈亭仍然好好地在那。


两峰相对,两亭相对,相看两不厌啊。


粗朴的石亭,往这儿一立,本身就像仙人化身。


把保温杯放在石墩子上,手机靠上去,自拍,孤独的背影。不过此时我无论如何想不到,仅仅六天之后我和大猫小猫就在这仙弈亭再会,真是召之即来。


左边的峭壁如刀削的一样齐整,下面则是六曲大弯,比水月亭观景视角更好。


正面看天游峰,武夷山的广告经常用这一景做封面,但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一景在哪拍的。答案就在这里。天游峰大约海拔四百多米,网上有人说登顶之路很艰难,要爬多少多少台阶,那都太夸张了。我今天下午爬的山就相当于累积登了两个天游峰的高度,天游峰不以雄伟见长,而以秀丽出彩。


与四年前看到的风景相比,少了一道雨中的瀑布和周围的云雾,却多了蓝天白云及明媚的阳光,更美。


来段视频,仙弈亭中环顾四周。


俯瞰茶洞广场,真像是在井口看井底呀。


盘桓良久,还得继续赶路。下面走一段长长的岩石裂隙中的石阶。


走一段路,再回头看红黑两亭对峙。


再爬升一点高度,感觉对面的红亭子似乎更高,这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啊。感觉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洞穴中,洞内外黑白分明。


上面是一个三岔路口,右转去狐狸洞,断头路,还得原路返回;左转绕道玉华峰去天游阁,路很险,我今天就为走这条路而来。在我身后还有一条上坡路通往“隐屏精舍”,四年前我上去过,一座破房子,啥都没有,可以忽略。


狐狸🦊怎能不去狐狸洞呢?所以我先向右转。碰到一棵树倒伏挡住去路,我小心翼翼地翻了过去。千万当心脚下!


之后眼前一片光明,因为这是隐屏峰向阳的一面。去狐狸洞要沿着石阶路先下后上,四年前我曾走到这里,但路太滑,没有探险到底。今天可以满足好奇心了。


就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庙宇,就一间屋,但它是建在崖壁上一个天然的洞穴之上。里面只有一个神龛,上书“南溟靖”三个字,不知何意。上网查了一下,说是“南海仙境”的意思。确实,从这里向山下望去,风景很美,如果有云雾,就像仙境了。


虽然是逆光,但能看到下面五曲的风光,酒坛峰、天柱峰都在,五曲大桥也看得见,之前不是在五曲大桥上也看见了这“南溟靖”吗。天游峰上只能看到六曲,想俯瞰五曲只有在此处,最好是上午,那时顺光。唉,众口难调啊。


和我一样孤零零的狐狸洞,对了,为什么“南溟靖”有这么一个别名呢?小庙并没有供奉狐仙啊。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说是朱熹在武夷山讲学,讲得天花乱坠,山里的狐狸都来听,并且成了精,变成女学生,最后还照料朱夫子的生活起居......我考,这是夸夫子还是损夫子呢?


站在狐狸洞外的悬崖上(千万小心脚下),能看见仅露出一点的玉华峰,上面的栈道都看得见,马上我要从隐屏峰的阴面绕过去,走上这段栈道,去天游峰。更远处,大王峰也露一小脸。


探明了狐狸洞,虽然它本尊微不足道,但满足了好奇心,看到不轻易能见到的风景,也有收获。原路返回,再次翻过倒伏的树木,回到岔路口。

现在走上一条从未走过的路,既兴奋又有点忐忑。先是一段上坡,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左侧隔着竹子就是悬崖,路上全是落叶,很滑,不知有多久没走人了?右侧是真正的隐屏峰顶,有小路上去,但我觉得树木太高,上去估计也观不了景。


走出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哇,大王峰!就在远方,近处是天游峰和玉华峰相交。还有一湾碧水呢,那大概是三曲。

现在几乎成了平路,也多了护栏,安全多了。


天游峰的极顶——天游阁也闯进镜头,看起来它也不比我的位置高多少啊?可是想过去还要取道玉华峰,路漫漫其修远兮。


天游峰后山登顶的石阶路现在也看得清清楚楚。不过要以玉华峰为跳板,还需两下两上。


很快开始“速降”!


下山的道路曲曲折折。


左右盘旋。


这是最险的一段,堪比黄山天都峰后山。


看见没?下到底之后还要再登玉华峰。我日~


我把它与黄山天都峰后山相比是有道理的,有图为证。


悲催的狐狸在快到底时一脚踩空,坐了“滑梯”!当时心里一凉,心想完犊子了!还好,无大碍,只是两只手都擦伤了,伤痕累累,我现在敲键盘还没好利索呢。所以各位朋友一定一定注意安全,走路不看景,而且最好结伴同行。


狐狸遭受挫折后足有五分钟没有拍照,闷头爬玉华峰。


回看登玉华峰的石阶路。有护栏,所以轨迹很清晰。


隐屏峰被抛在了身后,狐狸洞前的悬崖也看得见。


再努把力,就到最高点了。


在玉华峰上可以清楚地俯瞰四曲。


开始下坡,现在看到的可能是三曲。


这个地方真不错,能同时看到九曲溪的两个曲。对面大概就是四曲的大藏峰,密布悬棺的那座峰。


在武夷山诸峰中,大王峰辨识度最高,相当于地标。三曲旁边这座山峰像个巧克力蛋糕。


现在看天游峰后山的登山道异常清晰。


下到底了!告别玉华峰,再登天游峰。这里的标志物是个破败的茅草亭。另外说明一下,这里还有条小路通往四曲水边。武夷山真是秘境多多。


虽然是天游峰后山,但终于摆脱了前面一直萦绕在身边的幽暗气息。


这里仍然一个游客都没有,好好地欣赏四曲和大藏峰。


玉华峰和隐屏峰紧紧相依。


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好久没有这样享受阳光了。


自拍两张。




逆光下再看隐屏峰,六曲也露了出来,说明快到峰顶了。


最后穿过一片树林,终于来到天游阁后面。下图就是我走的秘道出口,很不起眼是吧?后面那座白房子是气象监测站。几天后我带大猫小猫🐱先从正路登天游峰,然后从这里逆向又走一遍“秘道”。呵呵,这里是不会有人值守的!


绕到天游阁前。里面供奉的是开山鼻祖彭祖和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这就是武夷山名字的由来。


淡季,又是工作日,居然没有人和“天游”合影。最后我给一个重要数据:从隐屏峰上的三岔路口走到天游阁,这段探险之旅共耗时50分钟。


这是天游峰观景台,几天后我在此看到了云海。



此观景台观景上午最佳,现在是强烈逆光。如果一直蹲守于此,就能看到夕阳落山了。


下山,逮着一位路人帮我照了一张。


已经四点多钟,人都散了,这条登山主道几乎空无一人。


很快下到半山亭。


半山亭中俯瞰六曲,景翳翳以将入。


自拍打卡照一张,快速下山。


走出天游峰检票口(现已不用),经过武夷精舍门前。这是朱熹朱夫子的塑像,正对着隐屏峰上的狐狸洞。难道他和狐仙真的有故事?


坐17:00的班车,也差不多是最后一班了,回游客中心。不急着去坐公交车,先走上大桥欣赏一下西天的晚霞。落日虽被挡住,天边一抹云霞还是可观的,况且有狮子峰和大王峰坐背景。


回到旅馆,通过走廊的窗口看“明月照武夷”。


武夷山温差较大,白天十几度,晚上接近零度,要开制热空调。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仍然到走廊上想看看能不能见到日出,结果看到了绚丽多彩的朝霞。


登上屋顶,视野更加开阔。这火烧云,点燃了整个天空。


西边是大王峰、幔亭峰等武夷群峰。


下楼买早餐,顺便向西走到崇阳溪边,九曲溪就是崇阳溪的支流。


水面很开阔,丝毫不像冬天。


兰汤大桥横跨崇阳溪。过桥向左可步行至武夷宫,但我还从未这样走过。


在武夷山的每一分钟都不会浪费,都能欣赏到自然奇景。


吃完早饭,7:30,我再次出发,坐6路车到景区南入口。特地往回步行了几十米,上崇阳溪大桥再欣赏一下大王峰和水中的“天光云影共徘徊”。


大桥另一侧,远山云雾缭绕,飘飘欲仙。


自拍一张。


久久不去,几乎忘了进景区。


今天上午首先去“一线天”,车览九曲溪的下游风光。


一线天在巨大的伏羲洞中,分左右两支。


左一线天比较宽敞,当然放在别处也可以。让人惊叹的还是右一线天,今天重温一下它的高、窄、深。


外面是风洞,石刻多多。


武夷山的一线天我走了三次,在去过的诸多一线天中无出其右。太姥山、崀山也有个性十足的一线天,这是一种让人迷恋的自然景观。


没有别的游客,只能自拍打卡。


伏羲洞对面是“螺丝洞”,蜂窝状的岩洞很引人注目。但是我每次来,它的外面都在施工,不知在干什么?而且也有警示牌,禁止入内。


这次我不管那么多,直接闯入禁地。


我看到的是一系列彼此相通的扁平洞穴,但远没有伏羲洞壮观。其实我也不知这是不是真正的“螺丝洞”,还是在高处另有其洞?


摩崖石刻倒是不少,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洞,还有林间小道通往山上,我走了一段,觉得路况特别差。鉴于昨天的教训,决定还是放弃探险。


螺丝洞外远看伏羲洞全貌。


下面去“玉女峰”景点。这是一个随心所欲拍玉女峰的地方,冬天水毕竟少些,可以下到溪中的石滩上获得更好的拍摄角度。嗯,可以当桌面和游记封面了。


走远一点,今天的云彩真美呀。右边是“铁板峰”,左边是“镜台”,供玉女梳妆用的。


视频才有动感,多么清澈的溪水!


这是人为弄的“海誓山盟”,刻意制造浪漫气息。上午没看到竹筏,可能因为淡季,然后上午又冷。


铁板峰把“玉女”和“大王”生生分开。竹筏漂流到了这里,已经过了二曲,快结束了。


请人为我拍一张,天游峰、大王峰、一线天、玉女峰都是武夷山的标志。


淡季有个缺点:因为客流量小,在每个停车点候车都要等很久。我上午只玩了两个小点,就十点多了。我还没退房呢,于是赶紧出景区,回旅馆,顺带吃午饭。这样其实浪费了不少时间,几天后元旦小假再来,我们就在景区吃饭,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在旅馆休息了好大一会,十二点钟退了房,重返景区。这回坐车直奔竹筏码头,快到站时,经过“天上宫”。


12:55,我到达竹筏码头,但并不是来漂流,而是去另一个秘境——白云禅寺。白云禅寺在九曲溪上游北岸的“白云岩”上,从竹筏码头步行过去要走一公里多。

首先走过九曲溪大桥。当年我走岸上九曲,也是先过这座桥,然后进入南岸的小道。


这一次却是沿着大道一路向北,还是国家公园一号风景道呢。


前面的山可能就是白云岩。山下遍地是青青茶园。


绿道很长很长。


走到这里,右手边出现“白云禅寺”石碑,就要右转了。


小路两边仍然遍布茶园,我就喜欢冬天的绿色植被。


武夷山盛产“岩茶”,我对喝茶没有任何感觉,但很喜欢茶园。


记得上次来武夷山,专门走了“岩骨花香”漫游道。那里的茶园很幽深,这里却很开阔爽朗。


冬天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千里迢迢专程来一趟值了。


丹霞山峰逐渐探出头来。


特别喜欢这种梯田似的茶园。


白云禅寺登山入口在此。还有骑摩托车来玩的。


又要爬山了。


这段登山路有点像“岩骨花香”漫游道,幽深,曲折,一路有绿茶陪伴。


走到亭子这儿算走了一半。


从入口走到大雄宝殿,需要半个小时,也不低呀。我没去大雄宝殿,因此错过了“极乐国”,几天之后重游才补上。


我直奔“日出云海观景台”而去,走到这个名为“大观”的茶馆,心里纳闷:就这儿吗?视野不开阔呀。


转悠一圈,总觉得观景台不是这儿。


后头看一看,楼房是白云禅寺的一部分,里面有餐厅。真正的山顶还在上面呢。


寺庙的餐厅据说提供素斋,不过早已过了饭点,现在都两点钟了。在餐厅凭栏远眺,比在下面视野好很多,可以看见九曲溪的第九曲。下面的田间小道,我在2016和2020年走过两次,是岸上九曲的开始阶段。


白云禅寺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丹霞岩洞,这是“观音殿”。


休息了好一会,开始向观景台进发。经过“祖师阁”,白云寺的祖师不知是哪一位。


路不好走,还是要小心谨慎,注意别绊倒或者滑倒了。


最难走的是这一段,看见没?右边没有护栏!必须拽着左边的绳子才能安全地上去。等会还得按原路再下来。


穿过上面的石门,再爬一小段,走过树林,眼前一大片开阔地,真正的观景台到了。


此台名为“御仙台”,面向东南方向,看日出云海就在这里。这么多山峰,我也叫不上几个名字。反正大王峰和狮子峰都能看见。早晨的太阳大概就从大王峰那个位置升起吧。


近处的双峰不知是不是双乳峰。


九曲溪只能看见第九曲,其它的都被挡住了。不过总体来说,观景效果很棒,和天游峰顶观景各有所长。虽然我没有在这里看到云海,但几天之后我先后在虎啸岩和天游峰见到了。


侧后方的风景。


九曲溪上游,一直到竹筏码头都能看见。


视频,一溪贯群峰。


白云禅寺不属于武夷山收费景区,还没有正式开发,所以一直免费。来白云禅寺看日出云海的游客,一般都住在竹筏码头附近。其实住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未必非要住在三姑。


无人,只好自拍,全都反了。等我下山时才遇到一个民宿女老板带着一伙年轻人来登御仙台。


在山顶待了很久,时候不早,14:45,准备下山。有路牌,不会走错。我不走回头路,而是直奔岸上九曲漫游道。


一下山就遇到一段陡峭的石阶路,先穿过一个有年头的石门。


这也算个一线天,两边的石壁上布满了苔藓,不过苔藓摸起来是干燥的。


下面一直在钻树林子,偶尔一抬头,白云禅寺就在头顶上。


蓝布条子是走户外的人系的,作为帮助后来者的路标,昨天在隐屏峰也见到很多。


不要过这个独木桥,往左走,渐渐地看见了溪水。


从白云禅寺下到这里用时半个小时,后面的路我以前走过,岸上九曲。


这个大弯就是第九曲,很开阔,形状犹如一弯新月。


淡季,竹筏不多。等元旦小假那就不一样了。


武夷山的竹林和茶园四季常青。我特别喜欢这种一大丛一大丛的篁竹。


八曲,芙蓉滩。这个时候我还没想到过几天自己会舍得花大钱漂一下。



每次看到竹筏,筏上的游客都很困惑我怎么会在岸上?


这是“象鼻岩”,很粗的大象鼻子。下面有上下水龟,不过只有在竹筏上才能看见。



这时遇到景区工作人员,他说要下班了,桃源洞那边那个铁门已经锁上。他的意思是我不要担心,可以从铁门旁边的小房子边上绕过去。难得碰到一个人,我正好请他给我拍了一张。


过了八曲,回头给双乳峰来个特写。


岸上九曲并非都是平路,而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前方右边,远处山峦像“三面红旗”,左侧则是一只“大汉堡”。


这只“汉堡”在我第一次走岸上九曲时就过目不忘。


岸上九曲是从九曲走到五曲,而且不是一直亲水,相当多的路视线被挡,所以还是不能替代九曲溪漂流的,但它可以从另一个视角亲近武夷山水。


现在走到七曲,老鸦滩。


此处有“观曲亭”,很多摩崖石刻,人文古迹。


来到紧闭的铁门前,这是天游峰景区的后门。按照工作人员所说,从左边的小房子旁边,靠着河岸,当心一点,可以绕过去。


带裂缝的岩壁下面,就是去桃源洞的入口。而正前方就是天游峰,天游峰的崖壁极有特色,号称“晒布岩”。


作为武夷山的核心,天游峰景区还是很大的。


离晒布岩越来越近。


六曲旁的山峰像“泰坦尼克号”。


晒布岩下,壁立万仞。


两天之内第二次走晒布岩到天游峰停靠站这段长路,又是坐五点钟的最后一班景交车回游客中心。

五点半回到旅馆,取了行李,在“开心花甲王”吃了肉夹馍和鱼丸汤。然后坐6路车去武夷山北站。


19:45的高铁,22:25到达合肥南站,结束了这次极其高效的避寒避雾霾两日游。

四刷武夷山,仍然津津有味,因为又有新发现,另外天气超好同样很重要。评价一个旅游景点是否优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才算公允。我给武夷山打分如下:

风景质量:9 (以黄山10分为参照)
食宿:9(黄山山下为9,山上低分)
公共交通:10  不重视公共交通的景区永远没有前途,这一点武夷山可为全国之表率。
性价比:9(黄山为8)武夷山可安排三天,黄山如果住山下只能安排一天;如论费用,黄山虽美,却是烧钱;天气方面,武夷山晴雨皆宜(还是晴天更好),黄山必须是晴天。

怎么都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仅仅几天之后我又携大猫小猫“瞬间重游”。重走白云禅寺,重走隐屏峰环线(逆序),在虎啸岩和天游峰都遇到了云海,在最适合的天气重温竹筏漂流......三人行毕竟比独游强,武夷山的精彩还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