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缘 显示图片

宝尔汗佛塔座落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公园内。佛塔由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副院长龙多活佛亲自主持选址、设计、装藏和开光,造型为八大佛塔中的“菩提塔”式样,塔基占地6561平方米,塔总高77.6米,是观音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多活佛多次开示和赞叹此塔的功德:
“这个佛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的佛塔,越往后越是世界第一”。
“这个佛塔是真正的如意宝。你们要特别珍惜。朝拜这个佛塔,和朝拜五台山、普陀山等圣地的功德是一模一样的。”
“这个佛塔的装藏特别准确、特别殊胜。我们国家像这样的塔子两三个有,但是装藏这样准确的,世界第一!加持特别大!五台山所有寺庙的全部宝贝加在一起,加持和这个佛塔是一样的!”
“这个佛塔见了见解脱,摸了摸解脱,转了转解脱,拜了拜解脱!凡是见到这个佛塔的人,最晚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全部成佛!”
“转绕佛塔和建造佛塔的功德是一样的。”
“你们要好好的顶礼和转绕佛塔,拜了再转、转了再拜,转塔转到脚痛。不要怕痛,不要怕冻,不要怕太阳晒。越痛越冻太阳越晒,越消业障。”
“转塔的时候,你们要好好发愿、念经和回向。像菩萨一样的发心,发为众生而成佛的愿。”
“以后,呼和浩特的气候也会不一样,大的火灾、水灾和地震不会再有了吧。慢慢的,这个塔子世界上会特别有名。呼和浩特也会因为这个塔子而世界闻名。”
有居士问怎样宣传这个佛塔,活佛说“在网上宣传特别好”“你们要好好的宣传这个佛塔”。


九大殊胜的装藏品
装藏品1——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利
龙多活佛将珍藏多年的释迦牟尼佛骨舍利、释迦牟尼佛脑舍利、释迦牟尼血舍利装藏在宝尔汗佛塔内,意在利益每一位与塔结缘的众生。




装藏品2——十大阿罗汉舍利
佛塔内装藏的还有龙多活佛珍藏的十大阿罗汉尊者的舍利.
装藏品3——阿弥陀佛等三世佛
宝尔汗佛塔内供奉有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各类佛像2000余尊,塔身共九层,其中仅阿弥陀佛主尊就占一整层。下面以图片形式介绍。



装藏品4——莲师八变
莲花生大师是密法的始祖,他的名号为贝玛桑巴哇(贝玛炯内)——莲花生和邬金上师,通常被称为咕噜仁波切——大宝上师。宁玛巴尊其为第二佛陀。莲师八变是莲花生大师展开度化众生不同阶段广大事业的示现。宝尔汗佛塔内的佛像装藏以莲花生大师和莲师八变为主尊,并且占塔身九层结构中的一整层,有着不共的缘起。
装藏品5——八大菩萨
宝尔汗佛塔九层塔身中,四臂观音等八大菩萨占一整层。


装藏品6——大藏经等佛经
宝尔汗佛塔内佛经典籍占三层,包含藏文版大藏经1100部、大手印2000套、药师经10000套、地藏经3000套、大圆满2000套、弥陀经2000套、阿弥陀经10000套、汉文版乾隆大藏经13部;这些经典足足有20多大卡车呢!
装藏品7——擦擦(小佛塔)
宝尔汗佛塔内共装藏有擦擦像(泥制佛塔)70多万个,这些擦擦像均是以呼和浩特为主的全国各地几千名居士在龙多活佛指导下义务发心制作,平均每天参与制作的居士都在300人左右。




装藏品8——宝瓶
宝尔汗佛塔内共装藏有龙多活佛亲自指导制做的宝瓶1100个,其目的是为了世界和平、教法兴盛与众生福德增上。这些宝瓶的功德利益着实殊胜无比、不可估量。
装藏品9——缘起物
宝尔汗佛塔内佛像、舍利、佛经前供奉有水晶、曼茶、小佛塔、法轮、玉器、宝石、油灯、香、食子、酥油花、摩尼宝、花等种缘起物。另外,还专门装藏有莲花生大师头发等加持力极大的密宗圣物。





五塔寺因寺中金刚座舍利宝塔而名,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建造于清朝雍正年间。塔高约13米,雕饰有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下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字体工整,刻工讲究,上半部分是千佛龛,南面正中开着券门,门旁是四大天王,整座塔看上去独特而庄重?











呼和浩特天主教教堂,位于回民区通道南街27号,也就是清真大寺北面300米处的位置。教堂名为“耶稣圣心堂”,坐东朝西,始建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为罗马式建筑风格,长32米,宽20米,高15米,共占地280平米,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当年是绥远总教区的统领,现为天主教呼和浩特教区主教座堂,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时任蒙古教区代牧的巴耆贤主教买下旧城北门外店院一处,之后逐步发展到孤儿院、修道院、医院等系列建筑,是呼和浩特当时最大的欧洲建筑群。该教堂建成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亦称“双爱堂”,是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用“庚子赔款”的五万银元而建,是那个年代中国所建教堂的通例。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由位于萨拉齐县(现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二十一倾地的原主教堂迁址于此。教堂为歌德式与罗马式混合建筑,呈拉丁十字形平面布局,正立面是山字形。建筑外墙饰浅红色面砖,门窗洞为半圆形拱券,大门上方亦为半圆拱形,上有天主堂三字。教堂门向西开,为拱券形,由大青砖筑成,造型独特,砖内增设两根青石柱立于两侧。整座大教堂由特制青砖和青石条砌筑,墙体结构层次分明,每层的退台均有青石条铺面。大院东北侧建主教楼一座,二层砖木结构,铁瓦顶。一楼为主教室、办公室、接待室、会客室、餐厅等。楼上是神父课堂、图书室。在教堂北墙体突出处,北侧建一座高30米的单塔钟楼,内顶部装有大小铜钟各一个。




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icon伊斯兰风情街。始建于清朝康熙icon三十二年(1693年),在呼和浩特icon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席力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席力图为藏语“首席”或“法座”之意。席力图一世呼图克图(活佛)希体图噶因深谙佛教典籍,并精通蒙古、藏、汉三种文字,受到顺义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达赖四世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万历三十年(1602年)又由希体图噶护送回藏坐床。据传希体图噶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藏语称法座或首席为席力图,他从西藏归来后,便称寺庙为席力图召。召庙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组成中轴线的建筑物是牌楼、山门、过殿、经堂、大殿。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康熙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立于大殿前列。经堂广厦7楹,金碧辉煌。召庙东南隅有白石雕砌复钵式喇嘛塔,高15米,颇为雄壮。中轴线两侧还建有钟楼、鼓楼、亭、仓、舍等。寺院设施基本齐全。










各位在内蒙古旅行时应该见过不少藏传佛庙,蒙古人今天多信仰藏传佛教,与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关﹣﹣凉州会盟。简单的说,宋末蒙古扩张时,西藏宗教领袖和蒙皇子在甘肃武威会谈,结果是西藏纳入蒙古管辖,宗教领袖去世后,其弟子做了蒙古领袖的帝师,其实亦师亦友,二人关系非常铁,你可能听过他们的名字-﹣忽必烈和八思巴,此后蒙古人有了一种情结,都想找到像八思巴这样有智慧还忠诚的藏族上师,自然藏传佛教也就广泛被蒙古人接受了。
大召的建筑风格为汉藏结合式,总占地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只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九间楼及配殿普明殿、长寿殿、胜乐佛殿、密集佛殿;东路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天王殿、菩萨殿、玉佛殿、弥勒佛殿(现为大乐殿);西路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天王殿、乃春殿、藏经阁、大白伞盖佛殿(现为庇佑殿)、公中仓佛殿(现为办公区)。
"召"即寺庙的意思。大召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1579年主持创建,在蒙古地区影响很大。寺内建筑辉煌雄伟,还有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一起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观音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泉源巷,占地两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观音寺是玉泉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沙门教庙宇,沙门教是一种佛教教派,与喇嘛教风格迥异,尚青衣、戒荤吃素。观音寺曾于清朝道光年间重建。作为汉传佛教寺院,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是当地信教人士的重要场所。


















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召,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老街其实不老,塞上 老街是市政府花两年时间重新修缮,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被誉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真正的老街被政府拆掉了。这些古式房子,有三十年左右历史,很多都是土墙,合适做与旧城相配的古玩、民俗、百货、土产商店。有老铜匠开的铺子,也有近年发展起来的民族工艺品店。守着这达赖三世、五世驻跸过,如今依然香火不断的寺院,自然游人往来热闹非常。






















宽巷子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是呼和浩特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人口中约七成为回族。从高大的牌楼进去,里面都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沿街的都是商铺,餐饮最多,还有牛羊肉铺、干果店、水果店、超市等。这里的早餐主食以面食为主,品种繁多。其中稍麦、羊杂碎和焙子最受欢迎。






作为舌尖上的美食,烧麦无疑是如今呼和浩特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东起五塔寺后街,西至圪料街,全长1100米的中国烧卖美食街,连接着五塔寺、席力图召、大召等旅游景区,整条街都氤氲着烧卖的香味,是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旅游街区。德顺源、沁园、老绥元等多家老字号的烧卖馆生意格外红火,每日客流不断,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