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文与历史气息浓厚

作者:东方水城 显示图片

“在中国南北对峙时期,南宋是唯一一个建都在杭州,但实际上杭州仅仅是南宋的实际首都,但并没有首都的名分,终宋一朝,宋代名义的首都只有一个——东京开封府。杭州当时叫“临安府”,南宋的政治中心临安府实际是行在,后来就有了一种说法,即南宋王朝将“行在”命名为“临安府”,其“临安”的意思便是“临时安居”,意味着“待在此处只是临时的,迟早要光复故土”。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就认为“这个名称反映了宋朝希望有一天能收复华北失地,要重返开封东京城。”引起了国外一些历史学和学者确认一下了。
“东方枢纽城市”,这是英国人乔治·斯汤顿笔下的杭州印象。1793年,他随英国使臣访华,对杭州印象深刻,称赞这座城市连接陆海丝绸之路,富足、繁华与当时的伦敦无差。
“天堂之城”杭州已从古老美丽的传统城市,蜕变成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开放包容、魅力独特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
作为传承千年文化的中国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苏堤白堤,镌刻着文人墨客的悠悠往事;千年宋城,记录着风华宋韵的古今变迁;良渚遗址,回望水中之洲的文明之源;大运河畔,见证漕运的繁盛与新生……
“读白居易写下的诗,走苏东坡走过的桥,品陆游品过的茶,赏柳永赏过的花。”以文化人、以文润城。从网红小镇文旅融合,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杭州国家版本馆等文化传承国家级项目,当代杭州向全世界展示着特有的城市气质和吸引力。
我两次放弃了厦门旅游计划,原因是与国内疫情影响有关,最近厦门健卫组织说过了厦门元旦期间多重病毒感染不断上升,就停止往厦门玩,改往杭州玩一天。
2023年12月31日苏州天气多云,气温08℃,空气霾🌫️雾
2023年12月31日杭州天气睛好,气温13℃,空气良好
我们夫妻31日早上07点15分乘坐地铁4号线经过40分钟赶到了吴江汽车站,乘坐中型客车2.5小时到了杭州汽车北站,就是10点48分到了。
杭州汽车北站附近30米有地铁10号线。




两次换乘坐地铁,最后到了定安路站下车,步行500米到了涌金子公交车站乘坐12路区间公交车到钱司祠下车,找到了附近的人气较高的西湖春天餐厅。

西湖春天(南山店),位于杭州南山路,毗邻西湖,离柳浪闻莺不远,中国美院正对面,地理位置很优越。该餐厅作为一家老牌粤菜馆,装修现代时尚,格局布置充满典型的粤式风情。


西湖春天集团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旗下有江南味道、江南厨子、悦秀几个子品牌。西湖春天总部位于深圳,杭帮菜是它的强项,不过到了杭州本地,除了以杭帮菜打头阵,粤菜元素也出现在餐厅菜单上,占据的篇幅还不小。


西湖春天算是江浙菜知名度颇高的一家餐厅了


餐厅内设计装潢都很时尚前卫又带着浓厚的江南气息。


镇江肉肴


对鹅酥脆


松子山药


味道一直都很棒,菜品也很丰富,色香味俱全,十分可口好吃,美味让人难忘。
我们走出了西湖春天餐厅,准备去西湖博物馆。

杭州西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位于杭州市南山路89号,毗邻美丽的西子湖畔,占地面积2248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周围的湖光山色中。
西湖博物馆展厅涵括了序厅、天开画图、钟灵毓秀、浚治之功、西湖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儿童展厅等七大篇章,博物馆展陈内容紧密贴合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史迹,全面展示西湖作为人类文化景观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印证了西湖的普世价值。






▲博物馆大厅中的西湖全景沙盘保留了下来,它是1:1000比例的微缩模型,还原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可以让参观者快速准确地形成自己心中的“西湖印象”。
杭州西湖博物馆的最大特色,虽然馆藏的文物不算太多,仅一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仅400多件,但每一件都会为你展示何为西湖,何为西湖文化,何为世界遗产。


展品为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开篇中的良渚玉壁为你展示了4-5000年前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它也见证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喜欢玉器的习俗。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鸟纹玉璧,是展品为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玉璧上有两种少见的阴线刻划符号。


▲西晋·越窑青瓷谷仓,由青瓷五联罐演变而来,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俗称堆塑罐、佛寺罐,是三国西晋青瓷浙江上虞越窑产品的代表作。因为谷仓的制作难度大,它使用了模印、镂孔、捏塑、刻划、贴花等多种装饰工艺,把早期越窑的装饰工艺和烧制工艺推向了极致。谷仓造型高大而不变形,工艺繁杂而不失精致,故而谷仓便当仁不让成了西晋越窑青瓷的最高工艺成就的代表。


▲▼拥有高颜值的“宋辽 金盖鹅形水晶香料瓶”作为杭州西湖博物馆馆藏精品宝藏。
金盖鹅形水晶香料瓶为一对,水晶质地,水晶是一种天然宝石,中国古代称水晶为“水玉”“水精”“千年老冰”等,器精巧细致,造型生动可爱。水晶清澈透明,有瑕绺与杂质,应是当时贵族女性装香料用的配饰。
天鹅是辽代玉器中典型草原生态造型,与本民族生活休戚相关的,极具契丹特色。



▲看左偏中下有陈二郎金叶子,是南宋临安城里一名叫“陈二郎”的金匠,用高超的技艺打出了十片薄薄的金叶子。这样一片金叶子长10.2厘米,宽4.1厘米,十片叶子凑在一起,足足有37.3克。大概等于南宋时期的一两“黄金”,市值非常高。


▲▼“湖山之胜——松排山面千重翠”中,就以从古至今西湖生态治理保护为主线,呈现了西湖生态景观丰富多样的特点。


▲杭州西湖博物馆还通过引进最新数字化3D技术与投影技术,邀请观众一同来一场如梦如幻的博物馆诗意之旅。
流线型的大屏幕上,播放着西湖美景的视频动画。一旁,是孤山西湖天下景亭的造型,置身其中,就仿若来到了西湖边,让人静静品赏。


乾隆皇帝有过6次下江南的经历,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他的御用画师关槐跟随,因为乾隆皇帝之前没来过西湖,参观《清乾隆西湖行宫图》。



▲一幅难得一见的传世珍品——“屏风式西湖地图”也首次公开亮相。《清刻灰西湖全景图十二扇漆器屏风》摆在展览最后的位置,却格外吸睛。它高近3米,长达5米多,共十二扇,它们互相衔接,勾连成一幅完整的西湖山水画。
在清代以前,是帝王将相的专用陈设,多置于正殿(室)主座之后,既彰显出室内布置的富丽精雅,又衬托出主人地位的威仪与尊贵。而今,历经三百多年时光的洗礼,这件屏风仍品相完好,高大华丽,难能可贵。


▲银质鎏金掐丝画舫



五彩雷峰夕照图文瓷盘,敞口,口沿外撇,腹壁微弧,大圈足,盘心绘青绿山水图,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是为康熙朝的典型民窑作坊,此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民窑精品。
我们参观完后要去看雷峰塔地宫残石址,不是看新雷峰塔,找到清波门公交车站乘坐1314路公交车往到净寺,但是路上堵车很多,慢慢驶过20分钟,一般需要6分钟,这是路上人多。
到了净寺下车,进入雷峰塔景区南2门直往检票口,登上两次扶梯约50米高度,终于到了地宫景点要参加地宫残石址。

相传,白娘子(白蛇)因与凡人许仙相爱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下,当西湖水干、雷峰塔倒塌时,白娘子才能重见天日,这一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雷峰塔也因此广受关注。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历经七十六年风雨,2000年3月,重建雷峰塔计划被提上议程。新雷峰塔拔地而起,遗址出土了数件文物,其中有两件秘宝轰动全国。
千年雷锋的轰然倒塌,揭开了塔底的秘密。在对地面进行了两个月的清理后,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该石碑仅存162字。雷峰塔地宫距离塔首层地面2.6米,地宫内长、宽约1.4米,深1米,内壁抹有石灰,入地宫口以一块方形石板密封,石板上压着重约750公斤的巨大顶石。地宫里是否有白娘子存在,又或者是藏有金光闪闪的宝藏?雷峰塔的地宫因传说的美化,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雷峰塔地宫无价之宝!!!
雷峰塔地宫无价之宝!!!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是吴越国王钱俶在西湖南岸日落山上建造的。建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钱俶为妃子黄的儿子祈祷和平;二是根据钱俶的说法,建造雷峰塔的目的是奉安的“佛螺髻发”。




进入地宫一层看看残石址






进入地宫二层看残石址


在地宫二层走一圈想看一个神秘的正方形石板密封。





我们在地宫一、二层两圈找不到地宫神秘的方形石板密封。




雷峰山还有许多与历史和传说相关的故事。相传,唐代的一位名叫雷峰的僧人在这个地方修行,因其修行之力吸引了天上的雷神,从而形成了雷峰山,在山上修建的塔也被称为雷峰塔。
雷峰塔最早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60年),历经多次修复和重建。


我们参观完了雷峰塔地宫,想要去南宋官窑博物馆看,步行460米到了长桥公交车站,乘坐87路公交车经过了玉皇山脚下穿过隧道,到施家山下车,对面是南宋官窑博物馆大门。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占地面积约为200亩。它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地下飞檐古建端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这座独特的建筑采用飞檐设计,寓意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飞翔之美。
由展厅和郊坛下官窑遗址保护建筑两部分组成,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随着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于2002年进行了扩建和陈列改造。经改造后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南宋官窑的风韵与特色,既突出官窑的历史、工艺和美学价值,又充分反映官窑与南宋宫廷文化及社会习俗。



进入官窑文物陈列馆,官窑青瓷的特点是以造型和釉色作为美化瓷器的艺术手段、器形简练、端庄、瓷眙很薄、釉层丰厚,色泽晶莹,瓷器表面开不规则的纹片,质感如玉,由于它的质量很高,加上御窑的神秘性,留传下来的传世品又很少,因此,历来被视为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南宋官窑镂空瓶官,是南宋 浙江杭州郊坛下窑址出土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800多年前,在南宋都城临安的一隅,南宋官窑用恒久的炉火,锻烧出了美如碧玉的青瓷珍品。精美绝伦的南宋官窑瓷器,源自土与火的完美结合,出自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


▲灰青釉瓶裂破了修补修复但仍留残瓷器。



▲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老虎洞窑址出土),残留文物瓷器


南宋官窑遗址是直接体现南宋官窑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和产品特征的著名古窑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陶瓷工艺内涵,历来倍受瞩目。从1985年10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浙江省、杭州市的文物部门联合组队对南宋官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历时半年的彻底发掘,布探沟、探方22处,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在距地表约0.8-2米深处的南宋文化层,发掘出练泥池、素烧炉、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遗址和一座龙窑,出土了大量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揭开了尘封南末官窑八百多年的神秘面纱.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好这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87年4月开始筹建杭州南末官窑博物馆,1992年10月对社会开放。
我们进入南宋官窑博物馆内的龙窑遗址参观


▼我们来到了作坊房,也就是坯房,看到在遗址基础上复原后的场景展示。细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练泥池、釉料缸、素烧炉、堆料坑、道路以及排水沟等。



▼我们看到的这个残址就是南宋官窑博物馆内的龙窑遗址,窑身长达 37.5米,高差7.2 米。窑炉分别由火膛、窑室、出烟室三部分组成。


我在窑身的最低处,也就是火膛的所在地,现在我们顺着台阶往上走,一路可以看到窑室,现在我们来到了最顶部的地方,也就是出烟室。




我通过南宋官窑博物馆的瓷器,对南宋有了重新的认识,它不只有外患深重,它是辉煌的,它更是风雅的。👍👍👍
我们参观完了南宋官窑博物馆,还要想去看胡雪岩故居,但时间不多,要抓紧时间快去一点看看。
我们步行二百多米,乘坐39路公交车到鼓楼下车,紧走360米赶到了胡雪岩故居看看。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元宝街18号,是我国晚清私家宅邸的典型代表,也是杭州现存最大的私家园林之一。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此时胡雪岩正处于鼎盛时期,历时三年,花了300万白银建造而成,占地7230平方米,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故居内以封闭式庭院为单位,共建有13楼和一座园林“芝园”等‬。整个建筑将居住生活空间与园林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在营造设计上成功地实现了人、自然、文化艺术和环境的最佳结合。



“勉善成荣”四个字匾额,是当年同治皇帝亲赐给胡雪岩的,匾额上的善字没有两点,是表示做善事是没有止境的,也希望胡雪岩始终的善良下去,乐善好施。



百狮楼:俗称正厅。因建筑中多使用狮子图案的木构件而得名。建筑材料采用花梨木、菠萝格。是胡雪岩的母亲和大大太的居所地。



御风楼:假山上的“御风堂”是当时杭州城的最高建筑,当时登上此楼、凭栏眺望,此处楼高风大,登临其上,使人大有“我欲乘风归去”感,因此得名“御风楼”。


▲百狮楼后花园里有众多名贵的太湖石,其中一块是胡雪岩在他母亲80岁生日时,专门找来祝贺母亲长寿的太湖石,价值连城,远看像一个“瘦”字,近看像一个“寿”字,非常形象,寓意“万寿无疆”。


▲“相宜亭”为转角凉亭,位于西四面厅边上,在整体方位的东北角,依靠着“真山水”。


▲靠西是一面墙,并有一座石台可以登高,台上壁嵌“吉祥安乐”四个字,假山下方有通道,通道边还有水池和桥,桥上还有珐琅的扶手。还有“藏春亭”是右中边


▲▼延碧堂:俗称红木厅。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鸡翅木。鸡翅木系一种高档红木,因纹理似鸡翅而得名,是胡雪岩居住的地方,胡雪岩曾在二楼曾放有一张八宝床。用了珍贵玛瑙翡翠与五种钻石镶嵌,奢华至极。此楼为芝园的主体建筑,是观赏园中美景及宴请宾客的地方。门窗玻璃是法国进口的无尘玻璃,还大量使用铜雕饰和图案。





▲▼“晴雨亭”位于“芝园”西侧、大水池上、一座三孔石拱桥上双重檐八角攒尖顶的亭子,据说是当时给伶人们演出用的,亭子大小恰到好处,八个角像鸟的翅膀,呼之欲飞。


胡雪岩故居从建筑到室内家具陈设,用料之考究,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宅。这座宅邸内,大到亭台楼阁小到木雕石刻,用料和工艺都极为讲究,尤其是庭院假山建造得别致细腻,尽显江南园林之造园艺术,故居价值高达50亿,其中光修缮就花了6个亿。
从一代红顶巨商胡雪岩曾经的跌宕起伏、传奇的一生中,印证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古话,胡雪岩不就是“成于官商败于官商”吗。胡雪岩从发迹、鼎盛、到败落的人生经验,到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
我们对参观胡雪岩故居后感受到胡雪岩故居是杭州园林的一座宝藏。
我们现在参观完了四个景点,准备去杭州东站返回苏州,离开了胡雪岩故居,无意中发现南宋德寿宫(临安城遗址)遗址博物馆,不是我们游杭州计划内容,想要去看看。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境内,原为南宋宰相秦桧的旧第,因有望气之人称“有王气”,待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
到了1162年,宋高宗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之后,宋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时称“北内”或“北宫”。后来,此宫后又侍奉宪圣太后,寿成皇太后,先后改名为慈福宫,寿慈宫。依据遗存的宋代木构建筑、历史文献和宋代宫廷界画复原的德寿宫建筑,巍峨大气,古朴典雅。




德寿宫里的建筑,奉行宋代宫廷建筑流行的样式,主殿与朵殿互补,形成特有的层叠之感。



德寿宫是赵构退休时住的地方,他老人家1162年禅位给赵昚,赵构喜欢湖山泉石,赵眘就叫人在德寿宫北苑蓄草养花种树,来表达对赵构禅位的感恩之情。



大殿内的陈设,简单而幽雅,体现淡泊之风。椅子是简易的休闲椅,令人想到赵昚前往赵构处请安谈天的悠闲和睦。


赵构虽然禅位,继位的宋孝宗赵眘是一位贤德而又有志之君。他为岳飞平反,起用张浚北伐,在失利后和金人签订隆兴和议。一边又致力于简化政治,撤汰冗官,重视理财,赈济百姓,开展海外贸易,一时间开创了繁荣的社会局面。
我们感受到一眼千年,梦回南宋,一抹红墙,感受宋韵之繁华落!
我们结束了杭州人文历史之旅,离高铁1小时要紧时间,赶上江城路地铁站乘坐地铁5号线并转乘坐地铁1号线到杭州东站下车,B号出进入杭州东站检票口,31日晚上G7584次17点24分已离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