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自由行、鲁迅故里、沈园、周恩来祖居、兰亭(上)

作者:天山游侠 显示图片

13日、昨日晚由无锡乘坐火车来到了绍兴、住进了距火车站不远的知乎酒店。绍兴城内旅游景点比较集中、酒店一公里有蕺山公园、蔡元培故居、仓桥直街、大善塔等,远的也在20公里以内。
绍兴是母亲的故乡,至于哪朝哪代来到北京,已无从考证。来到绍兴是替母亲完成没来过故乡的夙愿。


鲁迅故里西街口。


鲁迅故里东街口、


纵贯东西鲁迅故里河流,乌篷船分段收费,向东可以到达沈园。乌篷船很有特点,船夫手脚并用,脚蹬手划,适合在狭窄河流航行。


三味书屋、是绍兴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到17岁求学的地方。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寿镜吾在这里教书长达60年。三味书屋是三开间小花厅,原本是寿家的书房,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思仁堂


客厅



三味书屋。


鲁迅祖居、既是周家老台门,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


祖居为四进院落,包括了厅堂、大堂、香火堂、佛堂、座楼等。



饭堂





厨房。


鲁迅纪念馆


里仁街


鲁迅故居、清代建筑、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连后园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鲁迅出生至17岁一直在这里生活。






周家三兄弟,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周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曾担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北京逝世。


周建人历史馆。


鲁迅故居


百草园占地2000平方米,是周氏族人共有的菜地,园内种植皂荚树、桑树等。上学时读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文,这次是看到了、见到了,长知识了。


祝福堂


雕塑鲁迅和奶奶。


朱家台门、五代传承铜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咸亨酒店、旅游饭店,价格不菲。



沈园、又名“沈氏园”,系沈氏私家花园。清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原占地70亩,是南宋时著名园林。门票40元。


沈园主要由古迹区、东园和南苑三部分组成,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等十景。


沈园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南宋时期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是在这里发生的。


愿我如星君如月,唐琬一代才女,陆游千古文豪,他们青梅竹马,一钗定情,结为伉俪,慕煞旁人。婚后陆游、唐琬沉醉于二人天地之中,吟诗作对,夫唱妇随。陆游的母亲唐氏,一心盼望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唐琬三年无子嗣,母亲强令陆游休掉唐琬,孝顺的陆游也很无奈,后陆游娶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太湖石题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摸鱼儿、雁丘词,金朝、元好问。


东苑



十年后的春天,陆游仕途不顺,满怀忧郁来到沈园,独坐独饮借酒浇愁,却意外见到了唐琬和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陆游与唐琬分离多年,内心感情难以割舍,过去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想到这里,悲痛之情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仰头喝下唐琬送来的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句。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怀着莫名的憧憬,唐琬再一次来到沈园。忽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和了一首词。
唐琬《钗头凤》;世情薄,人空瘦,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个,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唐琬表达了旧情难忘、难掩忧伤,不久之后郁郁而死,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赵士程是皇家后裔,后投笔从戎,战死在抗金沙场。


沈园别后不久,陆游迎来命运大转机,朝廷重新招用陆游。那时的陆游,仕途上春风得意,他的文采受到新登基宋孝宗的欣赏,被赐予进士头衔。陆游一路顺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为官期间,陆游除了尽心尽力处理政务,还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词。
直到66岁叶落归根,回到故里。唐琬是陆游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伤痛,他每年都去沈园凭吊唐琬,多次在沈园赋诗怀念唐琬。84岁陆游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在家人的搀扶下,他再次来到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去匆匆。


六朝古井、井内出土自汉代到唐代时期的陶瓷器残片。


800多年的沈园,成就了陆游与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周恩来祖居、距鲁迅故里1.5公里,坐北朝南,与周恩来纪念馆相连。周恩来祖居是一座古朴外观的砖瓦房,极具明代建筑风格,祖居为三进院,每进三间房。祖居里有周总理用过的餐具,穿过的衣服,周氏家谱,和夫人的合影,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等等,再现了周总理的光辉一生。








凡是有周总理故居,以及周总理历史遗迹纪念地,都会去参观瞻仰。永远不会忘记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以及北京十里长街送总理悲壮场面。


蔡元培故居、距周总理祖居不到一公里。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建成了社会科学名人纪念馆。


蔡元培祖父嘉谟公清道光年间在笔飞弄购置房屋,1868年1月蔡元培诞生于笔飞弄,座楼东次间即为其书房兼卧室。
蔡元培【1868---1940年】,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距蔡元培故居不远地是绍兴轩亭口,秋瑾就义纪念碑。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巾帼英雄”,秋瑾烈士纪念地。


1930年秋瑾就义的地方,现在越城区解放路轩亭口树立了纪念碑。碑呈纵长方体,由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组成。这地方是鲁迅《药》轩亭口的原型地。碑正面有蔡元培撰、于佑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2006年、纪念碑列入秋瑾故居作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秋瑾故居距秋瑾纪念碑大约3里多路,绍兴塔山南面。占地面积192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


秋瑾故居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绍兴台门建筑,砖瓦结构,乌瓦粉墙、青石板地、木格门窗。


主体建筑共五进,为三开间平房,第一进为门斗,第二进正厅,第三、四进为卧室,第五进为厨房。第一进三开间带二弄间,第三至五进为三开间加东侧厢,侧厢为楼房,其余均为平房。




秋瑾家后花园与塔山相连。


秋瑾故居东厢楼,五进院很长。
绍兴参观了鲁迅故居、周总理祖居、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按建筑面积、建筑规模来看顺序应该是鲁迅故居、秋瑾故居、周总理祖居、蔡元培故居。


14日、乘坐3路公交车可到达兰亭风景区。


兰亭风景区、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兰渚山下,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扬海内外。兰亭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风格园林。


景区门票70元。



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为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被后人称为“父子碑”。






兰亭碑亭是景区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1980年修复,但已留下“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



曲水流觞、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共邀请41位文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放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如果在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就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半斤。活动中有11人各作诗两首,15人各作诗一首,16人没作诗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欣然提笔在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右军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同治八年重修,粉墙黛瓦,四面临水。


王羲之时任会籍内史,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东晋生平五年【361年】卒于绍兴,葬于金庭山。


墨华亭


王羲之、王氏家训。


兰亭乾隆御碑、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3年重建,高12.5米,八角攒尖顶,重檐翘角。亭中御碑系乾隆年间原物,碑高6.86米,宽2.64米,重约18吨,碑底为须弥座,碑冠勒云龙石雕。


有些游客系原当兵的老战友聚会。


风雨桥




天章寺遗址、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宋嘉泰《会籍志》;天章寺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兰亭。据史料记载,天章寺是北宋至道年间在兰亭旧址建造的,历代屡经兴废,明永乐元年重修,民国二十九年被日军焚毁。



考古队挖掘了纵、横两条主线和局部几个重点区域,在多处发现了古石板、石柱、地基、石墩、砖刻、瓦片,以及宋代的陶瓷碎片。通过掌握的情况,考古队基本确定了天章寺的具体方位,初步断定天章寺庙共有三层进深。这样对天章寺的保护方式,比建一座富丽堂皇的新寺院更有意义。


兰亭书法博物馆、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书法博物馆,不过书法珍品不多,近代书法不少,真正做到一家独大,任重道远。


游览期间亚运会刚闭幕不久。


雕塑、君臣共赏《兰亭集序》。


再续兰亭,1987年中日书法会在兰亭举行,两国著名书法家再续兰亭。


下午前往市区继续参观书圣故里和仓桥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