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郴州丹霞地貌二日游:高椅岭、飞天山、郴州市博物馆

作者:橄榄树 显示图片

郴州市紧邻我老家韶关,只隔一条南岭,但多年来一直未到,而国内与湖南省许多地方早已去过,实在有些不应该。
自从武广高铁开通以来,郴州便成为广州及珠三角民众的后花园。
近年来比较经典的路线是高椅岭+小东江二日游,两者挨得近。不过11月中下旬,小东江已经很少起晨雾了,意义打了折扣(有三个学生晚一周去小东江,果然无雾,而且早上八点才开门)。于是我将高椅岭与飞天山组合在一起。到于小东江,以后有雾的时候与东江湖西岸的白廊景区组合在一起。
另外仰天湖、苏仙岭、万华岩(喀斯特溶洞),属于更远的规划。宜章的莽山(包括五指峰)又得单独成为一条路线。
广州南-郴州西,高铁一般是1小时24分钟左右。我选的是9:25-10:51的班次,不用太早起床。

郴州西站出站口的指示明确,乘出租车往左,乘公交车、网约车、步行出站往右。
出站口往右200米有个万华汽车站,有去资兴的201路专线车,还有去白廊的班车。


郴州西站—高椅岭可乘901B线,上车地点在500米以外的月形路清泉路口站,下车地点在南门对面的“招呼站”。这种招呼站比较不靠谱,无论是从车上下去,还是在路边等上,都靠乘客自己招呼。熟悉情况的当地居民当然不怕,但初次来到的外地游客就麻烦了。而且百度地图说在招呼站无法直接过马路到南门,要向南走800多米才有路口,再折回来,下车后要走1700米。全程40公里,更是要走两个小时。而且不知它多长时间发一班车,这时间我耗不起,于是按照郴州西站出站口的指示到网约车上车点呼叫滴滴快车。
11:03上滴滴车,11:54到达。43公里,约50分钟,111元。主要是开头在市区南部碰了点红灯,到了东郊就快了。

高椅岭南门售票处:


右边是丹霞酒店。
买票入门后,左边有个炸鸡汉堡餐厅:


我在此解决午饭。

门口这个丹霞酒店,价格超过400元一晚。除此之外,在订房网站上能查到的就是资兴城区的一些酒店。因此,将高椅岭与小东江组合为二日游是很便利的。
像我这种不去小东江、又不想拜访资兴市区的的,只能住郴州市区了。

高椅岭景区门票80元。






如上图,高椅岭是路线是一个∞字型大环线,也可以只走右边半个圈的小环线。全程近4公里,不过这是我的估计,没有测量的软硬件设施。
游客一般走南门或北门,两个门在郴资大道边上,交通相对比较方便。北门实际上是东北门,南门只在南边300多米外,只是相对于北门而言为南边,其实不南。两个门都可以售票,游客中心在南门,所以它是主入口。其它门可能少人走。
我是从南门进的,从南边的郴州市区方向来,汽车由南往北掉头,经过北门才到南门,多走300多米,早知在北门下。不过差别不大。
我本来想从上图游客中心左边的连椅桥过去,走顺时针方向游览。到桥边一看,景区提示是单行线,只能从对面过来,不能逆行,只好向右过另一座连椅桥。
原来景区规划的是逆时针游览路线,不得逆行,以免双向的游客在狭窄的山脊路上或桥上冲突。以后想来的游人,敬请留意这一条。
我在图上画了黑色的逆时针方向箭头,一些重要的景点也用黑线圈起来了。图的中部偏右有一条白色的线,它目前是单行线,因为它的左边起点处的路口被景区堵上了,我用黑色的×号表示,不能跟其它道路一起联成大环线。景区的设置是会变的,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开放。从山上俯瞰,这条路过了浮桥是山脊,还是有点意思的。

湖对面就是高椅岭的制高点“美丽坦”:


高椅岭是条岭,山峰不高。

吊桥:


原来有两座桥:


左边的是网红吊桥,走上去晃来晃去,玩刺激, 比较多。

右边的是浮桥, 人少:


我选择走浮桥。湖对岸还能看到北门一进来的巨石阵,不过我一直没走近去看。

从浮桥望吊桥:


湖的东北方向:


向“美丽坦”进发:


在登山路上往北边远眺景区以外的野山:


路边马棚驿站有个无人机摄影点,交了钱后由无人机给游客拍照,工作人员则指挥游客各种站位,并随无人机的移动而转动。这是高椅岭的网红项目之一。



前面是登山云梯,其实只是一段较陡的台阶,在别的丹霞地貌山体根本不算什么。

回看来时的路:


云梯右侧还有一段玻璃观景台,我先去观景台看东北方向的野山:




在云梯处看东南山下:


如我在景区图里的标示,上图的浮桥段现在是一条单行线。原本从上图的左部跨过浮桥到右部,可以走到南边的路口,但现在路口被封了,所以成了单行线,必须原路返回。

登完云梯,俯瞰山下:


如上图所示,近处还有一段山脊路线,比较刺激。但它是断头路,从浮桥走过来,必须回头走浮桥出去,不能够走到我所站的“美丽坦”的最高处。在山下的时候,我原本想先过浮桥走这段路,后来一想,必须趁天色晴朗,率先登到最高处,获得最佳俯瞰视角,方不负此行。老在山下徘徊,焉知会等来什么天气。后来果然转阴了。

从美丽坦顶部向南俯瞰水库西部的全貌:


上图狭长水面左岸远处的山体便是“巨晰”,
景区称“灵龟”,都一样,反正是爬行动物。在此处看还不太像,不过整条山岭都像个多爪的爬行动物。

旁边有条一百多米的支线,去往观景台。这条路上可以看到西边的景区山脊道路:


通往观景台的坡道:


观景台的视野反而不如“美丽坦”,比如向南望水库如下:


草丛遮挡得厉害。

向西北望野山:


也有杂草灌木碍眼。

从观景台回望“美丽坦”:


回到观景台与“美丽坦”之间的山脊,南望的视角更佳:


西望也是:


这条山脊挺陡的:


回到“美丽坦”的顶部,俯瞰前方的下坡路:


玻璃栈道所在的圆柱形山峰在对面遥相呼应。

西边的山谷:


有一面大的丹霞石墙:


向圆柱峰进发:


西边(右边)不断闪现出野山的山峰:


在鞍部回看“美丽坦”: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这个角度看“美丽坦”的下坡台阶挺陡的,接近丹霞山的“九九天梯”。右边高处则是观景台所在的山峰。

来到圆柱形山峰下面回望:



天梯挺长挺陡的,山峰展开来挺宽的,像展翅的鹰隼,观景台成了鹰头。
“美丽坦”作为红色砂岩山峰,在这个景区最为雄伟。不过这里是暗红色、近黑色的砂岩,景区的宣传图是拼命美化过的,与肉眼所见相差甚远。
沿着陡台阶走上圆柱形山峰,玻璃栈道分为两股,合抱着此峰。左边一条是景区游线的主干道,右边则只是一小段,必须回头。我先去右边看看:

对面西边有条大裂谷:


对面的野山上有一对勇士情侣正在临崖拍照:



我拍这些照片,是怕主人公一旦坠崖,可以给家属和警方提供时间与方位的线索。我本人并不鼓励这种做法。


裂谷向东北方向延伸:


在玻璃栈道左线(东线)回望“美丽坦”:


玻璃栈道结束,继之以木板路,然后是水泥路。往左前方看到水库:


我的偏振镜可以消除反光,所以上图水面呈绿色,但到岸边挺脏的,说明这不是很活很流通的水。

有时转了角度,水面有反光,可以看到白云的倒影:


它可能没有碧绿水面那么迷人,但也不会暴露水边的垃圾。各有所长。

接下来沿着水边一直走:



此处已是巨蜥(灵龟)的尾部,出现了多条“爪子”。只不过观赏角度不如景区的最佳观赏点。


前面能看到“飞拉达”所攀附的山体:


不荡漾的碧波:



此处是“飞拉达”的入口:


这是高椅岭的又一网红娱乐设施。


穿过一段树丛中的路,来到了景区中部的服务点——龙脊驿站:


这个服务点的东边台阶下是观赏巨晰的最佳位置,不过路边没有特别标明。我问了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才获指路,于是在前文的景区图里予以特别标明。

初识巨蜥:


最佳观看点:


巨蜥的头与爪尽显无遗,然而天气变阴,视觉效果一般。不过这是黑色山体,即使晴天也红,除非深度后期,但那是“照骗”,不少游客对比实景后会失望的。
巨蜥(灵龟)头对着悬索桥:


桥边有“喊泉”:


这又是网红项目之一。


服务点旁边有个悬崖秋千,即大摆锤一类的网红游乐项目。
悬崖秋千前面有条下坡的山脊:


如果从此处下山,则会少走∞的一个圈。所以我继续向南走完另一个圈。

在路边看这条下坡的山脊:


可以称为“小龙脊”。

右边是景区标识的龙脊,我称为“大龙脊”:


上图悬空的线是空中自行车走的,又是一个网红项目。

在大龙脊看小龙脊:


西边空中自行车线路下方是大裂谷:


小龙脊侧面全貌:


大龙脊继续延伸:


前方是游线的南部边界:


这条大龙脊挺长的:


回看空中自行车:


这里有另一网红项目——飞天滑索:


下山的山脊:


东南方向的原野:


回看大小龙脊:


左边大龙脊,右边小龙脊。美丽坦则从远方探出头来。
这地方景区图上叫“仙女苏”,不知何故。在现场看不出跟仙女的联系。

下山之路:


换个角度看舒展的大小龙脊:


回看下山的山脊线:



上图水里的砂岩馒头石与龙虎山的一处比较相似。
前方是浮桥:


在浮桥上看湖内:


过桥后回望:


这一上一下还挺陡的。

转向东北方向而行,前面出现垂下来的小龙脊:


小龙脊全貌:


本来沿上龙脊上去再下来,但已经接近五点了,阴天天黑得快,遂放弃。

前方出现水中“卧狮”:


其实这是巨蜥的头,只是比在服务点所见转了90度,来到了它的南侧面,立刻就不像了。

东边还有一道浮桥:


桥边是“喊泉”:


游客掏钱后,冲着一个小孔狂吼,湖中应声喷出水柱。水柱的高度由叫喊的分贝数及持续时间决定。

南边湖面与天空气象万千:


回看喊泉:


一批又一批的勇士在呐喊。

前面有个路口,被堵上了,我在开头的景区图中作了标示。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开通,现在不能走这条路完成最大的环线了。

这时候,天色稍稍开朗了一点,南边的天空,浮云逐渐有了轮廊:


在最后一座浮桥看北门方向:


西南方向:



最后一点晚霞算是告别,从南门出去。

总结高椅岭景区,不像吹嘘的网红那么神。从丹霞地貌的角度来看,这只是岭,不像丹霞山、崀山、冠豸山、小武当山、万佛山、武夷山、龟峰、龙虎山、齐云山、麦积山那样有形状独特的红色砂岩奇峰、峰林、峰墙、峰柱,甚至连丹霞地貌的“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也不明显。只有巨晰入水和龙脊等地貌的颜值高一点。但排除了网红浮夸因素,它仍有可观之处。原先未开发之时,此处的山脊甚陡甚险,是户外受好者的乐园。现在搞了护栏,陡脊的心理刺激大降,但视觉刺激尚在。沿各种 陡坡上上下下走四公里的一圈,沿途看看巨晰一类的独特景观,是周末或假期换换环境、放松心灵的好去处。

17:00上滴滴车,17:40到苏仙岭。34公里,40分钟,87元。亦是进入市区后有些堵。

“三绝碑”在苏仙岭景区西入口往里走600多米处,只有最后几十米是台阶,所以不算麻烦。

到达之后,天已经黑了。用闪光灯拍一下:


北宋的秦观所作《踏莎行》一词,苏轼写了跋,又由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词和跋写下来,世称"三绝"。后人将米芾的手书刻在碑上,遂成“三绝碑”。是2013年第七批全国文保。
旁边有个碑亭:


内有现代碑刻:


三绝碑不建个保护罩,现代书法倒是保护得一板一眼,有些本末倒置。

天已黑了,简单驻留十分钟,便前往骆仙西路与南岭大道交界路口处的酒店。

北湖区政府就在酒店西边对面,这一日吃早餐时看得清清楚楚:


8:11上滴滴车,8:47到飞天山。27公里,36分钟,75元。

飞天山是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是丹霞裂谷地质景观+水上丹霞,颜值处于中上水平。游客不多,周日只有中心区域能碰到超过10人以上的其它游客。其余线路经常我一个人包场,或者只看到两三个、三五个人。因此我郑重推荐这个景区。
如果从空中俯瞰,飞天山有如一张很大却不高的方桌,铺张开来,但由于岁月沧桑,这张桌子的表面不再平整光滑,而是坑坑洼洼,到处裂缝。这就是方山上的丹霞裂谷景观。

飞天山景区西北部的联合码头南边有一批民宿农家乐,可以吃饭住宿,但不能从订房网站找到,可能要现场办理。东门附近也没有在订房网站能找到的住宿点。
有飞天山旅游专线 市区的五岭广场到飞天山游客中心,这车我在游客中心外面的路边见到过,是个深色的中巴,不知道多长时间一班。
飞天山门票40元,翠江游船(大面洲码头——联合码头)40元。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地图搜索“飞天山”,一般会指引到东门游客中心,但这个游客中心没有投入使用,仅有停车场供自驾游停车。售票处在前面300米处,即老大门。门口有个小小的停车场,只能停十多辆车。


上图圈成红色的是真正的售票处,圈成黑色的则是新的游客中心停车场,从郴资大道拐进去200多米。飞天山旅游专线的停车点还在南边一点。

其它门可能只有熟悉情况的自驾车才会走。

正在使用的燕门售票处:




路线:
个人建议,从上图的右下角的售票处出发,沿黑色的曲曲折折的路线走到东北角的大面洲码头,乘游船到西北角的联合码头,河里的蓝色虚线便是游船行驶的路线。再从联合码头沿红色路线返回售票处。扣除乘路线,两条步行路线相加,也就3公里多,要上下登山起伏之处不多,对体力一般者很友好。飞天山景区不大。

从大门进入,经过野鸭湖,右拐之后,出现下图的山体:


原来飞天山是一座方山(桌山),沿上图的公路盘山而上,到达景区,上面算一个平面,比山下只高几十米。不过这个平面并不平,有许多凹下去的沟谷,沟谷的深度不大。详见后文。

沿盘山公路上到方山的上表面之后,有个向左的路口,但当时天已经阴了。我只想早点到达景区的中心部分小草原一带看个究竟,所以没有向左拐,而是往前沿公路走了。事后才知道,左边这条路是绕往爱情谷的。

再沿公路前行300多米,到达景区的中心服务驿站:


这里有休息座椅,但只有一个小超市卖点杯面与饼干,非正规的饮食点。
一路往前,路牌挺明确:


东北方向偶露一片蓝天:


这一天从市区来的路上,云量较大,但云层较薄,时不时在阳光披洒下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前一张照片里刚刚看到桌山的时候。在上山的时候,天色开始转阴了。

西边的裂谷暂时只能在阴天观赏了:



显然景观的颜值降低了。

在小草原远望“睡美人”:


小草原是景区中心区域。
说实话,此时我的心情是沮丧的。头一天在高椅岭的后半段是结结实实的阴天,来到飞天山又由多云转为阴天。天气预报两天都是晴,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这与我10月在平南北帝山的第一天碰到的情况相似,不由得又在想:这么辛苦在周末奔波而来,不是为了一头扎进阴天里的。

前面有个分岔路口,往左是剪刀坳与聚仙台。我想先去大面洲码头乘船,于是先往右走了。
才走一段,可以看到翠江:


此时天色开朗了一些。翠江是耒水的一段,它的上游十来公里便是著名的小东江。

旁边的峡谷也亮了一些:


这个峡谷有石海瀑布景观,因为中午回到此处的光照更强,所以图片放在后面。

转个弯到达寿佛寺:


这时候太阳重新出来了。



绕过寿佛寺,下台阶走两百米,便到了桌山的北边山下。大面洲码头就在山下水边,江对岸有一座狮子山:


码头与游艇:


翠江游船每小时一班,逢半点开船。我到达的时候是9:50,工作人员说上一班船才开走不久,下一班要10:30,除非来个旅游团。
不过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沿江岸向东走一走,正中我的下怀。这个工作人员还要我留下手机号码,以便快开船时通知我返回。

我独自向东去了,其余几个散客坐在码头等。

走出一段后回望翠江下游:


对面卧狮伸展:


此处是欣赏卧狮的最佳角度。卧狮后面还有个子景区,景区图上标了道路,但没有渡船,无法到达。感觉飞天山景区已经放弃了这个子景区。

东边的云层还比较广阔,正好形成水天云影:


走出两三百米,回望码头及下游将去的方向:


这时候太阳早就重现光彩了,但云层并未散去,最利于摄影,于是拍了很多张。

对面的卧狮已经更改了形状:


不断地回望卧狮与码头:



来到一处水边的场所,看起来已经废置。此处离码头已有500米,我不想走得太远,就在此处停留。
这场所当前景不错:


东边上游风云变幻:


往回走的路上看飞天山与码头全貌:


由此可见,飞天山并不高,相对高度才几十米。
正当我往回走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电话来了,于是加快几步,回到码头,扫码买票登船。票价40元。

码头有两艘游船,一般被旅游团包了,我等散客上另一艘。有十几位捷足先登,但我仍能找到一个靠右的临窗空位。上午由东往西行驶,右侧窗口位朝北,光线比较好。正好景区的沿江景观都集中在北岸。


游船启动时头朝码头,所以我向右先看到下游方向:


掉头后便可以向北张望了。雄狮逐渐远去:


前面是卧牛岗:



接下来是千年悬棺所在的山体:


那几个凹下去的大洞就是悬棺的放置之处。这种悬棺在南方丹霞地貌常见,龙虎山的尤其著名。

从西边看这座山,挺流畅的:


前面出现一座铁馒头似的山包:


有点像武夷山的铁板鬼。


这个可能是景区说的鲤鱼戏水:


左边鲤鱼的全貌:



接下来出现更雄壮的红砂岩山峰:



这座巨峰可能是景区说的神仙寨:



南方丹霞地区经常将这样的巨大独立山块称为“寨”,动乱年代上山据守,一山就是一寨。
上图水边的建筑可能是石佛寺:

山体的西部:


向东回望整座神仙寨巨峰:


这才是真正的丹霞地貌,高椅岭在这方面是比不上的。
此时游船已经掠过联合码头,向西边再驶了两三百米,让游客领略西边的景色:


我原本一直老老实实地呆在船舱里,有一行七八个人的小团伙一直在船尾的甲板上又唱又叫地拍照,连呼“景色很好”。于是我到此时也按捺不住,走上甲板找了个位置,果然视线更开阔。

很快游船就掉头驶向联合码头了,北望神仙寨巨峰:


船尾拖出浪花:



这一批丹霞巨峰虽然不能登临,但远眺的角度正好,一览其雄壮之姿。

东边的来路方向水天一色:


翠江挺宽的,略有浩渺之感:


很快就到联合码头,游船放下我们,施施然而去:


游客们都下了船,准备步行沿飞天大峡谷游览回去。如果不想走路,可以不下船,随它驶回大面洲码头上岸。

码头西边有个碉堡:


上面的刻字明显有某时代的印迹。

码头后面的上坡台阶:


上去后往左是一些农家餐馆与民宿:


这里是飞天山景区唯一可以正式饱餐一顿的地方。

有个游客中心:


好象已经停用,而且要将它与山下东门以东的游客中心区别开来。

往南有个凋败的荷塘:


接下来便进入了飞天大峡谷。

由西北向东南而行:


一路上石壁峭立:




回望来时的路: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峡谷深处。

北边的V形山坳:


回望V形山坳一带:


前方分两条路:一条沿铺好的木道继续在两山之间的峡谷平地而行,另一条是往左登上山坡,向海豚魂与老虎山方向行进。前一条平坦,后一条有一段陡坡,但也不费事。我已经 走了一段平地,于是改为从左路登山。
在半坡回望峡谷:


上图可见左边的平路。

沿坡脊东行,北边有只“大象”:


由于路边立着牌子说这里是“海豚魂”,但又没有配图,于是到处张望,寻找“海豚”。
西边,峡谷对面的山体:


虽然有竖条的节理,但应该不是成群的海豚。


大象鼻子:


象身下面的小峡谷两边各有一块块像横躺萝卜的岩石:


不知道是否将这一块儿称为成群的海豚。
前方的继续上坡之路:


此处就是老虎山了,长300多米。
回望右侧(北边)的小峡谷:


仍然无法确定谁是海豚。

在老虎山山坡继续回头俯瞰:



南边诸山:


在山顶回望走过的路:


北边的山体:


从山顶的林间穿行百余米,便到达了一个服务点。这个服务点有凉粉、烤肠、饼干、饮料售,我记得无法现煮粉面饭,只有现成的食品,至多可临时加热。
服务点面前是一面大坡:


这就是聚仙台。
左边(东边)是有石瀑布的小峡谷:


远处可见翠江。
聚仙台右边有条路,直过去到右边(西边)也有石瀑布:


再往右走一点,石瀑布的侧面更宽广:


聚仙台的南端可见另一条深沟,沟对面的竖条节理便是“佛手指”:


在聚仙台的南端看东侧的石瀑布峡谷:


抵近石瀑布:


道路向旁边山坡转个大弯,看佛手指更近更清楚:


剪刀坳:


在半坡看剪刀坳就不那么像剪刀了:


回看聚仙台服务点、大平台及下来的路:


再次在小草坪看西边的“睡美人”:


重新沿九点多钟走过的路向寿佛寺方向走一段,再望翠江已是碧波湛湛:


另一处上午看过的石瀑布:


这条石瀑布最壮观,此刻阳光大盛,看得正清。
石海瀑布山坳:


南边的另一处闪闪发光的石瀑布:


石海瀑布山坳全景:


再往前走便是寿佛寺了,不想再重复,于是回头走到小草坪的中央。

有个取景点:


在小草原看聚仙台:


上午看过的西边山谷:



“丹霞之心”有可能是上图中部山顶上的绿草,公众号上的照片显示,它是一个红色砂岩上由绿色植被长出的心形图案,的确令人拍案叫绝。估计要用无人机俯瞰才能看出心形图案。
远处是“睡美人”:


“睡美人”应该是在翠江上看到的最西边的那批山峰(包括巨峰)的峰尖组成的。

驿站往西有条路通往琴台与爱情谷。
琴台与亭子全貌:


刚才在小草原看到的西边山谷,现在已经绕到了它的南边,从这个角度往北看山谷:


景区图上标着“丹霞之心”就在这一带,但没有说明牌,当时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应该就是上图峡谷尽头的绿草。
这个角度看疑似“丹霞之心”:


南边是爱情谷:


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爱情谷,还探头往这个方向 寻找“丹霞之心”。谷底应该是浓荫蔽日。
峡谷对面方山的表面便是大草原:


亭子往南有一条很陡的台阶,叫“云梯”。下了云梯后往上回看其全貌:


的确很陡,如登天之梯。

在云梯的半程看西边的山谷:


再往下走一点,这里又是个剪刀坳:



东边的爱情谷也呈现出剪刀状:


云梯底部看东边的剪刀:


此刻我仍未意识到此处便是爱情谷的西北端点,如果往上图的纵深行进,便可走完爱情谷。
我本想早些结束飞天山的行程,前往义帝陵与博物馆,而且我的背包还放在上边的亭子里,于是没有往谷里走。草草向两边张望后,便沿云梯上去了。

从琴台回到驿站,吃了两袋面包,沿公路下山。
在公路边上可心看到北边的琴台:


来到路口,才注意牌子往西指“爱情谷”。犹豫了一下,决定将分配给义帝陵的时间用在此处,往西而行,看个究竟。
沿路而行,仍可看到琴台及远方的“睡美人”:


路边出现一个观景台:


从观景台俯瞰下去,只见此处是一大批裂谷的集合:


对面还有垂下来的阶梯路:


但要走到对面这条阶梯路,必须往上图的左边绕整整半个大橢圆。

如果从上图的台阶下到谷地,往右(往北)沿着被绿树遮蔽的谷底走300-400米,可以到达琴台下方的云梯,再上到琴台。这才是景区规划的路线。或者反过来说,如果刚才我在云梯的底部沿深谷往南走,可以来到这里,沿对面的台阶上行,再绕半个橢圆出来,不必走回头路。一句话总结:没有认真做攻略。原因之一是飞天山的攻略游记较少,原因之二是我已经主打随性,走到哪里观察到哪里,不想提前太辛苦地发掘。

离开观景台,继续前行,来到一处可以向东俯瞰的山崖:


我所站的位置就是上午一进景区在公路上看到的桌山侧面,上图的公路便是登山公路。

来到这段大裂谷的南侧的观景栏杆处俯瞰谷内,这绝对是大地的美丽伤疤:


特别是左前方远处的匀称疤痕,像是被汤勺挖了一下。
继续前行,遥望“睡美人”:


转了个弯,向北而行:


此处的草地称为“大草原”。
路口有个小湖:


已经到了裂谷的西侧,向内眺望:


这就是通向谷底的路:


过了铁棚子,继续向下:


侧着看裂谷:


这也是飞天山的精华之一。

我只走到此处:


如果继续往下,特别是到了谷底,再上来要费点时间与力气,于是作罢。不过如果当时知道能走到琴台,即使是走回头路我也干。

回头往东:


我是再度经过观景台俯瞰之时,思考了一会儿才觉察谷底可以通行的。不过这时真的没精力与心情走回去尝试了。

沿公路下山,再度经过桌山的侧面:


刚刚就站在这上边。
经过野鸭湖:


总结飞天山,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独特景观在于在一张大桌山(方山)上形成诸多丹霞裂谷,包括了石海瀑布、佛手指、海豚、剪刀、丹霞之心等象形景观,唯妙唯肖,是别的丹霞景区不多见的。再加上翠江游船可以观赏北岸一系列丹霞山峰,我认为综合体验高于高椅岭,至少不比它差,只是宣传力度不够,名气不大而已。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并不是瞎评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旅游指引。

郴州市东北部,苏仙区的这一片都是丹霞地貌。飞天山的东门距高椅岭南门的公路里程不到10公里,中间夹着一个不收门票的马皇丘大峡谷。自驾游者可以轻松地一天扫尽。

叫滴滴车,很快有车应答,司机就在不到两公里开外。

14:19飞天山上车,14:40到博物馆。15公里,21分钟,42元。

郴州博物馆的新馆在市区东南角上的新区,青年大道上,西边是体育中心。
这一带环境不错,人口密度较低一些。
南边是郴州市科技馆:


我下车下早了,于是多走200多米,看看这些场馆。
博物馆外观:



上图是千家坪遗址,位于桂阳县,是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镇馆之宝是千家坪遗址出土的白陶器:





郴州市历史文化展的内容尚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介绍。此处是了解郴州历史的好去处,周末来的中小学生与家长不少。

另有一批绚丽的方解石:





展区介绍,郴州的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另外,银的产量居全国之首。上半年去过的赣州也是有色金属之乡,稀土的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粤北我的家乡韶关,亦号称盛产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然而近年来发展落后了,市容市貌的整洁发达程度比不上湘南的郴州与赣南的赣州。
博物馆南边的山:


16:19上滴滴车,16:45到郴州西站。18公里,26分钟,47元。


候车室内有一家吃面的店:


郴州西站经过多次,但却第一次在此上下车。候车室挺大:


站台也颇具规模: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