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加秘境与癿石秘境

作者:长盛将军2017 显示图片


甘肃甘南州夏河县,因为拥有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而声望在外,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拉卜楞寺熠熠光环以外的草原深处,还有一处最具神秘色彩的神奇之地——甘加秘境和癿石秘境。我们有幸在2023年9月9日自驾甘南拉卜愣寺之后,来到了距拉卜楞寺40公里之外的甘加镇,探秘了这个神奇的秘境。
甘加秘境位于夏河县甘加草原八角村西侧,南镶千年古刹作海寺,东邻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达里加山,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

9月9日上午我们游览完拉卜楞寺之后,在拉卜楞寺镇安排好酒店,没有顾得上吃午饭,就怀着急不可耐心情赶往了甘加秘境。根据导航显示,从拉卜楞寺走G316国道经甘加镇再到甘加秘境,全程40公里左右。我们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在车上吃一点自带的食品。出了居民居区之后,就可看到一望无际的高山草原。在蓝天白云相伴下,行驶在茫茫金色的草原上,真是叫人心情愉悦,爽·····。


行驶25公里后我们来到了渃日朗卡垭口,垭口上设有一个观景台,垭口海拔3397米。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四周的甘加草原,甘加草原有点像新疆喀拉俊人体草原。

















地球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我们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甘加草原上,竟然惊喜的遇到了,同一时间,到达了同一地点的几位辽化同事,你说巧不巧。千里相会,必须拍照留念。


当时垭口的风很大,吹的经幡呼呼作响。





草甸上还有一些生命力顽强,仍在盛开的,为数不多的蓝色小花。



从垭口出来,前行15公里就到了甘加镇,在临到甘加镇不远的路边,忽见一片如镜湖水,我们就拐了进去。


她叫赛姆措,放眼望去,小巧玲珑的湖面上漂浮着自在如风的云朵,绚烂的阳光让赛姆措湖泛起点点银光,飞鸟掠过湖面,一圈圈涟漪荡漾开来,让人一眼沉醉。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甘加土地灌溉问题,修建了纳赛尔党水库,九十年代水库改名赛姆措,意为金色女水神居住的地方。如今,赛姆措湖已告别了它的历史功能,化身为一方桃源仙境,默默疗愈着每一颗尘世中疲惫的心灵。



















从赛姆措出来,在往前走一点就到了甘加镇,在镇口有个“甘加秘境”的牌子,走右边路进去一百米再右拐水泥路前行5公里,就到八角古城了,先路过一个花园,在车上随拍了几张。



在车上随手拍的花田。





道上在施工







城址位于甘肃省夏河县驻地拉卜楞镇东北24公里白石崖南麓、央曲北岸。




按指示牌前行到底就是八角城,我们先来到八角古城遗址城墙看了看,城墙以沙土、芦苇、红柳等层层夯筑而成。整个城垣保存较好。城墙是由一层土一层砂石夯筑而成。一般土层厚8一12厘米,砂石层厚3厘米左右,南瓮城及其他局部地方底部夯层厚22厘米,夹棍垂直距离42-110厘米,水平相距不均,夹棍眼直径为10厘米左右。城墙外围周长为2540米。现存城墙残高6米一13米:城墙底宽1l米一13米,上宽5米一18米。


西边的侧门是车道,用钢架顶住防护了,这样的土城保持的如此完好,可想这边的雨水应该很少。



八角城内,还住着不少的村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城内只走了不远,看了看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就出来了。



看完城墙,我们沿城外栈道去城北山坡上的观景台,观景平台不算很高,目测也就有40--50米左右的高度,长度有个200--300米左右,坡度在30--40度左右,是由木制的楼梯栈道,由于在高原,走起来还是有点喘,我们一边走一边回看八角古城,不知不觉就到了顶部的观景台。









登高俯瞰八角古城全景,好似镶嵌在高山草原上的一朵莲花。



站在观景台上往南俯瞰,八角古城全貌尽收眼底,往北看是一字排开高耸的白石崖,东西两边是广袤的草原和农田。


从空中俯瞰,八角城好像一朵盛开的四瓣的花一样,八个角棱角分明,城墙外有护城河,城中散落着民居。


八角城,藏语俗称卡尔昂,藏文史书称作卡尔雍仲;,意为万字城。汉代曾在此设白石县,古为军事交通要地。古八角城为一空心十字形城。在十字城各角上设城墩八个,形成八角,故名八角城。古城占地2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2193米,墙高达10米。东西瓮城有s形通道。城外有护城河。北城依山、无门,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廓,南门外筑有外城。至今保存完好。由于墙面多,对城下弩射无死角,故易守难攻。八角城壁垒建筑突破方形、矩形格局,式样奇特,不同于一般古城。据考证,它可能就是唐代雕窝城,宋代的一公城。








壁立千仞的白石崖横亘于八角古城的北面,婉如一个天然的长城,白石崖平均高3.5m,宽4m,长约15km。是八角古城北侧的一个天然屏障,保护着过去的这个重要要塞。







山下麦田星罗棋布





















山坡上一簇簇绿草,像满天繁星散落下来


从观景台下来,我们直接导航前往癿石秘境,(癿石秘境其实就是大峡谷景点,但你导航大峡谷是找不到的,我们也是根据网上的一位网友的攻略,得知的此条信息)。



途径一个大院,里面是干什么的不知晓,门口有好几个山羊,院里有个白塔。



这只羊长的好有特点噢






距八角城1.9公里处是白石崖,壁立千仞的白石崖好似一扇亘横于人间与天宇的屏风,白玉生辉,炫目而壮观,崖前的小村子叫直格尔塔哇村,白石崖寺就在此。


白崖寺全景


白石崖寺藏语全称,甘加智格尔贡桑俄门吉朗,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寺院,寺主为藏区三位转世女活佛之一的贡日仓女活佛,传承迄今已达六世。背靠着寺院后方高耸入云的白石崖,白石崖寺常被认为是胜乐佛祖的宫殿,事实上,白石崖寺也供养着诸佛神明,收藏了众多佛教经典。不仅是金瓦殿内供奉的释迦佛像,贤劫干佛画像7幅、金刚持像、贡唐仓活佛所赐的释迎立像、释迦能仁王佛金刚座像、达浦卓玛像及许多镀金铜佛像皆供奉于此;佛教经典《甘珠尔》大藏经、宗喀巴师徒三尊等众多圣哲全集、加之喇卡仓、友嘉仓活佛的灵塔、白檀木制作的胜乐金刚坛城等佛教圣物,至此仍被完好的保存,造福一代又一代信众。


白崖寺前有个公示牌,上面写着女人禁止入内,我们只好在外面看了看。









白崖寺前面有一长排转经筒



白崖寺就在白石崖下面。







山上有一个展佛台

癿石秘境----其实就是没有开发的原生态白石崖大峡谷,峡谷进口不远处有个白石天然溶洞。


这是癿石秘境的停车场拍的,两个山的缺口处就是大峡谷的入口。



一块天然的风景石画


我们去的时候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这是往峡谷里进了


前半部分修有木制栈道,在快到峡谷入口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白石崖溶洞标识。










峡谷入口处有一片草地,上面搭有几个白色的帐篷,如果是夏天,这里可以住宿,避暑。







在溪流的上方,有一排利用高山流水推动的自动转经筒。




天上飞来一群老鹰。







往左去是白石崖溶洞,往前走是大峡谷。




这是往白石崖溶洞去的栈道,我们去的时候溶洞没有开放,我们就没有上去。
该洞位于白石崖半山上,在白石崖根部偏西,达力加峡口处。有一眼可容三、四人进出的溶洞,洞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溶岩造型千姿百态,形人似物、维妙维肖。 据说白石崖溶洞绵延百里,可通到青海循化县境内,是一处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我们直接进入了大峡谷,大峡谷里面没有开发,都是原生态的野路,到处都是滚落的石头,里面有一条小溪,溪水潺潺,倒是挺幽境,但有的时候还要采着石头过河。























我们往里面走了能有几百米,也就看到1-2个人。





























与老乡再次相遇,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



在往里走,前面坍塌的山体已堵住了峡谷,我们走到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没有再往前走。


返回癿石秘境大峡谷的沟口,已是下午5:30了,此后驾车折返。





在返回的路上,途径甘加草原,这里是甘加草原中心地带,周围群山环绕,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


初秋时节的草甸由绿转黄,黄绿相间,虽没有姹紫嫣红的野花,但也很美。偶尔看见几丛干枯的狼毒花挺立。但这黄中带金的色彩,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形成极致的色彩画面,天地相融,充满活力,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起来。



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央曲河和央拉河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



此时的天空,白云漫舞,婀娜多姿,特别的漂亮,映照在茫茫的金草地,如诗如画,非常壮美,婉如人间仙境。




阳光给茫茫草原,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盛装。































随着时间越来越晚,远处的白石崖也开始变色了,我们晚上7点多返回到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