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之行—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塞维利亚

作者:谷中百合 显示图片

从巴塞罗那坐高铁来到安达露西亚省的科尔多瓦,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塞维利亚并称为安达露西亚的三颗明珠。如今科尔多瓦只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城市,但在老城区却拥有许多令人过目难忘的建筑遗址。公元929年,阿卜杜拉.拉赫曼建立哈里发王国,这是科尔多瓦作为哈里发的首都,统治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时所留下的。据估算,科尔多瓦在十世纪时有五十万居民,曾是西欧最大的城市。

酒店坐落在老城区,门前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橘子树,橘子树也是科尔多瓦的特色,随处可见。

种满橘子树的小小庭院。


酒店一拐弯就是小马驹广场。当年塞万提斯曾经在广场上散过步。而他住的地方就是旁边的小马客栈,直到现在这里还保持着古客栈的风貌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参观。大清真寺是科尔多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占地2.34万平方米,分庭院和寺院两大部分。大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85年,后来又几经扩建、改建,工程持续了几百年。基督教王国收复科尔多瓦后,大清真寺内修建了一座哥特式的教堂,但大清真寺仍然基本保留了伊斯兰建筑的风貌。大清真寺中有多达17排的立柱,柱子的上半部都用相同的图案装饰。































这里曾经是大清真寺最精华的部分,后来被改成了唱诗班所在。










大清真寺的庭院非常漂亮,阿拉伯风格,有古老的喷泉和高高的棕榈树,成片的橘子树,和大清真寺的塔楼以及主体建筑相得益彰。


这里有个台子,大家排队在台子上面逗留片刻拍照,每个人都很守秩序很自觉,拍完就走绝不耽误时间影响后面的人,感叹西方国家人们的素质,在国内恐怕台子都要挤塌了。










沿着河边向上游走,经过一座水车磨坊和一座小凯旋门,眼前就是古朴的罗马桥。古罗马桥至今仍在使用,步行和乘车都可以。它的北端是大清真寺以及古老的城区,南端连着安达卢西亚博物馆。站在桥的南端,对岸雄伟的建筑和古朴的大桥相映生辉。桥身两侧均匀分布着半圆形平台,可以供步行的游客凭栏观赏两岸美景。





















科尔多瓦以庭院闻名,维亚纳宫是最值得参观的一座。维亚纳宫拥有12个美丽的庭院,每年五月是科尔多瓦的《庭院节》,维亚纳宫曾经在科尔多瓦庭院节比赛中多次获奖,被称为庭院博物馆。经过五个世纪的改造,维亚纳宫继承了古罗马和阿拉伯传统,这也让维亚纳宫成为科尔多瓦极具代表性的庭院之一。































古罗马遗迹。




路过这个古代遗迹博物馆。





偶遇科尔多瓦天主教宗教活动,就在住处楼下的街道上,和当地人一起为信仰而快乐。
















清晨去看了百花巷,人好少,小巷子很短,两边挂满绿植,花开的不多,尽头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从庭院一头望过去,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塔尖,很有意境,可能这就是她从科尔多瓦众多小巷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原因吧。






离开了科尔多瓦,来到格拉纳达。在历史上,格拉纳达市是西欧地区伊斯兰国家的最后一个堡垒,阿尔罕布拉宫(红堡)就是这文明见证。古老的伊斯兰教给格拉那达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神秘的传说。


位于阿尔拜辛的圣尼古拉斯眺望台,是远眺阿尔罕布拉宫的最佳位置,阿尔罕布拉宫一览无余,还可以看到远处的内华达山。这里的墙头总是人满为患,拍照都是拍合影。





从圣尼古拉斯眺望台往下走经过阿尔拜辛区,阿尔拜辛区,保留了狭窄而蜿蜒的中世纪摩尔街道。1984年与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一同列为世界遗产。






































从阿尔拜辛出来,马路对面就是格拉纳达大教堂。格拉纳达大教堂建在原清真寺的地基上,从1523年开始建造,到1704年才完工。开始时原本准备建造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但建造过程中却改了文艺复兴式,这也是欧洲那些建造过程长达百年的教堂常见的命运。








来格拉纳达最不可错过的便是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的著名故宫,为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埃米尔国(阿拉伯语:إمارة غرﻧﺎﻃﺔ ;英语:Emirate of Granada)的王宫。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
       阿尔罕布拉宫分为三大部分:纳斯里得皇宫、赫内拉里菲夏宫和城堡区。其中纳斯里得皇宫是阿尔罕布拉宫的精华所在。由于纳斯里得皇宫需要严格遵守预约时间,所以参观便从纳斯里得皇宫开始。



按预约的时间进入纳斯里得宫,首先进入的是
梅苏亚尔宫庭院
为一座小庭院。旧名又称清真寺庭院。取名缘由不详。在庭院的南面。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美轮美奂的墙面。其中的一道门为游客进入科马莱斯宫的入口。庭院北面有一座门廊。其内部为号称黄金屋的厅堂。





天主教国王循原来的屋顶骨架结构重新翻修。并加入哥德式建筑元素。由于其金黄色泽而取名黄金屋。






宫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一处引人注目的大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群体空间,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由大理石列柱围合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以及漂亮的中央喷泉。在水池旁侧排列着两行桃金娘树篱,这也是该中庭名称的渊源。桃金娘树篱的种植则要溯源于1492年西班牙占领该地之后。在桃金娘中庭内,可以欣赏两个极佳的建筑外观,其一的主景为一座超出40米的高塔,在塔上能够观看引人入胜的美景。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阿本塞拉赫斯厅
据说格拉纳达的传奇故事与历史总是令人混淆不清。阿本赛拉赫斯厅之名,源自格拉纳达前阿本赛拉赫斯显赫政派家族。也是另一派系塞内特斯家族的政敌。两派系因故卷入一场宫围之争。而这场政争源自于苏丹与皇后感情生变。导致其移情别恋,另结新欢。这场事端也导致36位阿本塞纳赫斯成员被谋杀的惨剧。事发地点据说位于这处当时正举行聚会的厅堂。而这个传说是代代相传,流传好几世代。

谣传水池内红色的锈斑。为当时成员被杀害时所留下的血迹。





通过桃金娘中庭东侧,可以来到狮庭,也即苏丹家庭的中心。在这个穆罕默德五世宫殿中,四个大厅环绕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庭——狮庭(Patio delos Leones)。列柱支撑起雕刻精美考究的拱形回廊,从柱间向中庭看去,其中心处有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大理石狮托起一个大水钵(喷泉),它们结合中心处的大水钵布局成环状。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这种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可将其理解为君权和胜利的象征,而这里的狮子雕像的形态还会让人回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




钟乳石状圆顶
哲学家第图斯.布尔哈特提出,以宇宙运作观点来看,圆形的穹顶象征着运行不息的苍穹。而穹顶下方则代表人间形成天上与人间的鲜明对比。天体无形,遥不可及。却可透过钟乳石的拱顶,体现无形的苍穹。菱边相连交叉形成许多尖角拱形的壁龛。外观宛如钟乳石状。另外单一的尖角拱形锥体与蜂巢状的壁龛相连接。呈现凸面和凹面状等不同变化的组合。格拉纳达的艺术家将象征天堂的圆顶,拆解成许多座蜂巢状的壁龛。犹如厅内正墙上的网状铁栏杆闪闪发光。墙面透亮清澈,仿佛是由光亮的蜂窝所组成。




林达拉哈亮望台
林达拉哈料望台之命名。源于语音上的讹误,及阿拉伯文“爱莎之家的双眼”。瞭望台保存原窗台的高度。位于林达拉哈花园北侧上方。之前尚未建造花园周边的长廊时,此处得以俯望昔日城墙上的小城。
林达拉哈瞭望台内的瓷砖壁板。由十分细小的瓷砖所组成。在拱门侧壁顶端可以见到。描述穆罕默德的黑色字体铭文。与白底的瓷砖相互嵌合。毋庸置疑。是皇宫里工序最耗时费力。和最精致的装饰瓷砖之一。是伊斯兰教艺术的上乘之作。




雷哈庭院与林达拉哈庭院在公元1526年完成修建。






阿拉伯浴室









贵妇塔的露天门廊前方,有一座小广场和池塘。帕尔塔花园临近狮子庭院。其周围花园正好盖在一处不平整阶梯状的平台上方。有小型梯田式坡地分区组成。从贵妇塔的花园可以看到毗连的小型住宅,祈祷室,昔日建筑废墟。皇家官邸、街道、阶梯和已经消失的蓄水池等建筑。此外,昔日还拥有花园围绕的漂亮别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赫内拉里菲夏宫
位于太阳坡的赫内拉里菲果园区。是保存至今的唯一园区。此处是昔日格拉纳达苏丹王,远离宫廷繁文缛节。休憩避暑的夏宫。此外,赫内拉里菲花园的临近阿尔罕布拉宫。地势优越便利。苏丹王可沉浸于大自然。享受惬意的田园生活。也可兼顾和处理宫内任何突发状况。















卡洛斯五世宫殿
宫殿建造于基督徒区。毗连纳斯里的皇宫。是一份朝南北方向创新激进的宫殿设计。对阿尔汗布拉宫整个宫殿建筑格局。也造成些微的影响。鉴于卡洛斯五世宫殿的建造,也是阿尔汗布拉宫成为西班牙皇家遗产建筑中,成为征服异族所留下的最佳见证。




城堡区
城堡是这座贵族城镇最早期的建筑。根据史文记载,公元九世纪的内战。以及对抗阿尔摩拉维德人和阿尔摩哈德人入侵期间,城堡又称为埃尔维拉要塞及格拉纳达之城。直到18世纪重新被命名为红宫。而这名称也持续沿用到现在。


守望塔由建朝苏丹默罕默德.伊本.阿曼下令建造也作为首领住所,与封建时期的建筑用途相同。







兵器广场
广场内部建筑包括浴场和住房区。浴场位于守望塔下方。让昔日的士兵使用,而中央道路两旁的小房设为当时驻军首领、枪炮匠与铁匠的驻扎营区。此外还有一座蓄水池与一处地牢。东边墙角的地面上有砖头作为记号。是昔日关犯人的地方。


守望塔上方的平台提供游客360度环视全景。



建于公元1733年的钟楼取代原有的旧钟。钟楼除了召唤人们轮流灌溉平原之外,也有在发生紧急事故时,拉警报通知镇上居民的功能。例如公元1890年发生在阿尔汗布拉宫的一场火灾。此外,近来大中也改良为自动化敲钟。











正义之门是目前进入阿尔汗布拉宫的入口之一。此门为一座矩型塔楼。与昔日的城墙相连接。也是这座贵族城镇最重要的城门。他庄严巍峨,耸立于斜坡上方。自数个世纪前到今在大门依旧宏伟壮丽,也是每年圣周复活节游行必经之地。



葡萄酒门,因当时在门内贩卖免税酒而得名。虽然附近也有其他的城门。然而在这座中古城区的蜿蜒迷宫里,顺着门前的大道,即可通往阿尔汗布拉宫高地。在那居住将近两千位居民。皇家大街也以此作为起点。是昔日旧城区的主要干道。也是昔日贫民区与军事区的交界处。


卡洛斯五世喷泉,反映出基督教徒对纳斯里德王朝实行基督教化的愿望。王朝虽然全入他手,却丝毫不减昔日风采。入主的基督教徒。甚至将其视为基督王国的星辰帝国。一方面以尊重故宫为前体。另外同时巩固基督王国势力。这座喷泉座位于阿尔汗布拉宫的入口旁。由建筑师马丘卡设计。匠师尼可拉斯进行作品雕刻。喷泉更象征着这座改朝换代的皇宫步入新的里程碑。





参观结束,从这个门离开。










参观完阿尔罕布拉宫,来到这家餐馆打卡著名的猪蹄,果然软糯入味,加勒比海盗装修风格也很有特色。












格拉纳达匆匆略过,由于在阿尔罕布拉宫淋了点雨,所以有点小感冒,来到塞维利亚休息了一下午,也因此错过了塞维利亚皇宫的参观。塞维利亚的第二天上午来到著名的西班牙广场,
世界上有很多西班牙广场,马德里的,巴塞罗那的,罗马的,但最壮观最美丽的是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1929年为了举办伊比利亚美洲世界博览会,西班牙政府投入20亿美金,邀请塞维利亚建筑师阿尼巴尔·冈萨雷斯,在当时荒芜的市郊修建了这座宏伟瑰丽的建筑。


270度的弧形建筑环绕着广场。马蹄型的拱门凸显摩尔复兴的建筑风格。弧形建筑的两端分别有两座高高耸立的尖塔,据说分别象征着天主教双王费迪南和伊莎贝尔。


在整座弧形建筑的底端,用彩色瓷砖砌成一个个长方形壁龛,每一处壁龛都展现着独特的瓷砖壁画,呈现出西班牙最有名的58座城市的景观和历史。看到很多西班牙其他城市的人,耐心寻找自己城市的壁龛,找到后就会激动地拉着同伴拍照留念。






在长廊拱门下,有即兴表演的弗拉门戈的舞者,伴随着吉他声,舞动双臂,踏击地面,轻盈曼妙,激情四射。




广场中间是座巨大的喷泉,建筑前方有一条小小的运河,四座威尼斯式拱桥横跨其上。








预约了中午的塞维利亚大教堂门票,塞维利亚大教堂是排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教堂。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1987年 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首先排队参观钟楼。


钟楼空间很小,大家很有秩序排队在铁栏杆处观看外面的景色。一人看一小会儿拍几张照片以后让给后面的人看,感叹老外的素质确实高,在国内恐怕得挤成一团。











大教堂由五座哥特式殿堂组成,包括王室座堂、主礼拜堂、大教堂博物馆(Museodela Catedral) 等,殿堂之间以交叉的宽广的回廊相连。







大教堂博物馆(Museodela Catedral) 原为圣器室,展出了各种各样华丽珍贵的帷幔、法衣、赞美诗集、唱诗班用的经书架等宗教艺术品和绘画等艺术珍宝。在主圣器室内还有各种不同的圣物盒,金银器皿等各种展品。特别珍贵的是一座7.8米高,带有复杂花纹装饰的15枝大烛台和祭台上的圣龛。在另一间圣器室内保存着西班牙著名的绘画大师穆里略(1617~1682年),马尔德斯(1630~1691年),莫拉莱斯(1509~1586年),戈雅(1746~1828年)等人的绘画作品。










教堂内有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墓穴。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哥伦布的石棺上有西班牙四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抬起灵柩的雕像。
       虽然在视频号直播间看到过哥伦布的灵柩,但是在亲眼见到的那瞬间还是蛮震撼的,这个因为发现美洲大陆,而为西班牙创造了无数财富的航海家,西班牙给了他最高的荣誉。














主礼拜堂的祭坛供奉着塞维利亚守护神“国王圣母”,祭坛浮雕描绘着基督生平的36个场景,装饰极为华丽。礼拜堂栅栏为雕刻繁复的银匠式风格,唱诗班的座席是穆德哈尔风格,而管风琴则为巴洛克风格。费尔南多三世和阿方索十世父子都安葬于此。












离开塞维利亚大教堂回酒店的路上,欣赏一路的街景,河边悠闲觅食的天鹅和野鸭,街边玩着丢手绢游戏的孩童们,一切是那样的平静祥和。西班牙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非洲南美洲曾经都是他的殖民地,但是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二十一世纪,发达和文明已经代替了野蛮掠夺,这片曾经被阿拉伯人、摩尔人屡次占领过的土地,已经不复往日的征战杀伐,只留下了无数的世界文化遗产供世人观赏。

















7

历了两个柏柏尔王朝的治理,穆拉比兑人和一神论者,直到1其它一些纪念建筑。16世纪时,银匠式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