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体验特种兵式旅游,提前规划好线路,从日出前开始马不停蹄,出租车公交车共享单车,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每个打卡点能介绍的文字不多,重点看图
。
早起本来打算拍一场40%概率的朝霞,可惜高层云太少,稀稀拉拉的,看不到什么朝霞,当时心想改拍日出也行,结果低层云太厚,日出也泡汤了,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第二天了。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南路6号,坐落于邕江畔,西起青山路、北至东盟商务区,南面和东面靠临邕江,面积为13.54平方千米。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于1986年开始重建,于1987年10月正式开放;截至2015年,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植物种类共6128种,隶属235科1283属,其中蕨类植物30科79属202种;裸子植物11科22属68种;被子植物194科1182属5858种;有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32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植物9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40种。(摘自百度百科)
这是两日游里唯一需要买门票的打卡点,好在价格不贵,才20元,里面很大,需要坐观光电瓶车,单次价格也不算贵,5元/次,唯一的缺点就是下车运费,像我这样要跑跑好几个点的人,就有点费车票了。
下面第一张照片就是这个景区最网红的打卡点:“古今同框照”。站在半山腰上,眼前的仿古亭子顶部和远处的城市现代建筑,形成了一个古今反差的对比效果,如果不是因为淡季,估计这里排队拍照的人一定很多。
邕州阁,坐落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山脚下,共十层,高59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属于我国唐宋的建筑风格,邕州阁与金汇如意坊青秀山花鸟古玩城有机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成为金汇如意坊整体规划重要组成部分,金汇如意坊集观光旅游、赏花逗鸟、品石观鱼、古玩字画、特色餐饮于一体,邕州阁则增加了情景演艺、博览展出的功能。(摘自百度百科)
东盟盛天地位于广西南宁市东盟商务区中越路8号,经营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紧邻民族大道,距离东盟商区地铁口300米,南宁首批将街区文化与商业市场整合运作的开放式创意街区,同时盛天地在街区各个角落,分布着50多个书屋,这些都融合了商业、文化、旅游、时尚和创意的元素。(摘自百度百科)
之所以这里成了外地游客网红打卡点,也就是这个商业街入口处的一个台阶上贴有“南宁”二字,不过它旁边的装饰又全是香港风格,旁边的音箱里还有循环播放着粤语老歌,这种搭配方法也是蛮奇怪的,在这里开会穿梭最多的就是外卖小哥了。
“鸳鸯楼”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非常美丽,令人难以抗拒。而这座建筑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独特的楼房外形——两个楼房之间被设计了独特的楼梯样式,从正面远远的看起来,两座楼房与楼梯连接就像是两只难分难舍的鸳鸯。这就是这栋建筑得名“鸳鸯楼”的原因。这座建筑的外形别具一格,它像由四个积木搭建起来的一个正方形边框。每一栋小楼都是带有丰富情感的生活家庭的归宿。这是独特的建筑形式所带来的,也是这座建筑得以称之为“鸳鸯楼”的原因之一。
这栋建筑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是却在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一些机缘和我们网络世界的“加持”而让这个建筑广为流传,成为年轻人来南宁旅游的必到之处。
因为鸳鸯楼在南宁的老城区里,所以小区附近也能拍到很多当地人生活的照片。
广西南宁南湖公园的九孔桥,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艺术价值的桥梁,也是南宁市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这座桥建于1977年,横跨南湖,连接南北两岸,为观赏湖景提供了最佳的视角。九孔桥全长305米,宽5米,高8.7米,由9个拱形结构组成,每个拱的宽度和高度都有独特的尺寸。最大拱宽达到13.5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座桥的建筑风格独特,曲线优美,犹如一道彩虹跨越南湖,将南湖南北两岸有机地连接起来。(摘自百度百科)
这个“金光穿九孔桥”的景观现象,只有每年的冬至前后才能拍到,当太阳落下前的时刻,阳光呈现金色效果,因为角度的原因,正好照射在九孔桥的全部九个桥洞里,形成发金光的九个半圆,和北京颐和园的冬至日金光穿十七孔桥类似的原理。
在南宁笆江北岸有一座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楼阁,它叫畅游阁。这座楼阁位于民生广场附近,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老南宁的代表性建筑之沉淀了老南宁最悠久的历史文化风味。畅游阁共有五层,高近50米,建筑形式优美,色彩偏向素雅,整体给人端庄威严之感,临江而立,气势磅礴。每层阁楼四角都有飞檐上挑,直冲云霄,屋檐上的瓦片层层叠立,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岁月的沧桑。
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为古邕州的商业发祥地。“三街”分别指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条步行街,“两巷”指的是金狮巷和银狮巷两条古巷。从夜景照片里可以看到,以前的古建筑早已不存在了,代替的都是仿古建筑,里面更多的是商业经营,有点类似于南京的老门东。
民族大道是广西南宁市第一街道,属于南宁市民族大道原西起朝阳立交桥(现立交桥拆除),向西延伸至南宁江北大道,东接G72泉南高速公路公路入口,全长24.5公里,大道两侧汇集着自治区及南宁市各党政机关、文化、商业、金融等重要机构。(摘自百度百科)
因为拍摄地点在同一个地方,只是方向不同,所以我算为一站。
南宁大桥(Nanning Bridge)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一座连接青秀区与良庆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邕江之上,为南宁市东南片区进入南宁城市中心区和快速环道的主要通道,是世界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南宁大桥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于2008年11月完成主桥合龙;于2009年9月21日正式建成通车。(摘自百度百科)
五象大桥(Wuxiang Bridge)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连接良庆区与青秀区的过江桥梁,位于位于邕江水道之上,是南宁市南部城市主干道的构成部分。五象大桥于2012年10月21日动工建设;于2014年5月31日完成合龙工程,主桥全线贯通。于2014年9月1日通车运营。(摘自百度百科)
良庆大桥(Liangqing Bridge)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连接良庆区与青秀区的过江大桥,位于邕江水道之上,是南宁市东南部城市主干道的构成部分。[良庆大桥于2013年10月26日动工兴建;于2015年12月16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全线贯通。[3]于2016年4月30日通车运营。(摘自百度百科)
因为红色的桥梁外观加上红色亮化,夜景看良庆大桥,有种美国金门大桥的感觉。
第一天的打卡活动到此结束,第二天的起点还是良庆大桥,主要是拍桥上日出。
因为返回的飞机在下午,所以第二天只有半天的打卡拍照时间。
第二天天气不错,冬天拍不到朝霞我已经有心里准备了,我只是希望能拍到桥上日出就够了,结果如图所示
南宁亭子码头,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凌铁大桥下游200米南岸,背靠亭子滨江公园,是八十五公里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沿岸九个文化分区之一,是南宁市政府着力打造的百里秀美邕江改造工程的点睛之笔。
华兴里,是少数几个还保留着南宁八九十年代风貌的老社区,这里住着的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南宁土著。如果不是近几年港风大片盛行,很多人来这里拍照打卡,估计都没几个年轻人知道华兴里。走进华兴里,你能看到衰颓的路牌,斑驳的墙面,还有一些纯木头搭建的房屋、残破的青砖、青瓦......
粤东会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壮志路22号。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广东旅邕商贾集资兴建,原建筑由前、中、后3座建筑组成。因为大门紧闭,所以只能拍拍外景了。
南宁水街小吃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不少小吃代表着南宁的饮食文化,很多“老南宁”往往只认准在水街上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南宁小吃。举办美食节目的水街的美食文化。在美食节开幕式当天制作出“中华之最马蹄糕”,是美食节的亮点之一。(摘自百度百科)
据说这是一个白天是农贸市场,晚上是美食街的地方,是建在小区楼下的道路上,而且是围着几栋楼都有,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这里是感受南宁人生活场景最好的地方,不过我是接受不了自己居住的楼下全是露天的农贸市场
到这里打卡照片就全部结束了,总体感觉“特种兵式旅游”确实很累,当然这也是旅游时间短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如果时间允许,南宁深度游个三四天是比较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