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呼伦贝尔之九 哈尔滨 中华巴洛克

作者:开心 紫兔 显示图片

8月31日早上5点30从五大连池出发前往哈尔滨。

现在太阳岛也通地铁了。


太阳岛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为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为50平方公里。太阳岛是一处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多功能风景区,也是中国国内的沿江生态区。






景区正门前的太阳石长7.5米,厚2米,高4.3米,重150吨,是一块天然奇石。太阳岛大门即太阳之门,坐落在太阳岛西部主入口处。


太阳门全长68米,两端向太阳石方向环抱,主门高12.03米。大门为一大四小五个椭圆拱型门相连组成,其造型以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语言为主,并揉以其他风格的艺术语言,其创意主题为“太阳的窗口”。中间的拱型大门和太阳岛巨石在同一中轴线上,行进方向为正东正西,由此可以面向日出日落,四座小拱门中矗立着四座雕塑。门前的巨石,坐落在光辉四射的太阳图案中心,脚下是模拟的哈尔滨市街区图。


















太阳岛对面的哈尔滨极地公园。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进去游玩就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

哈尔滨极地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大道3号,是世界首座极地演艺游乐园,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四大景区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家以极地动物娱乐表演为核心的游乐园,拥有种类最全的南北极动物 和极地动物表演秀,被全球最大旅游网站“Trip Advisor”评选为“全球杰出景区”。










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虽然在下雨,广场上游客还是不少的。









拥有百年历史的松花江滨州铁路桥,是哈尔滨当下最火的打卡地之一,也是哈尔滨目前“最红”的桥。
百年滨州铁路松花江大桥将设透空玻璃展区 直接可看江面。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又称滨州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州铁路2741公里处。滨州铁路桥是松花江上的脊梁骨,横跨了松花大江,连接于哈尔滨道外区和松北区,便于人们的交通出行。

  滨洲铁路松花江大桥竣工于1901年8月22日,全长1027.2米,是在俄罗斯桥梁专家、中东铁路工程局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亲自监督下,由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组织完成的,至今已有114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中东铁路的通车,也见证了哈尔滨由几个村镇迅速发展为远东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的重要城市的过程,见证了哈尔滨从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城市发展史。


随着它(相距仅53米的)旁边哈齐高铁松花江特大桥的投入使用,它也顺利完成了铁路通往我省北部线的过江运输的历史任务。




改造后的桥面在铺一层塑木板的基础上,还将铺设厚的橡胶板,踩上去有些回力。桥上设置的花池座椅椅面采用防腐木,座椅立面采用不锈钢喷漆,装饰立面参照主桥钢梁,采用凸起的金属装饰板与装饰钉,与大桥融为一体,巧妙地将人行通道与自行车通道进行分隔。与此同时,桥上还为骑车的市民配置了24个自行车休息架,为市民提供便利。


改造后将在桥上设置多处不同材质的历在铁路桥的西侧还将规划出3处观景平台,作为步行停留空间,可以俯瞰松花江及沿岸风光。在铁路桥上还有两段将钢化玻璃直接粘接于纵梁上的透空玻璃展区,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铁路桥钢架结构与松花江江面,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两次特大洪水而建立的。全长1750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 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驰名海内外。







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建筑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8世纪的折衷主义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这些流派集中涵盖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百年精华。








安排好住宿,晚上我们自己坐车去中央大街。
由于我们坐过了,在终点站下来了。
下来正好看见有空中索道,横跨在松花江上,就买票去坐一坐。



松花江龙珠索道观光索道,位于中国哈尔滨,南起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广场(通江街218号),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横跨于松花江上,北至太阳岛风景区中心地界(风景街18号)。
单程:50元;往返:80元。因为是晚上我们买的往返票、
登上安全快捷的缆车,游太阳岛风光,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悠闲自在其中!



索道下来是太阳岛风景区中心地界(风景街18号)。























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当时宾馆富丽堂皇、门庭若市。马迭尔在俄语里的意思为现代时髦的意思。1934年遭日伪军队的残酷破坏,开始衰败。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马迭尔被改为中共中央东北局招待处,随后几易其名,1987年,恢复马迭尔原名。 [1]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我们就在马迭尔酒店吃西餐。





吃好我们走路去索菲亚教堂。







第二天早上我们5点就出来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中华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激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色彩浓烈,装修富丽,雕刻细腻,被公认为欧洲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
中华巴洛克”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筑临街的侧立面是巴洛克建筑风格,而局部装饰的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比如石榴、葡萄象征多子,蝙蝠、牡丹、如意、铜钱、卷草等则表达了福、禄、寿、吉祥之意,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平面布局和功能都是传统民族的,这种“前店后宅”、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就被称作“中华巴洛克”,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功能定位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体验、住宿于一体的多元化文化旅游商业街区。



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武汉、北京等许多城市有遗存,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在哈尔滨道外区。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位于处于哈尔滨道外区,占地面积12.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9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