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终结者#
十二月一直是我全年唯一一个没空出去玩的时间,但是强迫症让我一直想写一篇十二月的攻略。
这几天忽然灵机一动,前年一整年我都在重庆工作,也去了川渝不少地方玩,既然这样,不如写一写我在重庆和成都玩的游记。
毕竟虽然住了那么久,但其实也是一个外地人旅游的视角。
本来只想写重庆的,但又发现自己去了那么多次成都,不写可惜了。然后成都周边的城市不如也补充进来,最后就变成了川渝逛吃记录。
虽然现在已经不在川渝啦,但以后有什么可以写的也补充进来好了,毕竟真的好喜欢川渝这个地方啊。
成都是个非常适合citywalk的城市,道路平坦,节奏慢,又悠闲。
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成都逛gai的路线:
第一天:杜甫草堂→涴花溪公园→四川博物院→宽窄巷子
这一路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可以逛,比如青羊宫、文化公园等等,休息休息去喝个茶什么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天:上午大熊猫繁育基地 下午武侯祠锦里 晚上春熙路
博物馆、历史遗迹、园林,这三者的结合让杜甫草堂成了我在成都一定会去的地方之一。成人票60,学生票30,园内存有大量的与杜甫相关的诗画藏品,个人感觉是值这个票价的。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选择在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但其实这里现在早就不是当初杜甫住的那间茅屋了,仅仅是后人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的。风景清幽,很值得逛逛。
草堂旁边就是浣花溪公园,不需要门票,作为城市中的公园,风景不错,也值得逛逛。
成都市内有很多不错的博物馆,川博、成博、金沙遗址,而三星堆在德阳,开车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其中川博和成博都是免费的,但免费不免票,所以要提前预约。川博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周一闭馆,其他时间开放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16:00停止入馆。
川博和成博的区别大概是川博更大、馆藏内容更丰富,而成博则更具有趣味性。
我选择了川博,一是因为顺路,二是因为当时我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了苏轼主题特展。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再去逛一逛成博。
从川博出来,沿着青羊街、琴台路,一路走2公里左右就能到达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个明清风格仿古建筑的商业化街区,其实除非想要打卡,没有太大的逛的价值。
但来都来了,而且我也选择了住在这边附近的酒店。
路边卖的所谓特色小吃“三大炮”,其实就是为路边随处可见的糍粑加了点噱头,好奇的话可以买来尝尝,不推荐。
蛋烘糕、麻辣兔头、冰粉、甜水面这些小吃相对不太会踩雷,但旅游区的价格相对会贵一点,可以稍微买一点尝尝。
如果想在这附近吃饭的话,那么其实更建议去隔壁的奎星楼吃个串串。
锦里和宽窄巷子一样,是个商业化的古街。建议下午来,趁着天亮先逛逛武侯祠,逛完吃个晚饭,等华灯初上了再进来消消食。
毕竟锦里的白天确实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很多商贩都还没出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古风商业街。而晚上灯亮了,还有一些逛的价值。
锦里吃东西和宽窄巷子一样不太划算,所以我在这边选择找了一家川菜馆子,点了份宫保鸡丁和夫妻肺片,完全没有踩雷。
既然来了成都,总要体验一下他都市化的一面。
春熙路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区,所以总要来逛一逛。
由于是商业区,对这里的小吃一样不报太大希望,所以选择了比较正规的连锁火锅店吃火锅。
怎么说呢,干净卫生但贵,果然更喜欢路边的苍蝇馆子。
提到成都,我的脑袋里第一件事就是吃。成都各种各样的小吃街夜市非常多,但相对来说不容易踩雷的还得是大学附近的小吃街。
建设巷就算是一个比较老牌的夜市啦。相对比较大、价格合适,各种各样的小吃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而且距离市中心也比较近,交通方便。非常推荐来这里吃小吃。
到成都怎么可以不来看大熊猫!
门票:58元
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逛完,最佳时间早上9点-10点
交通:离市区10多公里,地铁3号线动物园站转公交655路
四川可以看大熊猫的地方主要有三个,碧峰峡、卧龙以及成都熊猫基地。成都这个虽然是规模最小的,但也是最方便、离城市最近的。
如果只是想近距离看一看大熊猫,完全可以选择来这里。
轻轨的D1:鹅岭二厂-鹅岭公园-佛图关公园-李子坝-牛角沱-观音桥
暴走的D2:山城巷-白象街-长江索道-湖广会馆-朝天门-洪崖洞
闲逛的D3:磁器口
重庆作为一个立体5D魔幻城市,轻轨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交通工具。
2号线从牛角沱站一路坐下去,一路的风景都非常好看,不仅有著名的穿楼轻轨李子坝,乘坐体验也像过山车一样,非常值得来看一看。
第一站我从三号线鹅岭下了地铁,选择先逛一逛鹅岭二厂。
这是一个很清静的文艺社区,和北京的798类似。因为鹅岭是在山上,所以是个俯瞰这座城市不错的视角。
鹅岭二厂对面是鹅岭公园,公园很大很漂亮,园内有著名的揽胜楼,也是一个俯瞰城市非常好的观景点。我觉得比南山一棵树更值得去。
从鹅岭公园穿过去,往佛图山公园走。因为是山城,所以一路都在问路,生怕走错了。
佛图山公园有一个非常好看沿山步道,在这个步道上可以非常近距离的拍到轻轨二号线,据说春天花开的时候会非常美。
沿着步道往北门的方向走,到李子坝正街,就可以拍到传说中的穿楼轻轨啦。
李子坝这一站作为一个新晋的网红景点,在楼里也开发了不少可以逛的地方,甚至还有小吃城。饿了完全可以选择在这里吃东西。
在李子坝站上了轻轨,亲身体验了一下穿楼轻轨是什么样的。
然后有条件的话,下一站的牛角沱站也非常强烈建议下来逛一逛再走(不用出站),站内的视角可以看到嘉陵江,非常棒。
比起解放碑,其实我更常去的是观音桥。
同样是繁华的商圈,观音桥似乎更亲民、更朴实一些。
吃的东西也相对更便宜,更丰富。
因为就住在了山城巷附近,所以一大清早就来这里逛了。
因为不是节假日,人真的很少很清静,也不是很难爬,早上逛一圈,然后再吃个早饭,真的很巴适哦。
很遗憾的是,这一天的行程的照片全部在另一张卡里,然后卡被我弄丢了。
唯一能找到的就只有这一张忘了什么时候拍的长江索道了。
只能用文字来记录一下这一天的citywalk了。
我是从山城巷出发的,但其实起点不重要。沿着长江一侧的滨江路一路走,先是十八梯,为了保存体力,没有进去,然后很快就到了白象居。
白象居也算是个新晋的打卡点了,十二月的淡季人很少,非常冷清,适合网红拍着,随便逛逛。
从白象居再往北走二十分钟就是湖广会馆,没有进去逛,只在外面拍了照片,有时间的其实可以进去逛一逛。
湖广会馆的对面是朝天门码头,北面是东水门老街,如果想去乘坐长江索道大概也是是步行20分钟的路程。
我都没有去,一路沿着长江滨江路走到了朝天门广场,也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到重庆的地标建筑来福士 。
(没有图了,放一张在来福士吃的烧烤好啦。)
洪崖洞算是来重庆必打卡的地方了吧。
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觉得夜晚开了灯之后很像1像是千与千寻里面场景。
但说真的,太商业化了,而且其实洪崖洞也并不是很大,晚上来逛一逛就好啦。至于吃东西、买伴手礼什么的全都不建议在这里,个人觉得很贵,想买火锅底料之类的不如去市场、想吃火锅也建议选择一些街角巷口的小店。
但如果你并没有什么大量的时间的话,那在这里其实也还是很方便的。
其实相对于成都的锦里,我对瓷器口的好感度是要高一点点的——毕竟重庆作为山城 ,磁器口至少是傍着山的。
但其实也一样,作为一个城市内的古镇,磁器口也没什么特别的。属于是必打卡、但意义不大的商业古镇了。
磁器口比洪崖洞要大得多,逛起来其实也能逛蛮久,东西卖的不便宜,节假日人也很多。平日里的夜里会比较幽静,我也更喜欢在这个时候来这里闲逛。
比起磁器口洪崖洞白公馆等等,我在周末逛街更喜欢选这种人少清静的地方。
这个关岳庙也是我不知道第多少次来佛图关走山城步道的时候发现的。
后来发现网上有人拍的航拍的图非常好看,但不重要,我也没有航拍器。庙本身很完整很漂亮,古色古香,连里面的道长都像是从明清走来的,曾经是川东地区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道馆。如今已经重建且没落了。
而且虽然地图上看起来它就在佛图关公园的一侧,但重庆这样的山城,这一侧可能就是公交车的一站,所以想要去并不方便。可能正是这样的不方便让我对它更感兴趣了,所以挑了一个周末来了。
交通可以选择乘坐261/808/318/262/503/501至华村站下车,道观本身是免费的,出来也可以直接去走佛图关的步道去李子坝。
在川渝逛过不少古镇,来推荐一下这个小众中还要小众的古镇。
白沙镇其实是江津的一个小镇子,镇子就在长江边边上,老城区里保留了许许多多抗战时期的历史遗迹,比如陈独秀的旧居、王政平的小院……但却并没有被严重的商业开发。
古镇建筑很密集,因为在长江边上,有特色的吊脚楼,据说是全国最高的吊脚楼。
镇子不大,古镇也很快就可以逛完,但真的很喜欢这种在江边古镇里闲逛的闲适的感觉。
镇子里几乎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商业气息,古朴、静谧。
是我在重庆逛过的最喜欢的古镇。
对于四川,我一直以来最爱的地区其实不是阿坝、甘孜那边的藏区,而凉山。可能是因为看了太多的和大凉山有关的纪录片,对那里的贫穷和美都有非常强烈的感触。
这是四川的南部,在壮阔的横断山脉边缘,以丰富的彝族文化为主,也有著名的泸沽湖。这里曾经封闭又贫穷,是无数人支教、扶贫奋斗过的地方。
而现如今成西高铁的开通,终于让大凉山的首府——西昌走到了我们面前。
三个小时的车程,可以让你去螺髻山泡一泡天然的瀑布温泉、吃上西昌的米粉和火盆烧烤、逛一逛建昌古城、沿着美丽的邛海骑行。
当时是看了人生一串第一季,立刻去打卡了“小二哥火盆烧烤”。七十多一位的自助,各种新鲜的肉吃到爽,光是脑花我就烤了三份。真的提高了我对自助烧烤的标准,从那以后在哪个商场里吃自助烧烤都不满意。回到天津只能吃吃小猪查理解馋。
然而当地人还会给你推荐更多其他的火盆烧烤,几乎每一家都不比小二哥差。
从西昌到泸沽湖有直达的大巴车,一共去了两次泸沽湖,一次是自驾去的,一次是在西昌坐车。
从西昌客运站买票,单程100块左右,车程大概七个小时。这一路的风景非常好,只是有点荒无人烟,自驾去的时候路上几乎没有吃饭的地方,到了泸沽湖吃饭其实也不太划算,于是我们自带了锅自己炖了鱼、煲仔饭。
鱼是从村民那里买的,应该是泸沽湖里的鱼吧!
去的时候天气其实并不是很好,但这个季节的泸沽湖依然那么美丽,那么蓝。
整个泸沽湖分为四川和云南两部分,湖东是四川的泸沽湖镇、湖西是云南的永宁乡。
四川部分其实占比是比云南大的,而且以民族风情为主,不管是村落还是走婚桥,都带有满满的摩挲风情。
而湖西一畔则更有云南那种特有的“小资”、“文艺”的调调。
或许是因为湖西一侧的湖岸线比较长,在这边更适合沿着湖悠闲的散散步,欣赏美丽的泸沽湖的各个观景台、岛屿也都在这边。
当时刚好是海菜花开了的季节,当地人为了噱头给它改了个名叫“水性杨花”,说实话,我还是喜欢海菜花这个朴实的名字。
几乎很少会有人特地去雅安这个地方吧?提起雅安,大家想到的或许都是举国瞩目的灾难吧。
我去雅安的契机其实是亲友和我说,四川的橘子熟了。我就为了爱媛粑粑柑丑橘直接跑到了成都。
但成都其实没什么可玩的了,思考了一下,忽然想去看看碧峰峡的大熊猫,于是就出发了。
上里古镇是我们去碧峰峡路上经过的一个古镇,当时正愁没地方落脚,柳暗花明,见到了这样一个幽静的地方,立刻住下了。
这里几乎很少有人来——本身碧峰峡也是三个熊猫基地里最冷门的一个了,走这条路线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个季节是完全没有游客的,客栈也非常多,是去碧峰峡游玩的非常好的住宿地。
这里也没有什么商业化的痕迹,也不需要门票。我来的时候几乎只有村民。吃饭也很便宜,村民种的丑橘真的很便宜好吃。
还遇到了村子里宴请摆席的盛况,如果时间不紧来这里住两天真的很巴适。
说起来很少人知道,但其实碧峰峡也是一个5A级景区。在成都有专属的成都—碧峰峡旅游专线,到了雅安,也可以在旅游车站直接乘客运班车到达,非常方便。
景区全价票只要100元,包含了风景区和熊猫基地,有学生证半价票只要50。
碧峰峡的熊猫基地比成都的要大很多,我去的时候园内大概有80只熊猫左右,虽然不能全部看到,但数量也非常惊人了。
要注意的是熊猫基地中午是要闭馆的,所以如果要上午逛完不要去太晚。
而峡谷景区其实也并不会太大,坐电梯下去,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走出来。
这个季节的雅安不怎么冷,谷内依然是绿意盎然,一点也不荒凉。
而且冬天的雅安不像夏季那样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周末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想自己去一趟稻城亚丁,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就连乘坐去稻城的班车也会中途在康定住上一晚上。
但带着对它的向往,我还是去了。
冬季进藏区,一定要多吃水果、注意保暖。建议三五好友结伴去,不要像我一样高反晕在半路,非常危险。做好防晒和保暖工作、最好能提前十天喝红景天,为了补充氧气,水也要多喝。
然后说说这个景区吧。看了无数的雪山,稻城亚丁的三神山也依然是在我心中美的有名有姓。
除了雪山,景区里一路也可以见到许许多多野生动物、冰川、湖泊、草原等等美景。
想要看完亚丁所有的风景,一定要买观光车,坐到洛绒牛场,然后开启三个小时的“自虐徒步”,其实上下只有100来米的高度,一路泥泞颠簸,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去的,但据说最后见到的风景真的很值得。
只是我高反太严重,无缘走到珍珠海了。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其实想去九寨黄龙,最推荐的玩法是在成都报团去。
没别的,主要是这一路,车开起来太颠簸太累人了。而且上了高原,司机的状态也会令人担心。
当时想去九寨,于是跑到成都报了一个团,二十座的轻奢大巴、四星级酒店,还安排了两顿蛮有特色的饭,对于游玩,导游只负责把人送到景区门口买好票,比自由行省心省力又舒服。在这个季节也完全不贵。
12月的九寨沟其实是淡季,但冬季的九寨非常漂亮,丝毫不损它的美丽,有冬日特有的日照金山,海子上的蓝冰,九寨将会成为一个银装素裹的仙境。
只是很不幸,我没有在下雪的时候来,而我到的时候,秋天的最后一片叶子似乎叶落尽了,刚好在一个尴尬且青黄不接的时刻来到这里。
可是即便是这个时候来,我依然被九寨沟的美震撼到了。
彩色的海子映衬着湛蓝的天空,相比旺季人山人海的九寨沟,这个季节去,清静人少,风景似乎又美了一个层次。
所以才会有那句话——“九寨归来不看水”吧。
只是可惜没看到传说中只剩下蓝与白的九寨雪景,有机会一定要在雪后冬游一次九寨。