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听闻苏州附近有个黄酒品牌——沙洲优黄,被誉为中国半甜型黄酒的典范,借着周末的时间来到张家港附近一探究竟;沙洲优黄文化园是个新建的主题园区,就在酒厂旁边,是个3A级景区,主要介绍沙洲优黄的发展历程和黄酒文化,如果对黄酒比较感兴趣可以过来探索下;主要的景点有沙洲优黄博物馆、黄酒小镇、陈年酒库、传统酿造、水戏台等,博物馆需要购票进入,然后不购票也可以在园区内遛娃,赏景、学习见识各种黄酒相关的知识。酒的故事·沙洲优黄文化园,展示黄酒工艺,传承中国黄酒文化,对黄酒及其文化的产生、发展进行搜集、表达、呈现和传播。
博物馆应用了很多科技来展示酿酒的过程,黄酒文化,回顾了酿酒历史,有个巨幅宣传片介绍沙洲优黄的企业文化;一楼是各种用酒场景布置,一粒米中的各种故事,看着挺有创新;二楼介绍了沙洲优黄酿造过程和企业沿革;76年定名沙洲优黄;后面又介绍了世界上其他各个地区的酒品牌和文化;
沙洲优黄陈酿酒库采用民国时期仓储建筑风格,结合顶部木纹栅格的延伸,是亚洲目前最美的酒库之一。酒库内存放陈酿干黄8万坛,堆高四层,坛身刷白并喷印“沙洲优黄”文字,美观大方。坛口用石膏封口封口内有封单标识,每个坛的品种、酒度、年份、制作信息都在其中。陈酿干黄要在酒库中存放20年,酒坛移入仓库进行堆叠贮存,使酒体保持稳定。经过岁月的自然陈酿,黄酒品质提升、酒香馥郁。
现场演示煮饭搭窝等技艺,能闻到一股饭香的闻到,让人沉醉其中,周围介绍了黄酒传统酿造工艺步骤。每个缸里都是发酵的米饭。
在地下一层是个很大的酒窖,里面放置了各种年份的黄酒和各种坛形的坛子。貌似还有签名活动可以自己在坛子上签自己的名字,我们去的时候没赶上。
在一个小院里,介绍了各种场景,酿酒的环节,各种传统技艺,有酒曲、补坛、煮酒、封坛、糟烧等
额外增加我自己整理的这个酿酒过程介绍:
1.筛米 浸米
将脱壳的稻谷倒入筛米的风车漏斗中,匀速摇动把手,产生的风将糠秕从侧口吹出,米粒从下口落下。以此除去附着在米粒上的杂物,使酒体更清透。将大米和水倒入缸内,通过浸渍,大米充分吸水后便于蒸煮,易于淀粉糊化。
2.蒸饭 冷却
将沥干浆水的湿米清洗后倒入木甑中摊平,然后进气蒸煮。蒸饭后,大米中的淀粉受热凝胶化或糊化,容易被淀粉酶水解,转化为糖或糊精。蒸煮的同时可以清除原料中的异杂味,使酒的风味纯正、自然、丰满协调,也对浸渍后的大米进行了杀菌。
为适应落缸需求,需要立即对蒸熟米饭进行冷却。米饭冷却方法有:
淋冷,是用冷水淋饭使饭温迅速降低,同时增加含水量,分离松散饭粒, 有利于糖化菌的有氧繁殖生长。
摊冷,是将米饭连木甑抬至木凳上,倒在竹簟上摊开冷却。
风冷,是利用鼓风设备调节风量和鼓风时间来冷却米饭。
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将熟米饭的温度迅速下降到适合发酵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确保后续糖化发酵的平衡,从而酒体才能更加柔软和顺,散着甘甜。
3.落缸 搭窝
将已经冷却的米饭倒入陶缸,撒上酒药,然后拌和均匀。
将陶缸内已经拌匀的米饭和酒药搭成凹型窝,以增加饭料和空气的接触面,为来自酒药的菌体在米饭上迅速繁殖创造条件,同时也方便检查缸内的发酵情况。
4.加曲 冲缸
麦曲是以小麦为原料,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的黄酒糖化剂。
当甜酒液充满饭窝4/5时,将规定量的麦曲碾碎投入缸中并充入冷水,然后用木耙充分搅拌均匀,做好保温工作。冲缸使糖化和发酵作用大大增强,麦曲的香气又赋予了黄酒刚劲有力的独特风格。
5.喂饭 开耙
再次添加米饭,并充分搅拌。酵母菌大量繁殖使缸内发酵力始终旺盛。进入主发酵阶段,温度上升较快,缸内酒醅上浮,形成厚厚的酒盖。此时用木耙将缸内酒醅搅拌均匀,降低醪液温度,排出二氧化碳、补给新鲜空气、促进酵母进一步繁殖,减少杂菌生长机会,使醪液丰厚协调。
6.灌醅 后酵
将缸中的酒醅分盛于酒坛中,陶坛口盖上荷叶,外罩小瓦盖,然后以二至四坛高为一列堆置。灌坛后的糖化发酵为后酵。后酵温度低,时间长,一般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过程稳定而缓慢,酒醅渐趋成熟,酒精度进一步提高、酒味更醇厚、鲜润。
7.压榨 澄清
黄酒酒醅发酵成熟后,使用木榨或压滤机对酒醅进行固液分离的工序,经过压榨后得到的酒液,称为生清酒。生清酒加入焦糖色后汇集到酒池内静置三至四天,使少量微细的悬浮固形物随着重力自由沉降到酒池的底部,达到酒液清澈的目的。
8.煎酒 灌坛
通过煎酒来杀灭喝破坏酒液中的微生物和酶,使得黄酒能够长时间贮存,促进酒体老熟,促进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凝固。首先将酒坛洗涤干净,坛外用石灰刷白,坛内蒸气灭菌。将黄酒倒入锅壶加热、杀菌,然后灌入酒坛。灌坛后能使黄酒在尘封情况下长期保存,稳定产香、风味悠长。
9.封坛
在坛口摆好两片荷叶,依次放上油光纸、瓦灯盏头和标识方单,铺上竹篾用线丝包扎坛口。剪去四周多余的荷叶和竹篾,接着进行泥头封坛。将粘性黄泥和谷壳拌和,泥头干燥后,将酒坛移入仓库进行堆叠贮存,使酒体稳定陈酿,经过岁月的自然陈酿,黄酒品质提升、酒香馥郁,轻抿一口,沁人心脾,齿颊留香。
后序
我们老家有白酒的工厂,一直没机会去探索下,这次能看得到黄酒的酿造过程,感觉还是很震撼的,56个民族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是酒是通用语言;这也是我们的酒文化能够持续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虽然不怎么喝黄酒但是学习黄酒的文化知识我还是非常有动力的,经过这次沙洲优黄文化园的洗礼,让我对黄酒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十几个步骤缺一不可,每一步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虽然现在生产过程都已经工业化自动化,但是了解传统工艺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这次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传统酿造车间蒸熟的米饭的香味,有机会再来细致的了解下。沙洲是张家港的旧称,后来改为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而命名,这是个经济百强县,有时间还是值得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