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传奇的应县木塔
--中国十大名塔之应县木塔
2019年10月我们夫妻二人利用国庆节补假乘飞机来到山西大同,先拜谒了著名的云冈石窟,然后就来到了被称为“千年传奇”的应县木塔。我们是自己租了一辆汽车于10月11日从大同开车到应县,终于实现了自己对于中国十大名塔---应县木塔的眼见实修的美好愿望。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汉传佛教寺庙建筑,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城西北的佛宫寺院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与比萨斜塔和埃菲尔铁塔齐名(世界三大名塔),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之所以叫木塔是因为它的塔身全部由木头搭建而成(没有一颗铁钉),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和斗拱形式(所运用的卯榫形式高达62种,被后人称为“卯榫之冠”;斗拱形式共有59种,又被人们誉为“中国斗拱博物馆”)。木塔建在佛宫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外观为五层六檐(每层之间都设有暗层),但塔身实际上有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不得不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的设计和精湛的手艺!
木塔的每层檐下都悬挂着风铃,每到春天,微风轻轻吹拂着,一群群燕子在塔的四周盘旋、嬉戏,风铃则叮叮作响地为它们伴奏,看到此情此景,真的能让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塔内也是别有洞天,矗立着一尊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全身塑像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看起来形体丰盈饱满,神态端庄慈祥,保持辽塑风格;塔内空心,内部有一条旋绕而上的木制楼梯,是可以登上塔顶俯瞰全城美景的,遗憾的是由于塔身出现倾斜(塔身整体向东北倾斜65厘米,而且平均每年以2毫米的速度继续倾斜着),出于对木塔的保护,已经禁止游客登塔参观。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作为千年木塔,它的传奇更是震古烁今,波云诡谲。特别突出的是两颗佛牙舍利的来历,佛牙舍利俱出于花式银盒。1966年6月18日,有人在木塔三层的佛座下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花式银盒。1974年7月28日,专业技术人员在检查各层塑像的残破状况时,意外地在四层主佛像内发现了一大批辽代秘藏,银盒的来历随之破解。经过研究,这个银盒亦为四层主佛像处所出,是“文革”之初有人从四层主佛像胸部凹槽内移藏于三层佛座下而未能取走的。两个月之后,检查人员发现二层的主佛像被人撬开,内藏宝物全被盗走。经警方侦破,偷窃者是一个维修木匠,他盗得的也是一个银盒并且已经卖掉后被查获。
更加传奇的是,传说木塔是由中国传说中的木匠鼻祖鲁班建造的,鲁班的妹妹与哥哥比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赢。结果,鲁班真的盖成了十二层的木塔。修完的木塔一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拍,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应县木塔。还有传说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再有传说六祖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许应县木塔有神仙在保佑,因此从建塔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人员伤亡事故。了解中国历史的都知道作为一座木塔,千年来躲过了多少风吹雨打,兵火焚烧,雷霆地震,毁寺灭佛等等,不得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啊。
为此多位名人高僧留诗赞叹,“塔开多宝现神通,木德参天未有终。辽藏千年哀灭尽,不期鳞爪示全龙。”——赵朴初《题应县木塔并志辽藏残经》。“灅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法象三千界,华戌五百年。空幡摇夜月,孤馨落秋烟。顿觉诸缘减,临风独洒然。”——顾炎武《应州》。我也欣然赋古诗经《野有蔓草.应县木塔颂》一首;“峻极神工,玲珑九度。龙血玄黄,锐不可当。佛光普照,舍利菩提。奇迹惊世,战神入云。斗拱圈梁,天下奇观。释迦瑰宝,万古流芳。”只是愧对先人、贻笑大方而已。
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
于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